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3 章(1 / 1)

造车 榕之子 2000 汉字|47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春江花月夜》旋律回荡在现场。

“啪啪——”

全场马上响起掌声一片,这样人机交互的语音识别系统,可以说是人类在汽车发展中的有益尝试。

此时站在场下的科大讯飞工程师团队们松了一大口气,他们为把语音交互系统安装在“未来”上可是费心费力,至少现场演示没有搞砸。

不过这个语音识别系统还处于幼童状态,只能识别预先输入进去的语言,不能智能对语音加以辨认应对。

好比“打开我的音乐”这句话,系统就不能识别,只能照搬设定话语“请打开音乐”。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也是中国汽车业了不起的进步,中国人开始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为了证明“未来”并不是样子货,而是中华集团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韩皓在接下来还对车身平台架构、锂电池分布设置以及自主设计的驱动电机等方面坐了简要说明。

他还现场播放了“未来”在现实中充电以及更换电池的视频,还公布了专属充电桩解决方案。最关键是该充电桩可以跟国家电网合作安装在私人停车位上的设定,足以打消针对纯电动汽车的种种疑虑。

来之前觉得又是一场厂家自吹自擂的发布会,但在韩皓的介绍下,各路媒体记者们纷纷打起精神认真聆听,生怕错过有用信息。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能是在见证历史!”

“谁能想得到中华汽车业竟然开始走在国际前列,开始引领起未来潮流!”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跟我说中国车企造出这样厉害的汽车,我打一万个心底不相信!”

……

服了,真是服了,现场在座的记者们真正被中华集团的创新所折服。

今年的沪江车展,中华集团的“未来”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明星,足以能做到一车挑全城的景象。

谁敢横刀立马,唯有“未来”大将军!

到了提问环节,原本都是安排好托儿捧场的情况,被汹涌澎湃的举手热潮所替代,许多记者都有一肚子的问题要现场发问。

“韩总,您好。看到‘未来’的各项数据表现,我觉得很兴奋。但冷静下来,我更想知道它在现实中能否有如同您说的这般厉害,到底何时我们能亲身体验一把这款号称拥抱未来的汽车?”

首位获得提问资格的记者,他的问题无疑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你的疑惑,说实话我之前也曾有过。在听到该团队向我汇报时,我也不是很信这些数据。但当我亲自驾驶‘未来’在赛道中奔跑时,所有的一切怀疑都烟消云散,它比我想象中要更加优秀。

由于客观原因,我们只准备了5辆试驾样车参加本届沪江车展。明天下午,我们将提供赛车场媒体试驾日活动,谁有兴趣的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报名参加。

到底好不好,由你们亲身体会说的算。”

对这样的提问,中华集团早有准备,真正敢提供试驾车给媒体,证明自己并不是样子货。

“我想问一下,就是韩总您强调‘未来’是可以量产的纯电动轿车,可能是全世界第一辆。

据我了解,美国特斯拉公司在去年底曾公布了他们的roadster轿车,他们的发布时间要比你们早。对此,您有什么解释。

还有您说‘未来’跟特斯拉技术大有关联,这又是怎么回事?”

一位年纪不大的记者抢到了第二次提问权,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来砸场的代表。

“嗯——你的视野很广,看来做了不少调查工作。

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个人是特斯拉的股东之一,我们中华集团的电动汽车技术一开始来源于特斯拉公司,他们提供了许多关键技术。

不过我们获得授权对这些技术进行了二次开发,同时回馈给特斯拉公司,形成了交叉技术互助的局面。他们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做得很棒,但我们凭借后发优势也搞得不错。

用一个词说明,就是我们两家公司是战略合作伙伴,技术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跟对方达成了非常满意的合作。

不过我要说明,在‘未来’这款车上,我们本地化了许多项目,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需要。”

伴随韩皓的介绍,许多中国记者才第一次听到来自美国的特斯拉公司名字。不少人一头雾水,但听了韩皓的话,知道对方必定大有来头。可以说,韩皓无形中帮特斯拉在中国做了一次推广。

“至于第一个问题,roadster高级跑车确实先于我们发布,但在具体量产时间和标准上,我们无疑要快过他们。

因为roadster是纯电动的超级跑车,它的交货速度很慢。由于商业机密,我只能说按量产标准来说,‘未来’无疑要走在前面。

实际上‘未来’是普通纯电动中级轿车,跟roadster这样超级跑车相比,更加大众化。”

从韩皓得到的内部消息,roadster轿车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只生产了3辆,都是工程样车,要想小规模量产都是问题。

“请问‘未来’何时量产推向市场,大概售价会是多少?”

第三位记者简短有力继续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发问,任凭吹破天在市场上买不到都是空谈。

“我们打算下半年开始小规模量产‘未来’轿车,预计数量控制在1000辆左右。它们将作为2008年奥运会制定赞助用车首先出现在亚运村上,另外在江州大本营也会有部分投放尝试。

至于售价的话,在规模没有上去前,车辆成本确实挺高。不过我们打通了产业链,电池、电机以及车身机构等都能自主生产,在成本上会加以控制。

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60万算是我们不挣钱,当跟大家交朋友的售价。相对理想的价格区间我希望控制在35万上下,当然我更希望未来能把价格下探到15-20万出头。

毕竟能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电动轿车,才是真正市场需要的产品。”

在技术没有普及前,任何新诞生的产品售价都不费,要不然特斯拉也不会转而走高端市场。

不过跟特斯拉不同,中华集团拥有自己的工厂,可以摊薄并量产规模产品,做到相对便宜的售价并不是难事。

……

提问继续火爆,韩皓也回答得口干舌燥。

换来的是第二天各大媒体都把“未来”当成封推主角,隆重向大众推荐这个横空出世的中国纯电动轿车。

“它能改变未来吗?”

这是所有标题中,最让韩皓喜欢的题目。

最快更新

第六十一章 开始打包

沪江车展期间,中华集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