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1 / 1)

造车 榕之子 2000 汉字|3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调电喷技术,不受城市限行令的影响,属于面向新世纪的产品。广告语中,突出新的观念,把华夏之光二代和传统的微面们隔绝开来,给消费者传播全新的造车理念。

在此影响下,华夏汽车在都的经销商开启了闹市卖车的场景,一大群人追着销售要求提车用。成千上万台黄大面的被政府要求统一淘汰投入钢的熔炉,新的出租车缺口应运而生。原则上不再批准微面作为出租车,但市场的需求依旧在,人们出行需要能载人又能载大件物品的车辆。所以私人运货车辆的选便是华夏之光二代,一时之间该产品在都销量暴增了8倍。

因为都的示范效应,许多大城市工商业主们选择购买微面产品时,也考虑将来不会被限行的新产品,华夏之光二代一下子成为了市场的明星产品。光是手头中的订单,已经突破了5ooo台,这样的局面是韩皓未曾预料,华夏汽车的生产线年产量为3万台,实在无法提供足够的产能。除了打算开建全新一条6万台生产线外,韩皓还下令暂时停止接收顾客新的订单。

突如其来的市场需求,差点打乱了韩皓的战略布局。在他预测中,华夏之光二代应该到明年才会到3万辆的规模,至于准备上市的q1微轿,他估计第一年销量在1万台出头。因此,在生产线建设上准备不足,已经在动工建设中为q1微轿准备的生产线将扩容,从年产量1.5万提升到3万台,加上新立项的6万台可以并线生产两种车型的生产线,华夏汽车在1999年底将具备12万台汽车的生产能力。

光是主机厂升级还不够,配套的动机和变器都要统一扩产,更别提对广大供应商的预付款等,这对华夏汽车来说是一大赌博性的投资。

这样大规模的上马项目,会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万一生产线饱和不了,就有可能拖累整个主机厂。像二汽和雪铁龙的合资项目,设计纲领3o万辆轿车,4o万台动机,总投资就高达亿元。法国人浪漫的自信,相信自己的轿车能在中华大地上所向披靡,前投入巨额资金,实际上合资公司注册资金才25.89亿,以1比5规模撬动资金杠杆,合资的神龙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每年要交银行利息十几亿元。1996年,第一辆富康轿车正式下线,当年神龙公司销量不足7ooo辆,亏损28.5亿,卖车所得的利润还不够交利息。为此,神龙公司的中方总经理做出了在国内现代汽车史上瞠目结舌的一幕,他留下一封绝命书不辞而别失踪了。

据说他一直反对如此大规模上马,提倡分段实施项目的要求,不被上级母公司认可,又无法跟外方谈判,更不能到国家有关部门反映,陷入事业困境无法解脱,最后撂担子干脆一走了之。

堂堂国企老总突然不见了,报案公安局寻找后也找不到人,一个月后二汽只好空降了一位新老总继续撑着这个烂摊子。

到底失踪的老总去了哪里,有人说在武当山道士中看到他的身影,也有人说在都天子脚下看到他正摆弄自己的事业,反正到了1998年底他还是属于人间蒸状态。

合资企业老总看似风光,也有自己一肚子苦水,夹在母公司和外方之间,上级领导和普通员工之间,很多时候是受气包替罪羊的角色。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合资公司,上汽大众一直是中外合资成功的典范,但又有谁知道在1993年中方总经理就跳楼身亡,据称就是工作压力过大导致郁郁症病。

当初禁止摩托车上路就是天京开先河,随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逐一跟进,导致了摩托车企业转而向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扩展市场。现在都又颁布了针对微车的新政,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复制禁摩的套路,其他大中城市纷纷学样。如此一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市场真空,华夏厂如果能趁机占领就能在汽车领域站稳脚跟。

跟华夏汽车管理层经过讨论商议后,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趁竞争对手落后半步的时机实现快布局。因此,华夏汽车第二期工程开始上马,整车6万台包括对应动机、变器配套工程,投资4亿元,这在民营企业中属于绝对的大手笔投资。

本着为将来中华轿车c1项目预备的念头,第二期工程在尽量节省之余,使用了许多来自德国的机械设备。在格特拉克公司牵头下,华夏汽车采购了舒勒大型冲压机、库卡焊接机器人、杜尔自动喷涂等,建立了跟合资品牌在硬件上相差无几的国际一流水准生产线。在即将上市募集的资金中,将会有3个亿继续投入其中,打造出高高科技的新型生产线。

在韩皓忙着扩军备战之时,远在南方的广汽本田悄然开始了对旧有生产线改造,他们把标致汽车遗留下来的生产线充分利用,期投资5亿元形成3万辆中级轿车生产线的规模。

本田打算引进98款美国雅阁轿车在中国生产,因为据他们分析国内中高级车市场存在一个空白地区。现今国产的轿车中,桑塔纳动机排量是,一汽捷达1.6l,神龙富康,奥迪红旗是,通用别克是,正好缺乏kxs51.com左右的车型,这正是雅阁的强项。

不过对中国市场,本田还是表现出谨慎姿态,1997年中高级国产轿车销量才3ooo多辆,基本被红旗和奥迪垄断。雅阁进来的话,按照进口车参考,月销量在2ooo辆算是喜出望外。他们设定的长期目标,到2oo5年实现5万辆的销量。虽然好不容易进入中国市场,拿到了轿车生产牌照,但本田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肯大规模投资。

相比本田,通用就豪气多了,他们想进入中国市场已久,15亿美金折合人民币高达12o亿的大手笔投资,高高投入包括动机和自动变器在内一共1o万台整车规模。要求合资厂1998年底出车,1999年4月正式投产两大死目标,通用这次可谓是来势汹汹。

通用生产的也是中高级轿车——别克新世纪,排量在范围,瞄准的目标市场依旧是公务车。

虽然桑塔纳如日中天,但上汽大众依旧处于焦虑之中,因为光靠年迈的8o年代车型桑塔纳一款车打天下迟早会被竞争对手吃掉,为此他们一直在努力引进大众帕萨特b5车型。帕萨特作为一款中高级轿车,是桑塔纳的进化版,如果以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