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数种宗派界冲击灵慧级的顶级功法。这些冲击灵慧级的功法,都是宗派界公认的。
排名第一的,是昭觉寺的《大智度论》,这是一门专门修练灵慧魄的功法;排名第二的是太素派的《黄庭经》,这本经书并非专门修练灵慧级的功法,而是一整套的修练法门。里面就包含有太素派修练灵慧魄的法门;排名第三的是始魔宗的《始魔源书》,同样的,这是一个系列的修练经书,包含的有修练法门。修练灵慧魄只是其中之一。正因为如此,所以排名不是第一。
其他,骨皇还提到了剑宗的《剑典》和冥宗的《冥王经》。不过这两个派别,在宗派界中,太久没有出现了。其中,剑宗更是号称上古三千宗派之首。之所以还罗列这个宗派,是因为三千年前,曾经有人以“剑宗”的名义,在外行走,而且展露了一手可怖的剑术。
此后,就再没有听说过剑宗之名,很多人都怀疑,上古剑宗是否传承了下来,又或者,这干脆就是一个流言。不过,骨皇为慎重起见,还是把这个宗派列上了。
“呼!——”
看完这几行字,方云长吁了一口气。《近古时代》上提到的这几个宗派,没有一个不是庞然大物。要想得到这些功法,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现在的实力,施展地变之法后,几乎可以硬捍普通天象高手了。倒不必急于搜寻灵慧级的功法!还是回去之后,让赵伯言搜寻一下,看有没有这几本经典的下落!”
方云心中想道。
放下心事,方云沉下心来,把境界再恐固一遍。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眨眼之间,半个月过去了。
“将军,侯爷有请!”
这一天,方云正在帐篷里,一名传令兵道。
“侯爷?”方云微怔,即随明白过来:“可是莽荒侯?”
军中有三位武侯,一位贵族侯。如果是武侯有请,称呼就是“武侯有请”,而不会是“侯爷”。
“正是!请随我来!”
传令兵点点头。
“居然是许渊,”方云心中微动,一年前,在东郊猎场,他和大哥方林,可是把许渊的长子许权,在旗杆上绑了一天。虽然是少年人的争执,但许权毕竟是莽荒侯世子,代表的是莽荒侯的脸面。这么对待许权,等于是打了这位莽荒侯的脸面!
“这位侯爷,该不会借机对付我吧?”方云心中若有所思道,不过转念一想:“怕什么!我马上就要位晋大将军,要去兵部述职。他再厉害,也不可能糊涂到,这个时侯动手!”
地位越高,顾虑越多,越是很多事情不能亲自动手!
走出营帐,外面风雪呼啸,但已经没有战时那么大了。跟随传令兵,方云一路向莽荒侯的营帐走去。
莽荒侯的营帐,在擎天峰,一座巨大的战时帐篷矗立在峰顶,方圆数千丈的范围,没有风雪能靠近。门口,两排仪态威态侍卫站立着。
方云进了帐篷,帐篷里燃烧着一个炭盆,非常温暖。另外,地面铺着质地上乘的红色毛毯,对着里面,有一张长方形的书桌,一个双肩宽阔,面色如玉的男子,正盘坐桌前,书写着什么。
只是瞧第一眼,方云立即感觉,莽荒侯身上流露着一股复杂的气质,在强烈的霸气中,又糅合了一股儒雅的气息。
这样的人物,如果放到儒家史官笔下,立即就会提笔写下两行字: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看到脚步声,莽荒侯放下笔,抬起头来,眼睛中迸射出一股龙虎一样的光芒。
“末将见过侯爷!”
方云立即单膝下跪。
莽荒侯神色平淡,打量了一眼方云,开口道:“方云,你可知罪!”
“来了!”
方云心中微微一震,立即知道这位莽荒侯要发难。
“末将不知,还请侯爷明显!”方云道。
“哼!你擅离军伍,提前到达莽荒,却隐而不报。眼中可有军纪,朝廷!”
莽荒侯冷声道。
听到莽荒侯拿这件事情问罪,方云微微意外。莽荒侯虽然言辞犀利,但口气中却并没有多少责怪的意思。
“奇怪,莫非我错怪他了!”
方云本来想随便找个借口,应对一下。突然想起平鼎侯十多年来,一直接拢莽荒侯,却没有成功的事情,心中一动,坦白道:
“回大人。末将与武侯杨弘的恩怨天下皆知。末将也是立功心切,怕武侯以公报私,将我调回后方,不能为朝廷分忧!”
莽荒侯眼中掠过一丝异色,似乎方云坦率,出乎他的预料。微不可察的点点头,莽荒侯道:
“此时,只可一次,下不为例。武侯为大军之魂,地位崇高,切不以小人之心,妄自摧度。切记!”
方云听到这翻话,立即知道莽荒侯并无责怪的意思。想起上京城中那位,心中顿时产生一种怪异的感觉:“虎父犬子啊!”
第二百七十六章 方林的消息(第一更)
莽荒侯又询问一下第二十七军营的情况,又没有什么需要的。方云都一一做答。对于,东郊狩猎,许权被方家兄弟所辱之事,莽荒侯只字未提。这些,看似乎都是极普通的述职。
“关于你的晋升一事,朝廷的文书已经下来了。”
莽荒侯扫了一眼方云,淡然道。
饶是方云大多数时侯,都能淡然处之。听到这个消失,心中还是不自觉的跳了一下。微微有些紧张。封将还是封侯,就看朝廷的决定了。
不过,方云毕竟心志坚定,不比普通人,还是很快平静下来,摆出一副静静聆听的架势。
莽荒侯见状微微点了点头,从桌下,取出一枚铁筒。又从里面取出一品黄绢,手指一弹,抛了过去:
“这是朝廷的文书,你自已看下吧!”
方云手掌一伸,接过黄绢,展开一看,只有短短的几行绢瘦体:
六部御查:
安国将军方云,战功卓著,于莽荒一役,表现出众。兹,特封为平妖大将军,以表其功!
另,按军伍惯例,着大将军方云于三月之前,返回上京城,到兵部报到述职!”
接下来,是兵部、刑部、礼部、工部、户部、吏部六部大印。
“果然没能封侯!”
方云看完,暗暗叹息一声,微微有些小失望。
对于这个结果,他是早有预料的。大周朝封王拜侯的条件,非常苛刻,并不是说,你杀掉敌方一个王侯,马上就能在自已这边封侯,天下间没有这样的事。
朝廷的文书,虽然只字未提封侯的事。不过,方云看到文书上的六部大印,就知道,上京城里,确实对自已能否封侯一事,进行过备案讨论。因为,一般的封大将军,只牵涉到兵部和户部,朝廷册封大将军文书上,也只会加盖兵部和户部的印章,而不会是现在的六部大印齐全。
方云甚至知道,自已的封侯之事,一定是在六部相议一环,被驳下了。因为,如果六部通过,而军机处驳回的话,文书上还应该加盖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