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9 章(1 / 1)

大奉打更人 卖报小郎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回报。

当然,前提是她对我比较满意,把我列为道侣候选名单首位。

嗯,找个机会试探一下她。

“你问这么清楚干嘛?”王妃狐疑道。

“国师这样倾城倾国的美人,如果能成为她的道侣,那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许七安故作感慨。

“你少做梦了,就你这点资本,洛玉衡怎么可能看上你。”

王妃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大,一顿冷嘲热讽。

然后,她不经意般的摸了摸自己手腕上的菩提手串,淡淡道:“洛玉衡姿色固然不错,但要说倾国倾城,未免过誉了。”

说罢,她昂起下巴,睥睨许七安。

这副姿态,分明是在说“看我呀看我呀”、“我才是大奉第一美人呀”。

许七安不屑的嗤笑道:“你回屋照照镜子呗。”

王妃大怒,抓起小石子砸他。

“行吧行吧,国师比起你,差远了。”许七安敷衍道。

王妃仍不甘心,捏住菩提手串,非要现出真面目给这小子看看不可,叫他知道究竟是洛玉衡美,还是她更美。

“你可想好了,这里是京城,你把手串摘了,可能明儿司天监就带着官兵来抓你。”许七安威胁道。

王妃一下就怂了。

监正是监正,司天监是司天监,监正知道的东西,司天监其他术士未必知道。他们若是发现王妃瑰丽万千的气象,也许扭头就报给宫里了。

许七安虽然能拦住,但同时也会暴露他私藏淮王未亡人的事。

秘密一旦被人知道,就很难守住。

另外,还有一个不能说的小秘密,他害怕看到王妃的真容,那个被隐藏起来的女子太过耀眼,完美的不似人间俗物。

即使面对一个姿色平庸的妇人,许七安依旧能感觉到自己对她的好感与日俱增,倘若再见到那位绝色美人,许七安难保自己今晚不对她做点什么。

比如让她明白什么叫瓜熟蒂落。

虽然许七安对洛玉衡的推崇让大奉第一美人心里不是很舒服,但总体来说,她今天过的还是挺开心的。

所以第二天清晨,许七安离开前,她下面给许七安吃。

............

“又黏又糊,还那么咸,王妃下面是真的难吃,鸡精这么多,是要齁死我吗.........改天让她尝尝我的手艺,好好学一学。”

许七安一边吐槽一边进了勾栏,改变容貌,换回衣着,返回家里。

修行了两个时辰,他骑上小母马,哒哒哒的去了一家档次颇高的勾栏。

在熟悉的包厢等待许久,宋廷风和朱广孝姗姗来迟,穿着打更人制服,绑着铜锣,拎着佩刀。

因为要谈正事,所以就没点姑娘,三人围坐在桌边,看着下方大堂里的戏曲,边喝酒边嗑花生米。

“让你们查的事怎么样了。”许七安踢了宋廷风一脚。

“昨晚,确实有一群穿黑袍的家伙进入内城,从南城的城门进去的。还警告守城士卒不要泄露出去。呵,楚州来的北方佬,根本不知道京城是谁的地盘。我花了一钱银子,就从昨晚值守的士卒那里问出情报来了。”

宋廷风喝了一口小酒,啧吧一下,说道:“他们没进皇城,进了内城之后便消失了。今早拜托了巡守皇城的银锣们打探过,确实没人见到那群密探进皇城。”

没有进皇城?

恒远被囚禁在内城某处?不,也有可能通过秘密渠道送进了皇城,乃至皇宫,就如同平远伯把拐来的人口悄悄送进皇城。

“道长说恒远大师短期内不会有生命危险,留给我们的时间应该相当宽裕,不能太着急,如果恒远被带进了皇宫,那么我们解救他的同时,势必要和元景帝决裂。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得提前留好退路,做好准备,不能急惶惶的救人.........”

念头闪烁间,许七安道:“通知一下巡街的兄弟们,如果有发现内城出现异常,有看到穿黑袍戴面具的密探,一定要及时通知我。”

朱广孝点头,“嗯”了一声。

宋廷风突然说道:“对了,我听说三天后,北方妖蛮的使团就要进京了。”

妖蛮使团进京?妖蛮两族刚联手破了楚州城,这才过去多久,他们敢进京?许七安皱了皱眉:

“我没听说这件事。”

宋廷风“嘿”了一声:“陛下昨日召开了小朝会,秘密商议此事。姜金锣昨晚带我们在教坊司喝酒时透露的。”

北方打仗我是知道的,根据消息传递的滞后性,北方的战事应该早就开启,可就算这样,北方妖蛮派使团来京,这足以说明战事不利啊..........许七安沉吟道:

“妖蛮两族未免太不济了,这么快就求援了?”

北方妖蛮、大奉和巫神教,是三者制衡关系。

宋廷风道:“靖国的骑兵是九州之最,山海关战役前,蛮族骑兵能与靖国骑兵争锋,山海关战役后,蛮族强者死伤殆尽,如今是靖国骑兵称雄九州。

“我觉得北方战事不会拖太久,北方蛮族撑不过今年。”

朱广孝补充道:“吉利知古死后,妖蛮两族只有一个烛九,而巫神教不缺高品强者。况且,战场是巫师的主场,巫神教操控尸兵的能力极其可怕。”

烛九经历过楚州城一战,重伤未愈,这么想倒也合理..........许七安点点头。

朱广孝叹口气:“相比大奉国力日渐衰弱,巫神教统辖的三国国力却蒸蒸日上。要不是还有魏公在...........”

朱广孝和宋廷风是打更人,监察百官,眼界不差,能清晰察觉到大奉国力衰弱。

一年不如一年。

不过忧国忧民的感慨,很快就被小娘子们的娇笑声取代。

宋廷风和朱广孝各自挑了一位清秀女子,搂着她们进屋埋头苦干。

许七安一个人坐在桌边,默默的喝着酒,没什么表情的俯瞰大堂里的戏曲。

............

夜里,许二郎书房。

许七安端着茶盏,听完许二郎的念诵,皱眉道:“只有这么一点?”

“近来翰林院事情颇多,朝廷要修兵书,我没什么时间去背先帝的起居录。”许二郎无奈的解释。

“修兵书?”

“每逢战事修兵书,这是惯例。”许二郎喝了一口茶,道:

“我告诉你一个事,三天后,北方妖蛮的使团就要入京了。北方战事如火如荼,不出意外,朝廷会派兵支援妖蛮。

“其实早在楚州传来情报时,朝廷就有这个决定,只不过还需要酝酿。呵,说白了就是鼓动人心嘛。明日国子监要在皇城举办文会,目的就是传扬主站思想。”

这事儿怀庆跟我说过,对哦,我还得陪她参加文会.........许七安记起来了。

他上辈子没经历过战事,但古代近代史看过不少,能明白许二郎要表达的意思。

每逢战事搞动员,这是自古以来惯用的方法。要告诉百姓我们为什么要打仗,打仗的意义在哪里。

当然,在这个时代,朝廷要动员的不是普通百姓,是士大夫阶层。

“那,我背的这些起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