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1 / 1)

重生大亨崛起 流浪de橘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来找程龙,当然这是说当主角,配件什么的接的活还是不少的,价格也就几千。

事实上要是哪个大导演要程龙来主演,不要钱都行,这是大导演给你机会,你还想要钱?当然,一般的大导演也不会真的一分不扣,这是会损名气的。

罗维也就是看徐志一个愣头青,想敲诈一笔而已,在这个年代,陈龙和几年后的发哥一样,被称为票房毒药。明明名气很大,就是拍一部死一部,倒是有点像后世的流量小生。

徐志一听这价格笑道:“罗生的价格恐怕不低于洪津宝了吧!”

洪津宝此刻是香江继李小龙之后最好的功夫明星,多次开拍的电影破了两百万票房,也是电影界为数不多可以拿分成的明星。

罗维也没继续争辩,他或许根本每把对方要拍电影当一回事,说道:“拍电影至少要准备30万,你要是有这个钱,我就答应将程龙借给你,价钱么可以再谈,不过每天的工资不能少,武术补贴按行规就好,而且程龙本身也算个武术指导,这方面也可以给你省个几千了。”

徐志思考了下,这年头拍电影,武术指导的确也要不少钱,可如果将这个权利也给了程龙,那电影恐怕得按照他的想法走了,不管电影成不成功,罗维等人不仅可以赚一笔,还可以磨练一下拍摄技巧。

“武术指导可以,但怎么拍必须我说了算,动作方面我也必须要有决定权!”徐志坚决的说道。

罗维笑了笑:“可以,不过你还是的先有钱,如果你要卖房子拍电影的话,我的建议你还是不要冒这个风险。”

徐志道:“当然,这个世界没几个疯子会卖房子只为拍一部电影!”

其实还真有,那就是三姑吴君茹!

在香江的电影史上,没几个人比吴君茹还要勤奋,自1988年出道以来,连续5年每年出演十部以上的电影。平均一个月就要完成一部。香江电影90年代“演员一天九组戏”这个说法,放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吴君茹勤奋,而这勤奋也给她带来丰厚回报。1988年,她买下人生中第一套房子,80平米,300万港币。1992年,她又买了一2000尺(200平米)的房子,800万港币。

她几乎跟香江所有的大明星合作过,什么四大天王,双周一程,她都合作过。在90年代初,二十几的年龄,在香江有2套价值过千万的资产,同时收入可以说是年薪百万也不为过,从一般人的角度上来说,已经可以说是人生巅峰。

可惜吴君茹她不是一般人,虽然出演过很多电影,可大多都是丑角,配角,永远都是绿叶,她想做鲜花,做个花瓶。

1994年,她卖掉了自己的所有房子,加上借来的钱,投资了《四面夏娃》,一部由她一人分饰四角的文艺片。

于是,票房扑街了,不但倾家荡产,还欠了一屁股债,而房价仍然飞速飙升,可能当时的她还没明白,从她卖出房产的那一刻起,就基本上失去了再买回来的可能。

徐志当然不会傻得卖房子,更何况他也没得卖,问道:“罗生应该认识嘉禾的邹老板吧?不知道可否引荐一下?”

罗维愣了下,道:“你见邹老板做什么?不会想让他投资你的电影吧?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最近嘉禾的电影都来不及拍了,你又不是知名导演,他不可能投资的!”

徐志笑道:“能不能投资得看结果,罗生只需要引荐一下即可,只要能让我见到邹老板,投资的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铁血天骄的电影版权我可以送给你,当然,若是成功了,罗生必须将程生借给我。不知这样可好?”

罗维想了一会,皱眉道:“我可以替你去问下,但如果邹先生不同意见面,我也没办法,如果这样,那版权怎么办?”

徐志道:“那我们改日重新再谈!”

罗维看了看徐志,又转头问道:“阿龙,你怎么想的!”

程龙吃着碗里的海鲜,道:“我没意见,反正现在也没什么活!”

“好!”罗维站了起来,伸出右手道:“那祝我们合作愉快!”

徐志和林文舟也站了起来,握完了手,说了几句客气话,送走了罗维。

林文舟看了看徐志,道:“你真的准备拍电影?”

徐志点了点头:“有这个想法,不过还得看能不能说服邹闻怀?”

林文舟道:“邹闻怀现在在电影界基本上一家独大,连绍逸夫都的避其锋芒,而且本身也是亿万富豪,你想见他可不容易!”

徐志道:“看吧,见不到就没办法了!”

林文舟叫服务员清理了对面的桌子,和徐志面对面坐了下来,问:“我听说你准备写铁血天骄的续集,真的不考虑我们报社吗?”

徐志笑道:“千字叁佰,你们方总愿意出吗?”

林文舟苦笑道:“这也太高了,倪匡的短篇小说也才180而已,你这可是长篇,一百万字要30万港元,都可以去对面买套千尺豪宅了!”

重生大亨崛起

重生大亨崛起

第14章 蜗居

徐志道:“可是如果能有一本高质量的百万小说在你们报社连载,这其中的利润可是远超30万,更不要说你们还可以在这段时间建立自己的”

林文舟答道:“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一行有这一行的规矩,谁先破了规矩,恐怕会被所有人针对,更何况金墉可是文学界的泰山北斗…”

林文舟后面的话没说,徐志笑道:“你们要是不相信我小说的质量,那更没必要谈了!”

林文舟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报社也是公司,需要风险评估,给你的稿费倒是小事,若是我们投入巨资发展新闻开发这块,而小说的质量后续又不行,我们小公司可承受不起啊!”

徐志道:“据我所知,明报当初靠小说也只是个例而已,其他报社可都是实打实靠自己的新闻和经营手段走到今天的地步的,怎么搞得我的小说还得承担经营责任似的?”

林文舟摇头道:“那些报社都是资金雄厚或者经过长时间经营发展出来的,就向东方日报,当初一开业就请了一百多新闻记者,而且还是自己的物业,我们这种小报社,连每个月的租金都头疼,一次性投入太多,风险真的很大!”

徐志道:“所以说我跟你谈稿费,你跟我谈你们报社风险?我又不是你们报社股东,你风险关我毛事啊?难道你给我少点钱风险就低了?”

林文舟一时语塞,道:“那我回去和老板商量下,有消息我会电话联系你的?”

两人虽说见过几次,但也算不上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寒暄了几句林文舟便要离开。

“林生再见,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合作!”

“好,非常期待!”握了手后,,林文舟便离开了。

看着离开的林文舟,徐志不由得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