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1 / 1)

天下事,不过一剑事 九月二十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当然不是为了听鸡鸣,而是起来练武的。

这是他十年如一日养成的习惯,早起早睡这种作息时间他早已经习惯。

虽然天寒山脉并无阳光照耀,但天色明暗还是极其明确的。

从屋中悄然来到院外,没有发出动静,为的也是不影响刘老二一家的休息。

读书的作用在此刻发挥的淋漓尽致,顾晚风缺少和人交流的经验,但在行事上却有极其明确的方向。

言行举止中的言行,便是要从人和人的交流中去学习,去积累。这便不是读书,能够学到的了。

来到泥巴围成的小院内,顾晚风从右手那外形古朴,锈迹斑斑的剑鞘中抽出了锈剑,剑名不争。

此剑身长三尺三寸,重七斤七两,分毫不差。

不争的名字是顾晚风给它取的,意欲位: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倒是符合顾晚风如今的心态,不争不抢不贪不求。

争的起始是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欲望。

老子说过,无欲则刚。有欲而为,是有为。而无为却并不是无作为,而是无欲而为。

顾晚风没什么欲望,也没太大的需求。对如今的他而言,有一碗粥喝,有一卧榻处,再有一把剑,足矣。

这把剑上满是年久生锈的斑驳纹理,并且看起来丝毫没有锋利的感觉。甚至看起来,都不像是能杀人的剑。

剑不能杀人,还能称为剑吗?哪怕是个装饰品,也不会用锈迹斑斑的破剑来做装饰。

看起来是百无一用,但顾晚风却很喜爱它,并且也并不觉得不争剑迟钝。

他没用剑来杀人,也没用剑削铁,只是用来练剑。所以是否削铁如泥,是否吹毛断发,并不重要。

有些东西,在有些人的手中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因为他境界不够。

可有些东西,在有些人的手里,却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哪怕它迟钝无锋。

顾晚风是剑客,而它是剑,这就足够了,也已经不需要其他的理由。

右手持剑鞘,左手将不争剑拔了出来,拿在手中。

他修炼的是左手剑,而不是江湖上盛传的右手剑,两者之间完全不同。

左手剑和右手剑所有的一切招式,都是反向。如镜像一般,很难抵挡。

当然左手剑练成的难度,要比右手剑高上很多。

顾晚风斜手持剑,立在庭院白雪中。

早上的清风拂过黑发,太阳的第一缕阳光也终于洒落在大地,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

朝阳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新的一天正式开始。

阳光洒落在顾晚风的身上,带出一道斜影,也带来一股暖洋洋的感觉。

这种温暖是在天寒山脉上感受不到的,而这也是顾晚风第一次,真正的感受到阳光的照射。

在阳光下的温暖下,顾晚风的心境又有些变化,随后便开始练剑了。

他的动作非常简单,可以说是三岁儿童都能做到的动作。

仅仅是拿着剑,然后缓慢的往前方划出,过程非常慢,简直比年迈之人的速度还慢上许多。

寻常人是看不出此间的内容,顾晚风练剑自然不会是乱来。

只要认真仔细看,便能看出,顾晚风整个左肢的力量全部凝聚在手中的剑上。

他挥剑的速度虽然慢,但却非常的稳,根本看不到一丝的晃动。这种稳已经匪夷所思,因为不论你的力量再精准,都会有晃动的痕迹。

但顾晚风没有,一丝都没有,极其的稳固。

要知道,寻常的挥剑再简单不过,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

可真要将全身的力量灌注在一个点上,并且做到速度放慢,一丝不苟,这就太难了。

顾晚风就是这样,一次一次缓慢的挥出锈剑,收回剑鞘,再抽出、挥出、收回。

他就像是一个机械,在重复着做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可顾晚风知道自己是甘之如饴。

这是他每日的练剑方式,从三岁拿剑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从未停止过。

挥剑是基础功,每一个练剑的人都要学会挥剑。因为只有挥剑的那一刻,才是剑最强的时候。

盾才是用来防守的,而剑是用来进攻的。

顾晚风深刻知道挥剑的作用性,所以他从来不敢懈怠。

练剑就是他如今的全部,他喜欢剑,也喜欢练剑,所以不会觉得枯燥。哪怕是这种,最无聊也最简单的招式。

要知道,他当初三岁开始拿剑,可十三岁的时候才真正学习剑术。

而这十年,他重复的就只有这一个动作。离青阳告诉他的,也只有一点:打好基础。

如何才能打好基础离青阳不懂,因为他自己的基础也不是最牢固的。

顾晚风也不懂,离青阳都不懂他一个连山都没下过的少年又怎么能懂。

既然不懂,那就练。多练,总归是能牢固的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顾晚风感悟很深,十年如一日的拔剑、挥剑,让他将这个动作已经完全的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就像吃饭睡觉走路呼吸一样自然,这已经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要论基础的牢固性,哪怕顾晚风不是江湖中最强的,也必然是之一。

很少有人,会用整整十年的时间,仅仅为了打牢基础。

人类最强大的也是最恐怖的,那便是适应能力。

一旦习惯适应了某件事情,做起来就是悠然自得,水到渠成。

所以离青阳才会说顾晚风最恐怖的不是剑道天赋,而是他的耐心。

为了剑道基础,顾晚风真正有耐心用十年的磨练将其做到最为牢固的地步,是真正的坚持不懈。

世间没有捷径可走,真想要牢固基础。

无他,唯熟练尔。

第十二章 一剑刺向太阳

平凡和伟大的差距在哪,这始终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伟大的人其实也平凡,因为心系天下,胸怀宽广,所以伟大。

平凡的人也伟大,一方福田,皆在方寸。种得一方田地,养得一方平安。

没有平凡的经历,就不能产生伟大的成就,只有却身处地的感受平凡,才能走向真正的伟大。

古圣人庄子曾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他拒绝了楚王使大夫的邀请,宁愿放弃做楚国的宰相,而只愿做个平凡人。

很多人不能理解,宰相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庄子为何会拒绝。

这就是世人与庄子的差别,能够坚守住自己的内心。

庄子曾把自己比喻为一棵树,一棵坚守自己心灵的树。

而只有做个平凡人,才能真正坚守自己的心灵。如果他当上宰相,便不再平凡,那他还能做一棵坚守心灵的树吗?

对于伟大平凡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而是在于行事,也在于内心。

大智若愚便是如此,平凡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