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吗,你俩满意不就行了。”
“那不行!我跟你说啊,下午的时候,我跟老李商量过了,以后商贸公司的总经理就是你,公司的一切章程都由你来制定,只要是跟商贸公司有关的事情,所有人必须无条件服从配合你。”
张浩明愕然的看着王泉,眼中的惊讶很明显。
王泉目视前方,嘴里却是继续说道:“你别急着说话,先听我说完。”
张浩明把背靠从新调整回来,坐直身体,歪着头看着王泉。只是,黑暗中,只能看到他的脸部轮廓,看不清他的神色。
“最初准备成立商贸公司的时候,我就跟东哥说过,商贸公司成立之后,交给你管理。这不是推卸责任,只是人尽其才。”
“咱们四个人里面,只有你经营过商贸公司,规模大小暂且不说,最起码你有管理经验,这一点是我们三个比不上的。”
王泉的语气很认真,快速扭头对着张浩明笑了一声,又赶紧看向前方。
“我们三个一致赞同你出任商贸公司总经理一职,你统筹全局,主抓公司人事管理和账务。老李有着多年包场经验,不管是跟屠宰场,还是跟员工,都能得心应手的解决问题。他自己也是主动要求负责屠宰场的生产事宜,以后他坐镇一线,主抓生产。”
“东哥之前在三汇跑业务,这次也准备重新干老本行,出去开辟市场。大致安排就是这样,你要是有不同的意见也晚了。”
听王泉说话的时候,张浩明暗暗点头,就像王泉说的那样,这样的安排能够最大化的人尽其才,不会浪费任何一个人的优势。
听到最后,他才意识到不对劲儿的地方,惊讶问道:“我们仨都有工作安排,你自己呢?你干啥?”
解释!!!【重要】
很少发评论的你们,这两天总算发评论了,内容大致相同,说最近的剧情灌水了,拖沓了,不好看了。
这事儿,咱们必须得好好捋一捋。
不是狡辩,只是合理论证,看完这篇解释,欢迎你们提出不同的意见。
本书的设定,重生时间节点不长,这一点,之前有过解释。现在,重新解释一下。
其一,重生
在我看来,重生只是一次机会,一次给主角弥补遗憾的机会。
按照文中给王泉的设定,没有涉足猪副产行业之前,他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跟万万千千的我们一样,上班赚钱,过着撑不着饿不死的生活。
不同的是,他是单身狗,你们都有女朋友!
这样的人生,如果说遗憾,或许真的不好找出来,因为他平庸到了麻木,已经没有太大的奢求了。
若是说不满足,那就太多了,但也都是琐碎的,自私的。
想要弥补这么多的不满,那就需要重生到学生时代?
可若是重生到学生时代,再让主角去卖猪下水,别说是看书的你们,就连我这个编故事的人,都觉得对不起重生这两个字。
其二,剧情。
上架之前,剧情大致围绕猪下水展开,很简单的设定,就是为了让王泉充分利用记忆中的优势,快速圈钱,给自己攒足进入更大产业板块的资本。
也是因为这样,剧情进展的很快,以至于有不少人质疑,这本书要太监,要烂尾,要不过百万字,要写无可写。
不管怎样,昨天,这本书破百万字了,只是我没好意思提醒大家。
灌水,我不服!
啰嗦,我勉强能认可。
我敢保证一点,所有的细枝末节,都是为故事主线服务的。
有人写重生文,书中一年的时间能写几百章,我相信我也能做到。
这样的说法可能会被你们嗤之以鼻,那咱们换种说法,免费章节的时候,我完全可以控制节奏,慢慢的来,把猪下水生意中的条条道道写的更清晰,让你们更直观的认识这个行业。
可是,又有几个人愿意去了解一个在你们心中不被看好,甚至可以说是无用的行业呢?
答案,各自心里有数。
一百万字了!
如果我还继续写猪下水,你们会不耐烦,我也会看不起‘王泉’。
更宽阔的产业领域等着他去探索,等着他去参与,等着他去打破一些腐朽的……
我相信,这应该是你们希望看到的东西。
可大家不要忘记了,王泉,他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唯一的优势就是重生的记忆,而这种优势,马上就要消耗殆尽。
他凭什么无往不利,他凭什么什么都懂?他凭什么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更多的人信服他,跟随他?
再换个角度,一个高中毕业生,仅凭借不到两年的重生记忆,就能无往不利,横扫四方,这样的剧情,你们还会看吗?
说到这里,插个闲话。
前两天有个书友发了这样一条评论,内容是:“万恶的资本家,知道你的为啥不火吗?不接地气啊!”
这条评论是在376章,林东核算节省工人工资的桥段出现的。
就因为核算工人工资,节省成本,被人点评了!
在这里提出来,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说,他之所以点评,或许是有些东西,刺到他了。也恰恰说明,我写的东西,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一直以来,不管是自我标榜也好,有人评说也罢,个人坚持尽量贴合实际来写。
既然向现实靠拢,那么王泉更没有理由事事顺利了。
这也是今天有个朋友说,最近的剧情给人一种感觉,拍拍屁股就有一个想法。
我明白他的意思,跟文中董鑫说的一样,王泉最近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哪里有钱就去哪里,根本看不出他的目标和计划,看似杂乱无章。
“董哥,我就一个高中毕业生,不懂什么商业运作,也不懂什么叫做战略规划。”
“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闷着头往前冲,拼尽全力的那种,也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让我跑到终点,我不怕多走弯路,也不怕多背压力。”
王泉的回答,我个人感觉,附和他的身份设定。
如果我说,这么写是故意的,你们或许会骂我,被人挑出毛病了,你出来自圆其说。
这件事不想过多解释,今天在群里,跟群里的书友说过,年前的时候,我跟双汇的一个大区经理聊天,聊过之后,才恍然发现,产业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其中难度不是能够凭空臆想出来的。
也正是有了重新的认知,我才觉得更有必要这样写,如果我写的太过简单,让王泉顺顺利利的把产业链打造出来,我觉得这是对一个行业的不尊重,也是对一部分人的误导。
成功,并没有想象中轻松简单!
有人也猜到了,接下来的剧情肯定会调整重心,就像董鑫文中说的,最起码先找准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