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炼化不周山
诸圣虽然对紫薇将诸天星君交予昊天掌管甚是不满,但是紫薇虽然没有成圣,但是一生修为亦是高深,在此的圣大部分是在准圣道行时依靠功德成就圣人,而此时紫薇已然是至人巅峰修为,一旦成圣,恐怕就会达到一个级高的境界。 ()
元始天尊冷哼一声,说道:“大天尊若有事,可遣人来我昆仑山,贫道定然相助。”而后挥袖而去。
其他圣人也纷纷离去,五行最后走,对昊天道:“我人族多有修炼武道有成者,待我回去便安排前来听候大天尊调遣。以便把这天庭支撑起来。”说完驾云而去。
昊天待得众圣尽去,带着瑶池往天庭而去,到了天庭见天庭虽然被鸿钧道祖恢复原貌,可是冷冷清清,无一个修士在其中,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瑶池问道:“师兄何故叹气。”
昊天道:“你我虽然因老爷疼爱,得以坐上这三界之主的位置,可是这天庭一来乃是因果纠结之地,恐怕再有大劫来时,你我难免沦入其中,二来众圣掣肘,又岂能容你我真正统领三界,以后你我难免要在圣人之间周旋,一不小心便是天大的因果。再者说如今天庭无有一人,虽然紫微帝君将诸星君交我调遣,可是若是紫薇星君一旦有所调遣,我等又岂能阻挡。”
瑶池闻言,说道:“师兄不必如此颓废,我等有老师在后面,诸圣总还得给老师几分面子,不至于太过为难你我,至于人嘛,的确需要一些你我的心腹才可,昔日紫霄宫中客你我相识的不少,他们亦是怕在大劫之中有所闪失,不如你我前去说项一番,未尝不能说得一些大能为我等所用。而且老师赐我的蟠桃树乃是难得的灵根,待得成熟,便是你我吸收人才的助力。”
昊天闻言,点了点头。瑶池继续道:“如今你我却得低调行事,暗中积累实力,诸圣看你我不起,那就让他们看不起,等得我等势力养成之日,定能真正为尊三界。”
昊天本来就是枭雄人物。之前之语亦不过是随口说说,如今闻得瑶池之言,眼中精光一闪,笑道:“师妹之言在理,你我这便下洪荒收罗人才。”
二人一人留了道分身在天庭,自下洪荒不提。
且说五行下了紫霄宫,便往五行山而去,到了山上,见山中更是欣荣,不由得大慰道心,与众人打过招呼后,吩咐行真子选派一些人族武者到天庭任职之后,便进入五行观中闭起关来。
修为到了五行这一步,已然不是闭关苦修能够增进修为的了,只是五行此次闭关却是为了另外一事。就是升级五行琉璃界。
五行琉璃街虽然已经成就大千世界,但是之后便一直没有提升,五行琉璃界乃是五行的根本,五行自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晋升。
进入五行琉璃界之中,见其中已有不少生灵,已然一片欣欣向荣之象,虽然这些生灵此时修为弱小,其中开启灵智的更是没有多少,不过只要有生灵诞生,那五行琉璃界便会不断发展。
五行来到支撑世界的那颗树旁,见那树上的十八层天已经随着世界晋升为大千世界而增加到了二十七重天,乃是三九之数,而且五行感觉其中隐隐有一界气运之主诞生,虽然还很弱小。到了最顶层的大罗混元天,见其中灵气之充裕,道蕴之深厚,比之那紫霄宫,亦是差得不多,不由得更是欢喜。
五行琉璃界天道见得五行到来,自天道宫中走出,向五行行礼道:“恭喜道友道行大进。”
五行笑道:“你我一体,同喜。”
将五行迎入宫中,落座,天道说道:“道友久不来这方世界,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五行笑着拿出自不周山得来的那半截不周山之体,天道一见,几乎跳了起来,道:“不周山?”
五行笑了笑道:“道友不必如此,这只是半截不周山而已。”
天道闻言,笑道:“是谁这么大胆子,竟然把不周山给弄断了,不会是你吧。”
五行苦笑道:“我虽然有那本事,可是也不愿为门下惹下这么大的因果啊,巫妖大劫,巫族共工撞毁不周山,这半截不周山本来该为元始天尊所得,贫道抢先取来,还结下好大一桩因果呢。”
天道笑道:“相对于这半截不周山的价值,那小小的因果算什么。”
也只有他们这样的人才敢将与圣人结下的因果说成是小小的因果。
天道继续道:“有了这半截不周山,融入世界树之中,我五行琉璃界定然能够更近一步,演化四九天道,这二十七层天也能够再进一步,达到天衍四九的三十六层天。与洪荒一般。”
五行闻言大喜,忙道:“那道友快快施法。”的确,相对于这巨大的好处来说,与元始天尊那小小的因果的确不算什么。
天道微微一笑,拿出一口大鼎,五行一看,此鼎比之那洪荒世界的乾坤鼎也是差不了多少,当然,若是那道洪荒世界之中,因为法则不同,恐怕威力要大大下降。
将半截不周山丢入鼎中,只见那顶底升起一股蓝色的火焰,开始炼化起来。
不周山乃是盘古脊梁所化,自然不是那么好炼化的,想那巫族祖巫不过是盘古精血所化,其肉身防御便非一般的先天灵宝所,更何况这有盘古脊梁所化得不周山了。
二人在鼎旁看着莲花情况,一边讨论道法,那天道虽然是五行的分魂所化,可是五行分魂大/法异于一般的分身之法。分出去的人虽然不会背叛五行,但是却是独立的一个人,有自己的思想,对大道也有自己见解。
而这五行琉璃界天道乃是五行所有分魂之身中修为最高者,比五行本身的境界都要高出不少,因此五行与他论道,却是收获良多。这方世界的法则于洪荒不同,五行虽然自行开辟了逆转五行证道之法和武道,但是主修的还是洪荒世界的大道法则,如今与这琉璃界天道一论道,取长补短,受益不少。
向他们这个境界的人,想要再进一步,那是千难万难,能有一丝进步,那便是无量欢喜,因此五行与天道论道三千年,却是兴奋异常。
三千年后,那不周山终于在那宝鼎的炼化下变为了液体,只见这液体之中散发出浓郁的大道法则之力,同时又有着古朴的威压。天道见此,停了与五行的论道。五行亦是一脸期待地看着那宝鼎之中的液体。
第二〇〇章 法则潮汐
五行琉璃界天道此时亦是满脸兴奋,要知道一个世界晋级是何等困难,不见那洪荒世界自诞生后便没有一丝每一次完善都要伴随一次大劫吗。 这五行琉璃界若非是五行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净世白莲,得到了净世魔神这等天道大能的传承,如今恐怕还在中千世界打转,哪里能够像如今这般成就大千世界?
可是惊世魔神传承这样的机缘那是可遇不可求,得一个已然是天大的气运,又岂会再有一份的道理,如今有了这盘古脊梁,五行琉璃界又能够更进一步了。
盘古与净世魔神不同,净世魔神虽然是天道境界的强者,道行说不定比盘古还高,但是没有开辟过世界,而盘古不同,盘古开辟了洪荒世界,知道世界开辟之妙,而且不周山耸立洪荒世界无数年,见证了整个洪荒世界的发展,其中定然蕴含着世界之妙。
这虽然只是盘古的脊梁,可是其中定然也蕴含有盘古对道的理解,须知那洪荒万勿不过得盘古一丝福源,其中也有盘古传承,虽然多少不同,但是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那这盘古脊梁之中所蕴含的盘古之道又有多少?五行和五行琉璃界天道都满是期待。
五行琉璃界天道托着宝鼎,走出天道宫,看着那巨大的世界树,将那盘古脊梁不周山所化得液体从最顶层倾倒下去,口中念着法决,手里打出一个个不同的法印。随着五行琉璃界天道的动作,那写液体犹如流水一般,在世界树的枝干之间不断流动,从上面俯瞰,那世界树的枝干就好似一条条大河,而那不收山所化得液体则是那河流之中的流水。
五行琉璃界天道的动作越来越快,那写液体也是越流越快,而在流动之中又显现处一番不一样的道蕴,五行看去,却好似看见一个道行高深的大能在为众生讲道,那河流里的液体犹如一句句大道之音不断传出,就连五行的修为,也稍稍有些沉迷。
这确实两个世界的世界法则相融合所散发出来的大道法则,此时若是有修士在场,定然能够从这些流动的液体之中的道大机缘大造化。只是五行的五行琉璃界乃是五行的隐藏手段,非到万不得已不会显露人前,在整个洪荒世界,除了五大分身之外,谁都不知道他有这样一个世界。虽然说以无形的道行修为,已经不需要什么压箱底的手段,可是有备无患,五行在看到了惊世魔神那等强横的存在后,不管设么时候他都不敢有丝毫懈怠。谁知道在那个旮旯里是否有那等大能存活。
就连惊世魔神这等只得了一颗由碎片组成的莲子的魔神都能够留下如此强大的传承,那其他的了那三千大道紫莲莲子的鸿蒙大神又怎么可能没有什么留下。若不是有这一层顾虑,此时将那五行山一众弟子和镇元子等人招入世界之中,对他们来说定然是场天大的造化。
这倒不是五行自私,只是即使到了五行这等境界,也不敢有丝毫大意,这世界上能够搜魂夺魄的神通不少,虽然能够威胁到五行的那些弟子的不多,但是什么事都怕一个万一不是。
那液体不断流动,而此时只见一道道全新的法则自天地之中生成,而后向五行琉璃界天道不断汇集,只见那些大道法则汇集得越来越快,到得后来,竟然形成了强大的法则之流,就是五行在旁边看着,也感觉震撼不已。这些法则,洪荒修士能够得一条,便可在修行之路上走出一条坦途,修炼到准圣之境完全不是问题。
别以为准圣好修,想想当初五行成就太乙金仙都化了多少元会的世界,这还是五行有那五行宝图和极品先天灵根的传承,换着一般的人,需要的世界更久。
在巫妖大劫之中有那么多准圣生成,一方面是大劫催生,另一方面此时世界开辟不久,法则显露,又有紫霄宫合格五行传道洪荒,这才使得准圣大大增多,如今巫妖大劫过去,洪荒世界天道已然圆满,天道法则和大道法则变得隐晦艰涩之极,要再想像巫妖大劫之前那般容易修成准圣,已然是不可能的了。这也是五行在大劫之前极力增加人族势力和要求自己的弟子在巫妖大劫之前修成准圣的原因。
随着大道法则的集聚,五行琉璃界天道的气势越来越高,五行恍惚之间对五行琉璃界天道有种面对合道以后的鸿钧的感觉。
不过五行很快将这种想法抛诸脑后,而后开始参悟起这些大道法则来。五行虽然所学甚杂,但是仍以五行法则为主,五行这一参悟,只见那法则潮流之中的五行法则不断往五行身上凝聚过来,这却是那五行琉璃界天道将其分离出来的。五行只觉得自己不跟来已经返本还源的胸中五气有转化为五大混沌色的气流,随着五行法则的凝聚不断增强,其中的古朴韵味越来越浓厚,其中竟然渐渐散发出一股惊人的威压。而顶上三花原本混沌色的颜色越来越深,鸿鸿蒙蒙的,散发出大道气息。三花之上的五行宝图和五行杖亦是不断吸取那散在的五行法则,五行法/轮不断转动,与那奔涌而来的五行法则相合。
那流走于世界树各枝干的不周山液体不断流动,慢慢地渗入到世界树之中,逐渐减少,待得整个世界树枝干之中已经看不到流动的液体时,那法则潮汐也就慢慢减弱。直至消失。五行和五行琉璃界天道虽然感觉遗憾,但是却没有什么不高兴,毕竟这样已然是天大的福源了,若在贪婪不足,那便砾修道的本心了。
此时那五行琉璃界天道身上散发出强大的威压,各种法则在他身上不断流转,而后又回流到五行琉璃界之中,补全五行琉璃界之中的世界法则。而五行琉璃界天道则是像一个法则转换器,将不周山所蕴含的的盘古洪荒世界的法则转化为与这方世界相合的法则。
五行收了功,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融合了半截不周山的五行琉璃界有什么变化。这是五行的根本,不由得他不关心,待得她开眼一看,饶是他道心坚定,也不由得大为欢喜。
晚些还有两章。新年了,厚着脸求一下打赏月票红包
第二〇一章 化煞轮回池
只见那五行琉璃界之中法则比之原来不知道完整了多少,而世界的面积更是大大增加,几乎都要赶上洪荒世界了。 而最令五行高兴地是那世界树之上的世界,竟然增加到了三十三曾天,足足增加了六层,虽然没有达到四九之数,但是对五行来说,已经是极为不易了,须知即使是洪荒世界也没能达到四九之数,只有三十三层天。如今自己的世界比之那洪荒世界亦是不差了。有此世界,自己的大道之路当能走得更远一些。
此时那五行琉璃界天道却是转化完法则,走了过来,说道:“恭喜道友道行大进。”五行经过那法则潮流的灌注,此时修为更进一步,虽然还达不到天道之境,但是却也走近了一步。而且其中很多法则五行尚未完全参悟吸收,待得此间事了,闭关参悟一番,定然能够再进一步。
五行亦是欢喜,呵呵一笑道:“同喜!同喜!”两人相视一笑,神识遍布整个五行琉璃界,只见其中的生灵根基更显深厚,比之那洪荒之中的先天神灵亦是不差,而世界里的灵根和灵宝都又进了一步,威力更增。二人见此大喜。
五行神识看完琉璃界,有拿出一物,说道:“贫道成道之前得了一物,一直不知是何物,道友可参悟一番,看看是否能够对世界有益。说着那出那在杀掉罗睺后所得的池子。
五行琉璃界天道开始时没有在意,待得看了那个池子,不由得叫道:“竟然是它。”
五行问道:“道友知道这是何物?”这池子五行很早就已经得到,这么多年来却怎么也参不透其中奥妙,只是知道此乃是一件重宝,而今见五行琉璃界天道认识此物,也不由得有些期待。
五行琉璃界天道道:“此物在净世魔神的传承之中曾经有所提及。不过我没想到他竟然能够保存至今。
五行问道:“到底是何物。”
五行琉璃界天道说道:“化煞轮回池。”
五行奇道:“化煞轮回池?那是什么宝物?”
“化煞轮回池乃是鸿蒙世界便已经存在的至宝,至于到了什么等级,我也不知道。”
五行闻言,吃了一惊,实在没想到这个池子竟然是鸿蒙之中就已经存在的宝物。要知道他的净世白莲就是鸿蒙遗物,虽然经历混沌世界和洪荒世界的磨毁,但是到如今任然是这方世界之中最顶级的宝物,而五行琉璃界能够成为今日的大千世界,那净世魔神的传承居功至伟。
五行琉璃界天道继续道:“在鸿蒙世界之中,有一魔神名为轮回魔神,有一个为化煞魔神,二人皆是鸿蒙之中顶级的强者。但是二人就是为了这件宝物从出世争夺到鸿蒙破灭。”
五行自净世白莲的传承之中了解到鸿蒙魔神的强大,最差的都是超越天道的,这两个人都是鸿蒙世界之中的顶级强者,那他们的强横到人么地步。
五行琉璃界天道继续道:“当时的轮回魔神和化煞魔神手中各持有这化煞轮回池的一部分,轮回魔神拥有鸿蒙轮回水,化煞魔神拥有化煞池。这鸿蒙轮回水和化煞池都是鸿蒙之中少有的宝物,但是二者如果能够结合起来,那将会发出更大的威能,至于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威能,却没有人能够知道。”
五行心想:“这不就相当于自己在前世看封神榜里面的燃灯和赵公明吗,一个持有乾坤尺,一个拥有定海珠。谁都想要夺取对方手中之宝。”于是问道:“那后来怎么样了?”
五行琉璃界天道想了会儿,说道:“他二人不管是神通法力还是手中法宝都相差无几,二人自诞生起开始争斗,自是不分上下。从诞生伊始就开始争斗,直到净世魔神陨落,也没能挣出个结果。”
五行闻言,不由得有些唏嘘,鸿蒙世界存在的时间比之混沌世界都还要久,二人在这无尽的岁月之中争斗,在这无尽的岁月之中,有这么一个对手存在,倒也不寂寞。不过这化煞轮回池既然是分为两部分,那现在怎么又合为一体了呢?而且想那化煞池和鸿蒙轮回水乃是鸿蒙之中至宝,那为何如今两者合二为一了,威力却不怎么样?于是将之问了出来。
五行琉璃界天道道:“他们怎么合在一起我便不知道了,也许是那鸿蒙破碎之时,轮回魔神和化煞魔神身陨,因此这两件灵宝失去了主人约束,自动结合完善的吧,否则恐怕也不能在鸿蒙破碎以及混沌演化之中得以保存。要知道当初鸿蒙世界有多少魔神和至宝,如今能够存留下来的又有多少,就是你我所得的这净世白莲和净世莲池,亦不过是存了当初净世魔神万一的传承罢了。这还是他远离鸿蒙混沌中心,受鸿蒙及混沌破碎影响较小之故。其他在中心的魔神结局可想而知。”
“至于威力嘛。想来一方面是因为这件至宝经历了鸿蒙世界和混沌世界破碎,本源大为消磨。而且你当初得到他的时候乃是无主之物,无人主持,自然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五行闻言,笑道:“原来如此,只是不知这化煞轮回池对于你我这五行琉璃界是否有所助益?”
五行琉璃界天道笑道:“想当初那净世魔神不过万一的遗留,就将你我这世界进化成如今这般模样,使得你我力压众圣,这化煞轮回池还在净世白莲池之上,又怎么会无用。只是这化煞轮回池你参悟了这么久都毫无所得,由是可知此宝参悟之难,即使是我,恐怕也非短期能够有所收益,这还是因为你我曾经得到过鸿蒙魔神传承之故,若是别人,恐怕给他参悟到无量量劫都不过能有所收获。想当初那魔祖罗睺是何等人物,乃是混沌魔神怨念所生,在此宝中修养无数年,都没有丝毫发现。若是当初它能够知道此宝加以利用,恐怕等你发现他时,他早已经恢复修为,甚至更进一步了。那时候恐怕死的就不是他而是你了。”
五行闻言,也不由得暗暗心惊。
五行琉璃界天道说完此事,说道:“此宝就留在这五行琉璃界之中吧,即使你我不能参悟,他自身散发出来的气息也能够对这方世界的进化有所助益。此次巫妖大劫,有多少生灵陨落,难道道友就没从中做一二手段,为我这方世界天庭和地狱完善获得机缘吗?”
五行闻言,哈哈一笑道:“这是自然,如此机会,贫道岂可放过,此次收获,虽然不能说将这方世界之中完全完善,但是也差不了多少,再加上你我这方世界之中自身孕育的生灵,倒也足够了。”
第二〇二章 诸圣齐聚五行山
五行自在知道五行琉璃界需要一些气运之人之后,就把主意打在了这巫妖大战之上。 这巫妖大战之中不说那妖皇妖帝及十二祖巫,就算是那妖族之中的每一个族群的族长,就有一族气运在身,这些人都是五行的首选。
巫妖大战之时五行虽然身在轮回道之中,但是以他的手段和修为,要在众圣眼皮下收取这些生灵的命格和本源还不是简单的事。五行琉璃界乃是五行根本,他自然不会将外人引进来,不过命格不同,它代表的是一种气运,所以五行收取之时都是将那些身陨了的生灵的印记完全抹去,只留下最根本的本源。
整个巫妖大战,死去的生灵有多少,五行单挑其中气运深厚之辈,其数量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其中最令五行和琉璃界天道看重的是妖皇太一,妖帝帝俊的本源命格和巫族十一祖巫的精血本源。虽然都只剩下一丝,但是对于完善五行琉璃界的作用,比之那其他生灵的本源不知重要了多少。至于伏羲的本源,因为乃是未来人族三皇之一,五行却没有摄取其本源,毕竟女娲乃是人族圣母,虽然五行对这个所谓的人族圣母甚是不满,但是这段因果却是永远都不可能扯断的。
将那些本源交予五行琉璃界天道之后,五行便出了五行琉璃界,让五行琉璃界天道自己去操作,至于怎么吧这些洪荒世界生灵的本源和命格与五行琉璃界之中的生灵相结合,有琉璃界天道在,那根本就算不得问题。而化煞轮回池的参悟,更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此番闭关,共花去三千年时间,这段时间对于五行等大能来说,自然不过是白驹过隙,连睡一觉的时间都算不上,可是对于寿命只有百年的人族来说,却已然是极为漫长的时间了。
在这三千年里,人族由于没有了巫妖二族的限制,走出首阳山,遍布洪荒各地。即使是五行山上,也有不少的人族生活在其中这些多半是拜了山中生灵为师的武者或者修士。五行门下,只要修为达到了大罗金仙,便可收受弟子,当然,如果是真传弟子如行真子孔宣等,却需要准圣才可,所以行真子收的第一个弟子元赤也是在行真子进入准圣后才真正收为门内弟子。之前即使是元赤修为已经达到了大罗金仙。也只能是记名弟子。
五行出关后随手一算,便也知道了如今洪荒情况。
洪荒世界经过三千年的恢复,虽然不能够恢复到巫妖大战前那般灵气充裕,可是也恢复了七八分。而人族作为天地主角,由于族中修炼武道者甚多,对于妖兽等得防御便强盛了不少,所以族人死亡率大大下降。所以说,这一时期乃是人族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涌现出不少杰出的人族领导者,如奕移,师奕,附显,风节,付泰,象印等,领导人族不断强大。而它们本身也是强大的武者,为人族所推崇。
不过人族虽然发展壮大,但是此事的发展却也到了一个瓶颈,需要新的强大的首领来带领他们前进。
五行了解了人族情况后,心下大慰,如今人族几乎是人人都修炼武道,虽然已经不可能再向巫妖大战之前那般大量的出现天象天冲境界的武者,可是却也不少,而且地变以下的武者却是大众化。心道这才是人族的根基所在。有了之前自己为人族培养出来的那一大批武者作为人族隐藏的力量,又有了这人人向武的血性,人族即使没有自己,也能够不惧圣人摆布。
不过人族而今已然到了一个瓶颈,却已经是人道圣人诞生的时候了。
五行想到这里,叫过无於不染两个童儿,拿出两道灵符,交予他们道:“你二人前往各圣人道场,将他们邀来我五行山一晤。”
本来以两个童子的修为,想要走遍诸位圣人道场,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去,所以五行才给了他们一道灵符,助其赶路。五行见两个童子去了,便在云床上闭目养神,只等众圣到来。而两边则是闻得五行出关后赶来的众弟子。
有了五行灵符之助,两个童子不过片刻便走遍诸圣道场,五行相邀,诸圣却不能不来,因此五行坐不会儿,就突然睁开眼,说道:“行真子,你且前去山前,迎接三清圣人。”
行真子行礼而去,五行心里倒有些奇怪,以往三清自持省份,做什么事都是最后一个到达,如今怎么却是第一个到来了,奇也怪哉。
不一会儿,只见行真子引领着三清圣人前来,五行起身见礼道:“倒没想到三位道友先到了。”
老子笑道:“道友相招,我等自然不会怠慢,只是不知道友招我等相见,所为何事。”
三清其实心中已经隐隐有所猜测,这才提前到来,想要一探虚实。
五行呵呵一笑道:“三位道友且少待片刻,待得其他道友到了再一起说。”说着伸手一指,在三清面前各出现一个蒲团,道:“三为道友,请坐。”
三清见此,虽然心下不满,可是也就不再说什么,依言坐下。这时五行又吩咐门下弟子出殿迎接。
诸位圣人及紫微大帝次第而来,待得最后后土圣人到了,五行才开口道:“将诸位道友招来,唐突之处,还望众位道友见谅。”说着向众圣行了一礼。
众圣岂敢受他大礼,纷纷起身回礼。而后后土开口道:“道兄不需多礼,只是不知道兄相招何事?”
五行闻言笑道:“当初我等众圣在昆仑山玉虚宫商定,巫妖之后,人族为天地永恒主角此事诸位道友想必未曾忘怀吧?”
众圣闻言,心下激动,尤其是立教的三清及西方二圣,既然立教,自然便需要教化众生,之前不管是巫族还是妖族,都非众圣能够教化的,而人族由于五行存在,诸圣想要教化,没有五行同意,诸圣却是无法确立在人族的教化地位,都等着五行将此事落实呢。
第二〇二章 后土训老君
五行看着众圣,笑道:“如今巫妖陨落,人族当兴,我等众圣代天行道,教化众生,亦当顺天而行,故此教化人族乃是应有之义。 ”
诸圣闻言,都道:“道兄此言大善。”
五行又继续道:“当初在紫霄宫中,贫道就已经言明,教化人族,须不得以神通或者蛊惑之道影响我人族心智,不得干涉人族发展,不得以神通法力屠戮人族,若敢如此,若不然,休怪贫道不念道友之情。还望诸位道友能够约束门下弟子。”
女娲和后土不立大教,而且二人都是气运深厚,并不在意人族气运,因此对五行之言不会有半点不满,而镇元子所立地仙一脉只立功德,争气运,更不会对五行所说有任何异议。而千煞虽然立有大教,但是主要教化的乃是血海修罗一族,而且与五行气运相连,因此亦不在意。
只是三清和西方二圣对于气运却甚是看重,他们立下大教,本就是要教化众生,争夺天地气运以壮大教派,五行所说的他们虽然心下不满,但是五行所说,当初在紫霄宫中,就连鸿钧都不曾反对,因此只得同意。
五行见此,说道:“如此个教可遣弟子下山传道,我欲立三皇五帝以教化人族。三皇当为人族圣人,五帝当为人族贤者。以三皇治世,五帝定论。不知诸位道友以为如何。”
五行此言一出,众圣大惊,本来立三皇五帝治理人族这没什么,可是五行竟然将三皇地位提高到了圣人的地位,五行乃是与鸿钧齐位之人,他既然说三皇可成就圣人尊位,那便可以。若是人族出现了圣人,那还要他们这些圣人做什么?”
因此五行话音刚落,老子就想说话,五行自是知道他们的想法,不待老子开口就道:“我知诸位之意,但是如今洪荒,天地人三才分立,天道之下除鸿钧道祖外,尚有尔等八圣,我人道与天道同等,岂可无圣。?”
五行话音一落,女娲与后土齐声道:“道兄此言大善。”
后土更是说道:“不仅人道,我地道他日亦当有圣人出世,此乃是应有之义。”
众圣闻言更是不喜,要知道此时众圣虽然有五行等三人在上面压着,可是不管是五行还是女娲后土,都不喜管事,故此整个洪荒之中众生乃是至高无上的,可是若是人道和地道亦是向天道那般出现八位圣人,那时候圣人多了起来,用世俗的话来说,就是多了就不值钱了。这叫众圣如何甘心?
老子首先开口道:“三为道友所言恐怕过了,人族乃是后天所出之种族,有何根基可支撑其成圣,至于地道,虽然说与天道其等,但终究是新出,后土娘娘亦是出身天道门下,如此作为,岂不是离经叛道吗?”
老子话音一落,后土大怒,身上气势一发,一股威压向老子压去,这股威压之强,即使是老子这个成圣已久的圣人,也险些被压得弯下身来。
老子被这股威压一压,心下大骇,他虽然知道后土道行高深,但是实在想不到一个新晋圣人竟然达到了这等程度,难道这就是立道圣人的威力嘛?
后土威压一闪而过,而后冷冷地道:“老聃,道有先后,本宫乃是盘古后裔,继承的乃是盘古的大道,盘古父神乃是大道之子。天道虽然与我有传道之恩,但是当初巫妖大战之时,我巫族本可一举灭掉妖族,统一洪荒,若真到了那时候,我巫族便是万世不易的天地主角,可是天道横加干涉,致使我巫族失去统领洪荒之机会,以至于而今退隐地府。如此大的因果,难道还抵消不了这传道之恩吗。尔等三清亦是盘古后裔,却甘为天道走狗,难道尔等不知当初盘古父神之所以身陨,乃是天道作祟的结果吗。尔等若再敢妄言,休怪本宫替盘古父神教训你这不孝之子。”
其他人本来还待说话,可是被后土这一发怒,便都熄了心思。面对后土,他们生不起一点抵抗的心思,实在是后土道行太高。圣人之下,万物皆为蝼蚁,可是在后土之下,诸圣感觉自己也不过是大一点的蝼蚁罢了。
老子被后土说的面红耳赤,可是还不能反驳,它能够成就圣人,盘古气运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盘古的确是天道作祟才陨落,若是反驳后土之言,恐怕于自身气运有损。不过他也不愧是修炼太上忘情之道的圣人,只是片刻便恢复了过来,面上淡然,好似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只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心下不快,要知道盘古三清自出道以来,何曾被人如此训斥过,三清同气连枝,训老君便如同训三人,通天还好一些,他性子阔达潇洒,虽然对后土如此训斥老子有些不满,但事也不大放在心上,只是惊叹于后土的强大。可是元始天尊却大不相同,一方面他想来高傲,自认为盘古正宗而看不起别人,更是一直不屑与巫族相交,认为巫族不配盘古正宗之名。哪知道后土竟然远远地走在了他前面,好似在他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教他如何不怒。因此后土话音一落,便想出手,却被老子拦了下来。
五行冷冷地看着这一切,见老子和元始天尊等没有出手,而西方二圣也是一副坐上观的态度。便道:“诸位道友既然没有异议,那便如此定下了。”诸圣心里暗骂,什么叫没有异议,是你们不准人有异议好吗,连诸圣之中修为最高的老子都被落了面皮,还有谁会跳出来自取其辱,因此便都默认了。
五行见此,微微一笑对女娲娘娘道:“娘娘,不知道你对于三皇五帝的人选有何看法?”女娲虽然一直以来都是以妖族为重心,但是终归是人族圣母,五行却是不能越过这一层。
女娲闻言微微一笑道:“人族既然为天地主角,那人族圣皇自然须得自认族之中产生。”
五行闻言,笑道:“娘娘此言大善。”
女娲又道:“贫道兄长伏羲,虽然为妖族,但是当初人族出世之时亦是有护法之德,且德行高贵。。。。”
女娲话尚未说完,五行便接口道:“伏羲道友若是愿意轮回之中洗去妖身,转生人族,自然算是人族之人,可为人族天皇。”女娲闻言,向五行行了一礼,道:“多谢道兄。不知其他皇者道兄可有人选”
五行笑道:“至于其余的皇者,就看个人机缘吧,不管是谁,终归要归于人族,不得背叛人族,否则,安得为人族圣皇。”
五行顿了顿又道:“人族圣皇须得帝师教导。”这便是诸圣教化人族之机,不知诸位道友以为如何?“
第二〇四章 帝师之争
诸圣闻得五行之言,眼前一亮,要知道三皇五帝既然是人族大兴关键,那么定然是大功德大气运在身的,若是能够成为帝师,那不仅能够得到大功德,而且还可以借助三皇五帝的气运,大兴自己的教派。 因此五行此话一出,除了后土女娲以及千煞镇元子之外,其他人都是心中暗自算计。
五行继续道:“既然是人族的三皇五帝,乃是人族大兴的关键,自然是要行人道,所以三皇五帝之师必须深谙人道,否则不该为帝师。”
五行此言一出,诸圣诸圣又犯难了,要知道诸圣弟子,谁不是为了那浩淼的大道,人族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群蝼蚁般的存在,谁又会在意人道,因此诸圣门下还真没几个是深谙人族之道的。
五行见此,微微一笑:“既然诸位都没有合适人选,那贫道只好让我门下弟子担任了,他们乃是人教弟子,担任人族帝师之位自是理所当然。”
五行此言一出,诸圣便不干了,当初为何要同意人族为天地主角?不就是因为人族可堪教化,能够传承诸教道统吗?如今什么好处都被你人教占去,那别人还怎么传承道统。因此五行之言一出,诸圣便都激烈地反对。就连女娲也有所不满,毕竟人教在人族之中威势太高,她这个人族人族圣母不愿意人族成为五行的一言堂。
五行自然知道不可能人教独占帝师之位,因此见诸圣激烈反对,倒也不动怒,只是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三皇之中天皇地皇二人帝师由我门下弟子担当,五帝之中最后一帝由我门下教导,其他五人人由尔等门下教导,如此可好?”
诸圣见他一人占去三位帝师之位,心下不满,正要开口,五行抢道:“你等也不要觉得贫道过分,我人教本来就是负有教导人族职责,即使将所有帝师收入囊中也无可厚非。而且贫道可以允许每一位帝王之师确定以后,其他教派弟子亦可下山辅佐,获取功德。,你等若再要不满,那就休怪贫道贪心了。”
众圣见此,只得答应,接下来众圣便开始商讨剩下的五位帝师的分配。准提首先说道:“我门下弥勒道行高深,心性慈悲,该为人皇之师。”
准提话音刚落,通天就道:“此乃窝东方之事,与你西方何干。”老子与原始附和道:“三地此言大善,我东方之事,二位道乃西方之客,还是不要掺和的好。”本来帝师被五行拿去三个,只剩下五个,已经很少了,所以三清哪还容许其他人分润。
准提闻言大怒,接引却仍然是那满脸疾苦的样子,说道:“三为道友着相了,洪荒一体,哪来的东西方之分。”
五行虽然敬佩西方二圣的大恒心,大毅力,大宏愿,但是西方教义作为辅助手段教化人族尚可,但是要是作为主流道派,却是万万不能,岂不见后世佛教遍布的时候,人族积极进取的血性几乎被阉割完了,几乎使得人族灭种被蛮夷占了神州大地去。
因此见他们争吵,便说道:“二位道友,西方虽然有大兴之机,但是时机未到,且二位道友西方教义,确实不适合教化人族帝王。这关系人族兴衰,贫道不得不阻止。
准提闻得五行说道西方终有大兴之机,心下一喜,可是五行又说西方教不适合教导人族帝王,马上反对,说道:“五行道尊此言有失偏颇,我西方教也是大道教派之一,教化众生,帝王亦是众生之一,如何就不能教化?”
千煞闻言大怒道:“匹夫,吾师是何等样人,岂容你来指责,他即说你西方教不适合教导人族帝王便是不适合,你西方教满口慈悲,却满肚子的肮脏龌蹉,又哪有资格教导人族。”
准提和接引闻言大怒,待要动手,只见五行笑道:“千煞,不必如此,准提道友所言不差,西方教八百旁门,自有玄妙,不过人族乃是需要不断进取的血性,西方教虽则劝人向善,但是大道之下,何为善何为恶,尤其是能由人之喜好来定的了得。”
见西方二圣面色不渝,五行继续道:“再说了,你西方教教义多有劝人安于现状之意,人族乃是天地主角,岂有安于现状之理。虽说知足常乐,然而若是人人都是如此,那人族还如何发展,人族帝王统领人族,更不该有丝毫此等思想,所以这人族帝王的教化,贫道是万不会让二位道友插手的,还望二位道友见谅。不过二位道友亦是可以派弟子下山传道,赚取功德”
西方二人虽然不满。可是也知道此时西方势弱,别说五行,就是三清也不可能让自己二人染指人皇教化,之前所言,不过是争取一二罢了,如今能得到五行承诺能够在人族传道,已经是达到了目的,因此也就不再言语。
三清闻得五行说西方教能在人族传道,都面色一变,东方一直是三清的禁区,巫妖大战后,人教虽然势大,但是却只做自己的事,并不管三清的动作,因此可以说三清在东方是一家独大,如今五行竟然同意西方教东进,这叫他们如何高兴,不过五行既然话已经说出口,就没有收回的道理,因此三人也就不说什么。
五行接着道:“至于帝师问题,三为道友同为盘古正宗,教导人族也是应该,不过三为道友乃是兄弟,若是争斗,未免不美,依我之意,三皇乃是功德最大的,故此,三位道友一位的门下教导人皇,另外两位道友一位教导两个人皇,如此可好?”
三清互相看了看,也觉得这个建议不错,若是三清真为了人皇之位争吵,那必然大大伤了三清的情义。因此皆同意了五行说法。
准提本来还想三清因为争夺帝师之位而产生裂痕,哪知道五行竟然这样轻轻就将这场争夺平息了,让他大失所望。
五行见此道:“既然如此,你们谁负责教化哪一位帝王,就你们三人自行决定吧,女娲娘娘,还请早些让伏羲道友转世,人族如今到了瓶颈,再发展须得天皇降世。”
女娲点了点头,说道:“合该如此。”
五行笑道:“既然如此,贫道就不留各位道友,各位且各归道场,静待天皇降世,再派弟子下山辅助吧。”
诸圣告辞而去,五行看着众圣离去,冷冷一笑,不知想些什么。
第二〇五章 五行临雷泽
雷泽,乃是洪荒大神雷神的道场,此处乃是由无边无尽的神雷组成,不管是,天雷,五行神雷,阴阳神雷,还是紫霄神雷,在此处都可以见到。 越往雷泽内部走,所产生的神雷就越厉害,到了雷泽最中央的本源之地,还有那毁灭与造化并存的都天造化神雷,若是有人能够将其炼化,便可以之开天辟地,造化万物。只是自洪荒开辟以来,谁都无法真正进入雷泽核心地带,就连那由造化雷精孕育的先天神雷之体雷神,也只是达到紫霄神雷外围,连紫霄神雷都不曾炼化。
雷神乃是先天而生的第一批大神之一,虽然比不上罗睺鸿钧之流,但是比之三清之流却也不差分毫。只是他出生之时比之鸿钧等人较晚,当鸿钧等大能达到准圣甚至至人的时候,他不过是一大罗金仙。龙汉初劫之后,他受天道禁止,长期不得跨入准圣之门。
他本是雷精所孕育,性情暴躁,长期不得晋级,心中魔念众生,险些走火入魔,好在他亦是有大气运之人,机缘巧合之下寻得雷泽之地,在其中已万雷淬炼自身,修身养性,终于将心中魔念斩杀,不过终究是耽误了不少时间,虽然斩杀了自身魔念,道心通明,修为增长极快,却也只能如入诸天圣人那般进步,只是不得大道机缘,终不能跨过最后一步,达到那不死不灭的混元之境,只能在至人之境静修。
他此时道心通明,倒也不急于进阶,只是一心体悟大道。
他本来就是先天而生的大神,自是高傲地不入紫霄宫中听鸿钧将那三千天道,因此走的却是以力证道的大道之路,又兼雷道攻击强大,他一身战力比之圣人也不遑多让,更兼他自身有伴生至宝雷神锏,乃是极品先天灵宝,攻击强大,后又在雷泽之中得到极品先天灵宝万劫雷鼓,更是未能大增,这万劫雷鼓可攻可守,威力更在通天圣人的随身至宝雷鼓之上,比之一般的先天至宝也不差。
因他未曾进入紫霄宫中听道,而且长期在雷泽之中炼化雷泽,以期有朝一日能够炼化雷泽,得到雷泽之中的都天造化神雷本源,开天辟地,成就盘古一般的伟业,因此洪荒众生多不知道洪荒之中还有这么一尊大神存在。
这一日,雷神正在雷泽之中参悟大道,调理坎离龙虎,却突然心神一动,却发觉有一股神念自雷泽之上来回扫视,这股神念之中蕴含着一股祥瑞之气,他虽然久不出雷泽,却也是先天大神,自是知道有圣人前来,却不知是哪一位,自己隐居雷泽,与洪荒诸位圣人都无往来,且雷泽之中有自己布下的大阵,不显于世,即便是圣人若不是有意探查,也绝不会发现雷泽所在,难道是那诸天圣人为了更进一步,想要前来夺取这都天造化神雷之源。想到这些,他虽然心下忌惮,但是终究是上古大神,却也不惧,开了大阵,高声道:“不知识哪位道友前来,贫道不及远迎,失礼了,还请现身一见。”
雷神话音刚落,却听得虚空之中一阵大笑,而后见一个手持五彩神杖,身穿五彩道衣的道人走了出来。
雷神一见,不由得心神一紧,这个道人全身被大道法则包绕,散发出一股股古朴奥妙的气息,似是霸道无比,偏又显得祥和无边。雷神知道,此人必然已经超出了混元大罗金仙的范畴,至少是混元太极大罗金仙,甚至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也有可能。整个洪荒之中,能有此修为的除了紫霄宫中那位之外,就只有人道圣人女娲,地道圣人后土以及人教教主五行道人了,此人身份呼之欲出。
他虽然自傲,却并非不知好歹之人,尤其是斩杀心魔之后,道心通透,更是抹去了以往骄狂的性子,因此行礼道:“却不想是五行道尊前来,贫道这有失远迎,失礼了。”
五行见了雷神,见他一声修为强大,虽然同是至人,可是比之冥河,红云等至人不知道高明了多少,恐怕就是准提这样的圣人,亦难以与他为敌,不愧是先天而生的大神,因此却也不想失礼,笑着行礼道:“贫道不请自来,做了一回恶客,叨扰之处,还望雷神见谅。”
雷神见他说得诚恳,微微一笑道:“道尊说哪里话,道尊能来贫道这偏僻之所,已然是贫道荣幸,只是不知道尊前来所为何事?”
五行笑道:“这雷泽乃是万雷孕育之所,乃是天地之间少有的宝地,若是此等地方都是偏僻之地,贫道倒真想不出还有何处算是福地了。道友修炼雷道,此处倒是与道友大道相得益彰,若是道友能够将其中都天造化神雷本源炼化,大道可期。”
雷神见他只是扫视一番,便将这雷泽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须知自己乃是雷精孕育,天生对万雷亲近,也不知道用了多少时间才了解了这雷泽之中的情况,因此对五行更是忌惮。
五行继续说道:“至于贫道此来,乃是送道友一场大机缘。”
雷泽闻言,心下一动,他如今早已经修炼到了至人极致,只差临门一脚,便可成就混元大道,若非他心志极高,欲走那以力证道之路,恐怕早就成就圣人之至尊了,因此对于自身福祸,却是有所感悟。他这些年来参悟大道,总是隐隐感觉自己将有一番机缘降临,这番机缘虽然不能够帮自己炼化雷泽,可是亦可使自己稍作无量功果,只是不管自己如何参悟,总是参悟不明这番机缘何在,如今五行所说,莫非便是在此了?因此说道:“道友请入偏居详说。”
说着引着五行往雷泽深处走去,五行一路走来,见其中万雷生而复灭,灭而复生,循环往复,蕴含无上大道造化,不由得暗暗赞叹。此处神雷,若是有那修士能够炼化一两道,便是能够在雷之一道上有大造化,大成就,这雷神倒真是好福缘,难怪能够做的了天皇圣父,享无边气运功德。
待到得雷神修炼之所,五行眼前一亮,赞道:“好造化,不想道友还有这般手段,虽然不成圣人,可是与圣人相比,却也不遑多让了。”
第二〇六章 华胥雷泽巧受孕,太皓受命辅天皇
只见眼前展现出来的,乃是一片独立的世界,世界之中造化之力充裕,其中各种生灵或是追走嬉闹,或是入定修炼,一派祥和,五行稍用圣心感悟,只见这方世界之中法则完善,虽然比不上洪荒世界那般齐全,可是也是小千世界之中难得的了,尤其是其中的雷道法则和造化法则,更是几近完美,即使是圣人道场,也不过如此。
雷神笑道:“道友谬赞了,贫道自龙汉之劫便已经诞生,无数年来也只是这般光景,哪像道友那般,得成大道果,无量量劫不灭。”
五行笑道:“道友此言却是欺心,你若无有那凌天之志,那成就又岂能低得了多少。”
雷神闻言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五行继续道:“你我相见,便是缘分,不如论道一番,如何?”
雷神闻言大喜,他虽然不愿去听鸿钧讲道,可是也的的确确知道,道行到了五行鸿钧这一境,对大道的理解已然是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绝非自己所能够比拟。五行说是论道一番,不过是委婉地想要指点自己,这番虽然有传道大因果,可是却也是难遇的机缘。因此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五行微微一笑,在前方蒲团上坐下,雷神也坐了下来。“道友先请。”五行笑道。
雷神躬身行了一礼,道:“如此贫道献丑了。”说完便开始浆砌自身所修大道来,他修炼雷之大道,雷,即使毁灭,亦是新生,造化与毁灭共存,他只一番讲解,这方世界之中生灵固然收获不少,就是五行这等道行也有所收益。
待得雷神讲完,五行便开始讲了起来,五行道行已然到了不可思议之地,此番讲道,虽然无有异象产生,可是一句句大道真言说出,雷神只听得如醉如痴,自身道行更加凝练,听到后来,只见雷神顶上三花开放,三花尽开十二品,其中一朵青绿色人花上,一把散发出阵阵雷光的神锏上下浮沉,地花之上一只大鼓不断发出大道雷音,而天花之上则是一片巨大的雷海,五行放眼看去,只见那雷海几乎就是雷泽的翻版,只是其中紫霄神雷才寥寥几道,而都天造化神雷更是一道没有。
五行知道,只要雷神能够在这个雷海中凝聚出都天造化神雷,便可以之开辟世界,成就道果,有心成全于他,因此讲道之时更是偏于雷电之道和造化毁灭之道。到了五行这等道行,万般道法都是随心而生,这雷泽的奥秘,五行只是圣念一扫,便知端地,此番讲来,雷神只觉醍醐灌顶,许多之前不明白的东西一一明了。
五行此来乃是有要事要办,关系人族发展,因此却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在讲道上,因此讲道之时却是施展时间法则,将时间调快了万倍,因此百日之后,五行已然讲了三千年的大道,雷神正自听得入迷,五行却止了大道之音,雷神只觉得难受无比,可是也知道有此福缘已然是难得,因此也不强求,只是深深地向五行行了一礼。五行微微一笑,并不避让。
行礼之后,雷神说道:“多谢道尊,此番不知省了贫道多少时间,此等大恩,实在难报。”
五行微微一笑道:“不需如此,这也是你自己的机缘,至于以后能够走到哪一步,便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贫道此来,一来是算的你我有那么点缘分,成全于你,二来却也是有事要麻烦你一番。”
雷神道:“道尊有何吩咐,尽管说来,贫道万死不辞。”
五行笑道:“你知道,吾不仅是人教教主,更是人族圣父,人族继巫妖之后为天地主角,完完善三才五行以镇压气运,如此方可报人族永恒主角之位,而今天皇即将降世,可是却少了一个有大气运大造化的人为其圣父,使其得天地造化,成无上圣皇之位,道友乃是先天而生的雷精之体,既是毁灭之体,亦是造化新生之体,正合天皇治世之功,因此贫道却向请道友于雷泽之旁留下本命精华,引得天皇圣母前来,使其得道友本命精华而受孕,如此于道友虽然损伤了一部分本源造化之精,可是以道友道行,化千年时间便可补回,待得天皇功德圆满,道友亦有大功德大气运临身。”
本源精华对修道人来说极为重要,一个人本源的多少决定了他能够在大道之路上走多远。伏羲为天皇,他自己本源充足,但是想要成就圣皇,与圣人齐等,却非同小可,所需的本源精华更是不在少数,因此五行此举却是有些强人所难,所以他才一来便与雷神论道,以期能够将雷神损失降到最低。
雷神思考了一会儿,说道:“道尊所请,贫道自是不会推辞,只是我若将我本源精华献出,千年之内恐怕战力大减,这雷泽乃是我根本,对其他人来说亦是吸引力不少,若是有人趁此机会前来与我为难,却如何是好,道兄应该亦是知道那诸天圣人本性,以前不知道雷泽所在,且贫道全盛时亦是不差他们多少,这才相安无事,若是让他们得了可乘之机,恐怕他们谁都不会不想以都天造化神雷之精更进一步。”
五行笑道:“此事易儿,天皇圣母乃是女娲圣人分身转世,就在这雷泽之下的华夏部落,到时贫道将在此处参悟大道三千年,一来保圣母天皇无恙,二来帮助弟子教导天皇,可保道友平安。”
雷神闻言大喜,说道:“既如此,贫道谢过道友。”
五行微微一笑道:“如此贫道便告辞了。”
说完消失不见,雷神竟然不能感觉到他离去的一丝道蕴,不由得更是惊骇,它既答应了五行,自不会怠慢,在雷泽之旁留下一巨大脚印,将自身本源精华分出一部分留于脚印中,而后发出各种奇怪叫声引天皇圣母到来。
且说雷泽之下有一部落,名为华夏部落,部落之中有一女子生而有异象,名为华胥,帮助族中处理事务极为不凡,一日华胥往山上为族中采取食物,突闻得有奇怪的声音传来,华胥虽是女娲化身转世,但是此时尚未命了本源,少女心性,便循着声音寻去,不一会儿到了雷泽旁边。
只见雷泽旁边有一巨大脚印,心下好奇之下,便以自己脚丈量此脚印大小,哪知道才一踩上去,一股精光循着她脚底串入腹中,华胥虽则奇怪,但是见自己无有不适,也便不在意,又见那奇怪的声音自那精光串入自己腹中后便不再响起。她虽然修炼武道,身手不弱,但始终是女孩心性,见那雷泽之中万雷勃发,心下害怕,便返回家中。
哪知道返家后不久,便见自己肚子大了起来,他心下害怕,请教族中老人,方知自己已然怀孕。
其时礼教不兴,无有婚姻之说,男女交藕很是自然,因此倒是无人嘲笑于她,反倒是对他更为关爱。只是华胥心下却甚是奇怪,自己乃是清白女儿之身,如何会怀孕。说与族中老人,别人只当他害羞,便一笑了之。
华胥这一怀孕,却是九年,他肚子是一天天大起来,可是九年了尚不生产,族中众人便以为出了妖孽,须知此时人族与妖族乃是水火之势,亦是了解妖族之人每一个生产都需要无数时间。本欲将华胥杀死,奈何华胥一向在族中深得人心,众人不忍,只得将她赶往琅环山中,任其自生自灭。
华胥本来就是不交而孕,心下本就慌张,而今更是被赶出族地,心下悲痛,在山中寻得一茅屋,心悲之下,竟然晕了过去,好在他本就是圣人化身转世,万邪难侵,倒也没有危险。
就在华胥被赶出华夏族之时,五行山上,五行高坐于云台之上,下面诸弟子站作两排,五行见众位弟子都是日益精进,就连陆浑也到了准圣初期,而行真子更是只差一步便可进入至人之境,其他弟子道行也自不浅,燃灯自在他灵鹫峰修炼未回,对于这个二弟子,五行少有问及,却时常查看,知他修为日进,不再行真子之下,也自安慰。
诸人见礼完毕,五行道:“巫妖之后,人族当兴,然人族气运不全,须得三皇五帝镇压人族三才五行气运,进天皇将要降世,你等何人愿意前往代为师教导天皇?”
天皇乃是伏羲转世,地位尊崇,且乃是人族圣人,自是不可叫门下弟子收为弟子,只能代五行收徒,代师教化。
五行话音刚落,众弟子便都不言,要知道教化天皇乃是大功德之事,五行门下众弟子甚是亲近,便都想要让与他人,因此皆不言语。五行见此,心下欣慰,却见得孔宣身后有一人,乃是人族之人,武道与道法双修,武道修炼到了天冲境,道法修为也修炼到了大罗金仙顶峰修为,五行知道他乃是孔宣门下弟子太皓,在三代弟子之中端得难得便道,孔宣,就让你门下太皓前往代为师教导天皇,如何?”
孔宣闻言,答道:“太皓持事稳重,深谙人道,且修为不弱,倒是可行。”
五行笑道:“既然如此,太皓。”
太皓走上前行礼道:“参见师祖。”
五行道:“你为人族,教导人族天皇却也是应该,我今赐你先天灵宝教化尺,九品百莲,你且前往雷泽之旁琅环山中,天皇之母正自受难,你且前去安慰,可与山中选福缘深厚之麒麟一只,让其每日与天皇之母送食,待天皇出世,你代我收为弟子,就地教化,如有不懂,且道雷泽寻我。”说着将两件灵宝递给了他。
此时殿中门人弟子不少,多是三代弟子,不过却见众人无有那嫉恨之心,五行不由得老怀大慰,说道:“你等也不要羡慕太皓,只要尔等修为到了大罗金仙顶峰,本座自有先天灵宝与尔等,且散了吧。”说完消失在云台上。
第二〇七章 华胥夜见神人梦,天皇降世异象现
太皓乃是人族出生,从人族先祖学武道,从孔宣修五行大道,短短三千年时间修道;了大罗金仙极致,再上一步便是准圣,踏步天地大能之间,自巫妖大战后,天地之间准圣大能已然不多,圣人不出,准圣就是这天地之间的顶尖大能。
此次五行将教化伏羲之事交予他,一来人教二代弟子尽皆踏入准圣境界,道行提升需要参悟大道,功德虽然有帮助,但是已然不大,而且五行一脉向来不缺功德,这教化天皇功德虽然巨大,对于一众二代弟子来说却也不放在眼里,倒不如给予三代弟子,使得三代弟子多几个准圣出现。
如今五行门下三代弟子之中,只有行真子门下元赤踏入准圣,其他人多在大罗金仙和太乙金仙,太皓自然知道师祖将此任务交予自己的用意,而且自己乃是人族,人族大兴一是自己的意愿,此番教导天皇,定要用心而行。
他乃是大罗金仙,速度极快,又有五行一门独有的五行遁法,不过半天时间便到了琅环山,循着天空中的瑞气寻到了华胥栖身的茅屋,只见华胥晕倒在茅屋之中,面带泪痕,好不可怜。然而其身上却有一股股瑞气升腾。
太皓自师祖处知道这华胥乃是女娲化身转世,只是而今尚未明了本源,只如一般人族少女,太皓不敢无礼,躬身行了一礼,而后以入梦之法进入华胥梦中。
华胥本来伤心过度而晕倒,哪知道晕倒过后却做起梦来,梦中只见一个仙风道骨,满脸正气慈祥的道人出现在梦中。华胥自己修炼武道亦是不凡,自是听说过道家修炼,且人族之中亦有不少人修炼道法,看此人一身气势,定然是道法修炼到了极为高深的境地,因此忙起身行礼,太皓岂敢受她之礼,避了开去,而后道:“华胥,你无须悲伤,你腹中孩儿乃是天命之子,合该领导人族大兴,你须得好生照料,他日功德无量。”
华胥本来就为腹中孩儿担忧,如今听得此人说自己腹中孩儿乃是人族天命之子,心下大喜,便问道:“多谢仙长开导,只是我这孩儿到如今已然怀了九年,尚不出生,是何道理,还望仙长解惑?”
太皓笑道:“天命皇者,自是不凡,你且放心,此子三年之后便当出世,你且在此山中安住,每日自有神兽为你送来食物。”说完就出了华胥梦境,隐入虚空。
华胥一梦醒来,回想梦中情景,竟然清晰无比,心下知道定然有大能入梦,告知自己腹中胎儿情况,当下心中如释重负,却突然听得屋外有奇怪叫声,忙起身开了门,不由得吓了一跳,只见门外一只异兽,见了华胥,竟似人一般作揖行礼,而这只异兽身前却放着各种奇异灵果。
华胥仔细看那异兽,见其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鱼鳞、马尾,甚是神异,不由得想起族中老人所说的瑞兽麒麟,不正是如此吗?听族中老人说凡有人族贤者出现,总有麒麟显现,如今麒麟再现,看来自己腹中孩儿定然是人族大贤,心下高兴,向那麒麟行了一礼,麒麟避开,点了点头,用爪子指了指地上的灵果,隐入山林。
华胥此时正自腹中饥饿,见了那地下灵果,又想起梦中仙人说会有神兽送来吃食,而今果然如此,因此拿起地上灵果仙芝便吃了起来,只觉得这些灵物入口鲜甜,自己本已疲惫不堪的身子只一吃下去便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之后华胥便在这山中茅屋栖身,每日那麒麟都按时送来食物,而太皓则是在琅环山中开辟一洞府,一变炼化祖师所赐灵宝,一边照看华胥情况。
华胥得麒麟送食之事不久便传入华夏部落之中,自古以来,凡有麒麟现世,必有贤人降生,因此族中众人便都猜想华胥腹中孩儿定然是一贤人,皆欲将华胥接回族中,只是华胥觉得此山中灵气充沛,又有麒麟每日送食,宁静祥和,正好养胎,不愿回族中麻烦众人,因此便在婉辞了族中众人的好意,知一味在山中。
族人见此,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时不时送一些生活所需之物上来。
一晃眼,三年时间已过,这一日,只见洪荒天空突然仙音缭绕,瑞气急降,整个洪荒大放光明,祥瑞之气铺满洪荒天地。在雷泽之中正与雷神闲聊的五行见此,笑道:“你那孩儿出世了,且前去看看。”
雷神心中亦是欢喜,这天皇乃是自己本命之精所生,自是自己孩儿,便道:“同去。”
二人不一会儿便到了琅环山上,隐入虚空,只见那天地之间祥瑞之气不断往琅环山上汇聚,如此情形竟然一直持续了九天九夜,天地之间不知有多少生灵因此而受益。
九天之后,祥瑞消失,只听得那茅屋之中一声啼哭,传遍洪荒。五行用途雷神放眼看去,只见华胥身旁一个孩儿,人首龙身,竟然落地能走,开口能言,走到华胥身前,开口叫道:“母亲。”
华胥见他虽然异于常人,可终究是自己血肉,心下欢喜,将他抱了起来。五行在虚空中见此,微微一笑,一片造化神光下去,只见那伏羲便变回人身。而后五行笑着道:“天皇降世,人族大兴自此始,倒要恭喜道友了,竟然有此佳儿。”
雷神笑道:“还得多谢道友成全。”二人相视一笑,自又返回雷泽不提。
那三十三天之外混沌之中,圣人在此开辟道场,女娲开辟娲皇天,此时女娲自入定之中醒来,喃喃地道了一声:“兄长。”
而后又入定去了,大赤天中,老子亦是停下了手里的火扇,对童子道:“金角,且去将你大师兄叫来。”
金角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只见玄都大/法师到来,老子看着这弟子,心下亦是高兴,如今已然是准圣境界,三清门下可谓无双,见他行礼,说道:“玄都,天皇降世,你且带领教中太乙金仙以上的师弟前去辅佐,也好得些功德。”老子为人教教主时,不必担忧气运,因此只收了玄都一个弟子,后来失了人教教主之位,只得重立玄教,却须得争夺天地气运,教化众生,不可能只收玄都一个弟子,因此这么多年来倒也收了别的弟子,只是他收徒甚严,非心性绝佳者不收,这么多年来也只是收了八个弟子,加上玄都一共九个。
与此同时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亦是各遣门人弟子下山,辅佐天皇,积累功德。一时之间,各方修士涌入人族,传道解惑,好不热闹。
第二〇八章 二圣欲谋雷泽神,雷神怒布万劫阵
此时琅环山上,华胥正高兴地抱着伏羲,却见眼前青光一闪,一个道人出现在茅屋之中,华胥一看,正是自己在梦中所见的那个仙人,忙拉着伏羲行礼。
来人正是孔宣弟子太皓,哪敢受着二人大礼,忙手中拂尘一挥,二人便跪不下去。而后说道:“尔等无须多礼。华胥,此子当带领人族大兴,我欲代我师祖收为弟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华胥见这道人已然是如此厉害,那他师祖当厉害到了什么情况,不过还是问道:“不知仙长出自何教,尊师祖是哪位高人。”
华胥笑道:“告与你也无妨,吾乃混元无极人教教主门下三弟子孔宣道君弟子太皓,亦是出身人族,而今前来正是奉了人教教主之法旨,教导此子。”
华胥闻言大惊,想不到这太皓来头如此之大,人教教主五行乃是人族圣父,更是为人族创出武道,教导人族修行,在人族威望之高无人能比,而今这位教主竟然要收自己儿子为弟子,这是何等大的机缘。因此说道:“全凭道长之意。只是吾儿至今尚未有名,还请道长赐名。”
太皓道:“此事易尔,在贫道来之前,师祖就已经为小师叔想好了名号,乃是伏羲。”
华胥一听,大吃一惊,此时离巫妖大劫所过不远,人族自然记得这位妖族羲皇,人族圣母之兄,而今见教主竟然为自己儿子取名伏羲,如何不惊,不过她亦是聪慧之人,知道教主此意定有深意,也就不再多问,而后叫伏羲行了拜师礼。
太皓见伏羲礼毕,道:“贫道就在此山中修行,你可带小师叔先回部落之中,然后叫他每日寅时前来随我学习武道神通。
华胥本来还怕太皓现在就要带走伏羲,哪知道竟然是就地教导,心下大喜,辞了太皓,带着伏羲回到华夏部落之中,将伏羲之事向族中诸人说明,众人大喜,自是庆贺不提。
且说西方极乐世界之中,准提与接引相对而坐,准提道:“师兄,而今天皇出世,我们是否要派弟子下山辅佐,争取功德?”
接引笑道:“师弟,你心乱了,相对于那辅佐天皇的功德,还有一桩事更是你我兄弟的机缘。”
准提闻言一震,问道:“不知师兄说的是?”
接引道:“天皇降世,为兄以神识探查,竟然无意之中探索到雷泽之所在,雷泽乃是大造化之地,其中蕴含有都天造化神雷本源,若是你我师兄弟能够得到,必将更近一步,说不定超越那五行后土亦不是不可能。”
准提闻言大喜,说道:“真有如此造化,那师兄还等什么,你我这就动身,炼化了雷泽,何愁西方不兴。”
接引脸上一苦,说道:“话虽如此,那雷泽乃是大神雷神道场,若是强夺,恐怕因果不小。我神识扫视之时,见那雷神修为不低,已然是至人之修为,且修为凝练,非一般至人可比,恐有些棘手。”
准提闻言,亦是为难,到了至人之境,虽然自己等圣人不惧,可是想要短时间内降服,亦不是难事,圣人出行,其他圣人岂有不关注之理,一旦动手,其他圣人定然必然知道雷泽之密,出手抢夺,恐又徒生波折。
接引继续道:“且为兄在雷泽旨中除了发现雷神之外,却发现那雷神身上气运蓬勃,好似有不断上升之势,这才是为兄担心的。”
五行将雷神乃是天皇圣父之天机抹去,因此众圣却都不知道此事。
准提闻言眼前一亮,说道:“那雷泽既然为师兄所发现,必然与我西方有缘,那雷神既然身在雷泽之中,便一样与我西方有缘,何不一起度了来,一方面增加我西方气运,另外一方面也可是我西方得一高手。”
接引闻言,眼前一亮,说道:“师弟言之有理,只是该如何瞒过众圣,确实难事。”
准提道:“此事易尔,师兄道行,不再老子之上,若是师兄扰乱了天机,这天地间除了五行山那位和人地两位,还有谁能够勘破,三清合在一起或许有可能,但是等他们合在一起,你我早已事成。”
接引闻言,点头道:“便如此行事,为保险起见,师弟亦是助我一臂之力。”
说完二人扰乱天机,一时间天机大乱,即使是诸圣也不能窥探分毫。
此时雷泽之中正与雷神论道的五行见天机大乱,眉头一皱,心道:“至此人族大兴之际,这天机为何乱了,莫不是人族大兴有何变故?”掐指一算,不由得对雷神道:“此番却是贫道连累道友了。”
雷神亦是奇怪天机之变,而且隐隐觉得这天机变化与自己有关,闻得五行之言,问道:“道尊此言何意?”
五行将西方二圣谋划说与他听,只听得她目眦尽裂,冷声道:“此二人好不要面皮,贫道若不给你个教训,枉我修行亿万年。”又转头对五行道:“道尊,此番须得你助我一助。”
五行笑道:“此时本就是因贫道而起,自当尽力,只是不知道友需要贫道做什么。”
雷神道:“以道尊之能,若是直接出手,他们自然难以讨得了好去,只是如此一来确实撕破了面皮,此时正值人族大兴之际,若是道尊与众圣撕破面皮,于人族不利。”
五行笑道:“此言不差,不过贫道也不惧他们。”
“道尊只须帮我掩藏了我的天机,我有一大阵,名为万劫灭神大阵,此阵威力,便是圣人落入其中,亦是讨不了好去,况且此地地处雷泽之中,更是可令此阵威力大增,只是此阵有一缺点,便是须得敌手进入阵中方可发挥威力。一般人尚可,只是圣人洞悉天地玄机,岂会乖乖入阵。此番道兄帮我掩盖了大阵天机,待我诳那二圣入阵,让他们尝尝万劫神雷的滋味,也好威慑洪荒,我雷神不是谁都可以拿捏的。“
五行行亦是不想此时与众圣为难,见雷神有这种手段,自是大喜,随手将天机隐去,自身也隐入虚空之中。
雷神这才取出三百六十五杆阵旗,只见这些阵旗之上雷电闪烁,威力不凡。在雷泽之中布置起来。
第二〇九章 大阵阻路二圣惊,教化兴诸教传道
五行见那阵旗,见其威势不凡,也不由得暗暗敬佩。 这雷神真不愧先天大神,底蕴深厚,单是这一套阵旗,每一件都是后天至宝,比之先天灵宝也不差多少,如此宝物,非一般人能够炼制。而且看这大阵玄妙,虽然比不上那都天神煞大阵和周天星斗大阵,但是也差不了多少,而在这雷泽之中布下,更是威力大增。
雷神不过片刻便将大阵布置完全,更以那先天灵宝万劫雷鼓作为压阵之物,五行向那大阵看去,只见大阵之中鸿鸿蒙蒙,无边无际,其中又有各种神雷翻腾,其中不乏紫霄神雷,天谴劫雷等连圣人忌惮的神雷。
雷神布置完大阵,来到五行身边,五行笑道:“到不知道友竟然还有如此手段。”
雷神道:“贫道花无数年之功,收集天地之间各种雷电本源,话费一元知书方才炼制出这套阵旗,虽然威力尚可,但恐怕难入道尊之眼吧。”
五行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且说那准提接引既扰乱了天机,便一路往东而来,一路之上,见那良才美质,天地灵物,难免搜刮一番。西方贫瘠,不似东方这般钟灵秀韵,灵气充沛,宝物众多。因此二人以圣人之尊,也行此等事,只是二圣一心只想兴旺西方,于世人的看法,却不那么在乎了。
这一日终于来到雷泽之上,见那雷泽之中万雷齐舞,好不壮观,又见其中生生灭灭,造化毁灭共存,暗合西方教寂灭之意,更是欢喜,连叫有缘。
二人正自观看,却听得雷泽之中一个声音道:“二位道友远来,何不进雷泽之中一述。”
二圣闻言,虽然好奇这雷身竟然能够感受到自己二人到来,却是不凡,只是二人身为圣人至尊,却也不怕雷神有什么手段。眼见随着雷神话音落下,那雷泽之中分出一条路来,二圣相视一笑,走了进去。
此时万劫大阵已然被五行淹去天机,二圣虽然是圣人道果,但是想要发现却也是万难。
不一会儿,二人来到一个宫殿前,只见此宫殿之上雷电缠绕,散发出阵阵雷鸣音,好似大道之音流转一般。只见那宫门一开,从中走出一个人来,二圣望去,见此人甚是威严,好似一道惊雷突然显现在众生面前一般,已然是至人修为,那人走到二圣面前道:“二位教主远来,不知所为何事。”
“我与师兄演算天机,算的这雷泽与我西方有缘,特来收取,却不知阁下是谁,为何在此?”接引满脸疾苦,未曾开口,这嘴皮子的功夫当然得准提来说。
雷神闻言大怒,道:“此乃贫道道场,二位圣人恐怕算错了,请回吧。”
准提心下不快,自己堂堂圣人至尊,雷神竟敢如此无礼,不过脸上仍然一片祥和,笑道:“我与师兄算得天机,这雷泽之中,不管什么都与我西方有缘,道友既然身在这雷泽之中,想来也与我西方有缘,何不同我等一起入那西方极乐世界,同修大道,岂不妙哉。”
准提说此话时,自是加入了他西方教的蛊惑之音,只是雷神乃是先天大神,又主修雷电大道,最是善于破除一切虚妄,因此准提此举却是收不到什么效果。
雷神心下大怒,骂道:“准提匹夫,安敢做此欺心之言,不让你知道我拍的厉害,你倒当我是好热的,”说完祭起雷神锏便往准提打去。
准提大怒,眼见那雷神锏神光绽放,非是凡品,更是两眼放光,说道:“道友既然不听劝告,那贫道只好将道友拿回西方让道友闻听我西方大道,定然皈依。”说着手中七宝妙树向雷神锏刷去。
眼见那七宝妙树就要刷在雷神锏上,却见眼前一花,那雷神竟然不见,而眼前原本一片祥和的景象也是大变,只见得到处都是雷电飞舞,向着准提与接引打来。
二人大惊,见眼前局势,分明是陷入了阵法之中,只是以自己师兄弟二人的道行,竟然事先没有丝毫察觉,这太爷骇人听闻,因此对于大阵,二圣不敢丝毫大意。
正在二圣观察大阵之时,却听得雷神说道:“准提接引,贫道本与你二人无有因果,而今你等竟敢贪我雷泽,还欲度化与我,今日若不你二人面皮,贫道羞为雷神。”说完运转大阵,将二圣彻底困在阵中。
且说自天皇降世后,玄阐截三教便遣弟子下山,一来为辅助天皇,获取功德,二来传播道统,广大教门。一时间人族中修士随处可见,好不热闹。
而下山的三教弟子之中,除了阐教十二金仙外,又有玄教八大弟子,分别是元皇山尊炉道人,开元山佝偻道人,旋石山郁华道人,太微山大成道人,政纲山广受仙师,玄枢山务成子,天极山直宁道君,太连山尹寿子道人。
这八人皆是根性深厚,福源广大之辈,兼又心性极佳,比之玄都亦是不遑多让,老子子重立玄教之后,便思收徒传教,于神识游遍洪荒,终寻得这八人,收为门下,虽不如玄都那般依为道统传人,却也用心教导。不过几百万年时间,便已然修为到了大罗金仙之境,比之阐截门下多为太乙金仙,老君所收弟子可谓是得天独厚,弟子虽少,可是若论修为到了大罗金仙的比率却是百分百的,只看得通天与原始眼热不已。
如今阐教门下也不过是南极仙翁、云中子及玉鼎真人三人修为到了大罗金仙而已,其中玉鼎真人还是又因为先天玉石得道,修炼三清护教玄功九转玄功,昆仑山灵气充裕,进展迅速之故,若是如一般弟子那般修炼玉清大/法,恐怕还难得大罗道果。
就是那阐教大弟子广成子,亦不过是太乙金仙巅峰而已,而截教门下达到大罗金仙的也不过四大弟子及云霄赵公明六人罢了。
玄教此次下山却并非所有弟子都下山,只是玄都领了尊炉道人下山,其他人却仍在自己道场传道。不过他们倒也无有怨言,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玄教尚无为,另一方面却是因为玄都大/法师乃是大师兄,威严素盛,八人虽然是老子弟子,可是老子性子无为,平常将讲道也不管门下是否能够听懂,只讲那虚无缥缈的大道,具体的讲解却多是玄都大/法师在为他们讲解。因此玄都在他们心中乃是半师半兄的地位。
准提接引陷入万劫雷阵之中,听了雷神之言,心下又惊又怒,惊者是这雷神竟然能够在天机紊乱之下知道自己师兄弟二人的谋划,且能够在二圣完全没有丝毫警觉之下将他们陷入阵中。怒着却是自己堂堂圣人,却为一个小小至人所算计,虽然这个至人不是一般的至人可比,可是终归是失了面皮。正要开口说话,却不想一道黑色神雷自万雷之中突出,向着准提劈来。
准提与接引一见大惊,叫道:“都天神雷?”想要躲避却已是不及。
注:本来原先是准备把上洞八仙安排为老君弟子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本章之中老君八大弟子并非贫道杜撰,在《云笈七签》之中第二部《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有《太上老君开天经》,这八人皆是其中老君在不同时候的化身,贫道把他们安排为老君弟子,也算了了他们因果吧。诸位道友不必太过认真。
第二一〇章 二圣无奈返西方,伏羲敏慧行鱼罟
都天神雷乃是世间最为恐怖的神雷,毁灭与造化并存,有开天辟地之威,即使是圣人,也不敢轻易触碰。 本来以雷神的修为,布下万劫雷阵,是不可能引得出都天神雷的,只是这布阵之地乃是雷泽,听世间万雷本源尽皆汇聚于此,受这万劫雷阵牵引,竟然凝聚成了这等神雷。
眼见都天神雷就要击在准提头上,准提接引大惊,即使以他们的修为,也不得不为那都天神雷之上传来的威力感到心惊,若是真让这神雷落在准提头上,准提虽然不死,但是恐怕金身被打毁是免不了的。
五行隐在虚空之中,也是震惊,没想到这万劫雷阵竟然能够引出都天神雷来,这些龙汉初劫中遗留下来的人物果然不是简单的。
那接引终究是修为搞过准提,眼见那都天神雷就要打在准提头上,脚下功德金莲一转,却已经到了准提头顶,帮他挡了一下。可是那都天神雷不愧是盘古借以开天的神物,那功德金莲本是天地之间有数的防御至宝,又经过接引圣人无数年温养,防御更是惊人。可是如此至宝竟然只是抵挡了一下便一声哀鸣,飞回接引脚下。而后去势不减,只是威力却是弱了不少,准提得接引这一缓,挣得时间,将万家生佛旗祭起护着自己,手中七宝妙树向那都天神雷刷去。
只听得一声巨响,七宝妙树与那都天神雷撞在一起,周围化为一片虚无,但得巨响过后,接引向准提看去,不由得惊叫道:“师弟!”只见准提面色苍白,手中七宝妙树更是被那神雷轰得漆黑不已,其中几个枝桠上的宝物更是不知道被轰到那儿去了,还有两个枝桠向下掉下来,挂在枝干上,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似得。
七宝妙树乃是准提本命至宝,又是证道之宝,此番竟是大为损伤,此宝与准提本就相连,因此准提亦是收了不轻的伤。
准提正要说话,却看见周围突然紫光大冒,一片片紫霄神雷向着二人落下。这紫霄神雷虽然比不上都天神雷,但是也不可小觑,二人忙御使法宝抵抗。这是大阵之中的雷神也没想到一击之下这圣人竟然便受了伤。可是他也知道,此阵威力也就到此为止了,落了圣人面皮,已然是最大的战果,再想进一步对二圣造成伤害,却是万万不能。
那阵中接引一边抵抗那不断落下的各种神雷,一边说道:“雷神战友,真要与我西方结下这等大因果吗?”
雷神闻言,冷冷地道:“贫道在这雷泽之中修行,本与二位无有因果,只是你等贪念作祟,欲要抢夺雷泽,还欲度化于吾,如今却如此问我,岂不可笑吗?”一边说话,一边于是万雷攻击。
接引闻言,知道今日在难讨得了好去,心下亦是恼怒,所谓圣人之下皆是蝼蚁,可是这只蝼蚁若是大到了能咬死认得时候,那态度就大为不同了,说白了,洪荒之中还得实力为尊。以他们的道行,想要突破这大阵,不是不可以,不过如此一来,却要暴露自己的一些底牌,这却是二圣不想的。
因此听了雷神之言,见他言中虽然强硬,但是却并不是一定要与自己二人为敌,于是问道:“道友欲如何?”
雷神闻言一喜,他虽然不怕二圣,但是也不愿结下不死不休的因果,闻得接引之言,知他已有退意,便道:“若是二位教主就此离去,并且发誓从此以后再不来我雷泽生事,贫道便撤了大阵,任二位离去。”
准提闻言大怒,自己堂堂圣人至尊哪里受得了如此无礼,正要开口怒骂,却被接引止住,说道:“既然如此,便意道友。”
准提虽然不满雷神,可是一向敬重接引,却也不反驳。当下与接引一起发了誓言。雷神才撤去大阵,二圣看了雷声一眼,往西方而去。
好在此番先是准提接引淹去天机,后来五行又将雷泽的天机扰的更乱,因此洪荒众圣都不知道准提接引之事,否则恐怕又会在洪荒之中引起轩然大波。
待得二圣离去,五行自虚空之中走出来,对雷神道:“想不到道友这大阵如此不凡,佩服,佩服。”
雷神微微一笑,说道:“此番还多亏了道兄。”
却说伏羲自出生后甚是神异,聪慧异常,不经武道修炼进展迅速,而且帮助部落处理起事情来亦是井井有条,在他的帮助下,华夏部落迅速夸大,成为了整个人族之中有数的大部落,而太皓则是一直在琅环山修行,伏羲不管是修炼还是处理人族事物上有什么事情都会前来问他,他得五行与孔宣传授,自是一一提点,伏羲悟性极佳,无不是一点就透。
随着华夏部落不断扩大,事物的来源越来越不过,伏羲虽然仗着武道修为努力猎杀采摘,却也只是杯水车薪,苦思无果之下,便来寻太皓,太皓虽然修为高绝,对于一般的人事自五行山的典籍之中也有记载,可是此事却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办,如来之下只得带了伏羲来寻五行,五行将他带到一只天丝灵蛛所在之地,令他仔细观察。
伏羲查看那蜘蛛吐丝结网,扑杀猎物的情景,心中灵光一闪,便有了主意,五行见此,微笑点头,又将她带到一些动物巢穴,观察动物习性,伏羲观察四十九天之后,辞别太皓和五行,回到部落之中,教部落之中的人、用山中藤蔓编织成网,用以捕捉猎物,效率大为提高,后伏羲有将这种方法用于捕捉水族,更是迅捷。这下子部落的食物就多了起来,很多东西吃不完。伏羲便教人打回来的猎物之中年幼的动物饲养起来,如此便可浪费,及时偶尔有打不到猎物,也可用这些饲养的动物救急。
饲养和渔网的发明,让伏羲在部落之中威望越来越高,而且原来的首领也逐渐老去,人们便推举伏羲为首领。伏羲为首领后,将自己的发明传向人族,越来越多的人族部落前往华夏部落依附伏羲,华夏部落越来越大。
可是部落越来越大,麻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不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