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5 章(1 / 1)

造车 榕之子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果港交所暂时不同意,你会如何处置后续?” 终于还是有评审问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我带着诚意而来,一手拿着签字笔,另一只手握着飞机票。

今天港交所关闭大门的话,时机不等人,那我将毫不犹豫带着沃尔沃离开,绝不回头。

虽然港交所是首选,但绝不会是唯一!” 一直温文尔雅的韩皓顿时显露出破釜沉舟的姿态,毕竟兔子惹急了还会咬人,更别提他其实是一只凶悍的狮子。

合则两利,分则双输。

韩皓可不希望看到港交所将港岛没有大局观的失败经验复刻,亮出了自己的底线。

其他可以商量,但到了底线就不会退让,没得商量。

将命运置于其他人手中,或者说是某几个人手中,这让韩皓不那么舒服。

说实话,他对港交所通过同股不同权政策有大概率确定,但却不能肯定这次会过,可能还反复拖一段时间到明年或后年才开启。

可沃尔沃却等不起了,风口来了猪都能飞,现在就是最好时机,毕竟还有路虎在身后排队呢。

“小政府做事就是束手束脚,明明很简单的事情硬是弄得很复杂。

连我们都被弄得如此难受,更别提其他企业了。

大不了我们干脆回内地上市算了!” 回江州的飞机之上,全程陪同的尹庆勋不由再次抱怨港交所的办事效率。

虽然他口口声声要回内地上市,但也知道沃尔沃作为一家国际汽车公司,内地上市的话无法吸收国际资本的关注,毕竟不像港岛般资金流动自由。

“其实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可以考虑!” 同样眉头紧锁在思考的韩首富慢悠悠说了这样一句。

“内地可没有同股不同权政策。” 尹庆勋知道韩皓心里也不爽,但还是提醒自己老板。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内,你我都知道。

谁说内地就不能有同股不同权政策,以前、现在没有,并不代表今后也没有啊——” 韩皓终于发现了自己惯性思维的盲区。

为何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都爱赴美上市,除了美金值钱资本充裕外,同股不同权的股市机制是最大亮点,可以迅速孵化创业公司上市。

以前中国人手里钱不多,但历经进入wto成为世界工厂后赚回大量外汇,老百姓手里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可以说,现在中国也不缺钱,拥有足够资本进行再投资了。

再一点以往中国证券市场不够完善,靠学习境外经验逐渐进步,现在监管机制初见成效。

既然打好了基础,那也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学习国际最新的股市机制理所当然。

还有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一股脑跑到境外上市,导致成长的红利都给国外竞争者享受到,致使国内普通投资者都无缘于此,催生了许多悔恨不能当年投资阿里和腾讯的人们。

本国企业发展的红利被他国投资者享受,于国家宏观层面来说属于负面影响。

最后历经多年风险投资和上市教育,国内创业公司愈发跟国际接轨,从成立伊始就搭建好了上市路径,先天种子早已经种在沃土之中等待收获时节到来。

今天来看,简直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以前自己只想在港岛搞一个新纳斯达克出来,为何就不能直接在内地搞一个呢? 虽然内地一直说要参照纳斯达克标准打造创业明星,但接连推出的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都只是形似神不似,没有真正落实贯彻,同股不同权更是没有影子。

若是这次能上下齐心,配合工业40的兴国战略,一举弄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呢?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韩皓顿时明白自己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了。

实际上号召在国内打造纳斯达克的倡议早已经有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底末期。

但好比喊多了“狼来了”,加上国内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创立后雷声大雨点小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呼吁打造国内版纳斯达克的声音,也变成日常伴奏习惯遭人无视了。

不断有人喊,但主流舆论都觉得时机未到,连韩皓都有如此惯性思维,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这次沃尔沃上市亲身经历的波折,让韩皓感觉到也许是时候做出真正的改变了。

很快,中华智库接到了紧急任务,对在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打造纳斯达克的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

专家就是专家,他们很快结合各种翔实数据和现实资料,给出了跟韩皓结论一致的答案:就是此事大有可为并迫切要为。

当韩首富决心做某件事情时动员起来的力量和影响力可是非常巨大,他深知中国国情要推进一项政策活动,最高效可执行的方法就是从上而下推进。

于是他利用可靠渠道将此事直接反映给了老书记赵国平,请求老领导帮忙协调。

如此大公无私利国利民之事,当然就算不上走后门了。

第二百零二章 雷神上市

资本市场嗅觉最为灵敏,加上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永远超出预期,当赵国平就证券市场改革的批示刚下发到有关部门时,远在南疆之滨的港交所就收到了消息。

“改革开放一路以来摸着石头过河,容易走的路都已经涉足,今天剩下的都是无人区和硬骨头。

因此才需要我们不忘初心,以更无畏的勇气和更坚定的决心来继续推动改革进程。

面对百年之前所未有大变局的困难和挑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赵国平不久前的一番话很是让人动容。

曾有国外学者认真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翔实研究,想要搞清楚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是如何能屹立五千年历史并一直保持传承。

要知道曾经的古埃及、古罗马、古巴比伦乃至古印度等都湮灭在历史尘埃之中,只有古中国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到今天。

“在最危急的时刻,总有一些中华民族的精英不顾生死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将国家力挽狂澜于危难之中,被称之为民族脊梁。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将这个国家和普通民众保护得很好,中华文明才能延续到了今天。” 国外学者在说出上述结论时是一脸羡慕的语气,因为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脊梁骨一直没有断过,前赴后继进入21世纪后反而组成部件更多更紧密。

韩皓没有洋洋洒洒搞了大部头的内参资料,而是就自己近期的亲身经历写了一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