第 1374 章(1 / 1)

技术兵种需要更多劳动力的支援。亚尔夫海姆之所以能实现3.4:1这样异常极端的劳动力与军队数量对比(这个比例放到普通国家就是全面崩溃),一方面是其使用了大量的人类劳工,将精灵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组织成一支以精灵为绝对主体、高度可靠的军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防卫军的后勤系统很早就实现了机械化,依托强大的经济和工业体系,机械化和海、空、铁路运输系统有效保障了后勤供应。无法享受这些便利的查理曼固然不可能实现如此极端的动员,但通过调整产业供需结构和实施配给制,至少能达到14.5:1的动员程度,光是这样就足以在齐格菲防线前凝聚起一支规模和实力足够的大军团。或许这支军团无法战胜防卫军,也突破不了齐格菲防线。但足以逼迫亚尔夫海姆把所有资源和机动力量投入到正面对峙消耗当中,直到出现僵持不下的局面。这个过程不用许多时间,只要半年左右,各国介入的窗口就会出现,届时平息战火、实现和谈将从可能性转为现实。

为实现这一计划,罗兰首先要恢复莱茵战线查理曼军的作战能力,确保防线的稳定。争取时间来实现他的动员计划。就目前来看,他已经做得比预期中还要好,如果继续这种态势,亚尔夫海姆将不得不面对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为了避免出现那样的结局,一贯善于占据道德高地的亚尔夫海姆也不得不放弃做表面功夫了。

16.要塞VS要塞(十七)

被歌颂为“永不陷落的要塞”、“以敌军尸体成就威名”的齐格菲防线内,某个房间内正迅速溢出实战的紧张气氛。

对每一天都处于一级战备状态下的齐格菲防线来说,实战早已成为理所当然的日常,什么“实战的紧张气氛”应该是早就被遗忘的过去式。连尸体都见得多了,哪来什么紧张。

一线的士兵大概会做出这般不以为然的解读,但在这个隐藏在距离地面1.6公里深的坑道掩体里,直到今天才算是驻守此处的军人们第一次实战。

或许有人觉得是处于诸多物理和安保措施的掩护下,常年过着安定的生活使得这里的将兵过于安逸,临到实战时立即暴露出训练和精神准备的不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齐格菲防线核心中的核心,说是防卫军最高级别国防重点项目工程亦不为过的此处,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过。当其他士兵忍受着“月月火水木金金”式的高强度训练时,这里的将兵同样在接受“5+2、白加黑”的大负荷训练。任何时候他们都绷紧神经,等待着上级进入作战的指令。

现场洋溢的这股犹如宗教仪式般的肃穆气氛,其根源乃是将兵们对自身任务以及所造成后果的了解,在堪比“尼伯龙根”,某些方面甚至有所超出的终极武器威力面前,年轻的精灵军人们唯有敬畏而已。

“观瞄系统,连接正常。”

“加速线圈,试运行成功,进行最终射击前的确认。”

“护卫舰群解除防空阵型,射击轴线清空。”

“支援观测舰‘卡尔斯鲁厄’号来电,目标区域气象条件良好,晴,少云,东南风3级,湿度23%。”

管制员的声音在剧场般巨大的空间内此起彼伏,端坐在二层平台指挥席上的守备司令坎普中将正以肃然的表情审视着主界面上一点点褪去幻象术式的伪装,从虚幻的山丘之下渐渐显露出峥嵘全貌的巨大武器。原本就仪表堂堂,堪称军人模范的冷峻面孔紧盯着图像一动不动。

沐浴着初夏的阳光,巨大的管状物体表面浮现出一层金色光辉,与修长简洁的管状部分连接的是配备众多管线及可实现360度全方向射界的液压转台。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毒面具的整备士和工程师正在对各机构进行最终安全检查,已经检查完毕的小组已经在不远处的电轨机车旁待命,只待检查完毕便可撤离。

——没想到真的会有用到这东西的一天。

仰望着画面里足足32公尺长的炮管,伊谢尔伦炮台守备司令官阁下在心中不禁发出一声感叹,随即又觉得有些好笑。

没想到?会真的没想到么?可能么?

武器制造出来就是为了使用,你可以说是为了威慑,也可以说正是为了避免酿成灾祸而制造。但谁都不会说不会有用到的那一天。

和平时期没人敢打这种包票,押上一切筹码,将所有一切单纯视为数字和资源消费的总体战背景下,更不会存在所谓的顾忌。为了获得最终胜利,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道德、人性更是被彻底抛开。

——事到如今再来感慨或许是一种伪善。不过……为了不让子孙后代承受祖先们曾经经历过的那种苦难,为了下一个世代能在和平的天空下生活。我们这个世代必须肩负起责任才行。

咽下觉悟和感慨,最后一组整备士已经结束检查,整备班集合列队后迅速搭乘电动机车进入地下掩体,在他们身后,隧道入口处重达35吨的防爆门缓缓闭合、锁死。

“工作员撤离工作,结束。”

“阁下。”

副官格兰兹上校俯身提醒到,收起多余的杂念,坎普中将点点头,中气十足的命令随着通讯线路快速扩散。

“作战开始!全员进入特一级战备,‘雷神之锤’开始装填!”

“雷神之锤,开始装填!”

管制员铿锵有力的复诵中,一枚足有两层楼高的巨大炮弹从距离地表炮台足有30公尺深的弹药库里被输弹机提了上来,输出功率足以举升大型攻击机的液压输弹机举升这枚重达4.8吨的庞然大物显得十分轻松。当炮弹被顶入炮膛,炮闩闭合锁紧后,口径800㎜,全长32公尺的炮管缓缓仰起,黑洞洞的炮口直指苍穹。

“启动电压确认!”

“电容器运行正常,加速线圈连接开始!”

“电压开始上升!”

“全系统联机正常!”

顺着管制员的声音,界面中的图表开始接连出现变化,昏暗的管制室内,各种颜色的灯光不断闪烁。

“雷神之锤,发射!!”

坎普中将自腹腔迸发出的怒吼声中,强烈的红色雷光贯穿天际——这是以高超音速射出的炮弹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残光,迟了几秒后,冲击波扩散开来,早已远远避开的战舰或是藏入地下掩体的步兵依旧仿佛置身于飓风和地震之中。

通过轨道或线圈产生的洛伦兹力对对金属炮弹进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