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风月双帝留传奇
铁羽军虽然抓了玄武王府的人,可后来很快就放了回去,但是玄武王爷受了惊,后来虽然解除了围困,玄武王爷到底年事高了,拖了几天,还是殡天归西了。
玄武王爷殡天,按规矩该世子风宛亘袭位。风宛亘便把玄武郡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掌管打理,自己回成化城主持给父王举丧。
风染跟风氏的关系疏远淡漠,但玄武王爷到底是风染的父亲,又看在大哥风宛亘的份上,风染还是去灵前祭奠了一番。在年关之前,风宛亘袭了爵位,成了新的玄武镇国王爷。
随后不久,就进入了年节。
因成德帝十月驾崩,皇帝虽然可以只服丧二十七天,但整个凤国百姓和官吏们还须得服丧,百日之内不得设宴作乐。因此,承乾帝登位后的第一个年节,也只是跟宫里的太皇太后和太妃们聚在一起简单吃了个饭,算不上设宴。因承乾帝目前只有两位由教习收录的选侍,位份太低,不足以担事,后宫便仍由乌太妃和关太妃轮流执掌凤印。过了子时,由两位太妃带领着众女眷向承乾帝恭贺新年,承乾帝迎来了他的开盛元年。
那一刻,代表成德帝的时代已经过去,承乾帝的时代正式开始。
风染也参予了皇宫里了无乐趣的守岁,支撑到子时过后,向风贺响响道了恭贺。
风染的身体在休养之后,渐渐好转,只是整个人都觉得颓废了。不上朝,也不过问政事,却常常去宫里向太皇太后请安,努力学着像贺月那样,陪太皇太后聊些家常事,关心太皇太后的身体。彼此都刻意地不提贺月,都怕惹对方伤心。贺月在世时,两个人的关系极其疏远,贺月走了,风染同太皇太后的关系倒亲近了起来。
除了去给太后请安,风染不上朝,便常常去忠毅国公府和玄武王府串门儿,在跟风氏疏远了二、三十年后,终于恢复了跟风氏的血脉亲情,风染也赢得了那些合国之后才出生的年轻子侄和侄孙们的敬仰和爱戴。
年节之后,严冬很快就过去了。到了二月,开了春,万物复苏,一切欣欣向荣。风贺响响因经历了冬月大臣逼杀风染的事件,骤然变得成熟稳重,最后关头,颁的那道旨,能够在众臣的裹挟中,坚持己见,维护风染,也为风贺响响赢得了军心民意,同时也足够他在朝堂上树立起帝王的威信。
二月十五日,是风染生辰,风贺响响发话,叫皇夫府为风染操办生辰,叫郑家,风家等亲友都来为风染上寿。大家很是热闹了一回,风染的兴致也很好,还喝了几杯酒。
大约酒喝得有些过量,次日,风染的神色恹恹的,懒怠动弹,便在容苑里煨在床上,看了些闲书,又跟郑国泰说了些闲话,到晚间风贺响响来请安时,风染已经早早歇下了。风贺响响便不好打扰父亲,也就回宫去了,竟没见上面,没说上话。
十七日早间,小远和郑国泰看风染都过了辰时,还不召唤他们进去服侍起床,便进去看望。不想,几呼不应,上前一摸,风染安详地静卧在床上,竟然已经心停气绝了。两人大惊,一方面遣人进宫通禀皇帝,一方面急召太医。
太医来得极快,只简单检视了一下,便知道已经没救了。太医看风染身体犹存余温,尚且柔软,推测应当是在天亮时分卯时离世。太医又宽解道:风将军睡姿安详,当是在睡梦之中离世,未受苦楚。这种情况,是寿终正寝,无疾而终,乃是一桩白喜。
史记:开盛元年二月十七日,卯时,逊武威帝寿终正寝,驾崩于皇夫府容苑,享年四十有四,在位三十一天。
风贺响响正在上朝,听到消息,立即下旨休朝,奔赴皇夫府,在容苑里,不顾皇帝的风仪,抚尸大哭。随后,一边哭着,一边跟郑国泰一起,趁着风染身体尚且柔软,亲自为风染擦洗身体,更换殓衣,移至皇夫府正堂停灵,以尽人子之孝。
更换殓衣了,风贺响响在风染的贴身亵衣里,发现了一方陈旧的巾子。像这么陈旧的巾子,照风染的性子,早就要扔了,这么贴身收藏着,显是极要紧的物事。
风贺响响展开来,只见旧巾上,当中用朱墨题着八个大字:“如朕亲临,悉听号令。”八字底下又题了一行小字:“成德手书,见字如晤,不得有违。”
对这方巾子,风贺响响并不陌生。当年,贺月在七星岗遇袭,传回死耗,索云国朝堂九国争位,血溅隆安门,风染便是凭着这方巾子,在国家即将四分五裂的危急关头,力挫各方势力,登上皇位,并改国号为“凤”,不负贺月重托,保住了国家的统一,保住了贺月的心血。
郑国泰低声禀道:“风叔说……这巾子,将来,他要带走的。”
是贺月,给了风染无保留的信任,把自己的江山交托于风染,才使得风染,在摆脱了男宠身份之后,又愿意以臣子的身份,重新回到贺月身边,愿意尽心竭力辅佐贺月,实现他们共同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收天下成大同,为万世开太平”的盛世目标。这方巾子代表着贺月对风染没有保留的信任,奠定了他们彼此携手并肩,相扶相持,相守一生的基础。
交出自己,赢得彼此。
在清点风染遗物中,郑国泰递给风贺响响一个暗红的锦囊,说是在风染枕下看见的。这样的锦囊,郑国泰前不久在风染交待风贺响响把那玉匣陪葬给成德帝时,他在那玉匣里看见过一个相似的。
其实,风贺响响也只看见那玉匣里放着一个卷轴,一个陈旧的暗红锦囊,还有一本贺月写给风染的奏折。风贺响响只看了那本奏折,没有看过卷轴,也没看过锦囊。
当下,风贺响响便把暗红锦囊打开,里面是两缕夹杂着几根银丝的鬓发编结而成的发辫。风贺响响和郑国泰都认得这发辫:那是贺月迎娶风染时,在一众亲友的见证下,行结发之礼,编织的同心发结。
风贺响响把同心发结又装回暗红锦囊里,便打定主意,要把这同心发结和那方巾子,都陪葬给父亲。只是父亲直到离世,也没有说过要跟父皇并棺合葬,他只能深深叹了一口气,知道父皇想跟父亲并棺合葬,再续来世情缘的愿望要落空了。
郑国泰看风贺响响长叹,却是个通透之人,禀道:“陛下,风叔跟臣闲聊时,曾跟臣说过,要跟先帝并棺合葬。”
“真的?”风贺响响固然愿意完成他父皇的遗愿,可他也不想违背父亲的意愿。贺月也有遗言在先,是否并棺合葬,要看风染的意愿,不能强求,不能强加。
郑国泰道:“自然真的,臣不敢诓骗陛下。那日,风叔散朝,从宫里回来,跟臣说起朝堂上的事,指点臣该如何帮助陛下处理朝中派系纷争,逐个评点了朝中各方势力的优劣强弱……说完这些,风叔长叹说,若先帝还在,就好了。然后风叔跟臣说,先帝待他,情深爱重,生死如一,他愿意跟先帝再续来世情缘,换他来守卫庇护先帝一生平安。”这话虽然没有明说要并棺合葬,但风染表示愿意跟先帝再续来世情缘,自然要先并棺合葬,才能再续来世情缘。
作为凤国的开国之帝,风染的丧事规格一切比照皇帝礼仪,风贺响响自己亲自为风染守灵二十七天,并令大臣们以臣子之礼吊唁祭奠逊武威帝。
风将军辞世的消息很快在风国传开,各地驻军纷纷为风将军举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动,各地百姓,尤其是那些经风染之手收复回来的失地上的百姓,纷纷自发地组织了祭奠活动。
如果说,在大臣逼杀权奸那天,所谓的万民请命,所谓的紧急军报,所谓的京畿守军围城,还含有许多人为操作的因素。如今全国各地纷纷自发祭奠风大将军的活动,充分说明,逊武威帝在民间的声誉威信之高,足可与成德帝并驾齐驱。
风贺响响看着各地官吏和驻军纷纷禀报上来的奏折,暗自庆幸,他没有听信那些大臣鬼迷心窍的建议,不然他真是古往今来第一大冤大头。
二十七日之后,皇帝守灵期满,成化城内的百姓再一次倾城出动,送逊武威帝出殡。由风氏和郑氏选了八十一个子侄亲自为逊武威帝抬棺送灵,备极隆重哀痛。灵柩送入贺氏宗庙,在举行了隆生的祭奠仪式后,被放入宗庙下的函洞密室中,跟成德帝的灵柩一起暂时停放,等待择吉下葬济陵。
史记:开盛元年十月十五日,承乾帝率礼部为成德帝和逊武威帝举行了并棺仪式。帝夫恩爱不绝,并棺合葬,堪为当世夫妇恩爱的典范。
并棺,就是把两具棺木,盛装入特制的大椁中,一椁两棺,生同床,死同椁。
史记:开盛元年十月十八日,成德帝与逊武威帝的并棺大椁落葬济陵。
济陵虽然埋葬了三个人,但在济陵的主墓室中,只有两具棺椁,一具是成德帝与逊武威帝的并棺大椁,一具是谧淑皇后的单独棺椁。
济陵埋葬了凤国的两位开国皇帝,很快,百姓们便形象地把济陵称为双帝陵。后世百姓,为了方便区分,便把成德帝称为文帝,逊武威帝称为武帝。
文帝和武帝携手并肩,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共同驱逐雾黑,一统凤梦河山,实现了他们一统江山,开创万载盛世的宏伟目标,为后世之人,留下了无数传奇。
文帝和武帝也开创了两个男子结褵结发的先河,并被记入史册。他们彼此恩爱缠绵,缱绻情深的事迹,更留下了无数传说。
曾经,盛赞也好,诋毁也罢,谣诼纷纭,皆是过眼云烟。这一生,他为他,撑起了一方天地,遮风挡雨;他为他,消磨了一生锐气,开疆拓土。峥嵘岁月,携手共济;戎马倥偬,并肩担当;双修续命,情深爱重;白首结发,愿尽来生情缘!
现如今,他们永远在一起了,恩爱不疑,生死如一。
-全文完-
天际驱驰
2015/12/19——2017/08/02稿于寻梦园
完结感言
作者:天际驱驰
终于完结了。
本书写得很累,也写得很嗨,我深深在沉沦在我虚构的小说里,舍不得主角们死去。可是他们不死,我又无法得到解脱,真是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
作为一个上班族,一个业余作者,我深深觉得从事网文写作,真的是件非常累身累心的事情。感觉业余作者和专业作者在写作状态上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差距。
怎么这么说呢?
作为一个上班族,我的工作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事务,完全没有空闲可以考虑写作上的事,也无法保持写作状态。只有在下班之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进写作,近两年时间几乎推掉了所有的外出应酬,一心只扑在写作上。
但是我又是个比较慢热的作者,往往需要在电脑前坐半天,翻阅前文,然后才能渐渐沉浸进写作状态。不在写作状态中码出来的情节,自己看着像是平铺直叙的记叙文,调动不了自己的情绪,也感动不了读者。
因为如此,我的写作速度,效率低,速度低,只能保持每天更新三千字的速度。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有几次要了年休,每次年休可以连续休息一周。这一周的时间我也全用来写作,因为不用考虑工作上的事,也没有其他的事件打岔,感觉能够一直处于写作状态之中,这就相当于是一种专业作者的写作状态,写出来的情节就比较有激情,写作的效率和速度也比较高。
有了年休的对比,使我深深体会出,专业和业余,至少在写作状态上,真的有很大区别。
我是个进入写作状态比较慢热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个退出写作状态比较慢冷的作者。因为次日要上班,不能写得太晚,看着时间必须要睡觉。可我躺到床上,脑子里还满是小说里的情节和人物,人还处于写作的亢奋状态中,翻来覆去睡不着只能不断告诫自己,明天要上班,别想小说了!快睡吧。
基本上这一年多,每天都只睡了不到五个小时。在这种状态下,确实让人感觉非常疲累,完全可以用吃不香,睡不好来形容。
其实,我喜欢写作,热爱写作,我非常享受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的写作状态,我爱我笔下的每一个人物,赋予他们生命,参予他们的悲欢离合,与他们同哭同笑。感动自己,再感动读者。
好在,到了2018年,我就可以像专业作者那样一直保持写作状态了,再不怕被工作打断打扰了——希望,我能成为一个专业作者吧。
这一年,虽然累,但压力也是动力,我竟然能够写出一年一百万字的成绩,让我自己都觉得惊讶。
染指河山是我的第二本网文小说,相比第一本刀的供养,这一本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下一本,我会有把握,写得更好。
希望读者朋友们,继续支持我。
在此,也感谢各位读者朋友,陪伴我走过这一年多的时间,你们的每一个留言和鼓励,都给我无限的动力和欣悦。
我爱你们。
与你们相约2018。
凤梦大事年表
凤梦大事年表
作者:天际驱驰
平康五年腊月十三日,平康帝遭刺,养伤四日,令太子贺月临国,十六日驾崩。
平康五年腊月十八日,太子贺月确立继位。
成德元年正月十五日,太子贺月正式登基称帝,帝号:成德,改年号:成德。
成德元年五月,成德帝力驳群臣,将太子府更名风园,赏赐予男宠居住。
成德元年六月,成德帝同时纳娶关氏,乌国宗室梅氏为妃,皆封嫔。
成德元年八月下旬,成德帝下旨,令亲王赴封。
成德元年九月初,成德帝贸然查抄瑞亲王府,只逃出王妃与世子。瑞亲王贺锋于赴封途中在石雨镇,召募阴国郑氏子侄郑染为帅,以勤王之名,誓帅谋反。
成德元年九月上旬,成德帝亲率御前护卫军,铁羽军,京畿守军三军追剿勤王叛军,成德帝于枇杷谷中伏,全军覆灭,成德帝只率少数兵马,逃入万青山中。于万青山中遭遇未带兵马的瑞亲王,成德帝率众将其狙杀。其后,援军至,大败叛军,惜叛军主帅郑染逃脱。
成德元年腊月十五日,成德帝大婚,迎娶威远军毛恩将军嫡孙女为后,封号:谧淑。
成德元年腊月二十月,群臣与毛恩将军联手,发动清君侧,诛妖孽的行动,意图诛杀帝豢养于风园的男宠。男宠负府宅顽抗,反制攻府的威远军兵卒,清君侧失败,帝大怒,下旨彻查追责,数百名朝堂大吏被削爵罚俸。
成德二年正月初一日,成德帝庶长子降生,取名:旦。其母晋升兰嫔。
成德二年四月,成德帝下旨,开始实施新政,逐步废除贵庶制度,在与朝堂争辩之后,初步放开百姓服色限制。
成德二年六月,风园男宠纵奴行凶,牵涉柴小公子案,群臣再次恳请成德帝远小人,近君子,帝由是疏远男宠,乃至恩绝。
靖乱元年元月廿七日,雾黑王朝兵发射凤堡,弘国灭亡,皇族尽诛,小皇子外出游学,幸免。永昌国灭亡,皇族尽诛,只逃出太子及重臣千余人。
靖乱元年二月初一日,康成国灭亡,康成国皇帝率重臣及残部退入昊国境内。
靖乱元年二月初三日,奉和国灭亡,奉和国皇帝率重臣及残部退入乌国境内。
靖乱元年二月廿五日,嘉国灭亡,嘉国耀乾帝率重臣及残部退入索云国南枣郡一带驻守。
在靖乱元年二月廿八日这一天,陆绯卿率领汀国援军驰援索云国,重新踏入逃离了三年的成化城,看着被改名为“风园”的太子府,心头百感交集。这一天,风染从风园正门离开,结束了他的男宠生涯。这一天,贺月咨之以国事,赠之以“如朕亲临”的巾帕,以国士知交待之。自然,这些不是大事,不会被记入史册。只是这一天,这一晚发生的事,后来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有关的人,会牢牢记住这一天。
彼时,风染二十二岁,贺月二十七岁
靖乱元年三月初一日,索云国南枣防线溃败。
靖乱元年三月初五日,索云国成化城被围,汀军援军被围困于成化山。
靖乱元年三月廿一日,昊国灭亡,昊国皇帝及康成国皇帝率重臣及残部退入荣国境内。
靖乱元年四月十七日,汀国援军从成化山突困而出,反歼雾黑大军五千余人。
靖乱元年四月十八日,在汀国援军和清南军的猛攻下,雾黑大军北撤,索云国各方联军追杀千里,将雾黑大军逐至南枣郡之北,史称“成化城大捷”。这是凤梦大陆对雾黑王朝的首场胜利。
靖乱元年四月廿一日,雾黑王朝东路大军后撤。
靖乱元年四月廿二日,雾黑王朝西路大军后撤。
靖乱元年四月三十日,已经身故三年的阴国庶出二皇子风染现身阴国皇宫,称其玄武山养病,今病愈归来。其名字重新载入风氏族谱。
这一条记载,原本只记于阴国史册,只是在很多年后,史官郑重地将之补登入凤梦史册,对阴国二皇子风染那死而复生的三年行踪作了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记载。关于阴国二皇子风染的孽情逸闻,仅见于野史趣谈,不登大雅。
靖乱元年五月初一日,庶出二皇子风染在阴国兵家重臣郑氏的支持下,重新夺回朝政大权。
靖乱元年五月初二日,阴国仁和皇帝下诏,宣布在战乱时期,取消对庶族的官阶限制,庶族官吏可凭自身政绩功勋累官至一品。
靖乱元年五月初六日,索云国成德皇帝下诏,宣布响应阴国新法,取消对庶族的官阶限制,同时新添了十年内逐步取消贵族例俸一条新法。
靖乱元年五月十七日,宣亲王贺艺伙同戌国公威远军将军毛恩,借兵谏之名,意图逼宫。被毛恩死前反戈。宣亲王贺艺从此被圈禁于王府。
靖乱元年六月初二日,凤梦大陆十三国集会鼎山,确立了统一纪年。
靖乱元年六月初五日,弘国,永昌国签署协议,永久合并进索云国,待收复失地之后,再另行置郡。
靖乱元年六月十七日,阴国签署协议,永久合并进索云国,成为了玄武郡。
靖乱元年七月初八日,谧淑皇后再怀帝裔。
靖乱元年七月十四日,康成国签署协议,永久合并进索云国。
靖乱元年七月廿六日,奉和国签署协议,永久合并进索云国。
靖乱元年七月下旬,简国皇帝弃国,逃亡海上。
靖乱元年八月十一日,帝敕封风染为全国兵马都统帅,并授军事专擅之权。
靖乱元年八月十九日,荣国被雾黑王朝所灭,皇帝不撤,与国同碎。
靖乱元年八月廿三日,荣国签署协议,于战时暂时合并进索云国。
靖乱元年八月三十日,昊国签署协议,于战时暂时合并进索云国。
靖乱元年八月,索云国从南枣郡迁八十余万户百姓南下定居。
靖乱元年九月十六日,兵马都统帅风染亲自率军断后,与五十万雾黑大军周旋半月,安然退入石雨镇。
靖乱元年十二月初二日,雾黑蛮子企图在曼子渡强渡涫水,都统帅风染亲自率军抵挡。是战,自晨至昏,血染涫水,尸漂千里,我军伤亡两千余,敌军损失共计六万,是谓曼子渡大捷。
靖乱二年四月初一日,成德帝下旨颁布了武官官制。批准了都统帅风染的驻军调整奏折。
靖乱二年四月十三日,嘉国耀乾帝向索云国发出合国商谈邀约,索云方应允。
靖乱二年五月初二日,谧淑皇后诞下嫡长子,取名为响,立为太子,成德帝下旨大赦天下,以为太子祈福。
靖乱二年五月初四日,成德帝误朝,至午时方下旨罢朝一日。
靖乱二年五月初五日卯时,玄武镇国王,峻亲王,嘉懿郡王,德辉郡王,宏逸宗王,开济藩王六王上朝,就非礼兵马都统帅一事,联合参劾成德帝失君德,乱朝堂,逼逊位。巳时,成德帝为平息朝议,拟下罪己诏。午时,成德帝率群臣往都统帅府。未时,皇宫为嘉国乱军所占,掠皇族多名为质,妄图合并我朝。申时,太皇太后不受辱而薨逝。酉时,隆安门失火。酉末戌初,我朝收复皇宫,太后,皇后,太子等均无恙。亥时,成德帝下旨,命兵马都统帅风染将军追杀嘉国乱军残孽,务求击毙。翌日丑时,兵马都统帅府连夜发出十万火急公函,征调前京畿守军重行集结京畿,以拱卫都城。
靖乱二年五月十六日,我国兵马都统帅风染追击嘉国残军于万青山山脚,未有照会,越界过境进入汀国国境。后我军相助汀国守军击退雾黑蛮子的进犯,并全歼嘉国残军,惜耀乾逃脱。我军都统帅因擅自越界,被暂扣于汀国军营。
靖乱二年六月十七日,成德帝签署协议,就未发照会,私自派遣本国兵马都统帅越界过境之事,割三城,赔十万石粮于汀国。史称“万青山赔粮协议”。协议签署之后,汀国方放人。
靖乱二年七月十四日,兵马都统帅风染率领京畿守军北营,自万青山班师回朝。
靖乱二年七月十六日,兵马都统帅风染被革职待查。
靖乱二年七月二十日,原兵马都统帅风染,查实九大罪状,成德帝亲下谕旨,令九罪九贬,贬任成化城北门散骑卫。
靖乱二年九月初七日,乌国残部在依山被嘉国所灭。
靖乱二年九月廿九日,成德帝册封大皇子贺旦为亲王,赐封号“乌”,赐原乌国故都为封地。
靖乱三年正月初四日,成德帝派礼部尚书邓加瑞往万青山代天子犒军。另派礼部侍郎肖忠良往万青山汀国防部,代索云国天子向汀国犒军。
靖乱三年正月至四月,我军与匪嘉连战五场,共计歼灭匪嘉军十一万余人,歼灭雾黑军二万余人,俘匪嘉军十二万余人,降八万余人,史称:招降五战。是役由郑修年出任兵马都督全程指挥。
靖乱三年九月二十月,索云国收复北方南枣郡全境。
靖乱三年九月廿一日,成德帝銮驾自成化城出发北上,将于十月初一日于南枣郡七星岗主峰与嘉国耀乾帝,汀国礼部大臣,喆国礼部大臣举行会盟,商议和谈通商之事。
靖乱三年十月初一日,成德帝在七星岗癞痢顶与匪嘉耀乾帝会盟时,遭雾黑大军突袭,匪嘉军里应外合,重创我索云护驾军,成德帝于癞痢顶驾崩!
靖乱三年十月初四日,原兵马都统帅风染将军于众臣拥戴之下称帝,帝号:武威。武威帝定国号:凤。
靖乱三年十月廿二日,武威帝册封汀国幻沙公主为皇后,赐封号“靖珍”,迎入皇宫,执掌凤印。
靖乱三年冬月初二日,靖珍皇后逾矩上朝,请辞后位。武威帝允。
靖乱三年冬月初五日,成德帝平安归朝。再定国号:凤。武威帝逊位,保留帝号,仍领兵马都统帅之职。
靖乱四年二月廿六日,成德帝下旨,废除嫡长子贺响的太子之位,同时下旨,暂不立储。
靖乱四年三月初四日,成德帝偶感风寒,病体甚重,连续休朝,四日方愈。
靖乱四月六月十五日,废太子贺响过继与风氏,因未在贺氏除名,只于贺姓前加冠风姓,复姓风贺,风氏再赐名“响”字,贺响更名为风贺响响。
靖乱四年春,北方匪嘉境内暴发瘟疫,九月,瘟疫流传至我国境内。成德帝派医派药派粮派款,下旨全力救赈疫区。
靖乱四年冬月初二日,成德帝颁布瘟疫对症药方和防治药方。因药方用药贵重,成德帝下令向全国富户募捐,款项由官府出面统一采购药材,派太医士携带药材逐一至各郡施药,以救治疫患。
靖乱四年冬月初三日,成德帝颁旨,下令对疫区百姓,实行减税减赋,免征徭役的政策。具体减免区域和措施,由户部行文公示。
靖乱四年冬月廿五日,喆国因兵卒哗变,派使出我国求援,成德帝允。申时,兵马都统帅风染将军亲自统领,抽调京畿守军北营和东营部分兵马,并带同太医和药材,赶赴喆国驰援。
靖乱四年腊月初三日,我国协助喆国平息了境内哗变兵卒的动乱。
靖乱四年腊月初十日,我国与喆国签署协议,为防兵卒再次哗变,由我国向喆国派驻军队,协助守国。驻军选址另议。
靖乱四年腊月十二日,成德帝颁布瘟疫改良药方,大幅降低了制药成本,使得平民可以自行配药报用,不必再由官府施药。
靖乱五年九月三十日,谧淑皇后因病殡天,享年二十有五。
靖乱五年十月,兵马都统帅风染派遣将领,与逃亡海上的简国天睿帝取得联系,并约定腊月间在凤翔港会合,以议联手海战之事。
靖乱五年腊月廿二日,郑修年代表凤国,在凤翔港经过七日谈判,跟简国签署了联合作战协议。
靖乱六年二月廿九日,凤军绕道旷渊沼泽,从南方沼泽里攻出,一举夺下荣国涫水西岸沿线。
靖乱六年三月初八日,凤国成功在涫水上架设浮桥,联通了凤荣两岸。德成帝将此桥命名为:凤通桥。
靖乱六年四月至七月,凤国调集投入了三十万兵力,且战且进,战线从原荣国境内渐渐向荣昊边界推进。匪嘉和雾黑征调了大批兵卒,集结在昊国边界,准备迎击凤军。
靖乱六年八月间简国海船搭载了凤军,从永昌国东北海岸马里垭港口登陆,直奔射凤堡,沿路几乎未遇狙击,凤简联军共计九万余人,与冉响马军三万人会合后,十二万兵马围攻射凤堡。
靖乱六年八月间简国海船搭载了凤军,从永昌国东北海岸马里垭港口登陆,直奔射凤堡,沿路几乎未遇狙击,凤简联军共计九万余人,与冉响马军三万人会合后,十二万兵马围攻射凤堡。
靖乱六年九月至十月,凤军跟六和军及当地匪军配合,对从荣国境内回撤向射凤堡驰援的匪嘉军和雾黑军在涫水上游展开了大规模埋伏狙击,战事极其惨烈,大小战役共计十几场,最终,因敌军急切回援,无心恋战,率五十余万兵卒突破凤军防线北上。此战,凤国收复凤梦西路及涫水上游,原康成国大部和白雪山地区。
靖乱六年十月,凤简冉三方联军未能攻陷射凤堡,因雾黑蛮军回援,双方交战之后,三方联军兵力不敌雾黑蛮军,凤冉两军不得不退入朗昆宁山脉,简军退入海上。
靖乱六年冬月廿五日,六和军在凤梦西路北端白雪山地区立国,国号:六和,蔡同和称帝,帝号元开。
靖乱七年三月,雾黑匪嘉率军大举来犯,六和国不敌,向凤国求援,愿降为侯国。凤军出兵,在白雪山至涫水一线,与雾黑和匪嘉联军正面鏖战数月,大战小战数十场,各有胜负,战局僵持,然凤军始终坚守防线,未退一步。
靖乱七年六月,凤军忽然自朗昆宁山脉中冲出,再次包围攻打射凤堡,再次迫使雾黑蛮军放弃涫水上游的阵地,千里回防驰援。凤军在白雪山到涫水上游一线,跟雾黑匪嘉苦战数月,僵局不战而解。
靖乱十一年二月下旬,凤国集结重兵,同时从万依关和白涫线两路出击。白涫线由凤国兵马都统帅风染亲自统率督战,万依关由北军统帅伍华昆统领,由前阴国老将郑承弼督战参谋。
靖乱十一年三月廿三日,匪嘉都城天路城被凤汀联军攻破。匪嘉国耀乾帝在乱军中毙命,尸骨无存。雾黑大将坎里斯儿在混乱中逃脱
靖乱十一年四月至六月,雾黑蛮军在天路城之战失利,坎里斯儿大将下令蛮军北撤。雾黑蛮军一时军心浮动,士气不振。凤军一路尾随追击,多次截杀蛮军后队,致蛮军惊慌,一退再退,凤军兵分几路,分进合击,一路追杀到斗河,攻势被斗河所阻。凤国收复凤梦中路全境。
靖乱十一月六月至八月,凤军在斗河南岸,与雾黑蛮军大战数场,扼断东路军给养通道,简国军在东路沿海逡巡,断其海上补给通道。
靖乱十一月八月廿五日,凤国朝堂上下,素服麻衣,举行国丧,隆重祭祀祷告之后,由成德皇帝扶灵,将太皇太后灵柩送入皇陵,与太祖皇帝合葬。
靖乱十一年九月至次年年底,凤军在斗河南岸与渡河而过的雾黑蛮军发生了大小六战,每一战均惨酷异常,双方各有损伤,凤军始终坚守斗河南岸,未让雾黑蛮军再次侵入凤梦中路,史称中路保卫战。
靖乱十二年元月初五日,成德帝派大臣前往斗河南岸犒军。
靖乱十二年二月初十日,昊国皇帝因病驾崩,享年四十有一,遗言传位太子。二月二十二日,昊国新帝与凤国签署永久合并协议:昊国永久合并入凤国。
靖乱十二年三月初四日,成德帝于巳末时分,忽然晕厥于金銮殿上,人事不醒。
靖乱十二年三月廿三日,汀国出兵,渡过赤麟江,一举收复简国全境。
靖乱十二年三月三十日,汀国北伐,一举收到原乌国失地,宣布将原乌国国土合并入汀国。
靖乱十二年四月十一日,成德帝以超规格的婚仪,盛-大迎娶兵马都统帅前逊武威帝风染将军为皇夫,大赦天下。成德帝与逊帝双双身着新郎吉服,打马游街。沿途设二十四粥棚,派发喜糕喜点,与民同乐,成化城市井百姓,倾巢而出,围观皇帝迎娶皇夫盛典,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靖乱十二年四月中旬末,集结于斗河南岸的凤军,兵分两路,一路固守斗河,一路发动了对盘踞在凤梦东路十二年之久的雾黑蛮军最后一击,攻势如虹,势如破竹,攻至原奉和国都城左亭原,四月廿六日,雾黑蛮军在其东路首领的莫约翰的带领下,投降凤军。史称东路大捷。
靖乱十二年四月月底,凤国代乌国遗孤梅氏发布讨伐汀国强占乌国国土檄文,勒令汀国刻日退出乌国国境。汀国辩称,乌国已亡,梅氏在乌国灭亡之前早已嫁入凤国,不能算是乌国遗孤,檄文为无稽之谈,拒不撤兵。五月初,简国发出声援,认为乌国亡国,乌国故土,应该谁收复,谁占领。五月十四日,凤国对汀国简国同时宣战。
靖乱十二年六月初六日,凤军在攻击乌境汀军时,忽然出兵,以迅雷之势,兵临简国都城城下,简国天睿帝不及出逃,只得降顺,与凤国签署城下之盟,永久合并入凤国。简国天睿帝降为侯爷。
靖乱十二年十月中旬,凤军把汀军逐出乌国国境,宣布收复凤梦东路。
靖乱十三年二月廿八日,凤军对汀国本土发动进攻,兵马都统帅皇夫风染率子风贺响响一同出征。
靖乱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凤军攻克汀国都城万盛卫,熙安帝及幻沙公主率军往南撤退。风贺响响率侍从谋士数人绕道喆国,抢先向喆国绍元帝痛陈利弊,分析时局,说服绍元帝传旨,在喆汀两国边境陈兵,断然拒绝汀军退入喆国境内。
靖乱十三年冬月十五日,汀国熙安帝在与凤军交战中被流矢所射而死,十七日,汀国残部投降,宗室重臣答允合国,幻沙公主拒不投降,携将军陆绯卿远遁海外。
靖乱十三年冬月廿七日,喆国绍元帝向凤国风贺公子表示愿意将本国合并入凤国。
靖乱十三年腊月廿九日,汀国,喆国分别签署了永久合并协议,成德帝封汀国一宗室为侯爵,封绍元帝为凤翔镇国王,武安卫为封地,食邑万户,世袭罔替,凤翔王不赴封地,在都成城另赐王府居住,原喆国降国为郡,更名为凤翔郡,暂由凤翔镇国王世子担任郡守。
靖乱十四年二月初一日,荣国签署永久合并协议。成德帝分封原荣国太子为光曦郡王,赐原荣国都城为封地,王爵世袭罔替。光曦郡王不赴封地,在都成城另赐王府居住。
靖乱十四年五月初十日,成德帝下令,让风将军之子风贺响响进入九部任职历练。
靖乱十五年五月,成德帝为大皇子贺旦赐婚。同年七月,成德帝为大公主赐婚,驸马为礼部尚书邓加瑞嫡长子邓良平,并赐公主封号:婉清。
靖乱十六年八月,大皇子乌亲王贺旦大婚。同年十月,成德帝为二皇子贺理赐婚。
靖乱十七年四月,婉清公主出阁。同年九月,成德帝为二公主赐婚,驸马为兵部尚书步文轩嫡长子步伟祺,并赐公主封号:青寻。同年冬月,二皇子贺理大婚,并被赐封亲王,封号:康。
靖乱十八年二月廿六日,凤国重整兵马,成化城歃血誓师,北伐凤梦北路,誓要驱逐雾黑蛮子,光复凤梦全境,凤国一统河山。
靖乱十八年五月到六月,凤国以三路大军围攻之势,北伐凤梦北路。然雾黑蛮军死守天险,使凤军损失惨重而未有成果,战局陷于停顿僵峙。
靖乱十八年七月,凤军暗军经艰苦跋涉,与前潜伏于朗昆宁山脉中的凤军会合。八月,休整之后,随军而往的风贺公子建议统帅郑修年,于朗昆宁山脉中,截断百万大道。雾黑蛮子顿时军心大乱,九月,盘踞于凤梦北路的雾黑统将坎里斯儿请求议和。
靖乱十八年十月十七日,雾黑王朝驻凤梦大陆最高统帅坎里斯儿大将宣布投降,凤军全面接收凤梦北路。至此,凤军北伐取得胜利。
靖乱十八年腊月至次年二月,亚父风染一直率三子于凤梦北路镇守,处理受降,接收,甄别等事务,等待雾黑王朝派大臣前来商议赔款及赎回降兵降将降臣事宜。腊月底,成德帝宣布再次大赦天下,并派大臣前往凤梦北路犒军。改年号为凤至。
凤至元年二月廿三日,大凤王朝与雾黑王朝达成协议,雾黑王朝赔偿银钱若干,大凤王朝释放所有俘虏。百万大道北端由雾黑王朝把守,南端交由大凤王朝把守,百万大道的修缮维护费用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经由百万大道通商,税率费用由南北两端自各制订收取
凤至元年三月,射凤堡被改名为凤扬堡,在留下足够守卫兵卒后,兵马都统帅风染率四路北伐军班师回朝。五月抵达成化城,合城百姓夹城欢迎风将军及一众将领。
凤至元年四月初七日,青寻公主出阁。
凤至元年五月初二日,成德帝亲为风贺响响主持加冠礼,随即,成德帝下旨,册立风贺响响为太子,随皇帝上朝听政。同时,乌亲王与康亲王结束九部任职历练,乌亲王出任刑部员外郎,康亲王出任工部员外郎。
凤至元年冬月十八日,成德帝下旨,赐郑家忠毅国公府,帝亲写匾额,并将于一月之后率百臣亲至国公府恭贺郑国公乔迁之喜,亲为国公府匾额揭红。
凤至二年三月十三日,成德帝下旨,撤消都统帅府,原都统帅府所管军政军务,调兵驻防等事务职责仍归于兵部。皇夫风染仍领兵马都统帅衔,入内阁,仍总理凤国军政军务,直辖兵部。
凤至二年四月初八日,成德帝下旨,把原兵马都统帅府恢复原名太子府,令太子入主,以供政事历练。
凤至二年五月三十日,玄武郡发生民变,郡守府被乱民所占,挟制官吏要求减税减赋,清理吏治。
凤至二年六月初四日,成德帝因病,令太子代朝。
凤至二年六月初八日,风贺公子被废除太子之位,赐封亲王,封号:宣。着吏部任职员外郎。
凤至二年十月,内阁大臣兵马都统帅风染,完成了对凤国各地驻军驻地和人数的调整,确定了常规驻军人数和地址。
凤至二年腊月三十日,成德帝在皇宫凤栖殿大排宫宴,皇族中人欢聚一堂,歌舞助兴,守岁至凌晨,天亮方散。
凤至三年正月十八日,成德帝下旨,免除了乌,康,宣三位亲王在朝堂中的一切任职,令其前赴封地。
凤至三年冬月十九日,内阁大臣太子少师庄唯一病逝,享年七十有三。
凤至四年正月廿一日,成德帝下旨,令宣亲王返回都城。廿三日,帝下旨,再立宣亲王为太子,令其监国。
凤至四年十月十五日,酉时,成德帝驾崩于菁华宫,享年四十有八,在位二十五年。同日,宣遗诏,令太子继位。
凤至四年冬月十二日,成德帝出殡,灵柩送宗庙暂存,另择吉日下葬。
凤至四年冬月十三日,太子登基继位,帝号:承乾。新帝下旨,大赦天下。改年号:开盛。
凤至四年冬月廿九日,承乾帝顺应军心民意,当朝颁布诏令:仍尊风大将军为逊武威帝,与成德帝同为凤国开国之帝。
开盛元年二月十七日,卯时,逊武威帝寿终正寝,驾崩于皇夫府容苑,享年四十有四,在位三十一天。
开盛元年十月十五日,承乾帝率礼部为成德帝和逊武威帝举行了并棺仪式,帝夫恩爱不绝,并棺合葬,堪为当世夫妇恩爱的典范。
开盛元年十月十八日,成德帝与逊武威帝的并棺大椁落葬济陵。
新书发布《重燃美人灯》
各位朋友,本人最新古代重生架空小说《重燃美人灯》已经发布。
简介:
一个是凌国女扮男装的武勇名将,一个是安国名噪一时的凤都才女,她们都死在了安国七皇子羽鸿手下。武勇名将重生进了凤都才女的身躯,双姝合璧,重燃美人灯。且看,重新燃起的美人灯,如何侠骨生香,柔肠吐艳,如何照亮那繁华的锦绣河山。
与其他重生文相比,本文的重生独具特色。一般的重生是主角重生进废材的身体,废材死了,主角开启逆袭之路,但本文的重生方式是双姝合璧,允文允武,惊才绝艳。(注意:武,指的不是武功,是兵法韬略,行军布阵)
本文涵盖宅斗,宫斗,谋斗,国斗。但双姝合璧的女主,其斗争的方式方法与众不同,她的斗,是侠骨生香,柔肠吐艳的斗。
《重燃美人灯》发布在无线APP咪咕阅读上,各位朋友只消在咪咕上搜索文名,即可阅读。
谢谢朋友们,期待您的光临!
天际驱驰敬白
01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