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的同时,一丝丝遗憾也纠缠在心头。
竭尽全力也要生存下去是德基尔的第一目标,也是他的觉悟。如果能顺顺利利的结束战斗,继续美好生活当然是他所乐见的。可投入全部的觉悟和力量,对手只是以这般不入流的攻击来回应,难免会让他感到有些失落。
正在品味微妙的落差感之际,德基尔心满意足的表情突然僵住了。
“这个是……!”
各种感知界面接连被雪花杂讯覆盖,本应无比清晰的画面被浓重的迷雾所覆盖,一时间,德基尔完全失去了对战场态势的把握。
“从红外线到雷达波全数遮蔽的干扰烟幕弹吗?的确动了脑子,可惜——”
红色星群再次开始闪烁,一秒之后,光线之雨再次对准同一方向落下。
这并不是弹幕射击,光束的数量和隐藏在烟雾后接近的火箭数量完全一致,飞行轨迹也完全重合。
——这是仔细瞄准后的精确射击。即使有了干扰烟雾的掩护,德基尔依然有着能够穿透迷雾,准确瞄准锁定目标的“眼睛”。
量子雷达。
利用任何物体接受到光子信号之后都会改变量子特性的原理,利用光子的这一量子特性对目标进行扫描成像——这种不受传统干扰手段影响,无视传统隐形技术的新体制雷达便是量子雷达。在这可以窥破一切隐秘的双眼面前,些许烟雾根本不能称为障碍。
也就是因为有着这种规格外的侦测手段,德基尔依然怀揣着之前“不过如此”的感悟,泰然等待着相同的一幕出现,结果却被现实结结实实地扇了一记耳光。
瞄准没有问题。
光束产生、射击也没有问题。
威力更是毋庸置疑,耀眼的火光几乎把天空都染成了红色。
近20枚火箭却完好无损的穿透了火焰高墙,继续朝着圣迪耶基地、朝着德基尔笔直的飞了过来。
不可能——
脑子里划过这个念头的瞬间,又一波光束已经飞了出去,这一次没有发生任何问题,火箭全数遭到击落,没有漏掉一发。火光闪现过后,浓密的烟雾再次遮蔽了战场。
此时德基尔也终于发现了为何之前的光线射击未能发挥作用,在量子雷达的照射下,无数缓缓从空中落下的金属尘埃呈现在德基尔眼前。
“金属云……?!连这种东西都加进去了?”
老实说,光线并不是适合在大气层内使用的武器。
容易衰竭,也容易被干扰。不过只要能解决输出问题的话,也不是不能克服。
但金属云——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干扰完全不同。
众所周知,金属有着高导热性、反光性的特质,部分金属比如镁还会燃烧。当高温激光照射到金属云团时,热量会被迅速扩散,集束的光线也会产生散射,特定条件下诱发粉尘爆炸时,高热空气还会扭曲光线的弹道。之前的光束正是击中金属云,诱发粉尘爆炸,结果衰竭的光线根本不知道打到什么地方去了,火箭则被热气流托起迅速穿过烟云继续前进。
这就是适才一瞬间所发生的真相。
“这个可真的有点棘手了啊。”
德基尔的自语渗出一丝苦涩。窥破对手意图后的喜悦以及即将发起反击的亢奋——此类心情并未出现在德基尔的心中。
诚然,他并不缺乏反击手段,就算有了金属云,为罗兰一方提供的保障也不过是往俄罗斯轮盘赌的左轮手枪弹仓里少放几颗子弹的程度。光凭这点小聪明依旧不能突破德基尔的弹幕。
问题是,间距。
第二波火箭最靠前的炸点距离第一波火箭被拦截的位置,足足向前推进了3公里。
虽说因为被卷进粉尘爆炸折损了不少火箭,但火箭和圣迪耶基地的间距,确确实实地被缩短了。
“打算用压倒性的物资量来突破技术差距的壁垒吗?的确,就算是巨熊,也有可能被蜂群蛰死。但是啊,我想说的是——”
粗壮的花茎鼓起一个个鼓包,花苞般的凸起纷纷打开,带电火花一闪而逝,密集的光幕再次撒向远方。
光雨笔直的刺入金属云雾之中,没有丝毫停留,无比精准的命中溶解了全部第三波火箭后,诱爆的火球和粉尘爆炸才在夜空中闪现。
“别太小看我了,碳基生物。”
高超音速导弹、微波照射、实弹速射炮弹幕,能用来拦截这些古代火箭的手段要多少有多少。粒子束武器也是其中之一。
相对激光,粒子束武器不受烟雾等气象条件限制,只要解决了能源输出、折射、散焦等问题,这种高能量武器在大气层内可以说是所向无敌。以粒子束武器筑起防御屏障的话,依靠化学能推动的武器突破防御的可能性近乎为0。
粉色的扇形光膜扫过夜空,没有任何装甲防护,仅靠一层薄薄的轻金属外壳充作整流罩的火箭在高能粒子流面前并不比纸飞机更加牢固。外壳瞬间汽化,炸药爆发的火光接连绽放,瑰丽的花朵将夜空装饰得犹如奇幻花园,要不是背后隐藏的致命危险,这番奇景简直可以当做烟火大会来欣赏了。
持续的进攻,持续的失败,双方的攻防就一直持续胶着在距离圣迪耶基地100公里的天空之中。
“这种牵制攻击不可能就是全部的作战,你到底在盘算着什么,打算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给我致命一击呢?我的小.少.爷~~~~”
满心期待地眺望着远方天空,德基尔勾起了嘴角。
14.制止导弹之日(十二)
从一开始,罗兰就没指望靠火箭进行火力覆盖能奇袭成功。自杀火箭也好,Fi-103也好,哪怕叠加发动机魔改出能突破音障的超音速火箭也好。在光速的激光和亚光速的粒子束面前统统都是战斗力只有0.1的渣渣,哪怕是超高速导弹和速射近防炮都能轻松吊打这些速度迟缓、只能按照设定路线前进、安全可靠性低到让人无法忍耐的自杀性载具。
就像李林预测的那样,他选择了远距离狙击作为整场战斗的轴心。不计代价似的波状攻击正是掩护狙击的烟雾,这和德基尔的猜测一模一样,只是他没有猜到烟雾居然会有两重。
涂成黑色的滑翔机已经被拖到一旁,小心翼翼的展开远距离观测术式在内的多个术式,罗兰压抑着呼吸,死死盯住那朵从10公里外目视依旧显得过分庞大,犹如另一个世界里某岛国天守阁或违章战列舰舰桥般的妖花。
看在罗兰罗兰眼中,这个形态的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