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1 章(1 / 1)

大周皇族 皇甫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秘苑一行。若是小将军在,便请随我等前往兰台秘苑。”

“几位大人稍等。”

仆人接过请帖,便进入了侯府内。最后这封请帖落在了方云案头。

方云看罢请帖,挥了挥手:“请他们稍等,我换过衣服之后,立即就去。”

方云心中有数,太傅坐镇太和殿,这次不在太和殿召见自已,却在兰台秘苑召见自已,恐怕是为了自已封侯的事情,来考验自已的。

方云换过一身便服,便随着几位翰林,往兰台秘苑去了。

兰台秘苑坐落在皇宫中央,被无穷大殿环绕。按照工部的设计,兰台秘苑所在的位置,最利于观察满天星象。

皇城之中,除了中央紫气殿和太和殿,就兰台秘苑为最高。方云坐在马车上,沿着一条笔直的通往,向着中央的兰台秘苑而去。

路上所见,并无太多禁卫。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四通八达,中央便是兰台秘苑。许许多多的翰生,星象士,两袖垂荡,行走在光滑的白玉石道上。

“这便是兰台秘苑吗?”

方云坐在马车中,透过窗子,望着远处,心中想道。

兰台秘苑,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银色的高塔,底下是一层层恢宏的白玉台阶,台阶上方,便是一座二十四根白玉石柱,拱立起来的“观星台”,又称兰台。兰台往上,便是一座真正的星象塔了。除了石阶和石柱是白玉做的,兰台秘苑的其他部分,都渡了一层白银。

远远望去,兰台秘苑气象恢宏,神圣庄严,透着一股天文气息!

“小将军,兰台秘苑到了。”

一道儒雅的声音传入方云耳中,方云心神一震,猛然回过神来。

“有劳两位大人了。”

方云拱了拱手,从马车上走了下去。

台阶上,一名面目清秀的白衣士子,衣袍随风舞动,静静的站在白玉台阶上,俯视着方云,默默微笑:

“方兄,我们又见面。这次你来兰台秘苑。就由我来为你引路吧。”

这个人居然是忠信侯之子张英。张英在兰台秘苑行走,这次,太傅居然是派他来接方云!

“哈哈,正好。兰台秘苑,我是久闻其名,却并没有真正见识过。这次难得来兰台秘苑,就由你来引见吧。”

方云大笑一声,走了上去。

第五百二十七章 八丈羊毛毯……

第五百二十七章

张英和方云,一前一后,两人边走边聊。张英一边带方云参观兰台秘苑,一边详细介绍着兰台秘苑的一些东西。

兰台秘苑最高的典籍是夫子以《八索》之首的《周易》为蓝本,特地为儒家创造的《皇极惊世》。

《周易》本身太过玄奥、艰深,《八索》是最难掌握的。整个儒家,也只有夫子区区一人掌握。为了便于儒家掌握这门绝学,夫子便创造了这门《皇极惊世》。

兰台秘苑中,目前只有六名星象师掌握了这门绝学。称之为“星鉴”。大周朝为王侯、官吏、富贾之家出行、祭拜提供的阳历,和指导农业生产的农历,就是《皇极经世》的一个运用。

兰台秘苑除了推演星象、天机走势与气侯变化,还是皇室藏书所在的地方。大周朝的翰林们,经常要到兰台秘苑地下的皇室藏书室借览一些古本、珍本。所以兰台秘苑除了星象士,还会出现能看到一些翰林院的学士。

“兰台秘苑总分六层,地上三层,地下三层。皇室藏书的地方,就是最下面的两层。皇室藏书的地方。据我所知,兰台秘苑地下,最上面一层,藏的是儒家经典。从中古到近古的经、史、子、集。地下就是武经了。守卫非常严密,几乎不对外开放。而且开口也不在兰台秘苑,而在其他的地方。”

张英解释道。

方云心念一动,神识破体而出,没入地下。深入两层之后,立即遇到一层无形屏障,将自已的神识弹了开来。一阵隐隐的疼痛从脑海里传来,显然被这种禁制,轻微震伤了。

“好厉害的禁制。我的实力,单就力量而言。几乎相当于五品的强者了。没想到,居然穿不透这层禁制。看来张英说的没错。这地下,果然藏了皇室收藏的武经。不过,这一层虽然也算大,但要收藏皇室所有的藏书,恐怕还是力有未逮。如此看来,这皇宫之中,恐怕不止一处藏书的地方!”

方云粗略的扫了一下,立即感觉原本平静无波的虚空,起了一阵涟漪。几十道强大的令人惊悚的神识,破空而出,向着这个方向掠来。

方云心中微动,连忙收了回来。

“皇城重地,严禁窥视!违令者,死!”

一个苍老而威压的意识,在方云的感应中响起。声音宏亮,如同天地发出的一般。声音一落,那股意识立即消失无踪。

“皇宫果然不愧是大周朝守卫最森严的地方!连许多宗派掌门,都不敢轻易涉足。今天看来,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方云对于这些,倒也不奇怪。大周朝也绝对强势的恣态,镇压六合八荒,皇宫做为大周朝的心腹,其中卧虎藏龙,也是正常的。

方云以神识查探皇宫,看似莽撞,实则精细。他搜索的地方,都是兰台秘苑周围,一些并不重要的区域。譬如投石入潭,并不需要亲身涉水,照样能惊起涟漪。只是尺度需要掌握好。

“刚刚那人,至少是天冲六品的强者,甚至有可能接近七品!大周朝一代代武侯,王侯百年之后,消失不见。如今看来,倒有可能,都尽了皇宫之中。”

方云心中有数,但也不表现出来。依旧随着张英,朝着兰台秘苑里走去。登上了台阶,迎面就是“观星台”了。

“观星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羊毛地毯。许多的大儒,手中捧着一沓沓厚薄不一的图纸,往来穿梭其中。他们的目光几乎都盯着手中,并没有看其他。

整个“观星象”呈圆形,半径足有五百多丈,其中的空间,分成一格一格的房间。所有的房间都分门别类,极为严格。许许多多的儒生在里面忙碌着,或者整理案卷,或者绘画图纸,或者归类资料……。

“兰台共有九百九十九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比较小。总共分成九大门类,涉及天文、星象、算术、地理、历法……等等。我以前在这里其实就是跑跑腿。不过,也得益于此,对每个门类都有所了解。不久前,太傅将我擢升到了算术室,虽然依旧是跑跑腿,不过,接触到的东西,又多了一些。”

张英道。他说话的时侯,一个个房间里,不少大儒鱼贯而入,鱼贯而出。方云只是神识略扫,这里怕不有数千人。

两人说说笑笑,一路往兰台深处走去。不一会儿,一个长长的甬道,出现在了两人面前,甬道上铺着羊毛地毯,每隔一段距离就垂下一道帷幕。在这里,即没有翰林出现,也没有兰台的星象师,显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