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1 / 1)

修仙游戏满级后 文笀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4个月前

好的紫竹和一块蕴藏着雷意的原矿。

回到书屋后,胡兰已经从兴奋劲儿上下来了,倒是开始伤感起来,说着些不舍得的话,请求叶抚明天再走。

叶抚没有同意,他是个说走就走的人,该打点的都打点好了,多留一天也没什么意义。胡兰只好苦巴巴地接受下来。

叶抚出门时,秦三月就知道他回来后就是出发的时候,所以便开始收拾东西。要带上路的东西是提前就准备了的,所以只需要装包即可。对于装包这块儿,叶抚是用了家乡地球的方法,他之前去布衣坊做衣服的时候,就特意做了三个背包,拉链难得做,就用紧松带的办法,反正手工技艺摆在那儿,做出来的背包自然是很好的。

一趟出门要带的东西除了一些日用品,就只有盘缠和衣服了,所以说并不多,但是三个人的加在一起来也还是不少。大大小小三个背包是塞得满满当当的。

秦三月比较细心,临走之前还特意把书屋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遍。顺便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地方落下钱。于她而言,出远门的话,钱还是要随身携带着。她想明白了,即便是在外面有被打劫的风险,也没必要留钱在书屋里。因为,需要抢钱的不可能打得过他们,而打得过他们的又不需要抢钱,所以不论如何都不会被抢钱,还是带在身上更让人安心。

东西都是收拾好了的,所以叶抚回来后就只需要背起背包出发就是了。

胡兰因为带着木剑“大剑仙”,并且原则性、底线性地认为,剑这等器物,一定要背在背上才符合其身份,所以她宁愿把背包背在面前,也要大大方方地把“背上负剑”这件事给表现出来。叶抚没有说什么,毕竟胡兰现在好歹也是个筑基修士了,一个背包怎么背都是没问题的。

而秦三月因为可以操控过道风帮她拖着背后的背包,也很轻松,所以这趟出门,其实真的就是去旅游的。

大包小包地背着,邻里看到了,也就知道他们要离开了的。叶抚所说的理由是“出门游学半年”,一众邻里也没当什么永别的事情,只是说一些“路上小心”和出门在外要注意的人和事之类的事情。

就这一点便可以看出来,叶抚几人在这条街还是挺受欢迎的。尤其是秦三月,平时里她没少帮这家忙,那家忙的。好几个老人扯着她就当是自家孙女,一番认真地叮嘱后才放她离开。

告过别,走起路来才算是轻松许多。

但是,走了没几步,叶抚就发现,原来秦三月还是个“强迫症”。

走几步,她就问“门窗都关了吗”、“晾的衣服都收了吗”、“厨房的水缸放空了吗”、“被褥有好好放进柜子没有”。每次,惦记着惦记着她就忍不住要回去看看。还是叶抚,十分地耐着性子跟她说都好了,什么都弄好了,才算是安心地走到了城里驿站。

搭上前往洛云城的马车后。车轮滚滚之间,便离开了黑石城。

叶抚心情很好,重拾年轻时的习惯,打算写一些游记聊以消遣。

马车上,他翻开装订好了的空白纸张,一笔一划写下

“天元纪一千五百三十二年五月廿四,出发了……”

dd8。阅读网址dd8

第一百二十六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更求订阅)

五月。由黑石城前往洛云城的官道上。

马车颠簸,阳光正好。挂在马车车窗上的花布帘子时不时便被轻风吹开一些,然后外面的阳光一缕一缕地洒进来,照在车中一行人的脸上,映衬出些许金黄明快。

马车里并不止叶抚三人。这是一辆六人座的马车,有后、左右三侧位置,前边儿由两匹红棕马拉着。

除了叶抚三人,还有一位老人和一对夫妇。老人坐在后侧的位置上,叶抚坐在他旁边,那对夫妇坐在左侧,秦三月和胡兰两人坐在右侧。大概是早早赶车,那对夫妇脸上都带着倦意,依偎在一起,紧紧抱着行李细软,女人靠在男人肩上,男人靠在女人头上,微微沉沉睡着。马车时不时颠簸一下,男人会眯开眼瞧一瞧,发现没什么事儿后又重新闭上眼,女人则是舒服地睡着,不被惊扰。一副温馨和谐的画面。

刚上了车,稍作歇息后,叶抚就拿出提前装订好的册子开始记录他的“旅游日记”,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他全然将这处出行当做是一趟长途旅游了。像是写日记的那般,标落时间,“天元纪一千五百三十二年五月廿四”。天元纪是这方世界的统一纪令,也就相当于年号。虽说各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的年号,但是为了避免时间上的错乱,由儒家统一制定了年号,称作纪令,如今便是天元纪一千五百三十二年。就单单这一方面,或多或少看得出来儒家在修仙界的地位。但凡能够统一制定标准的势力,总不会差的。

叶抚知道出门在外,使用毛笔,不论是怎样的规格总有些麻烦,所以临行前就自己研究,按照地球老家钢笔的原理做了只笔。写起来还算顺手,模样也还是中规中矩。起初秦三月和胡兰倒是好奇他做的这笔,但是怎么使都使不惯,还是老老实实地用毛笔。

用这简易钢笔就着墨水在纸上写字,有些时候总会让叶抚有在地球老家的感觉,难免还是有些怀念,以此缅怀一下也是极好。人嘛,总是得要点生活的调剂品。睹物思念也好,着手缅怀也罢,总归是聊以慰藉的事物,有是极好,没有也罢。

即便是出门,平日里的读书和功课也依旧是少不得的。读书这件事,只有成为习惯才是正儿八经的读书。秦三月比起胡兰来更容易沉下心,上了马车知道已经是离开黑石城了,就不再去惦记书屋里的闲杂琐事,解开背包的绳索,从里面取出本书来,便安安静静地读着。有轻风拂过发丝,有阳光洒落肩头。恍然看去,她便是坐着就是一片祥和宁静的文学少女。

乍一眼看去,叶抚才发觉秦三月在书屋呆了两个多月后,模样秀气了不少,加上时不时撩卷起垂落眼前的头发的动作,倒是挺符合“文学少女”的气质和形象。

至于胡兰则是扭着身子,缩着小脑袋微微揭开帘子一点点,一对眼睛打量着马车外,官道旁的景色。因为筑基前,她准备十分充足,所以筑基完成后很快就稳定了身体的气机,看上去也就是个普通的小姑娘,带着一对好奇的眼睛看世界。

“阁下应该便是城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