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1 / 1)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年岁 194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90章

  而这个方法,又跟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获得圆满成功之后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不谋而合。

  就比如说现在吧。

  西施食品厂在全市范围内承包土地合作,连公家的农场都合作了两个来进行实验。

  开始发种子和化肥的时候只是觉得那段时间食品厂的支出很大。

  但到了收获的时候,他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以前是原材料限制了西施食品厂每天的日产量。

  现在原材料供应充足了之后,发现是机器设备限制了西施食品厂的日产量。

  而瓜子和花生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上收。

  已经成熟了不可能让它们烂在地里。

  那就真的是一整年的时间、人力成本都耗费在里面,白白贴钱了。

  不立刻收上来,下一场大雨就可能收不上来了。

  收上来也要有地方放啊。

  那么多的瓜子和花生。

  因为原料充足后,明星超市那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阮美香那边的需求量也是在稳步上升。

  食品厂自然要鼓足了劲儿一心一意搞生产加工。

  可是机器设备的上限在那里摆着。

  到达了最高顶峰后,不买入新的设备,再想提高日产量,那就只能是安排三班倒或者是四班倒,让厂里的机器设备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工作了。

  先不说这样机器设备损耗过大会不会出什么大小毛病,施向南也不想搞得这么累。

  这传出去都成什么啦?!

  因此她第一反应是买入更多设备。

  正好,那时候地里的瓜子花生都还没有开始收,食品厂每天收购的原材料跟加工生产出去的远远不能比,更多还是在消耗去年西施食品厂跟农户合作生产收上来的瓜子花生。

  用掉一些,仓库就更加腾出来一些空位置。

  而西施食品厂现在一天的出产量可是有好几十万的。

  只出不进,仓库空的飞快。

  于是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施向南就拍板决定又买了新的设备,占用了两个大仓库。

  可现在随着阮美香和李小明两处的提货需求量更大,地里的瓜子和花生丰收,原材料更加充足。

  机器设备还是不够用了。

  同时,仓库也是要放不下源源不断地新收上来的瓜子和花生了。

  更别说后面还有南瓜大丰收。

  也需要地方存放。

  这些都是食品,存放的条件也相对苛刻,不可能随便找个地方就放了。

  保存的不好,不管是长虫还是受潮之类的,这对于西施食品厂来说都是损失。

  这当然是西施食品厂不能接受的。

  因此,重新选址建造专业的储存仓库,就成了目前最需要处理的事情。

  新仓库建成,原材料全都搬到大仓库里去。

  西施食品厂这边的仓库当然也就可以全部改成存放机器设备的大车间了。

  这个时候显出李唐风的工作前瞻性的时候就到了。

  因为他早早地就预见到了此时此刻西施食品厂会遇到的这个问题,所以一早就安排人在选合适的地方、跟人去谈买地的事情了。

  这些要存放的东西全都是西施食品厂要加工的原材料,要是距离太远,每天光是进进出出地把货物从仓库搬到食品厂里来进行加工、加工完了再搬到仓库去存放着等人来提货拉走……

  这个过程就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因此这个地方肯定是越近越好。

  但这一点也很难做到。

  因为前面给施向西选产品研发室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过了。

  西施食品厂附近都是住的居民,暂且不提他们的房子占地都不算大,不满足需要大量建仓库的地点的这一要求。

  就算是占地够大,这些人的房子都是人家自住的,有很多人都住了大几十年了,有的上百年都有了。

  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卖出去把祖宅给推倒了建仓库?

  人家一听就直摇头。

  因此李唐风安排的人去选地方、跟人谈买地的事情,一直都很不顺利。

  倒是这一次,市里的领导明确透露了要施向南做好准备,要跟他一起去省城汇报工作的消息透露出去一点之后。

  施向南这里很快就收到了一份简历。

  是刘芳给拿到她的办公室里递给她看的。

  因为对方应聘的是副厂长的职位,施向南早早打过招呼,有人应聘这个职位的话,把简历转到她这里来。

  本来嘛,应聘的是副厂长,如果成功了的话,进来就是要管着刘芳的。

  让她来面试对方肯定不合适。

  这个人照片上长得器宇轩昂、一表人才,穿着白衬衣黑西装,看着就给人一副精英的模样。

  他的简历上写的是北方大学管理专业毕业的。

  毕业是四年前的事情。

  建立上列举了一大堆在校期间获得的荣誉。

  一长串看下来看的施向南头晕眼花的。

  他名字叫许天宁,已经从事这一行业整整四年了。

  上一份工作辞职的原因是跟他的职业规划不符。

  简历上写的比较官方。

  施向南还是更愿意见面详谈。

  许天宁显然也是这个意思。

  不过约好了见面的这天,他穿的倒是很随意。

  就……

  怎么说呢。

  很普通的汗衫和夏天薄款西装裤。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外头太热了,他从外面进来的时候一头一脸的汗水。

  连半露在外面的胳膊脖子上也都是汗珠。

  施向南本来不热,看到许天宁这满身大汗的样子,一下子也觉得热了。

  许天宁朝施向南露出一个笑容来:“不好意思啊施厂长,失礼了,我这个人从小就比较怕热。从车站一路走过来,就成这样了。”

  施向南点点头表示理解:“我看你的简历上,你不是本地人是吧,为什么会看中一个开在西北小县城里头的食品厂啊?”

  “安思彤、安记者你还记得吗?”

  施向南点头:“记得。”

  安思彤在食品厂好一段时间呢,还借住在她家里,后来更是跟着她一起回了好些回施家洼。

  在她老家也住过。

  施向南怎么可能忘记她。

  虽然她只是来做一个调查采访的。

  李唐风提到过上官方的纸媒的事情。

  后来他们西施食品厂也没有能上。

  但其实,施向南本来也不对官方纸媒不官方纸媒的事情抱有太大希望,因此没有上去也并不觉得失望。

  安记者能够来一趟,背后代表的意义,已经足够引起施向南的重视了。

  事实也的确是她想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