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9 章(1 / 1)

混子的挽歌 岐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抓来的,还有一些老人,是被自己的儿女给送来的,比如前几天被冻死的老刘,就是被他儿子送来的,之前的时候,老刘住在敬老院,一年需要交三万多的费用,可是他儿子也不知道听谁说的,说住在这个地方,每年能拿到六万块,就把他送来了,但是老刘的身体很差,才送过来一个多月,连冻带病的就熬不住了,因为我们住的这个地方,不能跟外界接触,所以直到老刘死了,他儿子应该也没有见到他。”

东哥思考了一下:“你刚才说,你在山上的人手里借了二十万,你是怎么联系到他们的?”

“不是我找到的他们,而是他们找到的我。”老人看了一眼怀里的儿子:“前几年,我这个孩子不知道怎么的,就染上了赌瘾,每天出去赌博,把家里的房子都给卖了,那些要债的人,每天都会堵在家里要债,而我的孩子,在国企有正式的工作,我是真的怕那些要债的这么折腾下去,会把我孩子的一生给毁了,于是就想去银行贷款,先把他的赌债还上,可是银行嫌我年纪大了,没有偿还能力,所以就没有把钱借给我,但是过了没几天,忽然有一个陌生人找到我,他跟我说,只要我同意去一个村子里面住,就会借给我二十万,而且之后的每年,都会给我六万块的酬金,不过代价就是,我去了那个村子,就再也不能走了,也不能跟家人联系,更不许告诉家人自己去了哪里,并且一直到死,都不能离开那个村子,当时我感觉这个人的说法很荒谬,但是他直接把二十万摆在了我的面前,而我也一心想给孩子还债,所以就同意了,再之后,就到了这里。”

“那伙人找你的时候,没有说是什么目的吗?”东哥看着老人:“否则谁会花那么高的价格,去免费赡养一个毫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呢?”

“我是到了这个村子之后,才知道了他们的目的。”老人顿了一下,开口道:“来到这个村子以后,那个人跟我说,他们是山上的,我问他山上是哪里,他说我不需要知道,我又问他,我来这里需要干什么,他对我说,他们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生意,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会有警察或者武警来这里清扫,而我们的作用就是,一旦有一天,有警察来这里了,需要不惜一切代价的拦住他们,必要的时候,得把命豁出去,往他们的车轱辘下面钻,山上的那个人说,警察和武警什么的都是政府机构,只要到时候我们这些老人一拥而上,并且闹出了人命,肯定能把他们拦住,从而给山上的人争取脱身的时间。”

“我个人感觉,山上的这些人,应该是一群毒贩子,所谓的山里,就是一个制毒窝点,否则不会有武警来围剿他们,也不会想出这种办法。”老人的儿子也跟着插了一句。

“这他妈的,敢情这个村子里的人,是一支老年敢死队啊!”史一刚顿时一愣,连我也跟着懵了,我之前虽然见识到了翟应林他们的生意,但是我绝对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会这么缺德,想出了圈养一个村子的老人,用来预防警察清剿这种阴损的法子。

()

第九一一 强行掏人

东哥听完老人的一番说辞,也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山上那伙人,怎么就能笃定,你们一定会跟警察去拼命呢?”

“因为他们抓着我们的命根子。”老人苦笑了一下:“我们上山之前,他们已经对我们的家庭状况进行了一个详细的了解,曾经就有一个老人,以为太想念自己的孙子了,在半夜准备偷偷溜走,但是被山上的人发现了,过了没几天,那个老人的孩子,一家三口全被抓到了这里,被山上的人给挖坑活埋了,那个老人受不了刺激,当场就疯了。”

“杀人了?”杨涛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就为了这么点事,三条人命?!”

“没错,这件事,是我亲眼看见的。”老人点点头:“山上那伙人这么做,也是为了让我们其他人断了逃跑的念头,毕竟我们都是一群风烛残年的老人,谁能斗得过他们啊,除了这些被逼迫的,也有一些老人是真的没活路了,如果离开了山上,他们就得回去拾荒,住桥洞子,跟那种生活比起来,他们宁可在这里苟延残喘,虽然过得不好,但起码能活命,像这种活着没盼头的孤寡老人,他们早就活够了,自然也不怕死了。”

“山上的人,你见过多少?”

“很多,大概五六个吧,其中还有过一个蓝眼睛的外国人。”老人想了一下:“对了,他们杀人的那天晚上,一个人对我们说过,他说这座山上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见了光就得被枪毙的通缉犯,所以他们不在乎自己手里,会不会多一两条命案,还说我们年纪大了,他们也不想多造杀孽,可是让我们也别给自己找不痛快,这一次,我儿子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了我所在的这个村子,但我们俩才刚刚见面,你们就来了,所以在你们进屋的时候,我才误把你们当成了山上的人。”

听完老人的话,我仔细想了想,开口道:“你刚刚说,上次逃跑的那个人,刚刚走出不远就被发现了,还有你认为他们这么快就发觉了你儿子来这里,是不是说明,这个村子里,有他们的人在监视你们?”

“没错。”老人点头:“这个村子里,的确有他们的人,村里的那个小卖部,就是山上的人开的。”

“操!”杨涛听完老人的话,回忆了一下,然后有些后怕的看着东哥:“我想起来了,上次咱们来找人的时候,一夜都没什么收获,第二天早上,就是我去那个小商店买的东西,里面的老板,是一个三十多岁,面相很和蔼的人,当时我还没怎么理会,现在回想一下,那个商店的老板,是我在这个村子,见过唯一的一个还算年轻的人!”

“商店的人,是固定的吗?”我跟着接了一句。

“不是。”老人摇了摇头:“那个商店里,一般都有三个人,除了领头的人会偶尔换班,其余的人,每隔十天半月的,就会换一次,那个商店里的东西,是不对我们出售的,那些人也不让我们靠近,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

听完老人的话,我微微点头:“平时山里的人过来接客人,都是在哪见面?”

“客人?”老人被我问的一愣:“什么客人?”

“你他妈又开始装傻,是吧!”周桐听完老人的回答,顿时急眼了:“山里的人干的是什么活,你他妈不知道啊?!”

“我真不知道。”老人摇了摇头:“那些人接我来的时候,只是跟我说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