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4 章(1 / 1)

三国兵主 玄黄复兴 2000 汉字|11 英文 字 1个月前

汜水关下,眼看关上遣军下来接应,才不甘心的撤军而去。

此战,张颌军三万余人马几乎尽皆覆灭。

张颌入了汜水关,细细一统计,才发现,自己只剩下数干人而已。加上似水关中人马,袁军总共只有三万人。

如此一来,在张颌的眼中,当前形势已成对峙之势,张颌无力发动进攻,而曹军也攻不下汜水关。只有等到袁绍增派大军前来,张颌恐怕才能有新的动作。

曹纯、曹洪二人连败韩浩、张颌,心中很是痛快。

二人引军回了陈留,让大军休息半夜,饱食之后,只留下了五千人镇守,就又带着余下的三万人马悄然出了陈留,望颍川方向而去。

荆州南阳郡叶县。

文聘因为战争失利,虽然损伤不大,但未免意外,便把军队从汝南郡撤出,退回了叶县。此时,正与舞阳的张勋、陈兰等三人率领的七万人马遥遥对峙。

这天,文聘正准备望城上走一遭,例行巡逻,却接到了主公刘表的密报。

文聘挥退左右,打开密报细细一看,顿时沉思起来。

“此计不错。”

良久,文聘自语道:“豫州看似不可得,即便再派增援,恐怕也是给曹操打下手,白白便宜了曹操…恩,主公的打算却是再好不过。”

“来人。”文聘双掌一搓,将密报化为飞灰,望门外喊道。

“传令,校尉以上军官,立刻到议事厅议事,不得延误!”

舞阳,张勋陈兰和乐就三人聚在一块儿,正在争论。

“我说当立刻回军,将曹操那贼子堵死在平舆!”乐就一双眼睛十分狭长,眼中恶毒的光芒一闪一闪的。

“不妥。”张勋是一个满脸大胡子的壮汉,他道:“我也想挥军夺回平舆,可是文聘怎么办?你若撤军,不怕他背后给你一刀?”

陈兰则沉默着,没说话。

袁绍麾下几路人马虽然都分属同僚,但备自之间也有竞争。譬如这次,若谁能夺回平舆,袁术必然高兴万分,升官发财肯定少不了。张勋几人自然都想立刻挥军,抢在陈纪、纪灵等人之前,夺回平舆,可是这叶县的文聘却又让三人不敢动弹。

正此时,有兵卒来报。

“三位将军,斥候来报,叶县敌军正在撤退!”

“什么?!”

三人对视一眼,各自沉吟起来。

(未完待续)

二百六十四章 张勋败亡

“这又是何种情况?其中是否有诈?”

无论是谁,听到刚刚还紧张对峙的敌人立刻要撤退,他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兴奋,而是疑虑。 w w w . q i s h u 9 9 . c o m。

陈兰眉头皱起,喃喃道。

“也许…”张勋不确定的说道:“也许刘表和曹操闹翻了?”

几人猜测良多。

“如此,不如静待,按兵不动。我们也不追赶,看看那文聘到底要做什么!”

陈兰此话出口,几人立刻点头。

张勋、陈兰、乐就的举动,无疑成全了文聘安然撤兵。原本文聘还有些布置,做了埋伏,想要在撤退时让张勋等人吃个大亏,到头来也做了无用功。

一直到第三天,张肋三人得到准确情报,那文聘确确实实已然撤兵,不由大为欢喜。

“果真撤兵了!”

“既如此…”几人相视一眼,大笑道:“还要抢在纪灵他们之前,夺回平舆。要知道,那平舆的菖军,只有两三万呢…”

“不错,当立刻下令,挥军反攻。文聘已退,想必那蔡瑁…”

当即,三人下达命令,七万大军立刻集结上路,急急就要杀奔平舆而去。

平舆,曹操手握一封密报,笑吟吟的看着荀攸,道:“韩浩已死,子廉与子和已然到达预订地点,公达,唯今之计,你有何计策可教我?”

荀攸笑道:“我有两策可供主公选择。”

“其一,按兵不动,据城死守,静待曹洪、曹纯二位将军消息。”

曹操闻言沉吟。

“其二,兵行险招。立刻悄然出兵,与二位将军联手一击,迅速击溃张勋陈兰乐就一部.这两策备有优劣。

第一策,走的是稳妥的路线。只待曹洪曹纯二人完成埋伏,击败张勋、陈兰一部,而后前来平舆会合,大军合一,据城死守。凭着五六万大军和平舆的高墙厚城,死死抵挡袁术军,最后让其无功而返。

第二策,取金蝉脱壳,暗度陈仓,集结优势兵力,分而击之。冒着丢失平舆的危险出兵,先彻底解决张勋等人军马,而后回过头来,将袁术军剩余几路兵马一一击败,彻底拿下汝南!

曹操微眯着眼,慧光一刻不停的闪烁着。

“我,取第二策!”曹操猛的一拍手,喝道:“富贵险中求,据城死守,却不是我的风格!”

“好!”

荀攸大笑:“既如此,还需先行做好迷惑敌人眼目的手段。我料定最先抵达平舆的,是那纪灵。而纪灵在主公手中吃过大亏,必然谨慎不敢轻易攻城,此,正是主公的机会!不过主公须得把握好时间,不然时间一长,纪灵必然会反应过来,到时候就不妙了。”

“这是自然。”

曹操自然明白其中的奥妙。

此兵行险招之计的要点,就是抓住袁术几路大军的时间和空间差,分而击之。若时间没把握好,没能尽快击败张勋陈兰一部,等纪灵反应过来,平舆就要陷落!

平舆如果落到纪灵手中,曹操先前所作的一切,都要成空。只要纪灵竭力守住平舆,待陈纪、雷簿大军到来,曹操就再难有所作为。

继而等袁术后续增派援军,那时候曹操就只能无功而返了。

而且曹操还冒着兖州西大门陈留,无人镇守的危险啊!若不能有所得,曹操就真的只能去撞墙了。

“还有,主公还记得属下曾说过,袁术后院起火的第二个因素吗?主公不妨加一把火,给袁术添些材料,想必能赢得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荀攸又道。

“对了,”曹操道:“你不说我还险些忘记。那第二个因素,是谁?”

“孙坚!准确的说,是孙坚的势力!或者说他的次子。”荀攸道:“孙坚与袁术的矛盾,还要回溯到讨董之时的汜水关之战。而且以袁术的性子,是驾驭不住孙坚这头猛虎的。

虽然如今孙坚和其长子孙策落到了渔阳王手中,但他的实力,并未有太大的损耗。而袁术此时面临倾覆之险,正是孙氏崛起的最好机会,我想,孙氏是不会放过的。”

“恩…有理!”曹操大笑:“既如此,我当派人去支持孙氏喽?””不错。主公当派人去知会一声,陈述利弊,让孙氏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使其起兵,拖住袁术,为我军赢得时间和机会。”苟攸侃侃道。

“好,此计甚妙。不过派谁去?”曹操又问。

“随便一人即可。”荀攸道:“我想孙氏现在恐怕已经做好了起兵的准备,主公此举,只不过让其提前半分,为我军减缓压力罢了。”

上蔡外三十里,有一险要之地。此地无名,左有一片山崖,右是密布树林,中间一条官道,正从此过。

此时,那山崖上,有一队人马,正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