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因为这个该死的白人星探,消失殆尽。
晚上回到酒店,吴见夜也没想着出去感受一下的夜生活,主要是现在的美利坚也不是什么安全模范城市,自己还是小心点的好,现实是没有超级英雄的。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就看到琳达拿着自己需要的资料,坐在客厅里。
“这是你需要的资料,一共是12家这样的公司,公示的资料都在这里了。”琳达将资料递给了吴见夜。
吴见夜坐在沙发上,随手点燃了一颗香烟,翻看着琳达送给自己的资料。
这里面一共十二家公司,包括他们近三个月的股价走向图,以及他们股东的持股等一系列的问题。
“你能看懂?”琳达见吴见夜看的认真,忍不住的问道,这些数据,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看懂的,涉及到了很多的专业金融知识。
“嗯!”吴见夜点了点头,继续低头看资料。
琳达撇撇嘴,认为吴见夜是在装样子,她实在想不明白吴见夜怎么可能看的懂这些。
两个小时后,吴见夜抬起了头,问道:“你妈妈找的操盘手,找到了吗?”
琳达点了点头,道:“已经找到了,你随时都能见他!”
“给他打电话吧,让他过来!”吴见夜说道。
琳达点了点头,拿起了房间的电话,说了几句后,放下电话,跟吴见夜说道:“三十分钟后到!”
吴见夜没再说什么,继续看着这些资料。
琳达在旁看着吴见夜如此的专注,发现平常的时候,吴见夜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但是一涉及到工作上面的时候,就变的无比认真了,这种认真更是有着一种难以言明的霸气,让她一时间竟没有办法与之前的吴见夜联系到一起。
三十分钟后,房间的门,准时的被人敲响。
走进来的是一个身穿西服,带着眼镜,打扮的十分精致的30多岁白人。
“麦科勒姆,这位就是吴先生,你以后的客户!”琳达介绍道:“吴,这是麦科勒姆,斯坦福毕业的高材生,现在在纽约的证券公司上班。”
“吴先生,你好!”麦科勒姆没有因为吴见夜的身份,有丝毫的怠慢,在来之前他已经知道吴见夜将会处理上百万美元级别的交易,他虽然是斯坦福毕业的学生,但是在华尔街还是一个雏儿,平常根本接触不到这个级别的交易。
“你好!”吴见夜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帮我介绍一下的克里公司的情况!”
麦科勒姆知道吴见夜这是在考校自己,回忆了一下克里公司的情况说道。
“克里公司创办于1963年,是一家以生产农业设备为主的公司,市值估价在4500万美元左右,昨天的收盘价为每股12美元,创始者约翰克里,手中大概持有28左右的股份,是克里公司的最大股东,其他的股东,分别是”
吴见夜也没有再看手中的资料,知道麦科勒姆说的和资料中没有任何的区别,点了点头:“好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咱们能够合作愉快!”
麦科勒姆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心情,笑道:“谢谢!”
“克里公司,这次就是咱们的目标,我需要你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利用我给你的钱,把克里公司的股价炒高,营造出一幅有人要强行收购克里公司的样子出来,能不能做到?”
“不知道吴先生,准备拿出多少的资金出来?”麦科勒姆问道。
“630万美金!”吴见夜说道。
麦科勒姆心中一阵激动,这次真的来值了,630万美金,依照华尔街的规矩,他的抽成1计算的话,他的佣金也有六万三千美金了,可以把自己的房贷还清了。
压制住自己心中的激动,麦科勒姆问道:“吴先生,我能问一下,你是打算真的收购克里公司,还是”
吴见夜笑了笑,说道:“这个你就不用管了,记住二十四小时等着我的电话就可以了!”
在酒店出来后,麦科勒姆来到了达科塔的别墅。
“对这位华夏来的吴先生,你有什么看法?”达科塔拿着一杯香槟,慵懒的坐在沙发上。
麦科勒姆目不斜视的说道:“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第一百六十一章 采访(第六更,求订阅~~)
“他的自信来自于哪里呢?到底是狂妄自大,还是胸有成竹?”
达科塔像是在询问麦科勒姆又像是在询问自己。
“算了,还是让咱们拭目以待吧,我倒是想看看这位来自华夏的年轻人,到底是灰溜溜的回到华夏呢?还是真正的天才!”
麦科勒姆在旁笑道:“我倒是希望他是一个天才!”
“这样你挣得就更多了是吗?”达科塔看了麦科勒姆一眼。
“是的!”麦科勒姆丝毫没有隐藏自己的内心。
“好了,史密斯向我推荐了你,我想是有原因的,我也想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一些机会,不过后面的事情就要看你们自己的了!”达科塔摆了摆手。
“请您放心!”麦科勒姆笑道。
离开达科塔的别墅后,麦科勒姆把手搭在额头上,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感觉一切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克里公司的总部,在德州,是美利坚的德州,并不是买扒鸡的德州。
德州作为美利坚的农业大州,克里公司的主要业务也都集中在这里,上市后股价一直都很稳定,交易量也不多。
不过对于眼前的局面,约翰克里倒是没有没什么想法,甚至是有些满意,昨天公司又签订了一个大额订单,让他的心情十分美丽。
“董事长,今天股市开盘后,我们公司的交易量突然增加了不少!”约翰克里的秘书安娜帕奎因说道。
约翰克里笑了笑:“没什么好奇怪的,最近咱们公司多了不少的订单,交易量增加也是应该的!”
安娜帕奎因想了一下,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董事长,今天和霍华德先生的会面定在了今天上午十点,需要更改吗?”
“不用,到时候我准时参加!”
由于吴见夜要首先参加的签售会,所以《纽约时报》的记者,便在吴见夜所居住的酒店采访了吴见夜。
“kun,你好,我是称呼你为kun好呢,还是吴先生好呢?”《纽约时报》的记者吉娜拉弗提坐在吴见夜的对面问道。
“还是kun吧,毕竟美利坚的读者对这个名字更加熟悉一些!”吴见夜笑道。
“据我所知,你从来没有来过美利坚,能不能和我们说一下,是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侏罗纪公园》这本书的呢?”吉娜拉弗提露出职业的笑容。
“在我们华夏,有一句话叫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平时我这个人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看一些,不管是华夏的,还是美利坚,或者是欧洲的,我都会看一下!”吴见夜胡诌道。
“可是据我们了解,在华夏,想要看到这些,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