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离不开南江。”陈辉皱眉说道:“所以,我只能在南江保济堂坐诊,传授医术也只能在南江保济堂!”
“这个没什么。”苏云秋笑着说道:“我说过,我们之间的合作,以你方便为主,如果你无法离开南江的话,那我就安排保济堂的坐诊医生,来南江保济堂跟你学医术,另外,也不会固定你每周哪两天在保济堂坐诊,这个看你的时间,你自由安排,只需要每周坐诊两天就可以。”
陈辉想了一下,这个条件是很宽松的,想要做到每周两天在保济堂坐诊,并不是什么难事。
“合作的条件放这么宽,多谢苏老了。”陈辉笑着说道:“我可以做到每周在保济堂坐诊两天,既然学习医术的医生,苏老会安排来南江保济堂,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虽然苏云秋已经把跟陈辉合作,给陈辉的报酬说了出来,也就是保济堂一成的股份,可陈辉到目前为止,只询问自己该做什么,又有什么样的困难,这些都没问题之后,陈辉就确定了与保济堂的合作,而只字不提关于报酬的事,原因并不是苏云秋已经说了报酬。
而是陈辉心里很清楚,保济堂百年老字号,百年底蕴摆在那,这一成的股份,肯定是每月以保济堂的收入的一成计算给他!
这笔钱,恐怕相当多。
陈辉并不打算收保济堂这么多报酬,所以,也就对报酬的事情只字不提了,到时候他自然会退给保济堂的。
苏云秋在听到陈辉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答应下来之后,说道:“陈辉,我直接把报酬给到最高,并不是白给的,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要告诉你的是,我把报酬给你提到最高,条件给你放到最宽松跟你合作,是因为我也有一个附加条件!”
“我刚对苏老提了一个条件!”陈辉笑着说道:“苏老这就有个附加条件,公平合理啊!苏老请说!”
苏云秋笑着看了自己孙女苏沐雯一眼,说道:“我希望你能传授医术给我孙女!倾囊相授那种!”
听到苏云秋这话,苏沐雯瞠目结舌!
陈辉看到苏沐雯这副见了鬼的神色,狐疑的看着苏云秋,问道:“苏老,她该不是没有基础吧?”
“保济堂百年老字号,我孙女将来要掌管保济堂,不懂中医怎么能行?”苏云秋正色说道:“一般的常识,她还是懂的,要说能够坐诊给病人看病,那是万万不能的!”
保济堂百年老字号,做的中药材生意,苏家人对中药材是极为了解的,基于对中药材的了解,对中医也有所了解。
不过,也就仅仅是有所了解而已,一般的常识都懂,感冒了抓个治疗感冒的方子,也能做的到。
但是,要说给人看病,那是不可能的,是完全行不通的!
要说医术,苏沐雯怕是连南江医学院中医系的学生都比不上!
听到苏云秋这话,陈辉瞠目结舌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说道:“苏老,照你这么说,跟没基础有什么两样?”
“多少还是有点区别的。”苏云秋老神在在的说道:“起码阴阳五行,药理生克,都不在话下,只要你肯倾囊相授,我想我孙女学起来还是问题不大的!”
陈辉之前已经对苏云秋提过条件,就是要苏云秋跟叶启宏合作,苏云秋答应了下来,现在轮到苏云秋提附加条件,陈辉想不答应都不好拒绝。
可是,答应下来吧,苏沐雯又没什么基础,这要教她医术,得教到猴年马月去?
苏云秋似乎是看出了陈辉所想,说道:“你们还年轻,只要你肯定,十年,二十年,我想我孙女总能学有所成吧?”
“苏老都这样说了,那我也就无话可说了。”陈辉还能说什么,苏云秋都以十年,二十年为单位,计算苏沐雯的学习时间了!
陈辉说完这话,看向了苏沐雯,说道:“不过,学中医可是很苦的,大量的典籍需要背诵,你真的愿意学吗?”
平心而论,苏沐雯是真的不想学中医,因为保济堂是做中药材生意的,她将来是要掌管保济堂的,她搞不明白自己爷爷为什么会心血来潮,要自己跟陈辉学医术!
听到陈辉这话,苏沐雯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苏云秋。
苏云秋也看向了苏沐雯,笑着对苏沐雯点了点头。
“好吧,我学!”苏沐雯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看向了陈辉,说出了这句话。
苏云秋在这个时候笑着说道:“陈辉,既然是倾囊相授,我孙女也就是你徒弟了吧?要不要举行一下拜师仪式?”
“不用!”陈辉赶紧摆了摆手,说道:“我自小在道观里长大,一身医术既有跟我师父学的,也有从典籍上看到的,并不能完全算是中医界的人,拜师就不必了!”
“拜师仪式不举行,怎么也得敬你一杯酒,喊你一声师傅!”苏云秋笑着说道:“沐雯,去,给你师傅敬酒!”
苏沐雯当真端着酒杯过来敬酒,陈辉站起身来,拿起自己的茶杯,说道:“我开车来的,以茶代酒!”
陈辉说完这话,仰头喝干了茶杯里的茶水,继续说道:“喊我一声师傅也行,咱们可得说明白了,是师傅,而不是师父!”
陈辉说着话,用手指蘸了点水,在酒桌上写下了师傅与师父两个词!
“这两个字,虽然音同,可却是要把话说在前面的,不能搞混了。”陈辉写完之后又说道。
第495章 0495 训斥
第495章 0495 训斥
师傅与师父,读音相同,却是一字之差!
这一字之差,意义就有着很大的不同。
尊师重道向来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在古代,师生之间情同父子,老师是真教,学生是真干,老师把学生当自己孩子,学生则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第二任父母。
老师的子孙、家事,学生会帮忙照顾,学生家有什么困难,老师和同学们也会帮忙照顾,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
甚至有些行业,一旦拜了师父,就得全面由师父管教,做父母的都不能干预,甚至几年都不能和子女见面。
到了汉唐时代,为了体现出人们对这种师生关系的重视,逐渐形成了正式的拜师礼仪,叫做拜师礼!
这就是师父一词的由来!
师傅则是老师的通称,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合称。
由此可见,师父和徒弟之间有系统严格的师承关系,其亲密程度,已经超越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甚至于类似父子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师徒关系,往往徒弟很小就住在师父家里进行相应的学习,也就是说,师父偏向于师父和徒弟的关系!
而师傅与师父相比,则明显的是偏向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当然,到了现在,这两个词其实差不多通用了。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