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1 / 1)

三国兵主 玄黄复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哈哈哈哈...好诗!好诗啊!”郑玄举起酒瓮,满饮一杯,哈哈笑道:“不过老夫却当不得呀,哈哈哈...”

诸人不由都被这首词的豪情与郑玄的热血所感,纷纷举杯,大声畅谈,连往常因身份差异的拘谨都放开了。

热潮过后,方才转到正题。

“伯父,郑公,各位同僚,吾此次前来确有大事要与各位商议,”刘渊郑重道:“上谷郡我已经遣麾下大将领军五万前去支援,相信不久后就能听到捷报。吾此次前来,却是因为磐奚县的事。”

刘渊原原本本将磐奚之事说了出来,又把郭嘉的猜测道出,谓刘基道:“吾那从事虽是猜测,但我认为有八成可能!”

“磐奚县内,我仅有两万大军,想来有些不足。所以,我想请伯父、叔父,以及各位大人全力助我,让幽州顺利度过此次难关。”

刘基等人听完刘渊的话,相继失色。

“真有那么严重?”刘基道。

“确实如此!”

刘渊无奈道:“我刚领护乌桓校尉,许多事都没来得及布置,现下确实有些捉襟见肘,否则也不会向伯父求援了。”

诸人皆认同的点点头。

确如刘渊所言,他刚到渔阳之时,便是五万乌桓大军叩边,情势紧张糜烂到外人看来根本无法应对,都是独立应付,未曾向各地太守、幽州刺史求援哪怕一石粮草,一名士兵。

由此可见刘渊刚强。

但如今他亲来求援,局势一定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才对。

三十九章 郑玄相助 洛阳事宜

刘基眉头紧皱,手指无意识的敲击在案桌上,思虑良久,才缓缓道:“子鸿,依你之意,该当如何是好?”

刘渊脸上露出一丝轻笑,道:“伯父不必如此担忧,吾兵力虽然有些不支,却也还没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只要伯父和各位同僚鼎力支持,我刘子鸿定能打退胡虏,还幽州百姓一个清平。”

“首先,伯父应当遣人前往洛阳报讯。”

“其次,应当将这个消息传扬出去,让整个幽州百姓都知晓才好。”

“慢!”刘基听到此处,立刻打断刘渊的话,皱眉问道:“如此严重的事,若被百姓知晓,各地必不安宁,民心动荡矣!”

“不错。”

“有理。”

堂下诸人纷纷赞同刘基的话。

“伯父此言差矣!”刘渊道:“幽州百姓饱经战事,心理没那么脆弱!”

“此事传扬出去,非但不会影响民心,反而会激发百姓的热血和反抗情绪,将他们团结在一起,如此以幽州百十万百姓之力,拧成一股绳,方才有大作为!”

“有理!”郑玄出言道:“幽州百姓素来彪悍,对异族胡虏又恨之入骨,此事传扬出去,百姓们定会踊跃参与、支持这场大战!”

刘基思考片刻,点头认同了刘渊,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其三,”刘渊手指一挥,道:“还望伯父将各地能战之兵集结起来,遣往磐奚,助我防守。”

“这不成问题,”刘基道:“广阳郡能战之兵现有两万余,尽皆可派往子鸿手下。”

刘焉也接道:“涿郡可战之兵也有两万余,吾立即遣人让关靖带兵,前往磐奚。”

“那我代郡...”王锐面有难色。

“代郡北接草原,须得谨慎,防备胡虏,所以王太守麾下士兵却不能派往磐奚。”刘渊笑道。

王锐感激的向刘渊点点头,以示谢意。

其实原本王锐并不担心代郡安危,但刘渊的磐奚事件却让他心生警惕,那胡虏能兵分两路,就难保没有第三路,而代郡正处在前沿,确实不太安全。

“如此一来,仅有广阳、涿郡两地五万士兵,够否?”

刘基问刘渊道。

“够了!”刘渊笑道:“加上我那两万士兵,磐奚总共就有七万大军,便是那迷雾中的敌人有二十万,吾也不惧!”

“那就好啊!哈哈...”

诸人尽皆面露微笑,统统松了口气。

事情讨论到此,也算圆满,刘渊解决了心中谋算,就把眼光转移到了郑玄身上。

郑玄此时也颇为感兴趣的看着刘渊。

刘渊年岁不过十二三,尚算幼小,但此时看他从容的当,自信非凡,尤其刚才赋诗一首,外加老友蔡邕提及,郑玄不由更感兴趣,思虑着是不是与刘渊来个彻夜长谈。

刘渊抬头迎上了郑玄清亮的目光,不由恭敬道:“郑公想必游历至此,学生如今刚好有一想法,不知是否该当提及。”

“哦?”郑玄轻抚颌下长须,笑道:“我观子鸿快人快语,此时为何扭扭捏捏?”

刘渊尴尬一笑,憨憨的摸了摸后脑勺,道:“学生是想与郑公讨论的,乃是有关那野人之事。”

“野人?”

郑玄疑惑道:“那野人残忍狠毒,有甚好讨论的?”

“郑公,野人即是野人,自然未曾开化,仍旧沿袭野兽本质,凶残倒也可以理解。我的意思是,郑公可有兴趣,调教这些野人,让其归化大汉?”刘渊仿若灰太狼看小羊一般,紧紧的盯着郑玄。

“哦?”郑玄眼睛一亮,道:“子鸿是想将其教化?”

“嗯。郑公英明。”刘渊点头道:“学生与军师从事早有商议,要慑服这股野人,并将其教化。然则渔阳境内儒生学子过于稀少,日常管理的官员都捉襟见肘,更别谈教化野人。今次见了郑公,此计较方才明朗。”

“郑公,那野人族群庞大,恐有十数万,若将其教化归化,此功德便是比不上孔孟二圣,也与董仲舒大儒相差无几呀!”

郑玄听闻此言,心动了!

确如刘渊所言,教化一个种群,这样的功德,虽然比孔孟差了些许,但比董仲舒却要牛逼许多。日后名传千古,当不在话下!

不过郑玄乃是境界高深的大儒,这名利二字还是难以打动,其实就他自己心中念想,只是觉得应当做些实事,为这天下,为这百姓;其次,他学问之精深,渊博如海,却很少有实践的机会,如今有这种机会摆在眼前,让他验证学问,当然再好不过。

于是二人是干柴遇到烈火,一拍即合。

刘渊得了郑玄相助,便如得了一盏高高耸立的灯塔,以郑玄的名声,嘿,日后儒生学子还不纷纷来投,飞蛾扑火?

而郑玄得刘渊给予机会教化野人,心中也甚是高兴。

“不想我郑玄临老了,还有机会传播学问,做此教化大事,不枉此生,不枉此生啊,哈哈哈...”

搞定了郑玄,刘渊在刺史府歇息了两天,待得广阳郡兵士集结,便立刻带着郑玄,领兵返回磐奚。

且不说刘渊返回磐奚,咱说这胡虏叩边的消息,八百里加急,终于在数天之后,抵达了洛阳。

灵帝刘宏正在**与美人儿嬉戏,却见张让大惊失色的闯了进来,不由面露不喜。

张让此时却顾不了许多,忙跪倒在地,呼喊道:“陛下,陛下!八百里加急!幽州八百里加急!”

“什么?!”刘宏噌的站起身来,一把推开身边美人,喝到:“什么八百里加急,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