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9 章(1 / 1)

剑起风云 沐潇三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姐说了一句:“剑道虽然与丹道没有一丝关联,但天地开辟之初,诞生了三千大道。看似互不干涉,实则皆有因果羁绊。”

顾恒生被五师姐的这句话给说动了,陷入了深思,认为很有道理。

于是,顾恒生放下了自己的一切神通道法,如同凡人一样看是研读五师姐亲笔写下的丹道理念和心得。

地面上的这十几本书册都是世间至宝,别说一本流落在外面,就是一页书册意外现世,都会令天底下的无数炼丹师疯狂争抢。

当世之人,仅论丹道之法,无人能够与五师姐向如玉比肩。

大世中州,尘道宗。

现如今的尘道宗可称世间顶尖的大势力,无人敢欺。

道主百里尘卸任了宗主之位,传给了自己唯一的弟子。他的这个弟子可不简单,数千年前得到了剑尊独孤殇和顾恒生的赠予的机缘,仅凭一柄三尺剑,便可镇压四海八荒。

“师尊,您真的要走吗?”

浅竹怜便是百里尘的亲传弟子,一身修为已经达到了九道极境。

“你已经长大了,可以撑起尘道宗的天了。为师完成了你师祖的心愿,是时候该出宗看看这大世繁华了。”

这么多年以来,道主百里尘没有走出尘道宗一步,为的就是防止宵小之辈来阻止尘道宗的崛起,影响了大世的局势。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坚守了数千年,尘道宗的底蕴已经极为的深厚了,长老弟子的实力堪称当世一流。而且,百里尘已经将自己的弟子真正培养了起来,足以担任尘道宗的宗主之位,撑起这片天地。

“师祖,尘道宗已经真正屹立于大世之巅了,您可以安息了。”

百里尘看了一眼道姑坐化的地方,深深的鞠了一躬。

接下来的日子,百里尘要为自己而活了。

太古之初,大世已至。

百里尘有证道之资,之所以没有迈出那一步,便是害怕证道失败以后会的动摇尘道宗的根基。如今百里尘将心中所愿全都完成了,可以去追求自己的道和自己的人生了。

可还记得年少时候的百里尘吗?

他一人,便是一宗,

为了复兴尘道宗,百里尘呕心沥血,费尽千金万苦,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今日,百里尘卸下了一身的责任和重担,总算可以重入大世,看看世间的繁华。

“众生皆论长生好,世上谁人能逍遥。”

百里尘穿着一件朴素的道袍,大笑了数声,走出了尘道宗的山门。

叹长生,论永恒,唯独逍遥动人心。

百里尘下山,引起了诸多大佬的注意。

数千年以来,道主百里尘犹如销声匿迹了一样,从未出面。可是,世间强者从未将百里尘遗忘。

虽然时代已变,可世间生灵从未忘记数千年前的那一世,可谓是群星璀璨,妖孽多如牛毛。百里尘能够与剑尊和九先生等人比肩,非同凡响。

一方星域,一个穿着道袍的男子出现了,他径直走到了一个穿着朴素袈裟的和尚身前:“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没变。”

“施主也一样。”

和尚双手合十,微微一笑。

“我已经将身上的重担都放下了,可不像你活得这么累。”

道人的嘴里叼着一根草,轻松惬意。

“贫僧心有宏愿,不累。”

和尚轻声说道。

道人望了一眼天边,然后转头看着和尚:“你是为了这大世苍生,还是为了心中的那一点遗憾?”

“都有吧!”

和尚深思了良久,没有避讳这个问题。

“你可真是伟大。”

道人佩服道。

“贫僧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和尚,亦有私心。愿用一生济世救人的功德,换一人一世平安。”

和尚和道人虽然已有数千年没有见面了,但双方没有隔阂,如同年少时一样敞开心扉。

“我可不懂这些情情爱爱的事情,难以理解。不过,我支持你还俗,这个提议如何?”

道人说道。

“天下不平,谈何证道,又谈何还俗,阿弥陀佛。”

和尚曾许下宏愿,若是那人可以转世平安,愿意用一生之力普度众生,济世救人。和尚不会食言,不为世人,只为自己曾辜负的那个人。

第两千零三十五章 天命真的难违吗

第两千零三十五章 天命真的难违吗

一次遗憾,一生来弥补。

佛子的这一世为了大世苍生,也为了护佑那一人平安无恙。为此,佛子走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济世救人。

道主百里尘放下了自己肩膀上的重担,一身轻松。现在的他,终于可以去追逐自己的道,看看更加辽阔的天地和繁华的大世。

大世北州,一个无人问津的偏僻角落。

对于世间修士来说,二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犹如昨日。可对于一个凡人而言,确实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一个穿着兽皮的年轻男子正在尝试着修炼,自他五岁开始便想要成为一个修行者,不求扬名立万,只求一世逍遥。

但是,这个世界很是残酷,这个年轻男子乃是废体,毫无灵根和修行天赋。除非有绝世大能愿意耗费心神为年轻男子打通经脉,不然男子没法引气入体。

可悲的是,不会有绝世大能为一个废体耗费心力。即使真有这种情况,男子最多只能修行,毫无天赋。如此情况,怎么可能会大修士帮助男子呢?

自五岁开始,男子日夜修行已有十五年。这些年以来,男子从未有过一日停歇,风吹雨打都阻止不了他的步伐。

可惜,整整十五年,男子都没有将一缕灵气引入体内,依旧是一个凡人。

“石头,回来吃饭了。”

夜幕降临,一道苍老的声音落到了男子的耳中。

“知道了,钱爷爷。”

男子没有姓名,村里人都叫他石头。

石头这个称呼,还是老钱头给男子取的,希望男子可以像石头一样命硬,不至于早早的夭折了。

石头今年刚满二十,脸上的稚嫩还没有褪去。这些年以来,他一直跟着老钱头生活,将老钱头当成了自己最亲的人。

当然了,还有村子里的老人都是石头的长辈。虽然这些老人对石头很是冷漠,但偶尔还是会给石头一些修行上的指点。只不过石头乃是天生凡体,得到了指点也完不成引气入体,让村里的老人失望至极。

久而久之,村里的老人基本上不会理会石头了。

唯有将石头捡回来的老钱头,与石头有了很深的感情,一直生活在一起,没有嫌弃。

“石头啊,你都努力这么多年了,应该知道自己不可能修行的,不要在挣扎了。趁着现在还年轻,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也不枉来人间走一趟。”

老钱头语重心长的说道。

“钱爷爷,我就想修行。”

石头坚定的说道。

老钱头似乎早就猜到了石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