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8 章(1 / 1)

重生大亨崛起 流浪de橘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床是该国营工厂最近两年从日本进口的设备之一,算是厂内最精密的设备,如果再不行,那徐志就只能自己投入巨资兴建普通配件配套加工厂了。

“还可以,尺寸都达到了公差要求。”马克总工程师汤姆斯已经检查了几个设备的加工结果,颇为肯定的答道:“不过这些都是普通的车床及铣床,并非数控设备,加工起来效率太低了!”

“几位不用担心,我们工厂是人停机器不停,保证能够完成贵公司安排的订单。”第一机械厂的厂长陈明忠听完身边的随同翻译后立刻急着保证道。

他可是知道这是一家即将在上沪投资的大型卡车工厂,一旦获得订单,机械厂的困难立刻就会迎刃而解,而且对方的支付手段极有可能是外汇,虽然按照政策必须上交,但只要能赚外汇,那可就是一份功劳,未来再申请外汇可就容易多了。

“陈厂长,你们工厂里这些设备可不够。”徐志笑了笑说道,这上沪第一机械厂,虽然说起来是机械厂,但其实真正的机械加工设备不多,其他的很多都是陈旧的老机器,运行是没问题,但精度达不到要求。

而另外一个车间,徐志早先在车间外围参观时也看了一眼,几百个工桌,每个桌子上都有两名工人,面前一个台虎钳,桌上锤子、锉刀、锯工应有尽有,一些工人在忙的热火朝天,显然是做着各种加工零部件。

机器不足人来凑,这其实也是这个时代机械加工行业的缩影,精度方面,除了一些进口设备,大部分还比不了人工,所以钳工八级,那可是非常吃香的人物。

理论上厉害的钳工能控制的精度超过一些精密加工设备,但效率太低,显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据说“上沪牌”轿车很多的零部件都是高级钳工手工加工出来。

“徐先生,那不知道马克公司能不能投资第一机械厂?这样一来,机械厂可以有外汇购买先进设备,而马克公司也可以获得一家资质完善的零部件供应商,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吗?”被市政府派来陪同徐志的副市长祁林突然说道。

277 宝钢

“投资入股?”徐志琢磨了一遍。

祁林笑道:“不错,上沪第一机械厂拥有上千名员工,是上沪市最大的工厂之一,之前也一直为上沪牌轿车提供零部件,只不过最近几年行业不景气,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如果能够获得外资入股,必然能够重获新生。”

徐志扫了一样这机械厂的厂区,面积非常的大,应该不低于300亩,这家机械厂因为历史悠久,现如今的位置可是在浦西的黄金位置,周边皆是居民区,往北走一公里还有一个大型的自贸农场。

这种位置的地皮也只有以前的工厂才会获得,现在即使是马克卡车或者大众汽车,也只能在郊区建厂。

当然是现在的郊区,在未来一样会是繁荣之地,不过还是比不了这家机械厂的位置。

工厂之外,一些商店、小型公园、菜场都是工厂所有。这个时代的工厂其实就是一个集合体,员工的房子是工厂分配,一般也在工厂附近,而附近小商店、菜场等其实也皆是工厂所有。

更大的方便之处是这里并非京城,只要与上沪市领导处理好关系,未来的运作将会简单很多。

想了想后徐志说道:“入股也不是不行,不过我方也要派人进入工厂参与管理,财务上也得派人常驻,祁市长以为如何?”

“没问题,只要法律范围内容许的要求,我们都能答应。”祁林笑着答应道,他之所以被安排过来,其实也是因为他在上沪市的一堆副市长中,主要负责工业部门,第一机械厂就是他管辖的范围。

这家工厂的情况他很清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第一机械厂的效益越来越差,别看今天厂里忙的热火朝天,这其实都是做给美方看的,平时很多时候都只能给工人放假了。

最近一年政府已经补贴了数百万人民币,但工厂还是没有起色,他也为这个事情头疼不已。

而现在这个时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美方同意入股,不但可以带来巨额外汇资金,未来也必然会带来不少订单,而得到的外汇正好可以引进进口设备,只要有了稳定的订单,工厂就能扭亏为盈,政府也不用再不停的补贴这座无底洞了,更不用说现在合资是中央的政策。

“这样的话,等马克项目确定了,我们再讨论这个事情”徐志笑了笑说道。虽然这家工厂的地皮位置及大小不错,但他更看重马克工厂的配套建设,美资插手管理,虽然未来会有不少矛盾,但只要能保证质量,就可以了。

“轰……”

祁林刚准备说点什么,远处就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随后类似于爆炸的声音传来,不过声音并不大。

“怎么回事?”徐志有些好奇,但发觉祁林等人似乎毫不在意,便好奇问道。

祁林笑道:“抱歉,徐先生,之前忘了说了,东边传出来的声音是宝钢工程正在施工,那边正在破土打桩,经常需要动用炸药。”

“宝钢啊!”徐志点点头,说起80年代全国最大的工程,不是上汽大众,也不是麦道飞机合作项目,而是花费约80亿美元,从日本新日铁引进的一套全球最先进的钢铁生产线。

发展工业,首在钢铁与石油!

94年之前,国内经济对石油的需求远比不了后世,在整个80年代,内地是纯粹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创汇占到了整个国内所有出口的25,此刻的石油,是国内外汇安全保证的核心。

但钢铁却是另外一回事,78年,整个内地年产钢铁不足3000万吨,还比不了一个国外的大型工厂,也比不了同一时间的韩国、巴西及阿三国。同时特种钢、不锈钢等产品完全没能力自主生产,每年内地进口200亿美元物资,其中30亿美元是钢铁。

对于一个意图发展的人口经济大国来讲,长期靠进口钢材来搞基础建设显然不行,再加上当时整个国家的重工业皆在东北三省,而这个时代交通运输又不方便,又缺乏重型卡车,也导致了钢铁从北方运往南方的成本和代价极高,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钢铁的原因之一。

整个南方缺钢,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在78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南方兴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在考察了十数个城市后,最终选择了上沪市宝山区。

中央原本的打算就是在上沪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