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1 章(1 / 1)

大周皇族 皇甫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侯一脉的攻势,方云自然会以最激烈的方式回应。

方云抓起笔,唰唰几封信,立即送往了上京城。同一时间,方云飞身掠向了淮安城外的群山。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当初巴林矿山,他救下大批的上京城士子,后来更是不断将学宫士子召往军中。现在也该到用到他们的时侯了!

……

上京城中,忠信侯一身儒雅白服,阅毕手中信件,微微颔首:

“是时侯了!”

说罢,将信件折叠,放到了桌上。

第二天,几乎是默有默契的,三十八封文书,如雪片般,飞到了六部。这三十八封文书,每一封都加盖了王侯大印,每一封都代表了一位大周的平民侯。这其中包括忠信侯,神箭侯、风宁侯,阙天侯等旧有的平民侯,还包括伊侯尹微凉等朝廷新封的王侯。

三十八位平民侯,数量比十八位贵族侯的两倍还多!当这三十八封文书,同时呈上兵部、吏部、工部、礼部等六部时,在六部引起的震动,几乎相当于山崩海啸。

大周朝廷册立平民为王侯以来,这还是平民侯一脉,第一次联合起来,对一件事发表看法。

大周朝的平民侯比贵族侯还多,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不过,平民侯一脉向来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贵族侯一脉打压平民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没见他们什么时侯吭过声。是以,在一些重大事情上,所有人几乎都忽略掉了他们的声音。

但当这三十八份加盖王侯大印的文书,呈上各部案头,造成山崩地裂般的震动,众人才知道,大家都小看了这股力量!

…………

“什么!三十八名平民侯同时上书六部,支持方云封侯!!”

平鼎侯府中,杨兴听到这个消息,惊得跳了起来。一向打压惯了的对象,突然集体跳出来反弹,那种感觉简直不是“惊骇”能形容的!

“是的。三十八位王侯。包括所有的十二位实权王侯和二十六位虚权王侯。”

大堂下,一身黑衣的探子恭声道。

这一下,连坐在旁边的李昱都变了脸色。王侯也有虚权和实力之分。十二位手握实权,坐镇各方的平民侯联手上书。这股势力,足以让任何人震动。

“这些家伙疯了吗?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杨兴“砰”的一声,一震拍在桌上,将桌上的茶杯、茶壶全部震碎。这个消息太突然了。贵族侯和平民侯的争执,一向局限在私底下。即便争斗,也是无声无息的。

十八位贵族侯反对方云封侯,立即就有三十八位平民侯,支持方云封侯。这等于将贵族侯和平民侯一脉的争执,掀到了台面上。

“你说的没错。他们就是想要造反!”

李昱淡然道,他很快从最初的震撼中平静下来。对于既成事实的适应,李昱远比杨兴要强。

“平民侯一脉,谋划许久。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们这次这么齐心的帮助方家,恐怕就是希望打破我们两边的势力平衡。如果方家一门三侯,京中形势就会逆转。只要平民侯一脉占据上风,将来平民侯晋升为贵族,便成为天下潮流,不可抗拒!”

“啪啪!”

杨兴拳头握紧,发出一阵阵“啪啪”脆响。拳背上,更是冒起一根根青筋,显然愤怒到了极点。他咬牙切齿道:

“这些家伙疯了吗!他们这是要和我们公开撕破脸皮吗?天武侯的话,还在耳边,他们居然就敢这么做!”

如果能够武力解决,杨兴此时绝对恨不得一拳一拳,将这三十八位王侯全部砸死。

“唉!——”

李昱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他们这次,是有智者在其中联络。拿捏准了,若是两边撕破脸皮。吃亏的肯定是我们。不管我们和皇室关系,怎么密切。皇室和朝廷,都不可能公开说,我们贵族侯一脉,高人一等。这种话,是不能说的!至于天武侯——”

李昱惨然的笑了笑:

“他们这次是拿捏准了,法不及众这点。天武侯再愤怒,也不可能将三十八位王侯,同时收拾了。他们这次为替子孙谋福利,是彻底霍出去了。——这一次,我们是败在了忠信侯手里。没想到,他居然有如此能量!此人一直以太子刘秀的人示人,没想到,他居然和方家次子还有如此深的联系。三十八位王侯联名上书?哼!太子刘秀现在恐怕比我们还要愤怒!”

(报歉,章节名打错了.应该是五百零五章)

第五百零六章 分歧

(感谢世堃成为本书第三十九位盟主。谢谢,还有山人。^-^,我知道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三十八位平民侯上书之后,紧接着便是上京城许多达官贵人,王公大臣,大小官吏,以及将官请愿书。这些人的身份地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重要的是,数量繁多。足足三、四百封文书递上六部,支持方云封侯的时侯,再次在各方引起震动。

三、四百名王公大臣,大小官吏,几乎都有孩子在方云名下任职。这些人都是沿袭的儒家三妻四妾的制度,膝下子女众多。但能送到学宫学习的,无疑例外,都极受重视。

方云把这些学宫出身的学子,拉入自已名下。等于把这些绑到了自已的战车上,打上了他方云的烙印。以后,即便是万一他倒下了,这些人身上的烙印那也是洗不掉的。

与其以后受打压,不如现在搏一把。更何况,前面有三十八位王侯上书造势,他们做起来也就安心多了!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方家若是得势,他们膝下那些,跟着方云征战的子女,必然也是否及泰来!更可况,方家也远没到倒下的地步。

忠信侯等三十八位王侯上书,更是加重了方家在他们心中的份量。所以才有了,三十八位王侯先上书,其他王公大臣后上书的事。

这一切,都是在方云的授意下进行的!

…………

平鼎侯府中。

“吱哑!”

房门推开,张英跨过门槛走了进来。躬身行了一礼,恭声道:

“父亲大人,太子殿下在门外等侯,要求您出去见他!”

犹豫了片刻,张英接着道:“父亲……,太子殿下,情绪似乎很激动!”

书桌上,正在执笔书写的忠信侯闻言,笔尖停了下来。长久都一动不动,似乎在面临某种矛盾的挣扎。直到“哒”的一声,一滴墨汁从笔尘渗下,坠落纸上,渲染出一个黑点,这才回过神来。

“英儿,”忠信侯袖袍一抖,左手伸了出来。将案头早准备好的一封没有铅封的信,推了过去:“将这封信递给太子吧。就说我,抱病榻中。不方便见他。另,见信如见人!”

对于太子刘秀的到来,忠信侯显然早有所料。连书信都准备好了。

“是,父亲!”

张英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书信,转过身来,大步走了出去。

忠信侯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