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2 章(1 / 1)

重生大亨崛起 流浪de橘猫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锁超市,屈臣氏也只会将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不是恶意提价,这种赚钱手法太低级了,而且香江这个市场,能有多大利润?

徐志接着说道:“按照目前的情况,香江这边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全力走出去,一个就是北边的内地,而第二个,就是东南亚国家。”

“那欧美市场,我们要不要试试水?”姜大维试探的问道。

“不用,连爬都不会,你就想跑?”徐志直接否决道:“放眼全球的大型超市连锁集团,哪一家都有自己都基本盘,也就是自己的地盘,美国的西尔斯、凯马特还有最近崛起的沃尔玛,欧洲的欧尚、麦德龙、家乐福等等

美的可以快速攻入欧美市场、和黄也可以直接去欧美投资港口或者基建,但是超市行业不行,我们需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先将香江建成我们的基本盘,随后内地及东南亚市场,最后再进行全球扩张,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

作为传统行业,连锁超市的扩张,不可能比得了电子产品,因此,百思买这种电子连锁店可以在美国快速扩张,凭借着的就是迅速爆发的电子市场,同时美国目前在这一片的市场也处于空白阶段。

而超市不行,这一行几乎没有技巧,同时还有太多的竞争对手,更不用说还有沃尔玛这样BT的后起之秀。

“抱歉,董事长,是我太贪心了。”姜大维说道。

“欧美市场的确很大,任何有野心的人都会想办法去分一杯羹,你的想法并没有错。”徐志说道:“不过你太低估了亚洲的潜力,超市是最接近民生的行业之一,所销售的物品实际上都是面对的普通人。

东南亚及内地目前的经济与欧美国家相差甚远,但却拥有全球一半的人口,只要能够拿下一小部分的市场份额,屈臣氏就足以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再之后,才应该慢慢的扩张到欧美。”

“我明白怎么做了。”姜大维回答道:“东南亚这边虽然国家比较大,但只要花些精力,理清并不困难,可是内地市场,目前除了深海市,其他地方根本不容许海外零售资本进入啊!”

“内地的改革开放已经是必然趋势,不过路也是一步一步走的,将来全面开放也只是时间问题,这一块,你尽量多下点功夫,目前内地的各大省份还有不小的自主权,如果只是去省会城市开一家分店,应该还是没问题的,要尽量先打开品牌知名度,等到未来内地开放零售市场,面临全球零售巨头竞争时,也会有一定的优势。”徐志想了想后说道:“而且内地的潜力有多大,你应该很清楚,深海市的百佳超市已经开了7家了吧?每一家的零售额可都破亿了吧?”

“对,每一家都破亿,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姜大维也不由得感慨道,深海市目前有3大经济中心,分别是城区、蛇口工业区以及美的电子工业城附近。

凭借着与美的同属的关系,屈臣氏在美的工业城里开了6家超市,也形成了垄断。

要知道,只是美的公司的直属员工,数量就高达5万名,加上一系列供应商、家人、各种其他服务业,美的电子工业城附近已经显然成为了一个小型城镇,论花费能力,这边可丝毫不低于深海市城区。

6家百佳超市控制了这边所有人的消费,而另外一家超市则在蛇口工业区,那边也拥有着大量的港人及工厂,消费能力也是极强。

“深海市零售市场这么强劲,主要还是深海之外的大量内需,所以我希望你早日进入内地,哪怕超市不大,数量不大,但先让大部分内地人知道我们的品牌。”徐志接着说道。

在互联,人们总是习惯于先用的软件,但这并不是互联利,而是人类的进化习惯,对超市也是如此,只要习惯了一家超市,就总会不自然的想去购物,对其他超市则会有一定的排斥性。

当然,这种优势只能作为锦上添花之用,真正想留住客户,还得看质量、服务以及超市离家的距离。

“我知道怎么做了。”姜大维回答道。

470 送上门来的会德丰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经过长达22轮的艰苦谈判之后,终于在内地京城正式签订了关于香江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

自此,香江步入了1997年回归祖国的过渡时期,一些人对香江经济恢复了信心,但也有不少人、特别以一些英资为首的公司,出于对华人政府的不信任,决定转移资产,离开香江。

置地总部康乐大厦:

“马登先生,请坐。”徐志客气的招呼道,来人是会德丰集团的大班约翰马登,在几年前,徐志还从他的手中收购到了联邦以及国际两栋大厦,虽然现在已经拥有了置地,这两栋大楼也无关紧要,但在那时可是徐志第一次拥有中环的物业资产,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便宜的令人发指,也不知道现在的约翰马登是如何的想法。

约翰马登笑道:“徐先生客气了,才几年不见,徐先生就已经控制了和黄,收购了置地,现在可是威风凛凛啊。”

徐志笑了笑,说:“不知道马登先生找我,有什么事?”

约翰马登沉默了片刻后,说道:“徐先生,你已经控制了香江最大的两家英资洋行,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再收购一家?”

“你想出手会德丰?”徐志眉头一耸。

之前得知约翰马登想要约他见上一面,他就猜到极有可能是对方想出手手中的会德丰股票。在原先的历史上,马登家族就是在85年初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卖给了东南亚富豪邱德拔,随后就爆发了香江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业并购战——会德丰争夺战。

只不过现在,约翰马登似乎将自己当作第一目标,又或者希望增加一个潜在买家,让自己与邱德拔竞争,马登家族好从中渔翁得利。

虽然早已知晓,但徐志还是表现的很惊讶,问道:“不知道马登先生为何要出手会德丰?”

“什么原因?徐先生还不知道吗?”约翰马登反问道。

“行,我理解。”徐志笑了笑,香江的几大洋行,除了太古洋行,其他几家都对内地很不友好,即使在之前,也都是赚钱于香江,立足于海外,而现在香江即将回归,这类人自然准备跑路,于是手中所持有分股票及房产就成了需要出手的资产。

而会德丰则是四大洋行之中最激进的一家,早在70年代,拥有“先见之明”的马登家族对香江的前途缺乏信心,担心香江迟早会回归内地,而他们这些洋行也会受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