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1 / 1)

佛门咸鱼的苦逼日常 缘非不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给孕妇坐好了午饭,放到锅里热着,并交待了一番。看着时辰差不多,他们才出了小庙,一路往镇里行去。

可能因为天气好的关系,今日镇上走动的人不少。、

两个光头和尚出现,自然引人注目,尤其是缘行还在。

惮于修行者身份与缘行之前的除祟功劳,表面谩骂嘲讽自是没有,可背后指指点点小声议论还是免不了的。

可这般小声议论怎能逃过两个和尚的耳朵,闲话难听刺耳,便连修行多年的玄悟都有些变了脸。

可他反观缘行,表情只是轻微有些起伏,只一瞬便恢复了正常,行走自如,淡笑俨然,仿若四外的闲言碎语都不存在一般。

这时,玄悟才彻底相信缘行之前的话,怔望半晌,他才幽幽叹道:“为兄佩服,师弟好修行。”

缘行脚步一顿,接着赧然,他自然不是真修炼到心静如水看破虚妄的境界,到此地只为完成任务,一结束便回返,更无心将这座小庙发扬光大,自然进退无碍,显得无欲无求。

当然这话无法解释,只能笑笑应对过去。殊不知他这番反应,更叫玄悟刮目相看。

镇子并不大,没多久便远远看到了陈府。

缘行突然挑眉,只见此时陈府大门洞开,陈念生正带着小厮伫立阶上,冲着他们招手。

“二位大师可算来了,陈某已等候多时。”待他们走进,陈念生大声招呼着迎上来。

“阿弥陀佛,见过陈施主。”缘行与玄悟合十回应。

“斋饭已经备下,二位请进。”陈念生伸手虚引。

“可还有其他宾客?”缘行的视线往左右扫了扫,见街上不少看热闹的人,却没有人靠近大门。

“客人只有二位。”陈念生呵呵一笑,领着他们进了自己院子。

“多谢施主。”走在石子路上,缘行突然说了这么一句。开大门迎客,这在古代已经是很郑重的事情了,今日陈家如此做,明显是在声援,怎能不叫他感动?

前方的陈念生闻言回头,不在意地摆手:“作为朋友自然要为你张目。”顿了顿,又笑着打量他:“流言伤人,和尚是否恼了?”

缘行则回以笑容,一语不发。

陈念生这时也笑了,不知为何,这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觉得非常亲切,交谈没几句便成了朋友,接触时间长了更觉得对方乃知己。后来见了老陈,竟也能相处愉悦。想来,这就是所谓的投缘吧。

正如帖子上说的,今日天气喜人,所以用餐的地方仍是之前的那处凉亭,果然,老陈已坐在首座。

几人寒暄一番,纷纷入座。整个午饭的气氛很是融洽,陈氏父子都是健谈的文化人,缘行知识储备量大,玄悟走南闯北见识广博,四人交谈甚欢。

席上只谈论民风民俗朝堂故事,半点不提眼下镇上的风言风语。

只在最后宴席结束前,老陈举起一杯酒,与缘行的茶碗遥对,漫不经心道:“出家人照顾孕妇到底不方便,你庙里的女娃和孩子也是个可怜的。不如稍后将他们送到府中,念生妻子已然有孕,这女娃将养好了,还能做个奶娘奴婢,不比呆在小庙中要好上许多?”

缘行大喜,心下满是感激,一个女人住在自己那里,是真的不方便。

他刚要答应,身旁的玄悟却是开口:“外面流言未散,此刻将人送来未免显得刻意,不如稍等几日。”说完这句,他转向缘行,劝道:“他们母子身子还未大好,小庙虽然离此不远,到底颠簸,万一再出意外岂不是你我罪过?”

缘行皱眉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便也默认了……

回来的路上,玄悟好奇询问缘行:“师弟陈府这般高门有着关系吗?他们竟会替你出头?”

缘行听了可这话,脚步一顿,转头深深望他,片刻后才笑道:“哪有什么关系?只是相处投缘,有过几次愉快的交谈。”

“这样……”玄悟点点头,表情淡淡,也不知信了几分……

第一二三章 乌鸦

回到小庙,缘行先将情况与沈丫讲了,提起陈府,附近的人应该都知道的。果然,沈丫只犹豫片刻便点头答应了,毕竟,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住在和尚庙,她自己也不方便。

见她同意,缘行才出口气,说来惭愧,之前在宴席上无论是陈氏父子,还是他与玄悟很轻易将沈丫的命运决定了,这时才想起来要询问当事人的意见。

自己是不是也变了?难道是所处环境的关系?缘行暗自警醒,反思,决定晚课的时候多忏悔。

可不管怎样,陈府今日为他张目,又同意接这对母子过去,帮了他很大的忙,否则,单单一个营养问题就够头疼了。

到了晚课时间,他果然诚心诚意地发愿忏悔。

白日虽然受到了一番指指点点,但一个大包袱即将卸下,总还算心情愉快,这时打坐还早,便取出从陈府借过来的书籍,借着菩萨像前的烛光翻看起来,权当消遣了。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没有手机,更没有网络,又不可能去参与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只能靠着书本与打坐打发空余的时间。好在他算半个古代人,这种生活已经习惯,倒是不觉得有多枯燥。

他翻看的这本书是本游记,记载了本世界诸多的奇闻异事,写法也很有趣味,才翻开几页,缘行便投入了进去。

只是玄悟却显得心事重重,看着低头翻书的和尚几次欲言又止。

看书的时候最烦被人盯着了,缘行叹了口气,将书本合上,抬头对着对面的玄悟笑道:“师兄到底有何事这般烦心?不如说来听听。”

玄悟面显纠结,缓缓道:“师弟,我见你年岁不大,竟已触摸到先天,不知习练的是什么功法。”停了下,才又继续说:“我这里有两套佛门秘法,不知能否同你交换?”

“师兄说笑了,您都已是先天,怎会看上我的武学……”缘行开始以为他在说笑,但见他神色认真,才收回笑容,呐呐地道:“我修习的是童子功与我派秘法,实不能外传。”

虽然对玄悟所说的佛门秘法很感兴趣,但方丈师伯传授菩提玉身琉璃功时再三告诫不可外传。虽然相处了十几天,两人也经常坐在一起谈武论道,可关于各自的出身与经历涉及的不多,所以,他算不上多了解玄悟这个人,怎能轻易答应?

听说是师门秘法,玄悟的眼神变的暗淡,按这方世界的规矩,一旦涉及到“师门”两个字,便是不可商量的。他知道自己所图无望,只能长叹一声,再不言语。

这时缘行也没有了继续看书的心思,跟着叹了口气,收起书本,开始打坐。

这一夜,便在沉默中度过。

---------

第二日两个和尚谁也没提昨晚的事。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