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1)

我就是卖猪肉的 洞中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李宏追问,“你想出什么价?”

“别让我出价呀,万一我出的低了,伤和气。你们的货你们出价,价钱合适我就接。”

李宏盯着王泉看了好大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道:“一次性不能低于十万个,给你25元一颗。”

两块五?

王泉差点直接答应,可转念一想,现在刚刚进入19年,行情还在谷底呢。

“如果我要的更多呢?能给什么价?”

李宏苦笑摇头,道:“就算你一次性要五十万颗也是这价,上次一起吃饭的朋友你还有印象吗?老钱自己场子的猪脑卖给张浩明还要三块呢,张浩明一次性拉走五十万颗。”

李宏暗自腹诽,若不是行情愈发不好,谁会两块五卖给你呀。

王泉不再说话,心里暗暗回想。

过完年之后,也就是19年三月份之后,猪副产品的价格才会慢慢回涨,猪脑的价格也恢复到正常价位,一直等到六月份之后,各种副产品开始出现涨价的势头,每天价格都不一样。

直到八月份,价格涨的让承包商都不敢相信。

八月,猪脑六块五能够轻松出手。

也就是说,三月份之前王泉如果不能大批量买进,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两块五也行,运费你们这边出。”

李宏面色难堪,这种价位你还不出运费?

“你先听我说完,说实话,两块五的价位确实不高,可若是加上运费的话,我还不如在商山本地接货,以我现在在商山的影响力,想要接到这价位的猪脑,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

李宏神色阴郁,犹豫很久,最终还是点头答应。

“还有一件事需要李总帮忙解决,洛河本地的冷库现在没有空闲的,我自己租赁的冷库已经堆满了猪肺,你能不能在临易这边帮我找找空闲的冷库,这样的话,你们运费也能节省不少,对谁都有好处。”

这么一说,李宏脸色好转不少,在本地找冷库的话,运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很爽快点头,然后当着王泉的面打了一通电话,很快就有了结果。

“冷库有,你准备囤多少猪脑,我这边好安排冷库。”

王泉暗自佩服李宏的人际关系,笑着伸出一根手指头。

“一百万颗。”

……

“多少?”

张浩明惊呼,一脸震惊的看着李宏。自己做贸易公司的,直供那么多连锁火锅店都不敢存一百万颗,他存这么多猪脑,准备卖给谁?

“我刚开始也以为自己听错了,再三确认之后,确实是一百万颗。”看着张浩明跟自己一样震惊失措,李宏心里有了安慰。

震惊之后,张浩明脸色渐渐恢复,眼珠子转个不停,小声道:“上次你喊我们几个过去撑场面,当时我还有些不在意,事后听你说过他的事儿,才觉得这个年轻人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按照你打听来的消息,这小子一开始入行就表现出惊人的预判力,不管行情如何涨落,他都能抓住赚钱的机会,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不是上次他来买猪腰,我真要猜测他上面有人,能提前知道一些咱们得不到的消息呢。”

李宏语气淡淡,“猪腰算什么,他就存了五十吨而已,我听说,他在中原那边大肆收购猪肺,据说现在已经接近一千吨了,还没有停手。现在又要囤猪脑,真的看不懂啊。”

“人傻钱多?”

张浩明调笑着。

李宏摇头,“咱们这一行,别管你多少钱,只要不带脑子出门,短时间就能让你血本无归,你看他像这种人吗?”

张浩明不再说话。

沉默了一会儿,李宏像是想到了什么,“你知道那小子临走的时候跟我说什么了吗?”

“嗯?”

“他临走的时候,神秘兮兮的告诉我,若是不嫌钱多,也存点猪脑和猪肺。”

想起王泉临走时的模样,李宏就忍不住想笑,一副故作神秘,还充满自信的样子,让人看起来就是装出来的。

因为已经提前有了准备,两人达成共识之后,第一批三十万颗猪脑已经装进王泉刚刚租赁的冷库里面,还约定好,过年之前,一定要弄够一百万颗。

:。:

第四十六章 过年发福利

第一批三十万颗猪脑已经入库,加上租赁冷库的钱,瞬间掏空了王泉的腰包,看着短信提示里三位数的余额,王泉有些慌神,停都没敢停,连夜开车返回商山。

……

林秋最近很忙,自从王泉劝说工人囤猪肺,这件事就由他负责了。工人们确实相信了王泉,从一千到五千各都有投入,林秋和温姐也信王泉,两人投的更多。

家里大部分存款都存进银行了,林秋投入的钱并不算多,也就两万块钱。温姐那个隐形富婆竟然拿了十万,看她轻松的样子,林秋真的有些羡慕。

为此,林秋还专门去市里买了一块大黑板,让人焊了一个带遮雨棚的铁架子,黑板上明确写着每个人投入的钱数,以及对等数量的猪肺。

正如王泉所说,市内的冷库已经没有空余的了,林秋只能在下面的县城租赁一个。

“小林,我小舅子也想在咱们这里存点猪肺,你看能行不?”

早上,一个本村的工人找到林秋,问能不能让自己的亲戚也参与到囤猪肺的行列中。

这不是第一个如此问询的人了,这段时间,不少人都有问过同样的问题,林秋都拒绝了。

工人投钱,是老板想让工人多一份收入,其他人算怎么回事?

再说,租赁的冷库就那么大的地方,就算想增加,也不行了。

这还不算糟心的,最让林秋感到烦躁的是,很多工人临下班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问上一句。

“林秋,猪肺涨价了没有?”

我他么哪知道涨没涨啊?我跟你们一样,天天圈在场子里,你们咋不问王泉呢?

说到王泉,这小子多久没来过了?

从他订婚之后就没见他露过面,打电话也说没在家,林秋就不知道了,啥活都不干的他哪来的那么多事儿。

……

日子不经算,晃眼间,已经是腊月二十三。

进入腊月中旬之后,批发商就开始积极备货,应对年关需求旺季,康源屠宰场再次提高屠宰量,不得已只能招聘临时工,林东也只能紧随其后。

不管是场子里的工人,还是那些常年跑运输的辛苦人,尽管心里期盼着早些歇着回家过年,可谁都不愿提前给自己放假,反倒是更加迫切的想挣钱,多挣钱,回家过好年。

二十三,过小年。

林东对待工人一直都很不错,只要是传统节日,从未落下。

早上上班的时候就吩咐过领班的工人,让他抽出十个妇女,在厨房帮忙,给大家伙儿包饺子吃。

饺子是北方人过节必不可少的主食,商山场子里上百号员工,尽管十几个人一起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