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凡是有重点,一些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需要着重关注。
首先,机头雷击点! 这个尤其是在夏季雷雨多发的情况,因为雷击事件涉及到处罚的。
航前必须确认没有雷击点或者雷击点已经被处理,否则,很容易替别人背黑锅。
其次,发动机的检查! 这个主要检查发动机叶片有无缺少破损,发动机腔道里有没有异物。
毕竟,旅客往发动机里丢硬币的事儿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
再者,机体是否有破损,轮胎齿痕是否被磨平,有没有机油滴落,尾撬有无磨损。
这里特意提一下尾撬,不是说尾撬在绿区就表明没有擦机尾。
有时候擦了机尾,尾撬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下来,重回绿区。
所以,不仅仅要看尾撬是否在绿区,还要看尾撬是否真的有磨损。
擦机尾是比较严重的事件,一旦机组和机务都没发现,那背的黑锅就大发了。
这次常教员让那个一副只负责加油填本就行,其余所有事都有徐清来完成。
绕机检查完成,就可以进行驾驶舱准备了。
对于这种跟班都没几天的学员,一般教员都不太愿意带,因为实在是太麻烦了。
需要时刻监督,一不小心把哪个开关扳错了,高度调错了,那就因小失大了。
所以带学员,尤其是级别低的学员极其耗费精力。
不少教员在学员提出上座的要求后,会委婉地拒绝。
也亏得常教员把徐清当徒弟带,否则谁有这份耐心? 驾驶舱准备徐清在模拟机上已经做过很多次了,算是相当熟练了。
不过毕竟换成了真机,拨动每个开关都很小心,生怕弄错出了什么问题。
这可不是模拟机,没有重来的机会。
常教员就坐在观察员的位子上,全程盯着徐清的动作。
即便徐清在模拟机上自己演练过无数次,但是到了真机上还是出了问题。
问题就出在设备冷却的开关上! 设备冷却并没有关这个选项,只有正常位和备用位。
一般而言,飞机面板的开关都是向下,比如偏航阻尼,油泵,风挡加温,液压等等。
某些少见的三相开关,比如组件开关,有自动,关和高流量三个位置。
比如隔离活门,有开,关,自动三个位置。
一两个电门在起飞的时候都是在中间位,即组件电门自动位,隔离活门自动位。
罕见的有au引气电门和au电门,在发动机起动完之后会处于关闭位置。
因为发动机起动所需要的电源和增压空气正常都是au提供。
一旦发动机起动完成,就可以用发动机的发电机供电,以及发动机引气供气。
在起动好发动机之后的滑行前程序,有两个步骤就是关au引气以及au电门。
这个比较好理解,关往上,开往下。
但是呢,设备冷却的电门,往上是正常位,往下是备用位,所以大部分时间这个电门是往上的,非常突兀。
有些人准备不小心,一囫囵枣地全弄到朝下,那就是错了。
徐清也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只是一顺手,把设备冷却的电门也弄到了备用位。
常教员呢,也不作声,就看看徐清会不会检查。
在模拟机改装的时候,他就再三强调,低号位的时候,程序难免疏漏,要养成回头检查的习惯。
他是要看看徐清有没有记住他的话。
徐清虽然紧张,却没有忘记常教员之前的教导,除了cdu没打,其余弄完之后,又是从上到下过了一遍。
这一次复查甚至比第一次还仔细,因为他知道刚才因为第一次上座,兴奋又紧张,脑子有点儿空空的,真有可能漏项。
现在冷静下来,更要细心复查。
常教员在后面连连点头,就算徐清后面没查到设备冷却的错误,他也可以接受。
毕竟,态度才是决定一切,能记住自己说的话,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将来才不会出大问题。
不过,常教员还是小看徐清了,冷静下来的徐清,每一处电门都小心检查。
在轮到设备冷却的时候,明显顿了一下。
nor两个标志一上一下,他又不是文盲,自然是知道是什么意思,也当然知道正常应该在nor位,可是现在他犹豫了。
会不会是我忘了什么?所以刚才才把电门放在备用位? 想着,徐清把放行资料的飞机故障单又翻看了一遍,确认设备冷却并没有问题,才犹犹豫豫地将电门置于正常位。
常教员在后面看得暗暗发笑,面板准备也差不多了,就坐到了左座,一会儿徐清要打cdu,他要盯着。
令常教员没想到的是,徐清打cdu倒是很快,而且没有错误,就是在选x市的落地跑道时有些犹豫。
x市机场是双跑道运行,05l,23r,以及05r,23l。
当时ar报上所示的风是22003,那肯定是用23号跑道,关键是23l还是23r。
进场程序也没有问题,23l和23r共用一个进场,都是从nsh方向进场,连过渡点都是一样的。
“选23l吧!”常教员直接跟徐清说。
每个机场落地和起飞跑道都会有一定规矩可循,并非蒙眼瞎猜的。
第五十六章 背黑锅
“现在cdu打好了,干嘛呢?”常教员问道。
徐清看了下时间,离起飞时间还有不到五十分钟。
“上客吗?”徐清不太确定。
常教员也瞅了眼时间,这次机位有廊桥,上客特别快,提前五十分钟其实没必要。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徐清想到上客,那就跟他说道说道上客的事。
“之前公司不是下了通告吗,远机位提前五十分钟,有廊桥的最晚起飞前四十分钟,你现在喊上客其实有点儿早。
不过没关系,你说说现在怎么上客?”常教员问道。
“联系现场?”徐清有些拿不准,模拟机改装的时候并没有详细讲过,只是大略说了一下,而且他也不知道k市机场的现场频率。
“联系现场没问题,乘务长!”常教员忽然朝门外喊了一声。
乘务长应声而来,奇怪道:“怎么了,机长?” “地服在吗?”常教员问乘务长。
“在呢,在呢,是要上客吗?” “你看,如果地服在你可以直接跟地服说,他会安排好。
不过有些机场必须在现场频率里喊,有些机场的上客时间是固定的。
比如,一些省内机场规定起飞时间半个小时上客,就算你喊得早,也照样是半个小时。”常教员语重心长:“有点机场天天延误,还必须上完客准备好才能排队,这个时候就要早点儿上客,早点儿排队了。” 信息量太大,徐清一下子有点儿接受不了。
“别想了,你先联系现场吧,我就不跟地服说了。” 徐清嘴唇抿起,眼巴巴地盯着常教员,不见动作。
“不知道怎么用第二部吗?”常教员还以为徐清不知道怎么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