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8 章(1 / 1)

非洲农场主 若忘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哎,关键就是酋长老爷子啥都不管,你说愁人不愁人?”老刘苦笑着说道。

“现在老爷子的态度就是非常坚定的,让我随便折腾,想咋搞都行。稍后还得琢磨一下将来这些猪鸡牛羊的销售问题,将来养得多了,光咱们自己肯定是消耗不了的。”

“而且鸡的喂养问题也得好好琢磨一下,不打算给它们喂饲料,那里边都是激素。可是在这里吧,还不流行溜达鸡。”

“养殖的鸡肉有些人都吃不起呢,溜达鸡就跟别指望了,也没有那个概念。整体经济情况不好啊,想做点啥也是真难。”

“要我说实在不行就养冠珠鸡呗,在这里卖不了,咱们就往国内卖。反正我吃着觉得很好吃,个头也不小呢。”王莎莎说道。

“吃鸡腿、吃鸡爪。”正在帮老刘扯面条的小苗苗来了一句。

“你就是个小吃货,吃着这个还惦记那个。”老刘捅了捅小家伙。

小苗苗身子一扭,小胳膊一拽,一条面条又扯好了。

“哟,今天又吃面条啊,那中午就在你这里吃了。”这时候陈成也从外边走了进来。

“油泼面,你这就是来得早了,要不然还真没你的份儿。”刘文睿笑着说道。

“嘿嘿,昨天我听到苗苗念叨想吃面条了,估计你这里就差不多。”陈成笑着说道。

“刚把新买的收割机提回来,没买那种高级的,就是普通的。反正咱们这里人多,普通的也够用。”

“那五个部落那边怎么弄?这次遭了灾,减产很严重。不过我看他们的意思,好像就是指望上咱们这边了。”

“他们也只能这样,一直都是这么生活的啊。”老刘苦笑着说道。

“今年咱们的玉米还种少了,将来要是再养猪,明显不够用。我现在也是有些愁啊,当初没有考虑太仔细。”

“看着地不少,其实分一分就不够用了。明年还得搞白酒,高粱也必须要种。接下来养殖任务加大,玉米也要种。”

“其实这次也就是遭了灾,要不然五个部落的土地完全也够支撑。”陈成笑着说道。

“你不是说卡莱族那边的玉米长势很好么?将来也可以在附近或是稍远一些的地方,再租一些地用来种玉米啊。”

“反正现在也不是以前了,现在咱们拿到了租地许可,做起事情来也能方便很多。坦桑尼亚那边还没有消息么?”

老刘点了点头,“暂时还没有呢,我也跟他们打过一次电话。毕竟跟在肯尼亚不同,需要考虑的事情比较多。”

“也不能光等着,等过些日子咱们这里忙活得差不多的吧,我再过去溜达溜达。就算暂时没法跟他们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合作,也可以先了解一下他们的咖啡种植情况。”

“接下来坦桑尼亚就是咱们需要关注的国家了,咱们的买卖也会往那里拓展。平时你也多留意一些他们国家的相关新闻,看看能不能给咱们提供一些便利。”

陈成点了点头,“成,反正最近除了忙活农场的事情,也没什么旁的事情需要考虑了。鲜花发售也没几天了,你还有啥别的想法么?”

老刘笑着摇了摇头,将扯出来的面条都给下到了锅里,“没有啥别的想法了,就按照咱们商量的来就行。”

“让他们看看咱们的鲜花种植棚,然后再给他们标示价格,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多少也是有些可惜,咱们的蓝色玫瑰和多彩玫瑰,完全也可以拍卖嘛。”

“有得有失吧,这样最起码也能够让咱们别的鲜花销量好一些不是。”陈成笑着说道。

“今年也算是进入正经的收获季了,来年的咖啡杯测大赛再拿个冠军回来,咱们就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其实啊,我想想都有些激动。就跟做梦差不多,咱们这个买卖才鼓捣多久啊,现在就能赚这么多钱。”

“哈哈,这才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会有跟多的钱赚呢。”老刘笑着说道。

472 美好收获季 下

热油浇到面上,滋啦声响中也飘出香味。

油泼面的做法也是很简单的,反正现在也成了老刘家里边的家常菜。主要就是小苗苗小朋友比较喜欢吃面食,老刘就得跟着小苗苗的脚步走。

中午吃饱喝足了,下午老刘的兴致也来了,他也想看看自己地里种的这些庄稼在产量上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标准。

然后就带着一家子外带动物一大群,召集了农场中的骨干员工们,一起来到了地里。

虽然说正经的收割还要再等些日子,不过对于现在来讲也是可以的了。老刘都关注的事情,提前几天也没啥。

收割机就是很简单的组合收割机,一走一过的成品就出来了。只不过跟外国高端的那些没法比,人家还能够直接打包啥的,老刘这里还需要人工辅助。

先收割的是高粱,小苗苗看着收割机走过,那双大眼睛也是闪闪亮。

这个机器好玩啊,跟种地的那个还不一样。眼巴巴的瞅了瞅,然后又望向了老刘,伸出小手拽了拽他的大手。

时刻服务小家伙的老刘哪里还不知道她想的是啥啊,虽然才刚开始收割,也直接叫停。然后把小家伙送到了驾驶室中,这就齐活了。

“你也是的,还有粉尘呢,也不怕把苗苗给呛到。”王莎莎埋怨了一句。

“也没啥事,逆风走呢,都吹后边去了。”老刘笑着说道。

“小家伙对各种机械也很着迷,尤其是播种机、收割机这种奇形怪状的机器。你看咱们那个车她都只有一点点的小兴趣儿,这些她就着迷得不行呢。”

“马西卡,预计咱们这些高粱每英亩能有多少产量?我看应该不会太少吧?跟你们往常相比呢?”

马西卡苦笑着点了点头,“老板,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高粱,根本预估不出来。我们往常每英亩的产量应该是八百公斤左右。”

“咱们农场中这些高粱和玉米长得太好了,我都会经常过来看一看。我知道,它们肯定会创造一个奇迹。”

看着老马同志说完还有些小幸福的样子,老刘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他跟王超和李志博也了解过,虽然说他这里有小树和蚯蚓照顾,不过今年的产量跟国内相比也就是正常产量。

就是这么一个正常产量,让老马同志都觉得要创造奇迹了,他还能说啥?不能说老马没见识,关键是这里的生产力太低。

一英亩的高粱收获完,装好了袋子, 2231公斤。这是刚收获的高粱,水分含量比较大,所以扣掉一些水分以后正常的重量也要在2000公斤左右。换算成国内常用的亩产量,一亩地在330公斤左右。

对于这个产量,老刘稍稍有些不满意。因为这个属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