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闹意见了,以前都是吴导那边挖人,今天到让吴老师挖了墙角!”
吴见夜摆摆手,说道:“放心,吴导那边我亲自给他打电话。”
能够将黄健新招入麾下,吴见夜此时开心着呢,对于吴天冥那边,吴见夜到是有自信可以轻松的搞定他。
华夏电影在这个年代想要走出国门何其的艰难,除了张一谋,陈楷歌等人的艺术电影能够在欧洲的文艺片市场卖出去一些钱,其他类型的电影完全都是自产自销,在国内转圈圈玩,前两年还有《少林寺》撑撑门面。
但是现如今《少林寺》这个类型硬桥硬马的武侠片,早就被国内的制片厂玩坏了,想要再有所突破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吴老师,要说武侠片的导演,我倒是有一个人选!”黄健新现在已经决定加入堂庭文化,立即便开始为吴见夜出谋划策了。
“哪一个?”吴见夜立即问道。
“也是我们西影厂的,叫何平!”黄健新解释道:“他现在已经开始在执导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我们是世界》了,而且之前西影厂拍摄的《东陵大盗》他就是副导演之一,我跟他聊过,对于武侠片他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
韩和平大笑起来:“老黄,你这是向吴老师交了一个投名状啊!”
吴见夜已经把黄健新挖到了堂庭文化,现如今又帮着堂庭文化挖了一个西影厂的导演,不是投名状是什么?
黄健新瞥了韩和平一眼:“乱说,我这是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行吧,何平这个人就交给你去联系了。”吴见夜点点头。
对于何平,吴见夜自然也是知道的,只不过一直没有想起来这个导演,因为在吴见夜重生的那个年代,何平基本上已经不怎么出来了。
吴见夜记着看过的何平的最后一部导演的作品,还是由姜芠,赵微主演的《天地英雄》!
这在当时已经是一部大制作了,只不过票房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其实依照吴见夜的眼光去看,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的,只不过最后被何平弄成了四不像,尤其是涉嫌烂尾.......
烂尾罪不可恕!
九十年代的时候,何平还拍出过《双旗镇刀客》这样的武侠电影出来。
只不过现如今国内的电影导演,总是有希望在自己的电影中加入挖掘人性的习惯,这不是说不好,只不过有些过了。
不是任何电影都需要挖掘人性的。
更何况在没有一个完善的电影市场为依托的土壤,单纯的玩文艺电影,对于整个国家的电影市场其实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法国的电影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几人说完正事以后,韩和平才跟吴见夜说起了,今天把张国笠与邓洁带来的意思。
此时的张国笠与邓洁刚刚合作完《死水微澜》,在这部电视剧中两人情愫渐生,而张国笠也为了能够与邓洁在一起,决定与自己的妻子离婚了。
两人都是川省的演员,为了影响,两人已经商量好了,来燕京发展。
在川省的时候,张国笠与韩和平就是多年的老友了,正好韩和平要来燕京办事,所以就一起过来了,听说吴见夜要为韩和平接风,张国笠与邓洁也跟着就过来了。
吴见夜笑道:“之前我就跟国立说过,要是以后来燕京了,可以来堂庭文化,邓洁就更不用说了,两位要是想来的话,我们堂庭文化的大门随时为二位敞开!”
张国笠在后世取得的成就,就不用吴见夜来回忆了,即便是到了吴见夜重生的时候,张国笠也是国内娱乐圈最顶级的大佬。
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讲明张国笠在国内真正的影响力。
2000年以后,香江影坛的人纷纷北上发展,那个时候程龙自然也将自己的发展重心开始朝着国内转移。
后来程龙的那位儿子也常年定居燕京。
那个时候他可是被人称为龙太子啊,再加上程龙的影响力,龙太子的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张国笠的儿子,那个时候可是说过,要是拼人脉,自己远胜龙太子。
这里面虽然有年少轻狂的意思,但是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张国笠那个时候在国内的影响力绝对不比程龙差。
如果张国笠与邓洁能够签约堂庭文化的话,那么吴见夜就可以考虑将《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提前拿出来与观众见面了。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开创了国内对历史剧的另外一种解读的先河。
张国笠与邓洁听到吴见夜这么说,也是十分开心,他们这次过来,其实也有这个想法,想要先在燕京立住脚,而堂庭文化就是他们最好的去处。
最重要的是堂庭文化有钱,而张国笠现在需要钱.......
第四百三十六章 飘了的师徒四人(4000+章节,求订阅~)
“娘啊,您这都是看了第二遍了,怎么还抹泪儿啊?”
四合院里,吴见夜有些无奈的看着自己的老娘,而他说的也正是老娘刚刚看完的第二遍《渴望》!
今年年初的时候,央视凭借着两部大热的电视剧,在全国扔下了一枚催泪弹,一枚欢乐弹!
催泪弹正是《渴望》,这部大型的室内生活剧,被央视拿来作为阴历新年的开年大戏。
一经播出,正式在全国引起了热议,对此《燕京日报》还专门做了一个调查,这个时候还没有统计收视率的机构,所以他们只是根据随机采访电视观众,从而得到一个大概的收视情况。
在这份问卷调查中,结果显示有96.1%的人收看了电视剧《渴望》,远远超出同类电视剧的收看人数比例。
国内第一部公开放映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收看人数为86.7%,《上海滩》为83.2%。其中,有81.9%的观众对《渴望》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由此便可以看出来,在后世为什么会把《渴望》说成万人空巷了。
在燕京还有了一段关于《渴望》的顺口溜,大环境,小家庭。身边事,儿女情。真善美,丑灵魂,悲欢离合总关情。
而《渴望》剧组的成员也都火了,不少的地方发来邀请函希望可以让剧组的成员到他们那里慰问演出。
与《渴望》有同一个待遇的就是另外一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西游记》了!
不同于《渴望》的催泪,《西游记》的播出,让所有的孩子都迷恋上了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的孙悟空。
吴见夜今天回来的时候,还看到几个熊孩子,在胡同里扮演师徒四人呢,就因为一个稍微胖点的孩子被指派扮演猪八戒,坐在地上打滚嚎哭呢。
老娘自然是更喜欢看《渴望》了,现在是燕京电视台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