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溜了个大大的食盒,疾步朝慕家赶去。
推开破旧的门板,秋娃正坐在院子里吃饭。
一把断了半截靠背的方椅,被秋娃摆作了饭桌,上面搁着俩盘子,冷窝头配咸鱼,秋娃小小的身子,坐在小板凳上,吃得津津有味。
瞧见许易进来,秋娃抱怨开了,“跑哪儿去了,叫你在家守门的呢,还以为中午有热乎饭吃呢,懒死了,亏我还给你留半条鱼呢。”说着,用筷子指着盘里剩下的大半条鱼。
慕伯捕鱼,将晚才归,这两日,还真都是他给秋娃准备的午饭,因着未曾出门,就只热了热慕家的储备食物——窝头,咸鱼。
今次,他既然出门,又怎肯再在伙食上将就。
“吃饭不等我,你还有理了,罢了罢了,你吃你的,我吃我的。”
说话儿,许易在一边的花池石栏上坐了,解开食盒,将一盘盘菜肴,往石栏上铺成开来。
桂花鸭脯,晾肉香肠,葱油三香鸡,秘制小乳猪,红烧金鲤……
一盘盘菜肴铺成开来,色饱香浓浓,迎着斑驳的阳光,几乎生出了圣洁的味道。
秋娃瞧得呆滞了,嘴巴大大张口,嚼得半烂的窝头滑落下来,犹不自知。
许易却不客气,从食盒提手的夹层里取出一双桃木禁制的筷子,夹了块鸭脯便送进嘴,吧唧吧唧,咬得极香。
“哇呀!”
秋娃这尊木雕陡然被许易这个动作激活,小短腿儿一跳老高,蹦着冲许易飞扑过来,口中哇哇大叫,“臭胡子叔,烂胡子叔,有好吃的,竟然敢自己吃,太过分啦!”
嘴里哇哇不清,肉呼呼的小身子却如出膛的炮弹,飞扑过来,险些一头栽进花池里,双手抓起那油腻腻的三香鸡,就生猛地将小脑袋埋了进去。
这是秋娃自下生以来,吃得最丰盛美味的一餐饭,忙乱地只恨爹妈少生了两只手、一张嘴。
眼见着小丫头干掉了小半只烧鸡,一只猪腿,还要朝盘里伸手,许易终于出手阻止了,“小心噎着!”
秋娃撇着嘴,挣了挣,忽然发现自己的小肚子前所未有的紧绷,狂热的食欲如潮水一般飞速退去,赶忙挪动着小身子,倒在慕伯破旧的躺椅上,哼哧哼哧地张嘴呼气,一只小手吃力地揉着肚皮。
小丫头正努力地消着食,许易发动了。
这家伙吃饭,比小丫头残暴十倍,真个是风卷残云,一条鲤鱼就如一根油条,被他从头到尾塞进嘴去。
大半只乳猪和小半只烧鸡,被他当麻花一般,片刻嚼了个干净。
剩下的菜,更是被他作了花生米,端起盘来,直接扒进了嘴里。
小丫头还没回过味儿来,许易这边已然吃干抹净了。
“啊呀呀!”
秋娃怪叫一声,像是被踩了尾巴的小猫,跳起身来,瞪着眼睛,颤抖着手指头指向许易,又指指空白的盘子,却不说话,模样搞怪至极。
“原是嫌我吃的多了,哈哈,小馋猫,有本事你也长个大肚子,哈哈……”
许易开怀至极。
天边的流云,都被他的笑声勾住了,他自己都不记得这辈子是否有过这般开怀时刻。
热热闹闹一餐饭后,许易径直向镇东行去。
半柱香后,他出现在了芙蓉镇巡捕衙门前。
这间挂着巡捕科牌子的院落很大,行进拱形石门,是个宽广的院子,或者说是个庞大的演武场。
几名精壮的汉子,光着脖子,迎着烈日,正在一堆重铁锻造的锻体器械上,使着力气,浑身的汗液将他们的肌肉浇灌成了铜色。
正午阳光很浓,滂沱的汗液还未滴下,便被烘干,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酸臭味。
瞅见生人进门,有人招呼出声,“你找谁?报案到外面击鼓递文书!”
不待许易接腔,正翻着一叠文案的古剑鸣,正从正堂内行了出来,老远便瞧见许易,快步行下阶梯,笑着道,“怎么这时才来,叫我好等,还以为你不来呢。”
“家里有些事,耽搁了,抱歉古头!”
许易应承一句,继续送目打量着这间未来的办公点。
第二十二章 法令
“来来来,都过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来的兄弟!”
古剑鸣拍了拍手,喊一嗓子,将正在场间锻炼的几人聚齐,指着许易道,“这位易虚兄弟,是新加入咱们芙蓉镇巡捕科的,将来都是一个马勺搅食吃的弟兄,兄弟们要相互关照!”
说着,古剑鸣又替许易挨个儿介绍起几人的名姓。
这时,许易才知道,算上他自己,此间站着的六人,便是芙蓉镇的全部官方警备力量。
许易礼貌地同每一位同僚拱手问好,一副规规矩矩的模样,倒是博得了几人的好感。
简单的见面会后,古剑鸣挥散众人,领着许易转步向正厅行去。
后边的事情,便是一连套的流水了,填报备,领服装,取腰牌……
最后,交代完每月的福利和五十两纹银的薪酬后,砰的一声响,古剑鸣将一本厚厚地《大越王廷法令》砸在许易面前的楠木桌上,说道,“找个时间翻翻,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芙蓉镇的捕快了。”一句话罢,转头行出门去。
许易没想到,如此简单的程序,他便摇身一变,成了打越王廷的公务员了。
许易对这个变化很满意,因为他不仅获得了新的光明身份,更由此成了体制内的人物。
哪怕是最低等的捕快,许易相信多少也能分润到大越王廷的公权力。
一切的奥秘,恐怕还得从这本厚厚的《大越王廷法令》中寻找。
魂穿过后,许易不仅有着前世的冷静和大局观,更有着今生的细密和耐得住寂寞。
寻了个向阳的窗口坐了,推窗放入满眼葱郁,翻开书,静静地看了起来。
他灵魂力过人,精神力可以保持高度集中,这本厚实的《大越王廷法令》翻阅下来,不过两个时辰。
其内凡十万八千六百五十四条法令法规,他不敢说记得一字不差,却也有十之八九。
天外的骄阳已有了颓色,苍苍暮暮地粘在会阴山顶。
天色不早了,想着中午的美食,秋娃吃着了,慕伯还落着空,许易赶忙起身,提溜了装着衣服、腰牌的背囊,疾步行出门去。
半柱香后,许易手中多了两个中午一般无二的食盒。
如今,他是真正的有钱人,中午那般的伙食虽奢,所费不过纹银二两多。
按官价,一枚赤金钱币,便能折银百两,且因赤金钱币乃是上等世界的交易货币,流入民间极少,这市价也不过是官府为用纹银兑换民间金币,而强行摊派的价格。
实际上,黑市里,一枚赤金钱币足能兑上百五十两纹银,便是如此,还有价无市。
如今,许易的家私,不说那两枚各价值千枚金币的金饼,便是从风长老处搜刮而来的十余枚金币,用来充作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