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4 章(1 / 1)

造车 榕之子 2000 汉字|45 英文 字 2个月前

达到自己真正目的。

“你疯了!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将会有多少人失业,工会那边绝对不会同意这个措施。管理层也不会轻易答应,因为谁都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听完萧芊妤的话,采埃孚的谈判负责人大声说道。

“cvt生产线的现状我们都心知肚明,只要能说服管理层把他们转移安排到at生产线上,工会就没有怨言和阻挡的必要。因为谁都知道,如果没有中国的大单,将来cvt生产线一样会关停。”

这个时候,萧芊妤却十分理智指出了问题的根源,cvt业务现在早就半死不活,不拼一把就是慢慢等死。

“因此,我建议我们必须把在中国发生的事情跟总部汇报,尤其说服他们接受迁移生产线的结果。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在今后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

萧芊妤此刻犹如团队领导般发号施令,其他团员都以默不作声方式支持她的提议。

如此重大的决策当然不会一两天就能做出决定,采埃孚与中华集团的谈判再次推迟,直到欧洲总部传来具体指示。

没过几天,采埃孚集团的高级副总裁亲自飞赴中国,他将就cvt问题跟韩皓具体面对面商谈。

而萧芊妤也被任命为他的临时谈判助手,负责跟中华集团对接的事务。

这意味着公司高层接受了萧芊妤提出的建议,准备把cvt工厂搬迁到中国,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取市场。实际上采埃孚高层早有这样的打算,只不过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下定决心。这次事件,让他们终于打算就此一搏。

谈判级别的提高,意味达成交易的几率在增加。

“贵方必须保证未来三年,每年采购10万台cvt变速器的订单,我们才会有动力把生产线搬迁到中国。”

名叫巴拉克的采埃孚副总裁如此说道。

“我建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这样可以共担成本和风险,今后我们集团采购变速器的话将会优先考虑采埃孚的产品。”

韩皓则提出另外的建议,谈判伊始自然是朝天开价坐地还钱,再加上试探对方的底线。

“我们在沪江市已经拥有自己的工厂,暂时没有必要考虑合资的意愿。”

核心汽车零部件的企业,跨国巨头都力争掌握在自己手中,极少跟中方开展合资行为。

经过来回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框架:明年中华集团以21000元/台向采埃孚订购10万台cvt变速器。第二、三年将继续维持10万台采购量不变,但是第二年订单保障为5万台,第三年为3万台,具体价格将随国际行情而定,至少达到目前售价8%的降价额度。

可以说,这是一份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采埃孚方面获得稳定的订单来源,转移到中国的生产线成本将会大为降低,这将有利于参加市场竞争。中华集团摆脱了爱信断货后的自动挡供货隐患,cvt变速器将会支撑过渡时刻,等待自身cvt变速器的上市。

在韩皓的建议下,萧芊妤成为cvt业务在中国的负责人,她将挂名采埃孚中国区副总经理一职。当然,这跟她隶属于欧洲总部人员有关联,作为空降人员来到中国,级别不会太低。

刚在德国拿到永久居留权的萧芊妤,顺利回到中国作为高管工作。

“来到国外,才发现自己小时候幻想的美好国家只存在童话世界当中,哪都有一样的贫富差距。尤其你是一位外来移民,作为黄种人想要融入当地社会太过艰难。

所以,回到中国这个世界上成功机会最多的国家工作,是我为自己定下的人生下一步。”

在结束谈判后,趁告别时萧芊妤私下对韩皓说道。不过接下来的提问,才是她的真正目的。

“你为何不向巴拉克提出收购的意向?”

“如果他们连合资建厂都不会答应,如何愿意这个时候出售cvt业务呢?就算我提了,估计也是天价,现在还不是合适时机。”

韩皓刚才的试探就包含了这一层意思,采埃孚方面对cvt业务仍有幻想,想看看其在中国发展得如何。如果效果好,当然是继续持有,甚至扩大发展规模。

中华集团希望得到采埃孚的cvt业务,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手中还没有足够的筹码。

“希望你能记住我们间的约定!”

离开前,萧芊妤不忘提醒韩皓道。

首都奥组委派来的工作小组来到江州,他们将会对中华集团的情况进行实地查验,包括最近三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汽车产销量等情况。

在这次奥组委争夺战中,大众和现代汽车争得不亦乐乎,他们早已经以各种形式影响奥组委的工作人员们。

先是大众汽车向奥组委提供了20辆奥迪a6供其无偿使用,以求能给工作人员留下好印象。当年奥迪刚上市时赶上50周年国庆大阅兵,先送了a6轿车供高级官员们使用,很快奥迪就打开了中国公车市场。这次奥运赞助,大众汽车又想故技重施。

看到大众先出招,后来的现代汽车也不甘人后,他们同样向奥组委赠送了25辆索纳塔2.7l豪华版供其使用。

于是,小小一个奥委会成为人均公车额度最厉害的单位,所有在里面有职务开的都是奥迪a6,而普通办事员则出门坐上了索纳塔。

在中高级轿车还是一种行政待遇享受之时,奥组委都比肩上省部级单位了。

“这车比我们在首都时乘坐的待遇要差多了,你听听这噪音,国产车就是比不上合资车。怪不得中华轿车不敢提供给我们使用,一对比就直落了下风。”

机场接机时,一位年轻的奥组委工作人员在乘坐中华“秦”时向同事抱怨道。

“所以啊,大伙听到中华集团也想参与奥运赞助投标时都私下笑他们太傻,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来凑热闹。奥运会这样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大会,肯定不允许出现任何小问题。你想想看,要是轿车半路抛锚,把外国友人落在半路赶不上比赛怎么办?这次我们来江州,多半是走走形式回去好交差。”

身旁的奥组委工作人员如此回答道。

如果现在让奥组委工作人员投票的话,中华集团肯定是第一轮出局的淘汰者。

“我说你们两个忘记领导离京前的交代没有,不要乱摆显和高人一等。你们啊,一点都不注意国家政治风向。前些日子总理特意前来中华集团视察,后来就立马出台了扶持国有自主品牌的规定,这些新闻到底背后反映了什么还不清楚吗?”

另一位年纪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