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4 章(1 / 1)

大奉打更人 卖报小郎君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荡。

这是君王的愤怒,天子一怒,是要伏尸百万的。

似乎是在跟他作对,在这样的威压之下,更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殿外,从丹陛到官场,数百名官员同时下跪,高喊道:

“请陛下,下罪己诏。”

“请陛下,下罪己诏。”

声浪滚滚,回荡在皇宫上空。

元景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某一瞬间,他怀疑自己看见了幻觉。

他缓缓起身,望向殿外,从丹陛到广场,数百名官员齐下跪,高呼着:下罪己诏.......

“你们,你们........”

他指着殿内殿外,无数大臣,手指颤抖,咆哮道:

“你们这算什么,一起逼朕吗?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君父,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最后四个字喊的嘶哑。

37年来,他从未如此失态。唯一的几次发生在前几日,但那是装的。

耍猴了37年,今日,竟被猴子耍了。

一股逆血涌上心头,元景帝踉跄了一下。

“袁雄,你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你来说,你告诉这群乱臣贼子,他们究竟在做什么。”

左都御史袁雄,僵硬着脖子,一点点扭动,看向了诸公,诸公也在看他,那目光冰冷如铁。

咕噜.......袁雄咽了咽唾沫,艰难的跨步出列,作揖道:“陛下,事已至此,还请陛下不要再执迷不悟,请,请下罪己诏.......”

噔噔噔........元景帝踉跄后退,竟一屁股跌坐在龙椅上,喃喃道:“反了,反了........”

“朕乃一国之君,岂会有错。尔等休想让朕下罪己诏........”

说到这里,他脸色倏然涨红,声嘶力竭的咆哮,面皮抖动的咆哮:“休想!!!”

就在这时,叹息声从殿内响起,清光一闪,一个头发凌乱,穿陈旧长衫的老儒生,出现在殿内。

云鹿书院,院长赵守!

赵守平静的看着元景帝:“元景,下罪己诏吧。”

元景帝脸色陡然一白。

..........

PS:这章写了一整天,反复删改章尾。今天就一章。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罪己诏

云鹿书院,院长赵守,三品大儒。

儒家当世第一人。

赵守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还是整个云鹿书院,是所有走儒家体系的读书人。

所以,他拿着刻刀过来的。

元景帝正是因为看到这把刻刀,脸色才突然苍白。自登基以来,这位九五之尊,第一次在皇宫内,在金銮殿内,遭受到死亡的威胁。

“你怎么进京的,你怎么进皇宫的........”

元景帝跌坐在龙椅上,指着他,情绪激动:“监正,监正,快来护驾啊!!”

大批禁军冲到金銮殿外,但被一道清光屏障挡住。

“儒家不会弑君,只杀贼!”

赵守脸上以身殉道的无畏之情:“赵守代表儒家,向你要两个承诺,第一个承诺,即刻下罪己诏。第二个承诺,许七安为民请命,为郑大人伸冤,并无罪过,你得下圣旨褒奖他,承认他无罪,不得祸及他族人。”

元景帝脸色铁青,徐徐扫过堂下诸公,这群出身国子监的读书人,竟无人出面反驳。不知不觉,国子监和云鹿书院也走到一起了?

“让朕下罪己诏便罢了,为何你要维护那许七安。”

赵守微微一笑,坦然宣布:“未曾告之,许宁宴是我入室弟子。”

什么?!

满朝诸公目瞪口呆,打更人许七安,那个匹夫,竟是云鹿书院院长赵守的入室弟子?

他,他竟是我儒家的读书人?

真不愧是诗魁啊......

果然,能写出这么多传世佳作的人,怎么可能不是儒家读书人.......

自己人啊........

种种念头在诸公脑海里闪过。

魏渊皱了皱眉,看了眼赵守,目光里带着质疑。

“你让朕宽恕那个斩杀国公的奸贼?你让朕继续纵容他在朝堂为官?哈,哈哈,哈哈哈.......”

赵守的这个要求,似乎彻底激怒了元景帝,让他陷入半癫狂状态,笑的疯魔。

“赵守,朕乃一国之君,堂堂天子,你真敢杀朕?朕便以命与你赌儒家气数。”

发狂的元景帝一脚踹翻大案,在须弥座上疾走几步,指着赵守怒斥:“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朕还有监正,朕不信监正会坐视你动手。”

他不信,赵守会为这点事,以性命相搏。他知道赵守的毕生心愿是光耀云鹿书院。

他更不信,监正会坐视皇帝被杀无动于衷,除非司天监想与大奉国运割裂,除非监正不想当这个一品术士。

经历了百官威逼,赵守殿前威胁,元景帝陷入了爆发的边缘。

这时,一道辉光冲入殿内,在空中幻化成白衣白须的老人形象。

“元景,下罪己诏!”

元景帝脑海轰然一震,他摇摇晃晃的后退,颓然跌坐龙椅。

他目光呆滞,脸色颓败,像是一个被人抛弃的老人,像一个众叛亲离的失败者。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魏渊和王首辅能串联百官,逼他下罪己诏,他知道为什么赵守敢入京城,逼他下罪己诏。

这一切,都是得了监正的授意。

说完这句话,白衣老者缓缓消散。

殿内陷入死寂。

直到赵守开口,打破沉寂:“他已经不屑入朝为官。”

他是谁?

自然是指那个高喊着不当官的匹夫。

元景帝恍然不觉,呆愣的坐着,宛如风烛残年的老人。

............

观星楼,八卦台。

一身布衣的许七安,傲然而立,朝着皇宫方向,抬了抬酒壶,笑道:“古今兴亡事,尽付酒一壶。”

“瞧把你给得意的,这事儿没老师给你擦屁股,看你讨不讨的了好。”

桌案边,盘坐着黄裙少女,鹅蛋脸,大眼睛,甜美可爱,腮帮被食物撑的鼓鼓,像一只可爱的仓鼠。

“妙真和楚元缜,还有恒远大师如何了?”

许七安笑了笑,不在乎褚采薇的挖苦。

“再过几日,伤势便痊愈了。”褚采薇皱了皱眉,吐槽道:“可把我给累死了,他们不要宋师兄帮忙治伤。”

他们害怕自己变成试验品........许七安心说。

他没再说话,回味着昨天的点点滴滴。

当日,他来司天监,托采薇状告监正一句话:魏渊和王首辅想联合百官,逼元景帝下罪己诏,希望监正相助。

如果没有这位大奉守护神的认可,元景帝制衡朝堂多年,党派林立,魏渊和王贞文很难在一天之内,达成利益交换,让超过三分之二的京官同意。

监正同意了。

而后,才有了许七安午门挡群臣,劫走曹国公和护国公阙永修的一幕。

斩杀此二贼,只是开局,魏渊和王首辅要让元景帝认罪,这才是收尾。

当然,如果魏公和王首辅选择袖手旁观,那许七安就斩二贼,告慰郑兴怀和楚州城三十八万冤魂的在天之灵。

然后携家人离京,远走江湖。

昨日,他去了一趟云鹿书院,把计划告之赵守,赵守不同意远走江湖的决定,因为许新年是唯一进入翰林院,成为储相的云鹿书院学子。

于是才有了赵院长进宫,威逼元景帝的一幕。

“不当官了........积累的人脉虽然还在,但想动用朝廷的力量就会变的困难,而且断绝了官途,不可能再往上爬,将来和那位幕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