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1 / 1)

大周皇族 皇甫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速的运转着。思考着种种可以对付杨弘的计策。

“来人,给我准备文房四宝!”

“是,少爷!”厢房外,一名仆人匆匆离去。

很快,文房四宝送到了方云的桌上。方云拿过墨条,细细的磨。他磨的很慢,方云心中闪过许多念头,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没有人可以欺负了方家人,不付出任何代价。今天我们方家吞下这口气,日后,人人都以为我们四方侯府,是软柿子,都来捏!”

提起狼毫笔,蘸了蘸墨水,方云斟字酌句,写下了第一行字:

“余闻天子欲册封太子少保杨弘,以为武侯。余以为,杨弘虽具武侯之勇,但无武侯之德,且飞扬跋扈,册封之事,恐有失妥贴!……”

方云前世的儒学修为,这一刻,发挥的淋漓尽致。大周律历,军伍历令,这一刻,全部从心中涌过。方云扣准武德二字,娓娓叙来,把个杨弘体无完肤。

这一夜,方云彻底未眠。到第二天天亮,这篇奏议终于写完。

方云把信箴装入信封,在上方写上:

四方侯府幼子方云,叩请大理寺卿,呈人皇御览。

大周朝的律法,如果对于封侯一事,有异议,想弹劾的话。是需要交到大理寺,由大理寺最先受理。这条规矩,是由大周太祖议定的,不过,真正的施行,还一次都没有。

方云握着这封奏议,感觉心中沉甸甸的。他非常清楚,这一纸奏折,如果送进了大理寺,立马就要掀起轩然大波。

“杨弘,武道,我暂时拼不过你。但文的,你却远不是我的对手!”

打开房门,方云大步走了出去。

……

大理寺,位于上京城西南,权势极大!

所谓大理寺,大,指的是达官贵人的意思;理,是掌刑的意思。联起来,大理寺,就是达官贵人之牢的意思。主要受理天下弹劾命官的案件。

当今朝廷,吏治清明。大理寺半年也难得受理一件案子。

清晨,大理寺卿张牧清,穿朝服,戴通天冠,一身正派,正在大堂批改奏文。突然,大门的方向,传来一阵咚咚的鼓声。

“来人呐,出去查看一下!”

张牧清抬起头来,威严道。

“是大人!”

立即有一名皂衣衙役奔了出去。

片刻后,皂衣衙役去而复返,双手执着一封信,递上案桌。

“大人,四方侯府幼子方云,送上奏议!”

“嗯?”张牧清眉头跳了一下,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接过信封,张牧清拆开一看,看到一句话,心里就跳了一下。

“这是要出大事了!”

大周朝的武侯屈指可数,绝大部分还是开国的时侯,由太祖册立的。弹劾武侯之事,一千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而且弹劾的人,还是四方侯的次子。

张牧清接着往下看去,越看越惊,这字迹,字字风流,但看在张牧清眼中,却是刀光剑影。

一封信看完,张牧清心中暗暗惊骇:“此事关系重大,我一个人做不了主!”

张牧清立即起身,把奏议塞入袖中,整了整衣冠,立即乘着车架,朝皇宫而去。

进入皇宫后,张牧清直奔资政阁。

“荣大人,这封奏议,请您过目!”

张牧清把方云的奏议递了过去。

“兹事体大。朝廷册封武侯,乃是大事。武侯的废立,我都没有这个权利。”

资政阁一品大夫荣大人,看完之后,也是倒抽一口冷气:“此事,需要交由三公决议!”

半柱香后,三公的批复下来了:

立即召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会审!

哄!

整个上京城轰动了!

第八十四章 轩然大波

[感谢人人入魔成为本书第三位盟主!]

“什么?方云居然把英武侯告到了大理寺!!”

镇国侯府中,杨谦和李平待在一起,听到这个消息,瞪大了眼睛,倒抽了一口冷气。

“疯了,这个家伙疯了!他居然敢弹劾一个武侯!!”

一旁,李平张大了嘴,一脸的不可思议。两个人都被方云的胆大包天震惊到了。

平鼎侯府中,宣华夫人正在显华夫人房中请安,蓦然听闻这个消息,两名当朝一品诰命夫人,齐齐露出震动的神色。

“这个小杂种,无法无天了!……”

宣华夫人只觉得头皮发麻,胆敢弹劾武侯,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武侯啊,权势要是比贵族侯都要显赫的多。就算是宣华夫人,也不敢在一位武侯面前放肆,更别提,告到大理寺去了。

“方家这个小子,到底想干什么!”

显华夫人听完之后,却是神色平静,不动声色。但两条突然颤动了一下的长眉,泄露了她心中的起伏。

她这边正准备对付方林,就听到了方云弹劾英武侯杨弘的消息。以显华夫人的修养,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禁心中惊动,有种十分忌惮的感觉。

“士子废侯!大周朝立国以来,绝无仅有!这件事情牵连广大!方云,你可是把天都捅破了!……”

文曲侯府上,严伦听到这个消息,惊的毛笔都掉到宣纸上。他下意识的望向了眼大理寺的方向。分明感受到,一场风暴正在袭来。

……

就在皇室正式册封前夕,朝廷三司会审,重新审议杨弘册封武侯之事。

这个消息传出,不只是王侯之家,上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吏,儒生、将军也被惊动了。士子废侯这样的消息,让他们有种天地变色的感觉。

“士子废侯!怎么会有这种事情,这可是愈了规矩啊!……”

“三公居然通过了。这件事情,恐怕会演变成,兵家与儒家的争执啊!”

“本来以为方家的长子胆子够大,没想到次子更加厉害。他到底在奏议里写什么,让三公居然重新考虑武侯册立之事!

“大周朝文武分立,人皇垂拱而治,这样的规矩自立朝就有了。三公通过决议,决定三司会审,以三公的威望,只怕人皇都很难阻止!”

上京城,一名名官吏感觉手足发抖,有种不听使唤的感觉。对于他们来说,三司会审的消失,就相当于朝廷发生了地震。

方云是一名士子不错,但他背后站着的,却是四方侯方胤,大周朝最有权势的平民侯!英武侯杨弘废黜四方侯晋升贵族之事,方家幼子马上弹劾杨弘。许多知道这一层关节的人,不禁感觉心惊胆战!

“驾!”

无数匹快马,从上京城的各个地方,快速驰出。这些快马一出城门,立即奔向各个方向。将消息带往各地总督府,郡守府,将军府……

“咝!”所有接触消息的亲王,郡守,将军,第一眼是不敢相信,紧接着便是极度的震惊。

一石激起千层浪,士子废侯,这本来只能让人聊以一笑。但三公批复后,已经没有人笑得出来了。无数双目光聚集上京城,静待着这场三司会审的发展。

……

就在外界一片轩然的时侯,英武侯府内,却一片平静。

这座新建成的侯府,花园水池,亭台水榭一应俱全。英武侯杨弘的嫡系,已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