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1)

相府表姑娘(重生) 梨鼓笙笙 643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5章

  晏安宁出了外书房,望着霜雪过后,越发澄净深蓝的天际,沉沉吐出一口气。

  顾文堂这样的表现正合她心意。

  倘若他真是被她的话激得轻薄于她,清明之时也如醉酒那夜那般唐突,可见他不过把她当作一个别致精美的玩意儿,末了大不了赔罪几句遮掩过去,最后还是会让她嫁给顾昀。

  但他听了她的说辞,便立时改了态度,装成稳重大气的长辈说要与她撑腰,却是太过刻意了——要将自己伪装成端方君子,大抵便是为了日后暗中做出非君子的行径做打算,便于届时撇得干干净净。

  至于那把刀,她早就装作不经心地递给了闻风。倘若他听进去了她方才的话,自会知道,怎么做对他最有利。

  她实在是厌倦了和顾昀来回拉扯,索性这回做个了断。

  *

  腊月十六,阳安侯带着媒人来到怡然居,同江氏商议小儿女结亲的事宜。

  因安宁早一日同她说过,江氏态度表现得很顺从,收下了定亲的信物,对着媒人道聘礼还得等她修书一封去信江陵,得了晏安宁生父首准,方能收下。

  本就是一家人里走个形式,媒人自然不会多说什么,笑眯眯地收了两边的红包,嘴里不住地冒喜庆话,称晏安宁与顾昀郎才女貌,一看就是佳偶天成,日后定然和和美美,多子多福。

  阳安侯听得心情舒畅,因谢氏和冯婆子带来的阴霾消散了不少。

  待媒人被送走,晏安宁识趣地退下,阳安侯便揽着江氏的腰,小心地扶着她上了炕,谈及这桩令他满意的儿女亲事。

  “你不知晓,昀哥儿昨日一出正房就给我表明心迹,说是无论如何都会娶晏家丫头,绝不会顾忌此事。你放心,待她嫁过去,小俩口定然能琴瑟和谐。”他很满意江氏的温柔恭顺,出了这样的事,不心有芥蒂阻止这门亲事,可见是识大体的,自然就想着为儿子多说几句好话。

  江氏虽依着安宁的意思应下了这桩婚事,但到底想着谢氏的事会不会让他们二人心生嫌隙,听闻此时原来不是侯爷自己一意孤行想补偿她,而是顾昀的意思,面上的笑容立刻就亲切了许多,也顺着他的意思夸赞一句:“昀哥儿的心性,当真是极好的。”

  阳安侯捋了捋胡子,也笑眯眯地道:“晏家丫头才是个头脑清明的,娶一良妇,日后子孙三代都有福。”

  二人和和气气地互相夸着对方珍爱的小辈,气氛倒是相当的好,末了,阳安侯便提起那冯婆子的事。

  原来经府里家丁审问过后才知,那冯婆子头回嫁人时生了个女儿,竟就是从前服侍江氏的梓兰,只是后来她改嫁了,将大女儿丢在了妹妹家养大,梓兰便随着姨夫的姓,府里竟是没什么人知道这事。

  江氏一听,这才知这婆子为何那般疯魔,一时心下不由有些感慨。

  梓兰生得漂亮,自打到了她身边就不太安分。起先她刚进府,和侯爷置气不得宠的时候,她便一个劲儿地想攀高枝去别的院儿。只是府里规矩森严,哪里容得下她一个奴婢四处流窜?于是她歇了心思,后来见侯爷也会来怡然居了,又巴巴地往上凑。

  可论及美貌,梓兰与江氏相去甚远,有江氏这难得的美人在怀,又是阳安侯颇费了一番心思带回京城的。二人燕好之时,阳安侯哪里还能瞧得上在江氏的衬托下显得面目模糊的梓兰呢?

  但梓兰心气高不服气,后来趁着夫人生产的时候,竟偷偷提着食盒混进了阳安侯的书房。若是她将阳安侯带到怡然居也就罢了,他只会当心性淡泊的江氏忽然学会争宠了,可那婢女竟不知进退地在书房都敢引诱于他!

  阳安侯虽算不上什么专情之人,可也是颇有一番傲骨的,微末之时上峰硬塞给他的如玉美人,他能放十几年都不碰,更何况马氏正在生产,一天了都没生下孩子来,俨然就是要难产的征兆……

  在这关头,他那还能想得起什么风月之事?一见那情状,立时就将人捆了出去发卖,至于后来被转卖到了窑.子里还是什么旁的地界,他却是不关心的。

  其实那时他甚至有些迁怒江氏,可去了怡然居,才发现她不知何时也病倒了,烧得厉害却连大夫都没请,只一心迁就着夫人那头不想冒头,而梓兰自己跑去勾引他,她身边倒是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缺,这才熄了怒火,又从身边指了几个得力的下人,调来了怡然居。

  据冯婆子说,梓兰后来被卖到了风月之地,染上了怪病,待她从庄子上赶来的时候,只来得及见到女儿被裹着一张草席扔出去的光景。她心里恨极了,既恨旧主谢氏不肯为她女儿说半句好话,也恨江氏性子软连个婢女都护不住,更恨马氏生产之事牵累了梓兰,由此想到了这阴狠的招数,想趁着江氏怀孕的机会,一箭三雕。

  提起此事,阳安侯颇有些不屑:“她倒是会恨人,实则最该恨的难道不是我这个发卖了她闺女的人?倒来寻你们的错处,可见是柿子专挑软的捏!”

  闻言,江氏也笑了起来,温柔地看着枕边人。

  起先她恨他为得到她不择手段,害得她和家里人天各一方,孤独地在这内宅艰难求存。可日子久了,竟也觉得眼前人虽算不上令无数人折腰的英雄人物,却也是行事颇有自己态度的人。细想起来,当年若是不嫁他,家中产业恐也要落入旁人之手,沦为受人欺凌的孤女。

  或许,这已然是她最好的去处。

  而今,倘若安宁能高高兴兴地嫁给昀哥儿,她的心情想来也会更加平静一些。

  阳安侯说罢,目光落在江氏工细的五官上,只觉得自打她怀了身子,楚楚风韵竟然更甚从前,这样一副钦慕的样子望着他,更让他心头微动。

  阳安侯眉眼温和下来,将爱妾揽得更紧些,一面笑着抚上她的小腹:“……这孩子这几日可还乖顺,没有闹你罢?”

  喁喁耳语,渐次低了,寂静的午后,荡出几分温情蜜意来。

  *

  听闻顾昀定亲,纵然年关将近不便走动,几个亲近的同窗好友还是盛情邀着他出门,在太白楼置了一桌席面。

  一群人推杯换盏过一番后,不免有人握着酒盅笑着打趣:“顾兄,你可真是有福气,到时金榜题名日,洞房花烛时,真是美哉快哉!”

  “唐二,你若羡慕,到时也在榜下晃一圈,看看有没有人捉你回去当女婿!”

  唐二公子撇了撇嘴,很有自知之明:“我可中不了,乡试都是踩着尾巴进的,春闱哪儿还能碰这种大运?”

  就着科举的事闲谈几句,唐二公子喝得越发醉,笑嘻嘻地问:“顾兄,你那未婚妻是不是生得美若天仙?不然以你的相貌,说不准便有高官家的姑娘一见倾心……这样巴巴地要将人娶进门,可见是个难得的美人啊……”

  虽是读书人,可男子们聚在一块儿,不是议论朝政大事,便是谈及风花雪月,也是寻常。不过顾昀不想将晏安宁当作旁的男子的谈资,因而只是随意扯开了话题,抬眸却见薛家公子正站在窗边看什么。

  和他聚在一块的,除了各家侯府公府的庶子,便是清流人家的读书人,唯有薛家三少爷,虽祖父做过首辅,家世不凡,又是嫡出,却不怎么计较这些,经常与他们往来。因而顾昀倒对他很有好感,当下便准备拉他回桌子上吃饭。

  刚一走过去,却有人从后面跳过来拍了薛炳一下,笑嘻嘻地道:“薛兄,看什么呢?”

  又伸长了脖子往外瞧,顿时惊讶:“咦?那是不是长公主的鸾驾?”

  薛炳本也只是在出神,闻言看了看,点点头:“确实是我嫂嫂的鸾驾。”

  当今陛下只有一位胞姐惠乐长公主,早前下嫁了薛家二少爷,可惜他英年早逝,发了急病去了,倒留下长公主和幼子孤儿寡母。长公主后来因触景伤情搬回了府邸,但薛家的人还会时常去探望,也还算是亲近。

  顾昀本没放在心上,可一瞥之下,却意外地看见了那位卫姑娘的婢女倩雪,一身宫装地坐在鸾驾前。

  他面色微变,还要细看,那纱帘被风一吹,骤然将其间慵懒坐着的娇客的面容暴露在他的视线当中。

  顾昀手中的酒盅顿时滚落在地,碎裂成一片一片。

  “顾兄,你这是高兴傻了,连杯子都握不住了么?”有人哈哈大笑。

  顾昀却没理睬,他只是死死地看着下头那辆鸾驾,却见其中的人似乎也被他们的声音搅扰了,初醒的潋滟水眸抬起望了上来,迎上他的视线,略有些讶然,旋即颊腮泛起嫣红地直视着他,一举手一投足,怎一个明艳妖娆了得。

  再无卫家姑娘那怯生生,柔顺依赖着他的神情。

  卫……

  顾昀失笑,半晌,接过同窗新倒的酒盅,一杯烈酒下肚,烧得他整颗心都滚烫起来。

  堂堂长公主,竟然这般费尽心思的接近他。

  他觉得荒唐,但眸光闪烁之际,却生出了另一种想法。

  他记得,陛下给长姐的封邑中,正好囊括了湘州地界,倒真是巧了。

  ……

  鸾驾之上。

  魏永嫣看了神情震惊的顾昀一眼,便开口命宫人将帘子拢好。

  真是有意思,竟然这么巧的,便在此处遇见了他。

  听闻他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妹,费尽心思要买什么东珠,也是为了那位娇滴滴的姑娘。而今两人好事将近,却是一桩佳偶天成的风流韵事,写进戏折子里,恐也是能让茶楼满座的。

  这可如何是好,她偏偏最厌恶这样的戏码。

  尤其是,他还是一位容颜清隽,温善儒雅的如玉郎君,是个手不释卷的读书人。

  魏永嫣笑了笑,朱唇轻启:“两日后的宴会,给顾家也下个帖子。”

  宫女倩雪恭敬应是。

  *

  因顾文堂和前首辅薛舜政见不合,薛家和顾家实然根本不怎么往来。后来薛舜退下来了顾文堂任了首辅,更是两相不大往来的情形。

  收到惠乐长公主的请帖,顾家人实然是很意外的。

  可转念一想,长公主现下已经不是薛家妇,为幼子办周岁宴也是在长公主府,请他们去,倒更像是替陛下安抚臣子,遂也不再多想,一家子的夫人姑娘,老爷公子,乃至寡居的太夫人都到场了。

  实然太夫人是有些不放心才去的,但到了长公主府,便将安宁待在身边,倒引得不少夫人过来问这是谁家的姑娘,可有婚配。

  太夫人听了颇有几分与有荣焉,却是笑眯眯地都挡了回去:“这么好的姑娘,老身要自个儿留在身边,你们可别觊觎。”却也没说是顾昀的媳妇,到底太夫人做事谨慎,虽说江氏道给江陵去信只是走个过场,但她怜爱安宁,生怕这事有什么波折,闹得人尽皆知反而误了她的名声,便也只是模棱两可地说。

  至于一些从顾昀的同窗好友口中听闻了此事的夫人,见太夫人这般,便也不多说了,免得开罪了这德高望重的老福星。

  说是给幼子办周岁宴,实则小孩儿体弱,不过抓了个周便抱进了屋里。小孩儿拿的是卷书,夫人们都说着吉祥话,道将来定然能成社稷重器,传承曾祖父的心志。

  魏永嫣一身明艳华服,雍容华贵,闻言听着也只是笑笑,并无多余的欣喜或是不悦,将上位者的姿态摆得淋漓尽致。

  不多时她也走了,见主人家走了,客人们便在长公主府四处逛了起来——魏永嫣颇得陛下看重,府里养了许多名贵的花卉,有些东西饶是见多识广的太夫人也是没瞧过的,见状,她也笑着挥手道:“你也去瞧瞧,和姑娘们一起玩吧。”

  因知晓晏安宁即将成为她们的妯娌,又见太夫人一直带着她在一众夫人面前行走,颇有给她做面子的意思,世子妃陆氏便也带着她说说笑笑,就连一向瞧不上她的金氏,也是努力摆出了和善的样子,并不在外人面前现眼——或许,这里头还有上回受了顾文堂一顿排揎的功劳。

  不过等金氏神秘兮兮地拉着她到一边说话,开口的却是:“你可真厉害,敢将未来婆母赶到湘州去,小叔竟然还愿意娶你。”

  晏安宁愣住,深深看了金氏一眼。

  她以前倒没发现,金氏嘴上这么没把门。

  她此刻几乎是满脸写着,好羡慕你,我也想把婆婆干翻!

  问题的关键在于,马氏好像也没怎么刁难她,压力都摆在陆氏这个世子妃头上了。所以,她是纯粹在羡慕她的勇气吗?

  她听着金氏一连串的话觉得头痛,更不解她明明这么爱看打倒强权的戏码却来欺凌她这个弱小,于是开口道:“二少奶奶您也可以的,您信不信,您就是把二少爷的蛐蛐全扔了,他也不会把你怎么着?”

  金氏一怔,狐疑地看着她:“不会吧?你二哥可是把这些虫子当成命根子的。”一开口,俨然已经把晏安宁当成妯娌了。

  晏安宁懒得纠正她,只是笑着对她耳语几句,金氏的眼睛却越来越亮。

  前世阳安侯和顾晔相继去世后,顾昉被迫承担起家里的重担,但一直沉迷享乐的人,骤然被施以压力,反倒会越发想逃避,所以那一阵,顾昉的坏毛病几乎比从前还要多上一倍,差点就被顾昀捏到把柄,夺了他承袭爵位的可能。

  可这时,从来只知道耍小性儿的金氏却不干了,让府里的下人把顾昉的“心肝宝贝”们全扔了出去。顾昉回了府,本来要生气的,可是却见金氏拿着一根白绫正要上吊,吓得神魂俱裂忙把人抱下来,可金氏还是不依,道他若是还不改,再这么没出息,爵位都拱手让人,等她怀上了他的孩子,就带他儿子改嫁旁的男人。

  于是,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都没能约束得力的顾昉,一夜之间忽然就有个人样了。最后,爵位还是落在了他的头上。

  晏安宁知道的时候颇有些啼笑皆非,没想到金氏能干出这样的事来,不过当时,更多的心力在顾昀为此失意的事情上了。

  金氏得了指点,却觉得颇得她心意,一时间也没什么功夫去看花赏花了,跟晏安宁作了别就带着婢女走了。

  过了一会儿,却有公主府的宫女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白着一张脸:“是顾家姑娘吗?不好了,顾家五少爷方才落水了。”

  晏安宁眸光微闪。

  说是找顾家姑娘,却是直白地找到了她身上。是打定了主意,觉得她会对顾昀的事情最上心,也最不愿他在诸多宾客面前丢脸吗?

  她面色立刻变得焦急起来,跺了跺脚:“这大冷的天,这可如何是好?快,快带我过去!”

  看来,好戏开锣了。

  ……

  顾昀确实落水了,但他是故意的,若非如此,他还不能寻到机会,同魏永嫣单独说话。

  长公主府便犹如一座小型的宫禁,内廷外廷分明,众人在长乐殿看了薛家小公子抓周,长公主便带着一众女眷回内廷了。他想与她说上一句话,便难如登天。至于从前和“卫家姑娘”会面的地方,随着那日她将真实身份不慎展露在他面前,似乎也被全然废弃了。

  落了水,长公主听闻她招待的客人有了差池,这才匆匆地赶了过来。

  见他换上了干净的衣衫,又请大夫来诊治了一番,俱都无碍,这才松了口气,命人将大夫送了出去。

  “昀郎,怎么好端端的落水了?是不是有什么人要害你?”她忙问,语气像极了从前温柔小意的卫家姑娘。

  顾昀微微垂眸。

  他实然不喜欢旁人骗他,但魏永嫣身份尊贵,他不能在她面前发火,且此次来,他有事要求她。

  姨娘已经在被送往湘州的路上了,先不说到了湘州能否能安生过日子,光是路上经过的不毛之地,便够他心焦了。从前倒也罢了,如今她明显失势,他又尚且不成气候,只怕那些人会苛待于她。

  她是他生母,路上若有什么不测出个好歹的,他是要斩衰三年的。

  他不知马氏会不会起这样的心思,但并不妨碍他这样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嫡母。

  他虽是侯府公子,却是庶子,无法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些年不过勤恳做着读书这一件事,但凡调动些人手,父亲和大哥那边就会察觉。他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孝顺温从,若是转头再插手这件事,父亲难免会将姨娘做的事情迁怒于他。他好不容易为救嫡母受的伤的情分,在父亲面前就会消失无踪。

  且江姨娘最近极为受宠,怀着身子还能经常让父亲留宿,从前的他从没想到,和安宁结亲,会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利益关系。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安宁他必须要娶,但姨娘这头,他也不能放弃。

  那日在的三叔和大姐夫也都不能指望,他思来想去,却只有眼前人这一个合适的人选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温声对含笑看着他的魏永嫣道:“从前不知殿下身份,多次唐突了殿下,望殿下恕罪。”

  魏永嫣含情脉脉地望着他:“昀郎,你这是说的哪里话。你我两情相悦,又有什么唐突不唐突的呢?”

  做卫姑娘时,她端得是含蓄温婉,此刻穿着公主的衮服,神情仍然温柔,说话却直白了许多,毫不忌讳什么名声。

  她已做过人妇,方才还当着众人抱着她的儿子,顾昀本该对她心生抵触,可眼下,视线却不由在她微敞的衣领上顿了顿。

  魏永嫣仿若才发觉自己的不妥,不好意思道:“方才才给鞅儿喂过奶,让昀郎见笑了。”纤长的手指不动声色地掩去在他的角度正好能看到的雪白。

  顾昀轻咳一声,回过神来,诚恳道:“实不相瞒,殿下,顾某有一事相求。”

  “昀郎的事就是我的事。”魏永嫣立即道,朱唇却抿了抿,似是有些不悦:“不过昀郎与我这般生分,是不是还在为我隐瞒身份而生气?我也是没法子,若是据实相告,只怕昀郎要被吓跑了……毕竟,我嫁过人,还生过孩子。”

  顾昀摇了摇头:“臣没有生气。”不知缘何,魏永嫣说起这些的时候,他的目光竟然不由在一双曲线优美的木桃上流连,心思转了转:却然她是比旁的年轻姑娘丰腴些,据说是因为产乳的缘故,怎么他竟这般疏忽,从前也没发现这一点……

  又变得心猿意马起来。

  魏永嫣听了这话,似乎极为高兴:“那昀郎既然不生气,便喝了这杯茶,以茶代酒,总不过分。”

  有求于人,又因这张面孔和这副身段遐思不断,顾昀自然说不出拒绝的话,他一口饮尽那茶水,沉声将他遇到的困境同魏永嫣说了。

  魏永嫣便露出了怜悯的神情:“昀郎,你父亲实在待你不公,怎么不为你的前途着想?”

  顾昀神情微微一顿,在他的想法里,该说出这句话的,原是晏安宁才对。可偏偏不是她,而是这个他从前误以为极像她的女子。

  他呼吸渐重了起来,听着魏永嫣不断在他耳边说着极合他心意的话,忽地再也忍受不了,拉着她将她按进了锦褥里。

  顾昀心里有一根弦无声地崩断了,他知晓自己恐怕是遭了算计,可眼前青丝散乱的娇艳容颜,渐次与他朝思暮想了许久却迟迟不能娶进家门的一张脸重合,那美人喘着气,媚眼如丝地唤着他:“昀郎,快……快些!”

  顾昀彻底红了眼睛,方换上不久的锦袍卷着女子花纹繁复的衣裙款款委地。

  ……

  屋里用着地龙,西边的窗子开了一角竟也没人发现。

  带着晏安宁到这厢房附近的宫女早就不见踪迹,晏安宁看着窗棂里,抵死纠缠的一双人影,嘲讽地勾了勾嘴角。

  他果真是一贯如此,一遇见事情,便想着打女人的主意。

  前世失了最大的靠山心灰意冷之下误入歧途也就罢了,如今不过是谢氏被赶回了老家,竟也值得他解了亵裤,像楚馆里的窑.姐儿一般和魏永嫣缠绵一场,来换取她的援手。

  不,或许她想错了,他二人本就是郎情妾意,一点就燃。前世顾昀不知道她是长公主的时候还能借口说是可怜她编造出的身世,可今日,他分明瞧见了她一身华丽衮服,怀里还抱着才一岁大的婴孩,甚至如魏永嫣所说,她刚给幼子喂完奶。

  饶是这样的情境,他仍是理智全无,不管不顾地和她有了苟且,说不定,他是打心眼里觉得,生过孩子的少妇更有滋味一些。

  同魏永嫣的一番情.事,或许他本来就乐在其中。那时想将她留下,不过是男人龌龊地禀着鱼与熊掌欲要兼得的念头,诓骗她对她才是一片真心,而对魏永嫣只是利用。

  再想下去,不免要生出更多龌龊难言的想法了。他爱不爱魏永嫣,现在对她也不重要了。

  晏安宁深吸了一口气,忽地瞧见里头那女子扬起眉朝她露出一个笑容来,如她所愿的,晏安宁白了一张脸,像是未经人事的少女一般,因撞破了未婚夫同旁的女子的奸.情,饱受打击,失魂落魄地踉跄着往后推,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这时,有人的脚步声急促地靠近,在她身后将她大力捞进了怀里,揽住她的腰,大掌亦捂住了她的眼睛,沉声道:“……随我回家。”

  作者有话说:

  嗯,接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谈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