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大舜祈祷首阳山,文命下山为水正(1 / 1)

洪荒五行真人 沽源 397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二六九章 大舜祈祷首阳山,文命下山为水正

******最近我在考虑到底要不要继续考研的事,正处在迷茫之中,因此没能更新,诸君莫怪,有人说:你迷茫,说明你有理想,但是如果你一直迷茫,那你可就白有理想了,所以贫道决定,从今天起,挣脱迷茫,老老实实码字上班*******

且说因洪水肆虐,妖魔猖獗,人族处于一片沼泽之中,玄阐截三教弟子无能为力,因此伯益提议人皇舜帝,拜请人族圣父五行相救。 三教弟子惧惮人教威势,进行阻挡,在大殿之中吵成一团。

大舜见此,心下不悦,他虽然是玄教弟子,可是终究是人族共主,心系人族,此时见三教弟子因害怕人教出山分了他们功德气运而不顾人族死活,不由得大为震怒。当下大喝道:“此乃是人族议事之地,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此时人族乃是真正的天地主角,威震诸天,再不是五行前世所了解的人族被诸圣掌控的情况,因此大舜虽然修为只是太乙金仙修为,但是携带人族共主之威视,一声大喝,竟然令殿中众人觉得心胆俱颤。

殿中为之一静。大舜这才继续说道:“如今洪水肆掠,妖族猖獗,人族有倒悬之苦,百姓有丧亲之痛,尔等三教弟子既然辅佐人族,得享人族功德气运,便当以人族为重,岂可置人族生死于不顾,只惦记人族功德气运,尔等当我人族是尔等豢养之物,赚取功德气运的工具乎?”

随着大舜之言,只见一条巨大的气运金龙汇聚在大舜头顶,仰头长鸣,铺天盖地的威压向殿中三教弟子压去。

三教弟子虽然其中不乏大罗金仙强者,可是在这气运金龙的压迫之下,他们感觉自己犹如蝼蚁一般,本来已经淬炼得金肌玉骨的道体,此时也竟然冷汗直流。

自从人教封山,三教弟子下山辅佐人族以来,人族历代共主,不管是功德无量的颛顼帝,帝喾、帝尧,还是平常的人族共主(人族虽然有三皇五帝,但是五帝并不是接连出现的,其中还会间隔有一些功德不高,作为不大的共主)都对三教弟子恭敬有假,以至于三教弟子万年来竟然忘了人族的威势底蕴,今日舜帝一怒,众人才复又见识到了人族威严,看着大舜头顶那巨大的金龙,三教弟子这才知道之前在人族面前的趾高气扬是何等的可笑。

此时他们虽然心下暗怒,可是却不敢表现出来,他们相信,只要他们有半点不恭,大舜头顶那巨大的金龙便会将他们击杀。

大舜见此,微微点头,说道:“既然尔等皆无异议,那么待我戒斋三日,便上首阳山圣殿向圣父祈祷,但愿圣父不会怪罪我等万年轻曼之罪。

众人哪敢反对,皆点头称是。

就在大舜戒斋之时,三教弟子自是将此消息回报各自教门,只是三教圣人即使接了消息,也只是叹气,如今妖族出了巫之岐这么一个准圣高手在人族为祸,三教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准圣不少,可是却无一人是那巫之岐对手,三人乃是圣人之尊,又岂能降下面子去以大欺小,即使他们真的不要面皮,以大欺小,可是他们也不得不考虑女娲娘娘的怒火。

因此闻得大舜将请人教出山,三教教主也只是吩咐门下弟子小心行事,莫要与人教起了冲突。

三日后,大舜身穿人皇冕服,手持九龙印玺,带领文武众臣出了陈都,直往首阳山而去。

五行山上,五行端坐在云床之上,面前影像正显示着大舜带领众臣在首阳山圣殿之中祈祷的情形,五行看着那浩浩荡荡文武众臣,以及其中军队冲天而起的强大气血狼烟,不由得暗自点头,人族经过人教自诞生以来一直到三皇时期的教导,强大自信的种子已经种在他们的血脉之中,武道也成为了他们血脉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即使三教再怎么抹杀人教在人族的功德,武道在人族也不会衰败。

待得看帝舜典礼完毕,五行分出一丝神识附在圣殿之中的雕像上,那圣象经过人族无数年的香火愿力温养,已经成为了一件不可多得的至宝,五行神识附着在上面,那神像便闪现出一阵阵柔和的光芒,照耀在殿中众人身上,此时殿中众人尽皆是人族,非人族之人,是不可能进得了圣殿的。

被这柔和之光一照,殿中众人只觉心旷神怡,修为竟然隐隐有所提高。不由得都欢喜不已。

这是哪圣象开口道:“此次洪水淹没人族,乃是人族必经之劫,此劫过后,人族当真正确定天地主角之位,尔等往涂山之阳,定能寻得治水之人,不日之后,自会有人前来辅佐。”

说完圣象又归于平静,可是那殿中众人尽皆欢喜,出了大殿,大舜亲自前往涂山寻访。

且说大禹自被行真子带走后,便一直由行真子教导他文治武功,十八岁时便已然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因此五行遣他下山,到了涂山部落,帮助涂山氏治理部落,同时教导人们防治洪水,短短时间内,涂山部落在他的帮忙下,便变得强盛起来,而且受到的水灾也大为减少。

帝舜寻到涂山,闻得大禹之名,当下亲自前往拜访,与之交谈之后,觉得大禹文治武功俱佳,尤其是对于洪水治理,有独到的见解,不由得大为欢喜,当下对大禹说道:“我欲用你为水正,治理洪水,还我人族安宁,不知你意下如何?”

大禹说道:“共主有命,文命焉得不从,再说这也是我父亲的遗愿。”大禹在涂山时自己取名拟文命,故有此说

帝舜闻言大奇,问道:“汝父何人?”

大禹说道:“正是人族水正鲧。”

大舜闻言大惊,说道:“当初汝父治水,水势愈大,民情激愤,我由是杀之,愿文命以人族为重,悉心治水,待得水患得平之时,我将吾命与你,让你报杀父之仇,如何?”说着向大禹拜了下去。

大禹将帝舜扶起说道:“我为人族,人族有难,我自当尽力,至于我父亲之死,乃是他自己的劫数,我又岂会因此而挟怨共主。共主放心,文命自当竭力治水,抱我人族强盛。”

二人正再说话,却闻得天空中一声长鸣,二人出门一看,只见两个道人自空中而来,其中一人背后五彩霞光不断闪耀,面目俊朗,脑后巨大的功德金光闪烁。另一人脑后亦有功德霞光,身穿黑白两色阴阳道袍。二人到得大禹大舜面前,先向大舜行了一礼,而后又向大禹拜道:“师叔,我兄弟二人奉老师之命,前来相助师叔治水。”

第二七零张 神斧开山泄洪水,治水已到龟山下

来的二人乃是五行门下弟子孔宣和景鹏,二人如今修为虽不及行真子,却也是洪荒少有敌手,这次妖族为祸,非一般门人能够解决,故此五行将他二人派来。 至于叫大禹为师叔,乃是因为大禹上山后,五行竟然认其为兄弟,让众弟子皆以师礼待之,因此大禹在五行山上年岁虽小,辈分却高。

大禹在五行山上长大,自是知道二人本领,甚是欢喜,说道:“兄长竟派你二人前来,却是大手笔,有你二人相助,何愁洪水不平。

孔宣有拿出一把斧头和一根铁棍,交于大禹,说道:“该如何治水,在五行山上老师已经传于师叔,这两物一为开山神斧,一为定海神针铁,皆是老师采首山赤铜,以炼制四十九日而成,开山神斧可助师叔治水路上开辟河道,诛杀妖邪,定海神针铁可测量洪水深浅,探清河道,二者皆是至宝,还望师叔慎用。”

大禹接过二宝,说道:“大兄思虑周全,有次二宝,我治水方便不少。”

景鹏笑嘻嘻的道:“我来之时,老师还有交代,希望师叔在人族以凡铁凡火,加以人族愿力炼制四十九条锁链,须得七七四十九日练成,九丈九尺九寸,他日有大用。”

大禹自是应承,当下与舜帝回到陈都,舜帝当即宣布由大禹主持治水。

三教弟子见了大禹身后二人,不由得大惊失色,孔宣景鹏乃是五行门下弟子,且修为高绝,三教弟子自是知道其威势,如今见人教竟然遣他二人前来,尽皆知道了人教对于人族的重视,恐怕自今日起,人族再不复由他们染指了。

他们虽然惊惧孔宣景鹏二人,可是孔宣兄弟二人却直像没有见到他们一般,想想也是,殿中三教弟子修为最高的也不过是大罗金仙后期修为,而孔宣乃是至人之尊,景鹏亦是到了准圣巅峰,一只脚踏进至人境界的大能,三教弟子在他们眼里直如蝼蚁一般,他们岂会在意。而且三教弟子这万年来乘着人教封山,竟然蛊惑人族共主抹杀人教功德,孔宣景鹏二人怎么会给他好眼色。

三教弟子虽然恼怒孔宣景鹏二人的无礼,可是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四人刚回陈都不就,就有卫士前来禀告,说宫外有大批武者前来,求见共主。

舜帝闻得是人族武者前来,连忙叫宣进来。不一会儿,宫中走进七十二个人,只见这七十二个人尽皆是武者打扮,背后一股股气血狼烟升起,形成一股股强大的压迫,殿中众人除了普通人族和修炼武道之人外,其他的尽皆在这股气势压迫之下难受不已。

大舜见此大惊,要知道自三皇以后,人族武者但凡修炼到天冲境,都会被召往人族祖殿修炼,镇压人族气运,可是如今这七十二人自己竟然一个都看不清修为,要知道大舜现在乃是天象境武者,他看不清修为的至少是天冲境界,这叫他如何不惊。

那七十二人倒得殿中,向大舜行礼道:“人教门下七十二护山使见过共主。”这七十二人乃是五行自人教修炼武者的弟子之中选的七十二位资质上佳的武者传导而成,皆是天冲境界圆满的武者。人教如今虽然二代弟子不多,但是三代以后的弟子却是不少,还有一些虽然未曾拜入人教门下,却是在五行山或者各弟子道场闻道之人,亦算是人教外门弟子。

为了管理方便,胡玄便在这些弟子中选资质根性并佳之人,授予职务,一方面可让这些弟子充实人教实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得享人教气运。五行对此自是大力支持,因此如今人教如今虽然真传弟子不多,可是由这些外门弟子组成的实力却是极为庞大,由于人教规定,门下弟子非到准圣境界或者天机境界不得收徒,因此到如今人教总共也不过是有四代弟子而已,四代弟子之中却尚未有人突破准圣或者天机境界。

大舜闻得是人教弟子,不敢怠慢,忙起身回礼到:“却不知众位贵使前来,所为何事。”

那七十二人其中一人走出到:“如今妖族肆虐,致使人族遭劫,我等身为人族武者,自有护卫人族之责,今受教主法旨,特来辅助大贤大禹治水。铲除妖孽。”

大舜闻言大喜,说道:“有众位相助,我人族无忧也。”

当下令大禹带领众人治水,大禹又从大舜处要来大贤伯益及大舜之子商均,这伯益能视妖邪,而商均善制舟楫,因此大禹以他二人为副正,共同治水。

大禹治水一改之前水正的堵法,治以宣通之法。一路上以开山神斧开山通河,开辟河道,将大水引入大泽深海,又以定海神针铁测量湖泽深浅,以定引水多寡。一时间洪水为之一靖。

只是此次大水既是妖邪为祟,他们自是不会让大禹轻易将水治理完成,因此一路上不断有妖族大能相阻。只是大禹身边既有七十二护山使这样的武道强者相助,又有三教弟子为辅,自是遇妖斩妖,逢邪诛邪,而遇到准圣大妖之时,却有一路护持的景鹏处理,只是对于这些准圣大妖,景鹏却并不伤他们性命,只是以由大舜以凡铁凡火炼制的锁链将他们锁在为祸之地。

这些锁链虽然是凡火凡铁练成,可是却加以人族愿力及人教秘法,锁住妖邪之后除非人族灭种,否则再难挣脱,而且由于这些为祸的妖族身上业力深厚,锁住他们自有上天功德奖励,因此时间一长,这些锁链自会向着功德灵宝转化,人族得益非小。

而三教弟子虽然不满人教出山,可是也知道这治水乃是大功德之事,因此却也随着大禹一路治水,诛杀妖族,获取功德。

大禹有这些贤者相助,自是一路顺当,百余年,就将洪荒之中大部分水系疏通,唯余下淮水尚未平静,这淮水乃是洪荒三大水系之一,处于黄水和长江之间,横贯洪荒,将洪荒一分为二。

大禹在梳理了其他水系之后,又带着众人开式疏通淮水,一路逢山劈山,遇妖诛妖,没多久就到了淮水龟山,这龟山乃是洪荒之中一福地,但是由于无支祁居于龟山脚下的淮水为祸,竟尔无人敢居龟山。

众人到了龟山,都知无支祁居于此处,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