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只怪敌人太强
我去你大爷的,你们这要是再聊下去,是不是都要给我戴帽子了啊你们?!
刘宽恒气不过,好在这时候,前排有人嫌弃他妻子和闺蜜太吵,让他们不要再聊,这才稍微清静了些
然后?!
然后刘宽恒就看入了迷。
哪怕画质辣鸡,哪怕音效差到了极点,还不时有人走来走去,但精彩就是精彩,不会因为这些细节而改变。
剧情的精彩,对现实社会的讽刺,以及他们那精湛的演技,都难以忽视。
知道完结的字幕出现后,视频黑了下来,戛然而止。
“这”
刘宽恒张了张嘴,久久无法言语。
方才看完侠盗迷城之后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一点信心,在此刻荡然无存
这还有个锤子信心啊这?!
半点都没有!
是,侠盗迷城其实也不错,从剧本,到选角、演技再到特效,都是及格线以上,甚至可以说是中上水平。
比如按照常见的电影评分,一般八分以上都是经典之作,八点五分就是大众经典的话,那么侠盗迷城应该能拿个七点五分以上。
接近经典的水准。
但现在看完天下无贼后,他悲催的发现,对方应该是在八点五,甚至是九分以上!!!
这特么就难受了。
电影更精彩、排片率更高、演员本身的人气也更高,这还怎么比?
侠盗迷城明天的排片率能提高?
得了吧,能维持不动,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林毅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多精彩的剧本来?!而且,还是针对性的创作。”
“我不服!”
难受的一批
但刘宽恒也无计可施。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打开了电脑,登录微博,然后分别查看了两部电影的网友评论。
侠盗迷城的评论中规中矩,好评差评都有,相对而言,好评更多,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比想象中更好什么的
从口碑来看,无疑是成功了。
绿茵娱乐这第一炮,算是打响了。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二者相比的时候,原本的确是能引起一波热潮的侠盗迷城,如今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一切的一切,只因天下无贼太经典!
天下无贼官方微博评论区,诸多评论不断冒出来,几乎每秒钟都不止一条
“精彩!”
“说真的,比想象中好看很多!强烈推荐。”
“黄牛,黄牛有吗?我特么要买票啊!什么,你们也没票?靠,你们怎么做黄牛的?!一点都不专业”
“话说回来,整个故事虽然有笑点,但我感觉到更多的,其实还是压抑”
“能不压抑么?据我老爸说,这其实是二三十年前的写实片,那时候,就是这么多贼!”
“但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么多贼,所以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下无贼,当然,能感觉到天下无贼的人,不知道的是,哪里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他们负重前行罢了。”
“是啊!这电影太真实,也太好看了。”
“逼王的演技就不说了,这厮的演技一向不错,夸他的话,这厮肯定会嘚瑟,但是包租婆的演技,竟然也好到这种程度,真实让人意外啊”
“谁说不是呢?还有王世杰,本来我们都认为这货应该是个反派,是个BOSS,谁知道他竟然还真就把老实人给演活了!”
“老实人本人啊!”
“厉害!”
“”
各种评论层出不穷,几乎都是在讨论剧情,在感慨,在交流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人观众是真的看到心坎里了,是真的觉得很有意义!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这般交流!
从剧情,到演技的夸赞,更能说明很多问题。
一个电影成功如否,如何评判?!
很简单!
如果,一个电影上映之后,从剧情,到演员,都让人记忆无比深刻的话,那这部电影就是成功的。
更不用说,电影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看到这里,刘宽恒关了电脑,陷入沉思。
“如果把侠盗迷城和天下无贼放到一起来对比的话,结果会是怎样?”
“”
沉默。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最终,他心中的答案是,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存在,根本无法对比
“唉!!!”
深深的叹息,格外的无奈。
家里。
一个让林毅十分意外的老人,打来电话。
“徐叔?”
林毅接通,颇为惊讶。
已经数年没联络过的徐志军,竟然打来电话,着实让他有些好奇
“哈哈,天黑了还打扰,小林你可别见怪。”
“哪里的话?”
林毅笑着回应:“徐叔能联系,是我的荣幸啊。”
“别这么说,我没脸啊”
徐志军苦笑:“之前的事儿”
“都过去了。”林毅打断。
“都过去了?你倒是看得开。”
徐志军也不是钻牛角尖的人,转变话题道:“你的新电影,我看了,天下无贼,真是难得一见的好电影啊!”
“您老太客气了。”
“这不是客气,是事实,真的好。”
徐志军郑重道:“现在这个社会啊,太浮躁,也太粗浅了,咱们国内的电影市场虽然一直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但却还是被西方化不断影响,渗透着。”
“以往,我们还有或多或少的艺片,或是纪实片,但现在,大多都在追求特效、追求米国大片一样的刺激”
“看起来发展的更好了,但实际上,化底蕴、民族化自信,却更加的落寞了。”
“所以,你的天下无贼真的很好,或许没有展现化,但却展现了一种事实”
“一种,现在的年轻人不敢想象,甚至不愿意去相信的事实,这种电影的好处,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好处么?
林毅有些恍惚。
既然徐志军这么说,那肯定是有好处的,不过具体是什么好处呢?
想了想,不知道答案。
这都是官方大佬该操心的事儿,他不用管那么多,但徐志军这个电话过来,倒是让他有了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