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参加高考了(1 / 1)

第102章 不参加高考了

  “研究生考试要恢复了!”

  听到这消息,王青青又兴奋又有点儿忐忑。

  忙问谈越,“那有什么要求吗?” 这要是面向高中生招考,她就直接跳过高考读硕士了。

  “据我所知,高中毕业生就可以考,不过考试内容挺难的,应该会涉及大学的东西。”

  王青青理解的点了点头。取消高考很多年了,大学生很稀少,如果只能大学毕业生报考,那估计招不到几个人。

  要求降低到高中生,反倒是适合一些一直钻研的,毕竟有好些老三届高中生仍然还在坚持学习的,这次就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但是对于那些临时抱佛脚的,那基本是考不上的。

  谈越也是知道自家对象虽然只是高中生,但科研能力非常强,这研究生考试对她估计没什么难度,才特意过来说给她这个事儿。

  据他所知,这一批研究生导师都是各领域的泰山北斗级人物,这要求肯定就低不了。

  “青青,这次考试是导师出题,专业涉猎应该挺深的,你想报考什么方向的?我给你打听一下导师信息,找找资料,能有个针对性的复习。”

  王青青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我想报生物相关的专业。”

  “……”

  谈越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

  “你不学机械类?” 他很是吃惊,这机械研究的好好的怎么还改盘子了?

  这……岂不是浪费天赋?

  他怀疑王青青是心血来潮!

  许是看出谈越的想法,王青青盯着他一字一句道,“我没开玩笑,机械类理论和实践我都研究挺深了,研究生打算换个全新的领域。”

  她原来是打算参加高考,在大学里修生物和机械的双学位。

  不过……这研究生的学习和大学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留给她学习生物的时间不多,还是专注搞生物研究。

  未来,她打算把生物和智能机械的融合,作为她的主攻方向。

  原来她是打算按部就班,在机械制造领域深耕下去的。

  但是,自从上次在研究所那个晚上看到生物战甲以后,她特意去机械城查找了一些资料。

  慢慢的她对两个学科的融合发展,更有兴趣了。

  而且,她发现生物机械未来天花板很高,除了生物战甲,基因药剂……这些基础研发。她还在机械城看到智能飞车,宇宙飞船,仿生器官……这些都是生物与机械的完美运用。

  就拿仿生器官来说,它是把人体器官通过基因片段读取技术,提取相关数据制造出仿生器官,安装到人体里替换受损器官。

  她在系统里看到,在未来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想到上辈子人们996,007,导致很多年轻人身体亚健康,各种器官损伤的不在少数,她觉得未雨绸缪很有必要。

  谈越听她这么说,了然的点了点头。对于王青青的事业学业,他从不插手。

  不管她想做什么,只要不违法犯罪,他都会支持。

  不过,自家对象这么上进,他也不能落后,“我也打算去读研究生。”

  王青青听他这么说,诧异的看了他几眼,“你要退伍?” 不像啊?谈越不是立志要一生献给祖国国防事业么?

  谈越好笑的摸了摸王青青的脑瓜,“怎么可能退伍,我到时候会报考国防大学。以后估计的趋势是现代化科技化战争,传统的靠人力很难赢得胜利了,时时给自己充电才不会落伍。”

  听到这话,王青青真是挺佩服的,谈越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居然能对未来战争预测这么精准。

  以后可不就是科技战争么!

  像她穿越前,北边的大国正跟旁边的乌国打的热火朝天,拼的确实是科技军备实力。

  现在虽然是七十年代末,不过西边的瑞国和美丽国,应该已经把高科技运用到军队里了。

  想到这里,王青青有了些许紧迫感。

  她们华国的军工还是落后太多了,哪怕是有很多科学家投身,但奈何起步太晚,差距仍然很大。

  王青青抬头看了一眼,谈越在月色下越发深邃的眼神,扬了扬拳头,狡黠的笑道,“男朋友,咱们一起加油哦!”

  随之,眨了眨眼睛,“我等着做未来的将军夫人。”

  谈越勾起唇角,握紧她的小手,云淡风轻的道,“我尽量。”

  *

  王青青在京市机械厂的生活接近尾声,初代数控机床已经制造出来,投入生产一线。

  极大的解放了底层工人的双手,生产效率也有了很大提升。

  最近几个月,全国各个厂子接待了很多外商,零件制造和产品加工的订单接了不少。

  本来有一些外商,就挺看好华国市场,奈何限于生产效率实在太低,产出有限,就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国家。

  这自从有了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上来以后,以前的好些外商就在华国下单了。

  毕竟华国制造是出了名的质量好,人工成本低,如果不是傻子都会知道怎么选。

  京市机械厂制造出数控机床以后,就把它卖到了全国各地的厂子里,这不地方厂子的生产力一下子提上来,赚了不少钱。

  因为这事儿,王青青在上面挂了名,还收到大领导的亲笔赐字,被王青青珍而重之的收了起来,这可是能当传家宝的东西。

  除了名誉奖励,王青青还得到了物质鼓励。

  京市机械厂给她在新建的家属院儿,留了一套小洋房,直接过户到王青青名下。

  知道她喜欢四合院,京市政府直接给了她一套二进宅子,就在后海附近,位置挺好。

  最难得的是保存完好,这套宅子以前一直作为政府的办公地,最近搬到新的办公楼才腾出来。

  *

  还有三天就要回安华市,科研楼那边她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王青青一直住在三进四合院儿里。

  每天除了复习谈越给她找的研究所考试资料,就是吃吃喝喝逛街。

  申源源老家就在附近的津门市,知道王青青快要回去了,这几天一直粘着她,时不时的就来找她。

  当然,他这次就不离开了,因为跟着王青青做研究,表现也挺出色,申源源正式调到京市机械厂,从此以后就是科研楼一名正式研究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