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宗派界,炼器的高手,在炼器的时侯,往往会把一些绝学,或者炼器的法门、材料,烙进器灵一意识。
前者是为了让器灵熟悉这些绝学,让器灵操控法器,更默契的配合武者,使得绝学威力大增。比如薛烈刻在器灵意识中的天都枪法;至于后者,往往是一些,需要宗派通过几代门人弟子,共同来完成的法器。这种法器,炼制很难。但威力会不断提升,到最后炼成,更是惊动地的法器。比如说十二粒白骨珠就是这样的法器。
时间一天天过去,五天后,一只信鸽带着一条消息,飞进了方云的马车车厢:
李亿玄的名字从天象榜上消失!
信鸽另一脚上,还附着一张手抄的,新的天象榜排名:
第一名:梵天。
第二名:十三皇子
第三名:冥王太子
第四名:风太苍
第五名:杨弘
第六名:君念生
……
“李亿玄进入天冲境!”
方云手捏着纸条,脑海里掠过这个念头。背靠在车厢壁上,方云眼中恍然又出现李亿玄的身影:白衣、长剑,永远平淡不惊的表情。
这个人,即便坐在他的身边。也无法感觉到他的存在。他就像一轮冷清的倒影,无法促摸不可靠近。
方云一直以为,第二个踏入天冲境的。不是梵天,就是冥王太子和十三皇子。唯独没有料到,会是李亿玄。
大周朝的状元郎,以其独特的方式,震动了所有人。状元郎依然是那个状元郎,他虽然低调,但并不说他就比别人差,相反,他比其他人,都要厉害的多!
天冲境,李亿玄尾随“帝一”之后,踏入了。没有惊天声势,也没有撼动人心的壮举,有的,只是天象榜上的轻轻一抹。
在这轮无言的竞争中,李亿玄胜出,众人落败!
方云相信,这一刻,有很多人,和自已一样,捏着这个消息,靠在椅背上,无言的震撼!
…………
太素派。
君念生盘坐在大殿上,望着身前的纸张,眼中掠过一丝落寞的神色。每个人都有自已的骄傲和自信。每个人都相信,自已是最杰出的。
这一轮的竞争,没有任何的奖励。比的,也不是力量、招式。而是信心和意志。落败者,尊严扫地。
眼中掠过一抹坚定的神色,君念生将这张纸收入怀中,然后盘膝而坐,沉入了修练中。
始魔宗。
风太苍坐在一间漆黑的大殿里,周里是无数魔神的浮雕。望着薄薄纸条上记载的消息,风太苍眼中掠过一丝涟漪,不过很快一闪而逝,继续枯燥、漫长的修练。
做为霉运缠身的人,风太苍已经习惯了,在各种打压中前进。
大周朝殷山上。
杨弘一身打满补丁的粗布长衫,坐在一张书桌后,脑袋就深深的靠在椅背里。毕竟是武侯,而且只是服役三个月而已,没有人真敢让杨弘去挖矿石,推矿车。
现在的杨弘,看起来已经和尊贵、华服擦不上半点边了。他头靠在宽椅背上,双眼闭合一动不动。
矿山服役,虽然身份扫地。不过,杨弘真正在乎的不是这些,而是手上这经纸。
“他又领先一步了……”
杨弘喃然道,神色微有些颓然。
“加油吧。次品神丹的药效,你已经吸收了。突破天冲境,只差临门一脚。在这一波的竞争中,你已经落后了,不能再落后其他人了。”
戒中灵魂道。
书房中寂静无声。片刻后,杨弘闭上眼,重新开始修练。
…………
马车终于到达江阴城。
“末将见过王爷。”
大殿微有些暗,上面挂一块大匾:镇压四海。荣亲王就高坐在牌匾下。两旁侍卫林立。一个个精气赤红,赫然都是地变级以上的修为。其中有些人,精气直接就是淡紫色,分明是天象级的强者。
大周朝,地变级就能做王侯了。用地变级、天象级武者做侍卫。方云还是荣王府第一次看到。
“起身吧。”
荣亲王神态威严道。
他虽然八面玲珑,是敦厚长老,但那也是看人的。但方云只不过是一个大将军,调到他麾下,就是属下。皇室亲王,哪里用得着对一名将军客气。
“军机处的调令可带了?”
荣亲王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回王爷,带了。”
方云把军机处的调令拿了出来。一旁自有人接过,递了上去。趁着递交军机处调令的时侯,方云扫了一眼荣亲王。
荣亲王外表起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头顶也没有任何气运精芒。分明是天象级的以上的强者。
大周水师,若是没有足够强大的功力。那肯定是镇压不住的!
“签字画押吧。”
荣亲王扫了一眼调令,然后把一份公文递了过来。一旁,自有师爷递上笔墨和朱砂。
方云按了手印,荣亲王便把出海的公文递了过去:
“朝廷的规矩,钢铁楼船出海,不得超过三个月。三个月未返,便要军法处置,明白吗?”
“末将明白。”
方云接过出海公文,便离开了江阴城荣王府。
方云离开后,皇子刘启负着双手,从大殿后走了出来。
“皇叔,出海公文这么轻易就交给他了。是不是有些太便宜他了?”
刘启望着方云离开的方向道。
“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军机处有武穆执掌,在公文上找他麻烦。太不明智。而且,打蛇不死,反被蛇伤。公文再刁难,终究要交给他。不如爽快些。——而且此子,现在深陷皇子之争。明里暗里,不知道多少人注意着他。我们这个时侯,不管拉拢他,还是刁难他,都极不明智。还不如公事公办,不要和他产生任何瓜葛。将来,他就算死在瀛荒,也不会有人注意到我们。”
第四百一十七章 这是我的侍妾(第一更,求月票)
皇室并不是只有一位亲王,能做大周水师统帅这个位置,单单武道高明,还是不够的。荣亲王这种经历过上一代的皇子之争,并且继续得宠的人。对人对事,都看得极清。
“十三哥对方云似乎非常重视。皇叔阅人无数,感觉方家这个次子怎么样?”
刘启道。
荣亲王并没有回答,却是反问道:“你觉得呢?”
刘启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此子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并且深得十三哥器重。自然不是简单人物。不过,我和他还是接触太少。不敢妄言。”
荣亲王笑了笑,摇头道:
“方云的卷宗,想必你早已看过。但你却并没有冒然下断言。知道我最欣赏你什么吗?”
刘启摇了摇头:“刘启不知,请皇叔明示。”
荣亲王笑容一敛,正色:“慎言、慎行。”
“我之所以看中你。就是因为,其他人都为了皇储之位,争得头破血流。一个个争宠,争斗,互相暗算。只有你,深得慎言、慎行二字精髓。只要掌握住这两个字,在皇子之争中,就稳立于不败之地。当年,那么多皇子跟你父皇相争,最后一个个倒了下去,或者被废,或者囚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