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6 章(1 / 1)

纯阳武神 想见江南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快。”

“当然,以掌门如今的名头,恐怕敢请掌门担任名誉长老的极少,毕竟,赵副司座的名头在上面悬着呢。即便如此,掌门能获得修炼资源的渠道,也远远超过了往昔。此点,我就不细论,届时,掌门自己体会。”

“以上,就是属下的一点浅见,还希望对东主有些许帮助。”

说罢,方掌事掌中多了厚厚一尺册子,“这些都是方某这月余时间搜集的关于淮西府各大职能部门要员的信息,其中多是些履历,以及能查到的背景关系。当然,其中消息可能有谬误,掌门您借鉴借鉴便可,不可深信。”

许易接过册子,收进须弥戒中,拍着方掌事膀子道,“老方啊老方,你可真是本掌门的及时雨,行了,你也别干什么服军师了,直接正位军师,这块令牌给你,稍后,我会给赵无量下令,山门的整顿由你和赵无量全权负责。”说着,递过一块玉牌,正是这冷阳峰的山门禁制牌。”

方掌事谢过,又递过一枚须弥戒,里面存的正是许易假托老前辈之名,要方掌事代为收集的炼制火系符纸所系的材料。

送走了方掌事,许易径直转回了洞府。

当选取出自朱大胡子处夺得的神隐珠,细细地观察,把玩。

这颗珠子真是神妙,只有在尽处,才能影影绰绰看见其存在,但感知放出,却似乎探入了空气,根本察觉不到这颗珠子的存在。

他催动掌力,神隐珠顿时显现出他在朱大胡子明厅,和朱大胡子谈话的画面。

摩挲神隐珠,画面竟能转动,远胜过影音珠。

此宝神妙,许易别说见,连听也没听过,至少他那本包罗万象的《万宝杂记》就不曾记录。

他心道,如此神妙的珠子,当不似影音珠那般,只能使用一次。

思考片刻,他觉得有必要找时间,入万藏书库,好生了解了解这枚神隐珠。

不过,他始终自信自己的感知能力,也不信这枚神隐珠,真就和空气同体,最要紧的是,他生恐哪天被人用这神隐珠阴了去。

当下,便将神隐珠,放在地上,闭了眼目,凝神朝神隐珠探去。

他如今的感知当真非同小可,已到了一种只知其妙,难以言述的地步。

感知探出,果然还是一片空白,空空如也,许易坚持半晌,也没个结果。

念头一动,他用手抓拿神隐珠,在空中不停的挪移位置,依旧无法查探到神隐珠的轨迹。

如此说来,此珠真如空气通体?可摸在掌中,分明有触觉,有触觉必然有重量。

念头到此,许易豁然开朗,“对啊,重量,只要有重量,何必用感知,魂念来探便是。”

当下,他小心地操控着魂念,朝神隐珠卷去,立时感觉到了重量,轻比鸿毛,宛若尘埃,与此同时,他再将感知放过去,立时便感觉到了神隐珠的存在,虽不明显,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当下,许易死死记住这种感觉,他轻轻放开魂念,这种若有若无的感觉,虽然逐渐淡去,却始终不曾消亡。

许易不敢大意,拼命放出感知,把握这这种微妙的感觉。

他知道要感知神隐珠,也只有靠这种感觉,他务必要将这种感觉记熟了。

但因他知晓,实战中,若真遭遇了神隐珠设伏,他根本不可能靠同时放出魂念和感知,来察辨神隐珠,毕竟神隐珠多半藏在暗处,比如拢于袖中,不可能如此刻这般,赤裸裸,置在空中,任凭他的魂念感悟。

一旦神隐珠隐在袖中,就好比袖上沾染了尘埃,魂念根本无法感悟,魂念锁定不了,感知自然没了方向。

所以,既然记住了这种微妙的感觉,他就必须记录下来,这种靠着艰难试验,捕捉来的微妙感觉,可能就是察辨神隐珠的唯一方法了。

足足两个时辰的感知、体悟,去捕捉那一缕几乎不存在的玄妙感知,以许易的真魂之强,也倍觉疲乏。

好在对那种玄妙感觉的记忆,已铭刻到了骨髓里,许易几次变换神隐珠的位置,都被他精准的捕捉到那种玄妙感觉。

最后,他真是将神隐珠藏于袖中,腰囊,都被准确捕捉。

许易大喜,心下终于安稳,他阴人阴惯了,一旦遭遇不可破解的阴人手法,难免惶惶不可终日。

此刻,破解了神隐珠的妙藏,他只觉通体舒泰,不过心下却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可忘了时时复习,记忆神隐珠的微妙感觉。

第五章 自行到此

归拢了神隐珠,许易还是顾不上休息,又对着方掌事交付的厚厚一堆资料,开始下工夫。

人心险于山川,许易再是自负,也不会认为,水深火热的淮西官场,是自己捂着眼睛也能平趟的。

知己知彼,才是临战总纲。

一夜辛苦,直熬到东方发白,许易才将尺于厚的册子尽数阅览完毕,尤其是掌纪司的相关人事,基本记了个七七八八。

和他能产生关联的人物,他更是掌握个滚瓜烂熟。

估摸着时间尚早,他便盘膝打坐起来,静心凝神,半个时辰后,再睁开眼来,已然神采奕奕。

许易出得洞府,催动驭电术,直朝重剑峰狂掠而去。

昨日离去时,朱大胡子交待了今日辰时,在重剑峰山门处等候,自会有清吏司人前来,带他履职。

到得重剑峰山门前,瞅瞅时间尚早,他便就近寻了处繁茂枝桠,支开小方桌,摆开磁碟八碗,悠悠哉哉,享受起美食来。

这是临出门前,老蔡急火火送来的,说是昨天夜里副掌门大人,就悄悄备好了。

有个人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许易顿觉这枯燥的修行生活,又生出些光彩来。

一餐饭,细嚼慢咽,将将到尾声,西北天际有了动静,那处正是清吏司方向。

待得那人驰近千丈以内,许易终于确信了来人的身份,官服上的特色花纹,昭示了身份。

许易主动现身,亮出印玺,玉牌,亮明了身份,来人是个圆头圆脑的中年人,自报家门姓张,乃是清吏司第五都的一个副都使,尚未披就青袍,连星吏都不是,对许易自然恭敬中带着客气。

半个时辰后,张副都使领着许易走完了入掌纪司的一系列流程。

按惯例,都使一级的要员入职,至少得面见一位掌纪司副司座,岂料,才上门,三位副司座的办公衙门皆告知,各位大人公务繁忙,无暇接近,既是恩科魁首,区区都使一职,自然能够胜任。

没见到三位大人物,许易又在张副都使的带领下,入了掌纪司一科衙门,主事大人王凤起似乎正等着他,三十五六年纪,方脸上的一道赤眉极为醒目。

许易才迎上这张带着和煦笑容的方脸,脑海中立时闪现出了王凤起的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