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8 章(1 / 1)

神国之上 见异思剑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你,你就是我,你要杀死你自己吗?”

九幽低下了头,似在挣扎。

她缓缓抬头,目光坚定。

“谁可长生久视,凡尘无不灭之人。”九幽说:“这是你写的诗,那只白猫念给我听的。”

“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九幽想了会措辞,道:“我想说,肉身总会腐朽,哪怕是神,况且……冥王星早已在世间除名了。真正能留存下去的是精神,譬如刚才那句诗。而我,就是你的精神,我不需要依附你而存在,比起你,我更喜欢宁小龄。”

“你根本不懂诗!”骨蛇怒吼着,它被宁小龄和鱼王逼得不停退后,不得不离开神柱,游曳向黑暗深处。

最要命的是,这只狐狸不知道哪里学的剑法,竟能将自己的行动轨迹精确把握,一一破除。

这是宁小龄最熟悉的剑法,是木灵瞳与谕剑天宗宗主共同撰写出的羁灾之剑。

“不懂诗么……”九幽缓缓起身。

她开始在大殿上行走。

一步,两步,三步,四步……

她一共走了七步。

若她此刻能够成诗,那幽冥古国中,将会有九幽殿下七步成诗的佳话。

九幽停下脚步,目光坚定,檀口轻张。

片刻后,她却摇了摇头,道:“我确实写不出,但从今日起,我会努力练习的!”

“……”

莫说是羽蛇,即使是宁小龄和鱼王听到了,都觉得胸口发闷。

这傻姑娘也太能气人了……

羽蛇也明白了,砍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它要是在和九幽说话,自己没被这头狐狸和猫杀死,也能被她气死!

羽蛇此刻固然弱小,但它过去也是叱咤天地的神,它也为自己留下了退路。

九幽走完七步之后,跪坐在地,七窍流血。

她曾立血誓效忠,此刻违背了承诺,自然受到了誓言的反噬。

但这誓言杀不死她。

因为杀她等于杀了羽蛇自己,所以羽蛇在种下毒誓时,不敢过于决绝,没有使用真正的血誓。

九幽承受着痛苦时,幽冥神殿之后,开门声忽然响起。

她一个警觉,立刻抬头。

“别过去!”

她对着宁小龄放声嘶喊。

但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九幽知道,那扇大门之后,连接的不是什么黄泉地狱,而是墟海!

漂浮着吞灵者的墟海!

古灵宗的前任宗主‘祸’,曾经得到过一头吞灵者,豢养古灵宗中,这是令许多修士都为之称奇的事。

那头吞灵者,便是从冥府中逃出来的。

冥府真正连接的,根本不是地狱,而是墟海。

墟海是一片真正的虚空,除了早已死去的神骸和以神性为食的盲鳞鱼,几乎没有任何生物可以在那片虚空中生存。

冥君当机立断,决定放弃一切,彻底在墟海中苟延残喘。

鱼王察觉到不妙,想要叫回宁小龄。

宁小龄却被如牢的白骨困住了。

鱼王带着群鱼,撞破万千骨骼,想要将她夺回。

大门在它眼前轰然合拢。

猝不及防的瞬间,冥君和宁小龄消失在了墟海里。

九幽的裙子铺开在地,她瞪大了满是血丝的眼,怔怔看着。

……

……

“冥殿的大门合上了。”

“墟海没有撕碎宁小龄,宁小龄惊奇地发现,自己拥有了盲鳞鱼的力量,可这能力是哪里来的呢?人不会因为吃了鸟而会飞行,也不会因为吃了鱼而会潜水,所以这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宁小龄自己都不知道,观中的岁月里,她被种下了万妖诀。”

“那是金翅大鹏追寻了许久的真正的万妖诀。”

“她在观中吃了许多珍稀上古生灵,它们的能力被万妖诀融汇到了躯体里,成为了她的刀剑。”

“……”

“黑暗之海笼罩的冥国,将在十五日后,迎来它崭新的君主。”

仙音轻轻回荡着。

这是很久之前写下的字条,因为怕自己记住,所以她故意忘了。

她将纸条夹回了书里,将书放在了神座的右手边。

书上清晰地写着六个大字:

山海沧流秘经。

第三百八十三章 日出东方

(不小心写了九千多字,先更再改错别字和病句,给各位致歉。)

……

断界城。

宁长久胸口插着一柄剑,尘封的权柄裹住了他。

白藏知道,光靠肉体的消亡,是杀不死宁长久的,她必须将历史上每一个节点的他都杀死。

宁长久的意识里,四千年的光阴溯回了,他听到了一记哭声。他知道,自己出生了。

宁长久睁开眼望着这个世界,眼眸里不是灵智初开的混沌,而是生而知之的清醒。

这是将近四千年前的往事了。

一个眨眼之间,宁长久已经变成了少年。

他静静地坐在土墙垒出的院子外,看着田中插得整齐的秧苗,沉默不语。

一个老农扛着锄子,挑着一筐草药从远处走回来。

“那些书我都已经看完了。”少年说。

老农沉默了一会儿,道:“那我没什么好教你的了。”

自少年出生起,整个村庄的人都来教他读书识字,亦或是一些较浅的吐纳心法。

七岁那年,他读完了地洞中所有的书,剩下的时间,他几乎都在看着太阳发呆。

他三岁的时候就对村子里的人说,太阳里住着神女。

这般荒诞的言论,竟没有一个人反驳他。

少年问:“这些书就是世界的全部吗?”

老农回答:“这不是世界,只是人们对于世界的解释。”

少年思考着这句话,又问:“最近村子里来了一个外乡人,我见过他,他说外面很乱,到处都是死人。”

老农点了点头:“一直很乱。”

少年看着转动的水车,看着潺潺的溪流,问:“为何我们这里这么平静。”

老农似在思考,要不要回答他真相。

少年看着老农,道:“那天夜里你们的说话我听到了,他们说你是这里最具有智慧的人,是太上仙君。”

老农眉毛皱起,面色严肃,缓缓道:“你该学武了。”

少年不解:“学武?”

老农点头道:“嗯,等你吐纳练好,村东那大髯汉子会来教你些招式。”

“村东……”少年掠一沉吟:“盘古叔叔?”

他学习一切都学习得很快,盘古是他的第一位老师,教他的大都是一些大刀阔斧的姿势,之后女娲,颛臾,各方天帝皆做了他的老师,他们聚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子里,外面滔天的灾难似也与此无关。

但少年还是注意到,有几位叔叔,离开了村子,就再也没有回来。

十四岁那年,他将所有人的神术、仙法、武功攻击三千种,尽数融汇。

“武功我也学会完了。”

十四岁生日那天,少年合上书,认真说道。

正襟危坐的老先生深深地看着他,道:“那我们真的没什么可教你的了。”

那天,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来了,盘古、伏羲、祝融、女娲、洛神……他们都是村子里著名的人物。

少年对着他们行了一礼。

他们纷纷侧身避礼。

少年疑惑。

一向骄傲而严厉的女娲温和地告诉他,一千年前,你说从此之后我们就是你,现在,我们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