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5 章(1 / 1)

造车 榕之子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项目放到南粤省,因为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占据了全国四分之一的汽车销量。

台湾的裕隆汽车跟闽南省的东南汽车,合作生产了得利卡商务车,很快打开了市场局面,开始出现小幅盈利。大陆市场的红火,让一直蜗居在台湾跟日系三菱和日产合作的裕隆汽车想要扩大自己的版图,把轿车业务拿到内地。裕隆汽车通过代理日系三菱和日产汽车发家,从两家企业引进车型经过消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有产品。

旗下从日产引进消化的u13蓝鸟轿车,就是裕隆和日产在台湾合作生产的轿车产品。现在,裕隆有意把蓝鸟轿车引入大陆,而东风手握轿车牌照很快双方就谈妥,决定合资成立风神汽车公司准备生产蓝鸟轿车。蓝鸟是日产的品牌,日产授权裕隆汽车可以使用挂其车标在改造后的车型上。

二汽总部由于连年亏损,已经无法对位于南粤省的第二轿车部队支援太多,只给了2300万供其作为启动资金。钱虽然很少,但手上握有轿车牌照,这可是价值金山的资源。只要有牌照,就能从银行贷出大笔款项,从而实现滚动发展。二汽的第二轿车部队山高皇帝远,好比一方诸侯具有很强的自主权,跟裕隆汽车一拍即合,打算合资生产轿车。

风神汽车是东风和裕隆合资1.3亿成立的公司,准备售卖的却是挂着日产车标的蓝鸟车型。该蓝鸟车型并不是日产原装车型,而是由裕隆通过技术引进改造加长而来,又被称为拉皮车,所有的生产模具都是台湾捣鼓出来,跟之前称霸国外进口车市场的蓝鸟不是一个类型。

日产汽车现在正深陷泥潭,正等着法国人来拯救,对裕隆汽车这般作为也便睁只眼闭只眼,也有让这个台湾合作伙伴到中国大陆打前站的设想。在日产汽车的默许下,挂有日产nissan车标的轿车将通过正规渠道在中国生产,虽然其并不是来自于日产汽车自身。

新成立的风神公司空有轿车牌照和从裕隆引进的车型技术,工人和工厂一无所有,这个时候京安云豹冒了出来,是风神公司理想的壳。只要把资源注入这个壳,风神汽车就能立即开工生产。

不过单凭1.3亿的注册资金就想撬动23亿欠债的京安云豹公司就是痴心妄想,因为这个时候华夏工业杀了进来。

尽管广府市青睐风神公司,打算由风神来重组的京安云豹,但他们拿不出足够的钱。而华夏工业有钱,韩皓率先接触了债权人,尤其和国家剥离放到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有的12亿债权基本达成了协议。韩皓愿意以45%的折价购买12亿的债权,成为京安云豹最大的债权人。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家为了国企改革,专门成立负责处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回收最大化和处置成本最小化为主要目标,尽全力挽回国家的经济损失。

为了筹集资金,韩皓还把自己的上市公司股权进行了质押,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一口吞下京安云豹这个刺猬。

华夏工业的突然杀出,这让风神汽车和广府市政府都大出意外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坏账烂账,唯一的标准就是价高者得。现在风神汽车自成立起就没钱,根本拿不出几个亿来和华夏工业竞争。广府市更不用说,财政支出不可能用在收购这个风口浪尖企业之上。

除了华夏工业和风神汽车,其他企业看到京安云豹涉案如此之深,债务如此之多,纷纷打起退堂鼓不敢接触。

为何韩皓敢孤注一掷地大手笔吞并京安云豹呢?这得从前段时间他到首都天京拜访导师胡一鸣说起。

胡一鸣地处有小国务院之称的发计委,消息异常灵通,可以从全国一盘棋层面看待问题。京安云豹出事,以及风神汽车成立,他敏锐地捕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供韩皓尽情发展。

单论京安云豹这个南方生产基地,就比一汽在琼南岛重组的一汽海马在地理位置上要好太多,尤其只要稍微改造生产线,就能适合生产华夏工业新推出的b1轻客面包车。将来这里可以成为华夏工业立足南方的桥头堡,华夏工业要发展,必须得走出浙海省,实现全国布局。

为何韩皓能直接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抢先接触,就是胡一鸣帮忙牵头,加上工商联内部大佬们的帮忙。

以5.4亿的出价,一举拿下12亿的主债权,华夏工业开始成为京安云豹的最大债权人,掌握了该公司的重组主动权。将来风神汽车任何举动,都必须通过华夏工业的首肯才能入主京安云豹这个壳。

拿到12亿的最大债权,华夏工业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地位。

控制京安云豹开辟南方基地只是表层目标,韩皓最深层的目标是通过此举拿到期盼已久的轿车7字头目录。

如果连副总理都亲口说出小狗找大狗帮忙的话,那么在目前情况下小狗想要单独申请轿车牌照下来是绝无可能。地方国企都没有机会,更不用说民营性质的华夏工业了。

那么为了轿车牌照,韩皓就不得不利用迂回之策,在胡一鸣的提醒下,他盯上了二汽手中刚批复下来的轿车牌照。只不过现在华夏工业这只小狗,可是拿着大狗需要的筹码找上门讨价还价。

二汽的风神汽车想要拥有京安云豹的生产基地,就必须经过华夏工业这一关。而华夏工业需要借用轿车牌照,就必须得到二汽的同意。这样一来,双方就各自拥有了对方需要的筹码,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谈成这笔交易。

风神汽车新的轿车牌照容纳量为15万台,但在目前国情下,风神汽车肯定无法达到15万的生产规模。那么在这样条件下,就有把一些产能分配给华夏工业的可能性。

韩皓要的不多,他只要5万辆轿车产能就已经足够,毕竟捷达和富康的销量都是在6万辆左右徘徊。依照他的预计,中华轿车年销量在2万台已经是胜利,常规估计可能在1万出头。

如果不是胡一鸣指点,任凭韩皓想破头都无法想到这个妙招,借东风汽车的东风出海,实现自己的轿车梦。

这只是大战略的谋划,如果想要实现,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但这般进退自如的抢占制高点,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