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给他送礼,而在官场,收了礼物,才是自己人。
他想以云鹿书院学子的身份融入王党,就不能太清高。
虽说许新年推掉了许多贵重的礼物,但这不能改变事实。
“身在官场,洁身是好一事无成,和光同尘又容易在风口浪尖时成为政敌攻歼的把柄。所以,核心问题还是势力不够大。
“解决的问题是:拉拢更多的人。”
许新年心里忽有明悟。
殿内诸公,有的在观察永兴帝的神色,有的在审视王首辅。
看他们如何接招。
永兴帝若是庇护许新年,他们还有后招,王首辅若是出面,也有后招,比如把他拉下水,一起弹劾。
如今他们才是占据大势的一方。
谁都没有注意到,刘洪慢条斯理的出列,作揖道:
“陛下,臣认为,大理寺卿言之有理,国库空虚,赋税难收,皆因有人贪污舞弊,收受贿赂。
“因此,臣请陛下严查百官,整顿风气。”
有意思........殿内众臣、勋贵,齐齐看向刘洪。
这是要趁机浑水摸鱼啊,刘洪在朝中被视为魏渊的“继承人”,接手了魏渊的班底,在新君上位后,前魏党有不少人被贬被罢,势力削了近五成。
空出来的位置,被王党和各党派瓜分。
在官场,这是适当的退让。
如今这刘洪站出来,很明显,执掌着御史台和打更人的前魏党,想趁机渔翁得利。
永兴帝笑了:“刘爱卿言之有理,继续说。”
刘洪朗声道:
“自魏公故去,打更人式微,臣能力不及魏公万一,呕心沥血,精力不济。欲向陛下举荐一人,代替臣执掌打更人衙门。
“以更好的监察百官。”
诸公都是一愣,这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台词,刘洪竟在这个节骨眼上,撂担子不干,把打更人的职位拱手让人?
永兴帝故作诧异:“刘爱卿想举荐何人啊?”
刘洪扫了一眼或疑惑,或警惕的诸公、勋贵,朗声道:
“前打更人银锣,许七安!”
.........
PS:继续去码下一章,但建议明天看。因为很可能明早才更新,我习惯性的会码到半夜,然后睡一会儿。别等。
今天测完核酸,过几天回家了。
------------
第一百零一章 威压百官(6000)
许七安?!
这个名字回荡在群臣脑海里,让人忍不住脸色微变,想起了很多不好的回忆。
堵午门开群嘲;堵午门杀国公;斩先帝.......
看着他上蹿下跳,耀武扬威,偏偏无可奈何。
以前是有魏渊庇护此人,才让他这般嚣张跋扈。后来魏渊死了,当时朝堂很多人都在等元景帝清算此人。
坐等他满门抄斩。
嘈乱的声浪一下子起来,诸公面面相觑,相互低声询问着什么,有人不停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得到相应消息。
许新年站在队伍的末尾,听见最多的就是“他不是离京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这天杀的狗才回来作甚”这类言语。
大理寺卿等党魁脸色一沉。
张行英愕然的扭头,看着刘洪。前魏党的几名成员同样如此。。
许七安回来了?
他们竟没收到半点消息。
那家伙回京了,回京就好.........这一刻,前魏党成员心里,居然是无比的踏实。
永兴帝嘴角一挑,用眼神示意太监保持沉默,刻意没打断诸公的喧哗。
一群老狐狸,治你们的人来了........永兴帝神清气爽,只觉得这些天的郁气,统统一扫而空。
等殿内喧哗稍歇,永兴帝这才缓缓开口,道:
“据朕所知,许银锣早已离京,游历江湖去了。怎地又回来了?”
刘洪高声道:
“许银锣游历江湖,目睹百姓生计艰难,心中悲悯,每每回忆魏公的教导,不禁潸然泪下,于是停止了游历江湖。
“想代魏公执掌打更人,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众勋贵、诸公,脸色狂变,纷纷高呼:
“陛下,不可!”
“许七安一介武夫,如何能执掌打更人。”
“此子桀骜不驯,当初在衙门任职时,便敢闯皇宫,若是他执掌了打更人,朝野上下,将不得安宁。”
当场,殿内诸公超过一半,表示反对,情绪之激烈,比强迫他们捐款要夸张很多倍。
勋贵之中,几乎全员投出反对票。
可见那姓许的武夫有多不得人心。
当然,诸公中赞同者亦有,比如前魏党成员,比如一部分王党成员。
后者的心情要复杂很多,许七安是魏渊心腹,毫无疑问属于魏党,换成以前,王党豁出命也要阻拦许七安执掌打更人。
可是现在........
所有人都知道,许二郎是王首辅的未来女婿。
有了这层关系,这个嚣张跋扈的武夫似乎又可以成为盟友。
许七安这狗东西回来了..........刑部尚书脸色堪称五味杂陈。
他对姓许的武夫,可以说又爱又恨,爱是因为此人利用价值极高,恨是因为这狗东西写过诗骂他,以前还屡屡坏他好事。
老仇家了。
但不得不承认,眼下只有这个狗东西能压住满朝文武。
“啪!”
太监甩动鞭子,抽打光亮可鉴的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永兴帝扫视群臣,淡淡道:
“打更人纠察百官,守护皇宫和皇室,由谁统领打更人,是朕说了算。
“何时轮到诸位爱卿越俎代庖?”
他话刚说完,就看见定国公从勋贵队伍里迈步出列,沉声道:
“陛下三思。”
定国公年约五旬,头戴八梁冠,身穿赤罗衣,玉带束腰,佩云凤四色花锦绶。
尽管已是半百年纪,双眼明亮有神,气血旺盛不见老态,一看便是有不俗的修为傍身。
定国公声音中气十足:
“陛下岂可任命一个弑君之人执掌打更人。”
见有人触及到这个禁忌话题,殿内众臣为之一静。
定国公继续道:
“父为子纲,先帝毕竟是陛下的父亲,陛下任命许七安执掌打更人,百年之后,史书记上一笔,对陛下的名声恐怕不好。
“朝野上下,必将生出非议。”
他这话说的很委婉,意思是,你任命一个杀父仇人当大官,这事传出去,怎么都不好听。将来史书上也会记下来,让你受后人诟病、非议。
永兴帝最在乎的就是名声。
“陛下,定国公言之有理,望三思。”
“此事,唉,确实不妥啊陛下。”
群臣纷纷附和。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群情激昂之际,永兴帝淡淡道:
“许银锣今早已入宫,来人,请他上殿。”
抗议声忽然就没了,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你把人都请进宫了,为什么不早说..........诸公怔怔的看着永兴帝,脸上的表情仿佛写着:
你玩我们?
没人说话了。
定国公僵在那里,进退两难。
殿门口的许新年伸手捂嘴,才没让自己笑出声。
诸公反对的厉害,叫嚣着弑君之人,一听大哥已经入宫,立刻不敢说话了。
就好比单方面的隔着墙咒骂,没想到对方搬来梯子翻过墙来,当场怂半边。
让人窒息般的沉默里,殿内诸公听见了脚步声跨过高高的门槛。
纷纷侧目,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