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1 / 1)

重生大亨崛起 流浪de橘猫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才算是进入明报的核心区域。报社的空间比起嘉禾日报要大上不少,里面的人员和办工作密集度也要高上很多。所有人忙忙碌碌,即使走动,也都是小跑慢行。

很快,前台就带着徐志来到了总监办公室旁边的一处沙发座上,对徐志道:“不好意思,总监不在我也进不了办公室,徐生可以在这等一会,不知道徐生是喝咖啡还是茶?”

徐志笑道:“谢谢,茶就好。”

“好的!”前台立刻准备去了。

徐志看了看周围,走到一处书架旁边,随手翻了翻,都是各种按照日期整齐分类的报纸,有明报,明报晚报,明报周报等等,一眼看来,都是今年的。

“我们明报每一年都会将所有的报纸摆放在这里,供所有人参考,每年过去之后,所有的资料都会归档收藏,以便后人来查询当年社会之事,徐生觉得怎么样?”

背后的声音吓了徐志一跳,转过头来,一个半百之人站在身后,便问道:“你是沈总监?”

来人笑道:“不错,徐生还真是年轻啊!”

徐志问:“沈总监不是在开会吗?这么快就回来了。”

沈宝新摆了摆手笑道:“每天的例行公会而已,我都快打瞌睡了,徐生你一来,我当然得趁机出来啊!”

徐志问:“这些报纸从59年就开始存储了吗?”

沈宝新摇了摇头:“没有,差不多从62年开始的吧,我们明报在开始的时候发展的并不顺利,差不多到62年进入正轨后才开始存储所有的报纸,其实不光明报,其他的比如东方日报,大公报等也都有存。”

徐志点了点头,他其实很想看一遍所有的资料,虽然现在的他知道很多时间节点。可知道不代表就能利用,这是两个不同概念的东西。

大脑是个神奇的东西,后世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的存储空间容量如果用字节来表达,就是一百万亿亿字节,也就是一百亿tb,或者说一万个藏书为1000本书籍的图书馆。

除了小时候闹神经还没发育完全。理论上从有记忆开始,人的眼睛就像一台高清摄像机,将所有的内容慢慢的存储在电脑中,一直会经历几十年。

可能很多人会疑问,既然大脑记忆这么强大,怎么我背书就背不了呢?

其实很简单,根本原因是你不想去记忆。你只能强迫自己去记忆,但你本身根本不感兴趣。

而很多时候我们不觉得自己能记忆很多东西,但这并不是大脑没有储存,而是你没有想到链接。简单的例子来说:你不知道一个文件夹的名字,怎么在一个电脑里找到呢?

记忆也是如此,必须要有一个名字,一个场景,一个能激活大脑中沉睡的链接才行。

徐志也记得很多事情,可是他对整个香江之前的事情很不熟悉,这个年代又没互联网,只能查看大量的报纸来进行。

想了想,徐志还是开口问道:“不知徐总监可否能将这些报纸借我一阅?”

沈宝新愣了下,道:“所有的?”

徐志点头道:“对,就从70年的开始吧!不知道可否方便。”

再早之前的报纸看了也没多大意义了。最近几年的就足够了。

沈宝新想了想摇头道:“不行,徐生如果指定需要哪一天的报纸,我倒可以安排人去找过来。但几年的报纸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早已密封起来,没什么大事,不会随便动的。”

徐志笑道:“那不好意思了,也没关系,只是想看看而已。”

沈宝新道:“真的想看也不是没办法,但我得先问一下,徐生想要看那一方面的事情。”

徐志道:“经济方面的吧!”

沈宝新笑了笑,道:“有一个办法,我可以安排一个复印机,再让人将明报之中关于经济的报纸全部挑出来,然后复印成册送给徐生,但其中的费用必须由徐生负责。”

徐志道:“这样挺麻烦的,很浪费时间。”

沈宝新笑道:“徐生看来还不明白一件事,对我们来说时间比钱更重要,如果我同意将所有的报纸借给你,你又要花上多长时间来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呢?”

徐志想了想道:“很长时间,我本来是打算空闲的时候翻出来看看。”

沈宝新道:“徐生若是以后有了一定成就,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与其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不如花钱来解决,效率是最重要的,而空闲的时间就更宝贵了,休息是最难得的。”

后世的富豪几乎都给自己配了私人飞机,这不是为了奢侈,真的只是为了省时间,因为很多会议,投资都是争分夺秒,浪费几小时在机场等飞机,可能损失的是数百万美元乃至更多。

“那如果安排人将这些资料准备好,需要多少钱?”

沈宝新答道:“我也不清楚,得问专门的人。”

徐志问:“明报有这种业务?”

沈宝新笑道:“对,其实很多作家写经济故事,名人传记,地区经济都得查大量资料,这些资料其实就是存在于每天都发行的报纸中,香江的几大报社都有这方面需求,不过很少对外服务,一般是什么内部人查找资料用的。”

徐志笑道:“原来这样,明白了。”

沈宝新点头道:“这是小事,等会我会和下面人说一下,具体的你们单独联系,这边请,去我办公室谈吧。”

“好!”

36

重生大亨崛起

重生大亨崛起

37 买断

沈宝新的办公室是纯正的中式风格,走进去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纯木的红色沙发。房间的面积也很大,大约30平方,古朴的办公桌后还有一个木门,里面应该还有一个内屋。

沈宝新笑着招呼道:“徐生请坐,老查可能要等会再来,我们可以先随便聊聊,听说徐生第一次来投稿可是来的我们明报,只可惜手下的人没抓住机会啊!”

徐志道:“没什么,明报比较严,这也是正常的事情,不过当初拒绝我的人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其实徐志已经都快忘记那人,虽然当时拒绝了自己的文稿,但也是工作需要而已,毕竟是陌生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才是本分。

换位思考,自己也不会做好人,不过对方当时对自己还算客气,也好好讲解了下明报的规矩,也劝荐自己去找一家小报社,所以徐志还是不想对方因为自己有什么麻烦,在一些大公司,很多事情都是不问青红皂白,徐志就怕明报也是如此。

沈宝新摆手笑道:“不会,员工也只是按要求作事而已,这也是我们规定的问题。”

徐志笑道:“也算不上什么问题,一家大报社也不可能什么人的稿子都收。我在嘉禾日报待了几天,也收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稿件,看起来真让人头疼。”

前台走了进来,将泡好的两份茶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