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1 / 1)

重生大亨崛起 流浪de橘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过来,我们也要早点为街机生产做好准备,这街机非常重要,刚开始必须我们自己生产。”

何国原点头道:“明白了,代工厂那边的事情我会抓紧的!”

美的公司现在的规模在整个香江,已经不算太小,但产品目前单一,和何国原讨论了差不多一小时,就差不多结束。

而且何国原的管理能力也很强,生产和质量方面都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这也大大的减轻了徐志的压力,毕竟他只有先知能力,其他管理,生产方面那简直是一窍不通。

……

林思琪走了进来,递过来一堆被裁剪过的报纸,这也是她的工作之一,香江的报纸实在是太多,徐志哪有时间全部看一遍,只能由林思琪过目一遍后,摘取出一些重要的内容。

徐志稍微翻了几下,没什么太重要的消息,不过财经新闻中倒是有股市的一些情况,徐志翻了一下,发现九龙仓的股票已经跌破20港元。

徐志道:“看来长江实业已经放弃收购九龙仓了。

林思琪点点头说道:“对,有一些小道消息,说汇丰的沈弼出面,对两方进行调和,长江实业就放弃了恶意收购,不过怡和也不肯高价回收股票,然后现在就变成了这样,股价一直在跌。”

徐志笑道:“怡和的掌门人简直就是蠢货,这种回购的机会都不珍惜。”

林思琪问道:“那徐生不是又想收购一次吧!”

徐志听完没有说话,其实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在后世历史上,到2年后的1980年,包玉钢鲸吞九龙仓,收购价格高达105港元,几乎是现在的6倍。

他的主要资金分为2份,差不多都是千万美金左右,一份带去美国,差不多已经花了一半,而美国那边还有其他投资计划,根本不可能抽回资金。

而留在香江的一份,现在还在高盛那边,这几个月,高盛一直在帮助徐志暗中入手和黄和长江实业的股票,论收益,这些也不比九龙仓差。

“徐生?”见徐志有些发呆,林思琪提醒道。

徐志回过神来,道:“约一下姚明诚,看看他现在能不能过来,我要去一趟高盛那边。”

林思琪点头道:“好,我现在就去。”

……

重生大亨崛起

重生大亨崛起

90 收购进展

香江,康乐大厦,高盛香江分部:

高亚达喜迎着走了出来,笑道:“欢迎徐生和姚大状大驾光临啊!”

徐志现在已经是香江分部最大的客户,没有之一,超过千万美金的流动资金,统一由高盛控制,虽然只能购买徐志指定的股票,但对他而言,也是简历之上漂亮的一笔。

徐志笑道:“高经理客气了。”

“里面请!”高亚达客气道。

走进内部的办公室,诸人都坐了下来,秘书很快就准备好了咖啡。

高亚达道:“不知道徐生今日来有何事?”

徐志道:“两件事,第一:我想了解一下长江和黄两家公司股票的收购情况。”

高亚达点头笑道:“好,稍等一会。”

说完,便从办公室后方的书架上拿出一件文件夹,递给徐志道:“这便是最近几个月,徐生您在我们高盛这边所有账户记录的表格,里面有每天详细的收购价格及数目,每天都表格最后,还有我们专业操盘手的分析。”

徐志接了过来,翻开随便看了几眼,表格之上都是各种复杂的数据分析,不一会就看的不明所以,不过好在每天报表的最后都有一个简单的总结:当日花费的现金和平均收购价格。

在九龙仓获利之后,徐志差不多税后获利12亿港元,其中差不多五千万港元兑换成了一千万美金去了美国,又调走了一千万港元自用,在那时,高盛差不多持有徐志6000万港元。

徐志的委托也很简单,和当初的九龙仓股票一样,只要不影响大盘股价,不引起注意,全力收购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的股票。

不过在当时,股市之上已经爆出长江实业意图吞并九龙仓,面对怡和的反击,长江股票波动极大,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分析师能测算的波动,所以高盛这边并没有投入太多资金收购长江股票,其主力全部放在另外一只股市大笨象——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为去年和记洋行与黄埔船坞公司合并而来,简称和黄,合并之后,旗下拥有8家香江股市蓝筹股公司,旗下资产极其丰厚:拥有香江唯一的红磡海底隧道的大股权,香江第二大超市连锁集团,香江第一大货柜码头有限公司,中环九龙多处物业酒店等等。

但因为在74年之前和记洋行的投资战线实在太过于庞大,海外投资亏损严重,又碰到此刻美联储加息,纵容资本雄厚,也是难以走出庞大的负债。

75年和记破产之时,股市总价值只有35亿港元,现如今,在香江最著名的“公司医生”韦理的经营下,市值开始回升,去年与黄埔船坞合并之时,市值已突破十亿港元。

徐志看了一会最后的一些总结,高盛这两个月已经动用了超过4000万港元,成功收购了和黄差不多3的股份,之所以这么慢,还是因为九龙仓动静太大,各大英资洋行都开始检查自己的持股情况和股东资料,防止九龙仓事件重演。

徐志问:“按照目前的情况,剩下的资金估计一两个月就能花完,那么高生,如果后续我仍然有资金进场,那么高生认为最多我们能收购多少股票,而不引起注意。”

高亚达深沉的看了徐志一眼,道:“看来徐生还真的有什么惊天计划,不过想盯上和记黄埔,真的很难,我劝徐生还是放弃吧!”

徐志笑问:“怎么说?”

高亚达道:“目前,香江的四大洋行,怡和,会德丰,太古都是家族企业,唯一的一个和黄因为曾经经历过破产事件,家族势力已经被清退,而且曾经因为多次融资,股权已经极为分散,理论上来说,资金足够,收购和黄是最简单不过的。

不过麻烦就在汇丰,因为它是目前和黄最大的股东,持有3365的股份,而且也是和黄最大的债主,几乎已经实现了控股,徐生只是想投资,这点没问题,可是想收购的话,真的不太可能。

如果徐生想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话,只要告诉我们你想要的类型,或者目标,我们高盛可以全力配合,并且给出合适的收购方案!”

徐志笑道:“我只是想收购和黄的股票而已,高生的想象力还真是丰富,高生是怎么确定我想收购一家公司甚至和黄?”

高亚达笑着回答道:“徐生目前是我们高盛的重要客户,我们高盛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最顶级的金融公司,除了庞大的财力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