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6 章(1 / 1)

天之下 三弦大天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没想到自己动起手来更是不济。那掌门说道:“还说不会武功?在我手底下还走了两招呢!”

  李景风心想:“很了不起吗?”又道:“我真不会武功。你干嘛突然动手打人?难道崆峒就没王法了,北鹰堂便是土霸王?”

  那掌门道:“你不会武功,这把剑哪来的?”他先去摸李景风胸口,摸到一叠银票,顺手掏了出来,又把他佩剑撷走。李景风喊道:“还我!”他倒不在意那些银两,但初衷却是沈未辰送他的佩剑,当即伸手要夺。那掌门顺手将他架开,喝道:“押住了!”

  几名壮汉立即上来将李景风抓住。

  那掌门看了手中的银两,两眼发光,说道:“你身上哪来这么多银两?四十几两……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

  他见李景风穿着平凡,不像是身怀巨款的模样,自称不会武功,虽然毛手毛脚却也跟他过了两招,至于这把剑更是来历不明,顿时起了疑心。

  李景风道:“那是朋友送的。”

  那掌门哈哈大笑,说道:“四十几两银子跟这么好一把剑?送的?我怎么没认识这么好的朋友?”又喝道,“你再不说实话,我便将你押入牢中,慢慢审问!”

  李景风只得道:“是青城公子沈玉倾送的,我跟他兄妹是朋友。”

  那掌门一愣,问道:“沈玉倾?青城的公子?”

  李景风道:“青城掌门的长子,沈大爷的独女。”

  那掌门道:“去你娘的!就你这德行能认识这种大人物?”

  这下李景风真不好分辩,自己这样一个小人物如何结识青城世子?于是道:“沈公子目前在唐门,他们在灌县下的船,你派人快马传讯,马上就有回音了。”

  那掌门骂道:“我还派人去传讯?你定是饶刀马贼的走狗!莫不是来这探风?抓进牢里,让我慢慢审他!”又哈哈笑道,“好死不死,自个送上门的功劳!”

  一名弟子劝道:“掌门,听他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功夫又差,不像是饶刀马贼的。”

  掌门笑道:“这就是饶刀马贼的手段,他故意请个外地人,又不会武功,让人不起疑。”

  李景风急中生智,喊道:“我若是马贼,身上哪来的四十多两银子?带这么多银子不更使人起疑?”

  那掌门一愣,一时想不到反驳的话,只好道:“就算不是马贼,也不是好货!总之先关了,再去查查他几时进的镇,从哪个方向进来。”

  李景风左思右想,始终想不出证据,听掌门这一说,这才想起,忙道:“我住喜福客栈,寄着一匹马,马跟马鞍上有青城的印记,那可假不了!”

  那匹马是沈玉倾所赠,虽是在唐门买的,但马是贵重之物,更是脚力,若是失窃多有不便,是以购马时多会在马身上烙下印记,同时马鞍上也有记号,声明是青城所有,这样寻常马贼便不敢窃盗。

  那掌门一愣,派人去看,去的人回来,报知果然有青城的印记。

  李景风道:“不是青城的人,哪有这东西?难道我是从青城杀人越货?你抓贼也得有个证据啊!”

  那掌门又盘问了几句,点苍使者遭刺之事他知道得不多,又关系到沈玉倾兄妹的父辈,他不敢多说,只说自己本住青城外,意外结识了沈玉倾兄妹,这次特地北上,搭了便船前往唐门,要来崆峒游历,这剑与银两俱是他们兄妹所赠。

  那掌门见李景风对答如流,有些从四川来的消息又与李景风所言吻合,不由得信了,讶异道:“原来真是青城的朋友……得罪了!快放开客人!”

  那几名壮汉将李景风放开,李景风动动肩膀,有些疼,但应没伤着筋骨。那掌门又道:“在下姓高,单名一个遇,是北鹰堂的掌门,辖着陇川镇附近三十里。还请小兄弟入内坐坐。”

  李景风忙摇头道:“你把剑跟银票还给我就是。”

  那高遇当下便把银票跟初衷递给李景风,又道:“小兄弟要往北去?对崆峒地界熟吗?要不且留两天,让在下介绍些风土人情,也算赔罪。”又道,“小兄弟既然有这么大来头,就该带着青城的文书入崆峒,也免去一路上的麻烦。”

  他临行前,众人确实劝他带着沈玉倾的亲笔信上路,要拜师学艺也方便。他个性耿直,书剑俱是朋友间馈赠,银两马匹是借的人情,唯独这文书一旦出示就得人另眼相看,那是仗势,他坚决不收,果然遇上了麻烦。他听高遇这样说,便道:“收了银两跟剑已过意不去,哪好意思麻烦人家。”

  高遇点点头,道:“小兄弟很有志气,只是北去有些凶险,有些事还是得知道。你莫推却,多住两天不妨事的。”

  李景风推辞不过,只得跟他进了北鹰堂。高遇派人端茶送点心,李景风问道:“我在青城有听过一个南鹰门,倒是跟北鹰堂有些接近呢。”

  高遇哈哈大笑,说道:“不是接近,我们南北鹰门本是同源。”

  李景风大奇,问了原因,高遇这才说了掌故。

  原来在昆仑共议前,九大家并没有固定疆界,小派门效忠的大门派往往星落各处,湖南的门派跟了点苍,安徽的门派跟了丐帮,所在多有。会有这等乱象也跟派门世仇相关,若某派门与另一派门结了世仇,该派门投靠了当地的武当,世仇的另一派无力抗衡,只得投靠丐帮,这些大小门派或为地盘,或为宿怨,彼此更是相互仇杀。

  直到昆仑共议后,九大家各自奠基,大部分的疆域便都定下。此后九大家辖着地方门派,地方门派管辖地方,门派大小不同,辖地也有不同。有些地方上的门派,如北鹰堂这类的,便如百年前的县太爷,管着十里之地,有些较大的门派则又辖着更小的门派,就如知府一般,更有像嵩山这样割据一方,简直可称为封疆大吏的门派,也有像彭家那样在丐帮辖内开枝散叶的门派,说起来类似周朝诸侯割据的局面。九大家对地方门派的约束力端看各自的规章,大抵来说总是要按时纳税缴贡,听从差遣调派,遵循门规。

  至于北鹰堂,原是发源于贵州的天鹰门,昆仑共议前效忠崆峒,昆仑共议后贵州被唐门青城所分,天鹰门本在青城辖内,若不效忠青城便要举派北迁。当中有不愿离去的便留在贵州天鹰门,离开的天鹰门门人便被安置在陇川镇附近,管着这三十里方圆。而天鹰门也就改名叫南鹰门,以便和支派区别。

  昆仑共议前的腥风血雨李景风听父亲说过,仇不过三代的规矩也是为了弥平这段时间各大派门相互仇杀的宿怨,父亲说起这件事时总是颇多感慨。

  想起父亲,李景风说道:“高掌门,其实家父也是甘肃人。”

  高遇很是讶异,问道:“甘肃哪里?莫非是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