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如果他咬钩了呢?”
何彦伟说这话的时候,是看着梁百明说的,显然,这个问题是针对性的发问,问的就是梁百明。
梁百明很明白何彦伟的意思,渡边长谷是来旅游的,这个案子没有任何案情和证据指向渡边长谷,如果他真的咬钩,在没有证据指向渡边长谷的情况下,肯定是不能对渡边长谷采取任何措施,因为闹大了会是国际纠纷!
梁百明有些牙疼似的砸吧砸吧嘴,说道:“如果他咬钩,可就麻烦了,我们没有证据啊,不能贸然对他采取措施,闹大了,比博物馆的盗窃案还严重!到时候,别说是我们市局,恐怕市里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梁百明和何彦伟聊的这个问题,陈辉他们是插不上嘴的,周秋楚沉声说道:“如果他咬钩,干脆另辟蹊径,找人假扮匪徒绑架他,然后用手段审讯,反正绑架他的是匪徒,又不是警察办案!”
周秋楚这话一出口,梁百明目瞪口呆,他知道周秋楚是来盯着这个案子的,也知道周秋楚是国安口派过来的,只是不知道周秋楚的具体职位而已。
一位执法者,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当真是让梁百明目瞪口呆。
陈辉知道周秋楚的脾气,她会这样说一点也不奇怪,况且,在没有证据指向渡边长谷,而他又咬钩的情况下,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不过,这个办法却是有着缺陷的。
陈辉立刻接口说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个办法,因为这个办法只有一次机会,而且,时间会很短,不管怎么说,渡边长谷是日本人,来这里旅游,一旦出现被绑架的事情,那可绝对是大事,梁局他们到时候压力更大,如果被市里知道了真相,后果不堪设想!”
梁百明和何彦伟听到陈辉的话,同时点了点头,却是什么都没说。
因为他们知道陈辉和周秋楚是朋友,这种话由陈辉说比较合适,属于朋友之间的谈话,而他们一旦介入这个话题,就有点类似于公事一类了。
不等周秋楚说什么,陈辉又笑了一下,对周秋楚说道:“你来盯着这个案子,要时刻记得你的目的,你跟何局他们的目的不一样,你需要查清楚的是青铜三足鼎被盗的原因,也就是盗窃者的犯罪动机。”
毫无疑问,陈辉这话说的很隐晦,有着另外一层意思,而另外的一层意思,只有周秋楚听的明白。
周秋楚会盯着这个案子,其实是想查清青铜三足鼎,是不是飞剑法宝那一类的存在,而想查清这一点,一是见到真的青铜三足鼎,甚至是把真的青铜三足鼎带回去研究,再就是抓住真正的罪犯进行审讯,问出偷盗青铜三足鼎的动机。
听到陈辉的提醒,周秋楚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我们讨论这些尚早。”柳洁在这个时候说道:“还是安静的等着比较好,如果渡边长谷咬钩的话,会在青铜三足鼎的仿品上做文章,看看他会怎么做,我们再针对性的研究对策才是最好的办法。”
柳洁这话一出口,在场的陈辉等人,不由自主的都点了点头。
陈辉沉吟了一下,说道:“只不过是等着无聊,在揣测而已,如果渡边长谷真的咬钩,其实不难想出他会怎么做,而且,他的做法,可以光明正大的带走青铜三足鼎的真品!”
“哦?”梁百明好奇了起来,问道:“他会用什么样的办法?”
陈辉缓缓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有证据指向渡边长谷的话,我现在就会回答梁局这个问题,可现在没有任何证据指向他,所以,让我卖个关子,等他跟馆长吃饭的时候,看看他会说些什么,如果他有异常,我在告诉你们。”
第721章 0721 不情之请
第721章 0721 不情之请
时间总是不快不慢的朝前流逝,这是永恒的逝去,永远不会有什么变化。
唯一有变化的,是人的感觉。
当一个人不处于等待当中的时候,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可当一个人处于等待当中的时候,就会觉得度日如年。
梁百明,何彦伟两人,此时就是这样的感觉,一个下午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当真是度日如年的感觉。
陈辉他们三个还好,毕竟,这个案子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压力。
终于到了晚上,渡边长谷再次给馆长打去了电话,确定了馆长在家之后,渡边长谷在电话里告诉馆长,让馆长在家等着,他打车过去接他,并且告诉馆长,他来南江几天了,还没吃过日料,有点想念日料了,所以自作主张订了一家日料店。
此时的分局,梁百明等一行人,也上了车,只是,他们这辆车子,与平常的车子有着很大的区别。
虽然外观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区别,看起来就像是一辆普通的商务车类型,可实际上,这是一辆设备车,里面全都是设备,用来监控监听的。
陈辉他们都在这辆车上,由于提前知道了渡边长谷订的那家日料店,一行人直借去了那家日料店,并且提前在包间内安装了监控以及监听设备。
本来,梁百明他们是打算跟着渡边长谷,等到了他们吃饭的地方,再找餐厅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偷偷安装一个监听器在包间里的,没想到的是,渡边长谷会在电话里跟馆长说出订的餐厅名称,这倒是让梁百明他们省了很多事,直接提前一步过来,叮嘱好日料店的老板,让老板把渡边长谷和馆长,安排到他们装好设备的房间即可。
准备工作做完没多长时间,渡边长谷和馆长就进了包间,渡边长谷的国语说的不错,是他点的餐,馆长并没有点餐。
时间不长,生鱼片,清酒等日料送了上来,何彦伟他们通过监控看的清清楚楚,两人的对话也听的十分清楚。
渡边长谷给馆长面前的小酒杯里倒上清酒,馆长摆了摆手,直接从渡边长谷的手中接过了酒壶,说道:“自己倒自己的。”
渡边长谷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用另外一个酒壶给自己面前的小酒杯倒上了清酒,与馆长轻轻碰了一下酒杯,吱溜一声喝干了酒杯里的清酒,而后两人就开始边吃边喝了。
渡边长谷在日本是有名的学者,也是有名的收藏家,跟馆长可以说是志趣相投,两人聊的多是一些历史文化知识,以及一些文物方面的知识交流。
日本的清酒其实跟我国的米酒是一样的,这种酒喝多了是很难受的,而且,喝这种酒,往往是一开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一旦察觉到有点上头,已经晚了,往往很快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