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土到极致就是潮?(1 / 1)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 词酒 3001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99章 土到极致就是潮?

  ‘明月手机’这个名字原本是为了呼应‘海上明月’计划的, 可用了没多长时间就遭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吐槽。

  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这个名字太土了,土到都不像是万物集团出品。

  看看东方美学下面那些产品的名字,个个诗情画意, 怎么到了手机这种高大上的产品上, 就起了一个这么土里土气的名字?

  难不成是充分考虑了老祖宗的意见——贱名好养活?

  更有过分的, 陶娇杏当初时不时就给《百姓日报》投稿,分享自己看的书籍, 认识了一位笔友, 叫‘辞旧’,也是写商业财经的。

  陶娇杏的这位好笔友特地登报调侃了一番, “陶娇杏是我所见过的最聪明、最懂消费者的商业鬼才。她对商业学、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洞察, 都要远超于同行。”

  “在全国护肤品都只有润肤霜、润肤膏的时候,陶娇杏独创出了‘娇杏’系列, 不论是精致奢华的包装还是曼妙的肤感,亦或者是让人欲罢不能的调香,都成为了消费者心中最独到的记忆点。”

  “而如今全球的审美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 遍地都是诗情画意的山光风月,陶娇杏特立独行地选择了一个很土气的名字, 引发全民热议, 这恰好成为了最有力的宣传点。”

  “虽然名字土气了一点,大家的吐槽多了一点,但并不影响销量, 反而在口口相传的吐槽中销量迎来了一轮又一轮地井喷式上涨。陶娇杏的这一招, 可谓是‘土到极致就是潮’。”

  “此外, 据我所知, 这款手机在国外用到的标识是传统汉字‘明月’与英文\\\'MOON\\\'以及意境画的结合, 依旧走在时尚的最前沿。哪怕将目光回到国内, 这款手机的设计都是无可挑剔的,唯一值得诟病的名字,也只剩下了名字。我们可以说这个名字难听,但不能说这俩字设计得丑。”

  “万物集团背后有这么一位掌舵人,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奶粉厂做成全球商业体的前三十,陶娇杏居功至伟。”

  陶娇杏同‘辞旧’太熟了,之前她去上-海的时候,还与‘辞旧’约过下午茶,这位笔友原本供职于商业报社,是专职编辑,后来进入上-海大学的新闻系做起了老师,说话风趣幽默,字里行间都是内涵。

  她看完‘辞旧’写的这篇文章,在报纸上圈了几处出来——‘土到极致就是潮’、‘这个名字难听’……

  一生要强的东北女人当场就决定给‘明月手机’改个名。

  改啥名?

  叫朝阳?貌似还是很土。

  学一下国外那个品牌,叫菠萝?橙子?西瓜?水蜜桃?好像奇奇怪怪的,要是真这么改了,估计骂的人会更多。

  思来想去,陶娇杏决定还是保留原名,卖到一半突然改名对品牌不好。

  不过也不能白被‘辞旧’这么内涵一回,她提笔就写了一篇文章,总结了一下国内那些跟在万物集团后面邯郸学步的品牌。

  这些品牌有一个共同特点——马后炮。

  她就是通过这个故事来内涵‘辞旧’的,这个还击别人可能不懂,‘辞旧’肯定能琢磨出来。

  ——————

  万物集团本本分分做生意,陶娇杏以为和平安稳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哪能料到欧盟突然发出一纸禁令,认为万物集团存在垄断行为。

  倒是没要求万物集团撤出欧盟市场,而是要求万物集团生产的产品在欧盟市场中的流通总量不超过百分之四十。

  这意思很明显,要万物集团在电器、护肤品、药品等领域让出百分之六十的市场来,扶持欧洲本土品牌做大做强。

  可现如今的欧洲药品界、护肤品界、电器界,哪里还有什么有潜力的品牌?只要是有点潜力的,都在陶娇杏的‘钞能力’下被收购了,实在收购不动的就被商业竞争给挤兑破产倒闭了……

  陶娇杏收到禁令后看了一下,上面有签署这份禁令的各个国-家,其中分为主要签署国-家、认同国-家、中立国-家。

  这些国-家的国土面积以及生产数据在陶娇杏脑海中一一浮现,她对着地图和各地的销售数额研究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拿出了方案。

  中立国-家暂时就不动了,这些国-家争去争取,说不定能变成自家的友好国-家。

  她从主要签署国-家以及认同国-家里挑选了一些药品需求量高的国-家,直接打了叉——万物集团的药品不销售往这个国-家了,直接关闭门店吧。

  再对那些认同国-家中靠北的国-家采取护肤品门店关停计划,给这些国-家的群众摆两条路,一是继续用之前用的那种又厚又油腻还没什么效果的膏霜,二是去其它国-家的门店购买,毕竟欧盟内部是互通的,只是跑老远去购买有些费事而已。

  这里关几个店,那里关几个点,砍掉60%的门店还是不难的。

  砍完门店之后,就该砍产能了。

  陶娇杏很清楚,欧盟要的不是她关闭60%的门店,要的是万物集团的产品退出60%的市场,她这种做法属于‘治标不治本’的。

  可如果真的退出60%的市场,那这么多的产能该销往哪里?

  欧盟可是代表中高端市场的,她就算把这些东西转移去非洲市场,非洲兄弟们也消费不起啊……

  陶娇杏仔细捋了捋自己手头的筹码,东西好,价格不算太贵。

  可如果欧盟真要铁了心地禁,万物集团有招架之力吗?

  没有。

  甚至一点胜算都没有。

  她能做的,只能是用舍弃欧洲60%市场来送欧盟政-府一场‘剧痛’。

  她相信,好的产品,能够留住消费者的心。至于别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

  将她对海外事业的调整意见发给万物集团的海外事业部,陶娇杏立马就在万物集团内部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

  唯有不断改革,保证万物集团的技术先进性、对市场的敏锐感知度,这样才能保证万物集团不被时代的车轮碾碎成灰。

  陶娇杏反省了一下自个儿,她在追寻先进技术的途中,已经忘记了初心。

  她当初建‘东北牧场’的目的,可是要为全国人民的喝奶安全保驾护航的,建渔获食品厂也是,怎么现在就忘了那些偏远落后地区了呢?

  她知道非洲兄弟们消费不起万物集团旗下的中高端产品,可是在国内,消费得起那些中高端产品的人也不多,大多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一些内陆的城市。

  万物集团在乡镇的销售量主要还是靠食品类和一些基础日化品撑着,电子产品根本卖不动。

  “要是能把乡镇市场挖掘出来,作为承接这些原本打算流入欧洲市场的产品,那万物集团的燃眉之急就解了。”陶娇杏心道。

  可燃眉之急之所以叫燃眉之急,正是因为急到火烧眉毛了,根本不会留给万物集团开发国内乡镇市场的时间。

  更何况,想让乡镇人群也消费得起产品,首先得让乡镇人群兜里有钱了,收入提高了,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没钱拿什么消费?拿草纸吗?

  陶娇杏在纸上写下了‘助农’二字,心里也有了一个大致清晰的想法——去首都一趟,看能不能把供销总社买下来。

  供销总社如今在市场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虽然还没倒闭,但营业额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哪怕是在乡镇,大家也喜欢去林立的小卖部等购买东西,毕竟那里东西时髦、花样多,价格也不会比供销社贵多少……

  回想当初,‘特级奶粉’想进供销总社,还得排队等指标等名额,哪怕有首都国贸大厦的背书也不能插队。

  那会儿的供销总社多高高在上啊,如今却是几乎就靠着销售万物集团的产品维系日常收入了,这还是因为万物集团没开拓批发零售渠道,国内的食品、日化以及种子销售都是交给供销总社去统筹统分的。

  陶娇杏打算往首都一趟,争取能把供销总社从国营企业买下来,变成万物集团的一份子。

  借助供销总社在全国的‘供销网络’来开展助农计划,遴选各地的优质经济作物以及家禽家畜,召集万物集团内部的专业人才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做一整套面向全国各地的‘助农方案’出来。

  烟市的苹果好,那就利用供销总社大收特收烟台的苹果,并推进苹果种植与收获的科学化、现代化,争取让烟市全境的农民都能靠着种苹果发家致富,起码得买得起‘明月手机’。

  怀山的铁棍山药好,那就在怀山当地建设铁棍山药加工厂,新鲜的山药卖给附近的,距离太远的地方运过去担心变质,那就做成山药干或者是山药汁、山药饮料、山药牛奶,好东西值得走入千家万物,值得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

  华夏大地,地大物博,哪里没有点好东西?

  只是因为地方太大,走出当地的成本太高,许多好东西被蒙尘落灰了而已。

  ——————

  陶娇杏看了看写在日历本上的日常规划,月牙儿马上就要高考了,果断把同高层接洽收购供销总社的事情甩给谢挺去做。

  她得待在家里陪考。

  当初给过胖仔的待遇,必须不打丝毫折扣的给到月牙儿,这才是一位合格的端水大师的修养。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能厚此薄彼?

  胖仔已经去了空军工程学院,家里就月牙儿在,陶娇杏赶在饭点儿上,把当初问过胖仔的问题问了月牙儿,“月牙儿,你高考后想要读啥专业?”

  月牙儿歪着头想了想,“妈,我想学经济。”

  陶娇杏:“???”今年是哪一年?她是不是幻觉了?这兄妹俩咋想法还一样呢?

  作者有话说:

  快完结啦,正文和番外分的不会特别清楚,把美好蓝图勾勒出来就完事儿,预估还有3-5万字。

  最近真的有点忙,明天下午有个面试,需要去试讲,这周六答辩,忙完这周就真能歇一歇了,但还是会有杂七杂八的一堆事情等着去善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