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跨界要求,属于越野车中的轿车品质,相信中国消费者会喜欢上这款新产品。”
本田汽车中国区负责人如此说道。
为了实现2万辆的销售目标,本田整合了渠道资源,说服广汽本田接受利用其4s店销售网络进行分销的请求。
要知道crv属于东风本田的产品,跟广汽本田严格意义来说属于两家不同的公司。但由于东风本田的4s店网络正在招募中,在本田中国的撮合下,两家进行合作分工,以求利润最大化。
“crv在广本4s店销售只是临时之策,今后东风本田的4s店体系建设完成,将转回这边进行销售保养。”
东风本田方面表示了今后的发展情况,crv只是应本田汽车要求借道销售而已。
某种程度上来说,脱胎于rav4底盘的“唐”跟本田crv属于同级别竞争车型,双方大小、动力基本一致。
但是一边只卖1298万,另一边买到了2398万,双方又明显错开了竞争,彼此间消费目标人群并不重合。买得起crv的人不会看上“唐”,双方泾渭分明,各有势力范围。
“我们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唐’不是我们的对手!”
在记者提问时,东风本田方面断然否认了“唐”的威胁,他们的对手还未进入中国,如rav4和日产奇骏。
去年进口crv买到了33万起,今年国产后售价将了10万,但新上市的国产crv却没能迎来跟同门师兄雅阁般的加价待遇。
2398万的crv,并不用加价就可以原价购买,显示了中国消费者对suv的接受度还不是很强。
尽管10万以下的赛弗,10—15万的“唐”,构筑了suv市场的着火点。但在20—25万区间,suv的市场号召力还是明显弱于轿车。
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20l的雅阁轿车,中高级车消费者对crv持旁观姿态,等待别人来尝试后再做定夺。
对crv的加入,韩皓持开放态度,正好大家一起做大suv市场。
因为双方没有形成直接竞争,所以crv如果能引爆中高级市场,那么对中低端的“唐”来说,也是一大好事。
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生产,华夏宏光终于开始小规模上市供应。它也成为中华集团现在唯一需要加价购买的车型,在车市寒冬中华夏宏光创造了加价2000—3000元的记录。
“这车比微面要好看,开出去不丢面子,还能满足经商要求。”
一位提车的消费者如此说道。
就在他提车之时,有两位年轻男子为展车的归属而吵了起来。
华夏宏光货源不足,新车一到就被人加价提走。因此,整个经销店只有展车孤零零摆在中间。
为了早日开上华夏宏光,两个人并不介意展车被人试驾过,打算掏钱把其买下。不过展车只有一辆,但却被两个人看上,自然有了矛盾。
“这是我先看中的,销售答应把车给我。”
“我不管,合同是我先签,这车应该属于我。”
两个人就展车归属开始了口水战。
下一批车到来估计得大半个月后,因此双方都不愿意等待。
“啪——”
争执之中,一位年轻些的男子拿起4s店的烟灰缸,就朝华夏宏光展车的前挡风玻璃砸去。
很快,挡风玻璃就裂开,这辆崭新的展车也成为了事故二手车。
“算你狠!”
眼见对方使出这样的狠招,自己把自己的新车故意砸坏,另一个年长的男子只能是甘拜下风,退出了这场竞争。
以前顾客看到车里有瑕疵损坏就不乐意要,现在砸坏了的新车反倒乐滋滋跑去交钱,这正是华夏宏光的魅力所在。
如此可见,华夏宏光势必将成为华夏汽车的又一款神车。
第一百零二章 赴俄上市
在华夏宏光掀起新一轮中国国民车热潮之际,韩皓来到了俄罗斯,出席中华嘎斯合资工厂新车下线仪式。
第一期工程投资2个多亿,3万辆整车生产线的规模,将首先投放“唐”的四驱版本。跟在中国合资汽车企业成立初期一样,“唐”将使用ckd模式,从中国运来整车零部件,然后在莫斯科工厂组装下线。
真正接触俄罗斯工业,韩皓有一种回到80年代经济的感觉,他们的基础工业设备已经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国家动荡不安让经济无从发展。幸好从普京上台后,稳定了局势通过能源经济给俄罗斯续命,让这个昔日大国开始缓慢复兴。
一直靠从中国进口零部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在俄罗斯发展相应的零部件配套企业才能实现低成本竞争,因此韩皓这次来也带来了在中国的配套零部件供应商,希望他们能在俄罗斯投资建厂。
“俄罗斯跟中国相比,缺乏工业体系配套,我们可以在浙海轻易找到下游零部件厂家供货,但在这里一切都是空白,需要时间播种培育。好比一个密封活塞,整个俄罗斯都没有厂家可以生产,我们必须从中国订购运货过来。”
一家零部件企业负责人如此对韩皓说道。
韩皓想在俄罗斯实现60以上的国产化目标很艰难,因为俄罗斯不像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配套体系,要实现自我造血需要投入许多资源打造。
“至少要5万辆规模,我们的本土化投资才会有收益,不然更经济还是从中国直接进口零部件划算。
另外俄罗斯年轻人好像对我们中国人有所偏见,并不愿意进入我们工厂工作。他们的政府官员也让我们捉摸不透,许多事情需要磨合。”
看了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不少企业负责人有些打退堂鼓,担心投资打了水漂。
“中国80年代还不是一穷二白,现在汽车产业一样发展了起来。我们作为拓荒者,必须要有承担风险的意识,来得早将来收益也会更大。作为国际汽车巨头还未涉足的地方,我们越早进来越能占据有利位置。
将心比心吧,跨国投资总要迈出第一步,我们选择俄罗斯竞争相对没那么大。”
韩皓当然也知道俄罗斯投资有风险,但从战略上这个市场值得自己冒险。他努力说服跟随而来的零部件投资厂家,中国人一起抱团才能走得更快。
作为主机厂,在话语权上韩皓占有优势,不管愿意不愿意许多零部件厂家都尝试在俄罗斯建厂,就当把国内一部分收益拿来投资。
如果不听从指挥,很可能会掉出中华集团配套体系,这样一来更得不偿失。中华集团犹如一艘缓缓起步的巨轮,跟上它的节奏不愁挣不到钱。
中华集团是第一家尝试在俄罗斯进行汽车本地化配套的厂家,就连一早进入的雷诺集团都只是把这里伙伴当成是组装工厂,只有中国人开始长远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