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7 章(1 / 1)

我就是卖猪肉的 洞中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成钢吗?还是失望至极?

看到董鑫把烟头丢出去,准备启动车子,王泉下意识的按住他的手,脱口喊道:“别急。”

说完,又是强迫自己静下心,可越是这样,心思越是慌乱。这种摸不着头绪的慌乱让他更加焦躁不安,最终没忍住,大声喊道:“你说的很对,我现在就是想多赚钱,啥东西能让我多赚钱,我就干啥。”

董鑫诧异的看着王泉,此时的王泉有些类似魔怔一般。

“我只有多赚钱,才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我不想办法多赚钱,怎么发展壮大养殖场?不发展壮大养殖场,不让领导满意,他们凭什么给我开绿灯?凭什么给我屠宰场的指标?”

“没有屠宰场,我怎么更加快速的赚钱?我怎么去追赶别人的脚步?”

一口气喊完,像是被抽走浑身力气一般,摊靠在椅背上,车里一时间陷入沉默。

董鑫欲言又止,看着王泉因为激动涨红的脸色,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忍,这也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王泉喊完的那一刻,董鑫已经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王泉本心的意愿,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这种压力来自外界,逼着他往前走。

这一刹那,董鑫不由暗自发问,如果自己换成王泉的角色,能做到这一步吗?

又是长叹一声,董鑫轻轻摇头,如果不是王泉,自己或许还迫于生活稳定,继续留在三汇吧?这么看的话,自己还有什么资格教训王泉?

“董哥,你说的对,我不能再这样没有方向的走下去了。”

王泉重新坐直身体,紧紧盯着董鑫,眼神里流露着恳切,“董哥,我就一个高中毕业生,不懂什么商业运作,也不懂什么叫做战略规划。”

“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闷着头往前冲,拼尽全力的那种,也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让我跑到终点,我不怕多走弯路,也不怕多背压力。”

“你要是有什么想法,一定要告诉我。我要是有做错的地方,你也一定要及时提醒我。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我就不信做不到那一步!”

438 重新定位

说话的时候,王泉已然恢复正常神色,甚至还冲着董鑫眨了眨眼,挤出一个坏笑,又是说道:“董哥,既然你提醒我了,那就说明你确实看出问题了。来,说说看。”

董鑫傻眼了。

刚才还是歇斯底里的模样,这才多久,就变成这样了?这家伙到底是大心脏,还是故意装出来骗自己的?

“说呀,咱俩现在是一条船上的难兄难弟,还有啥藏着掖着的?”

过了好一会儿,董鑫才缓过神来,暗暗骂自己,刚才心疼王泉纯属多余。默不作声的启动车子,朝着县城方向驶去。

王泉诧异的看着董鑫,眼神闪烁,又是小声问道:“董哥,你跟我说实话,除了会养猪,你是不是还会点其他的?”

“吃饭睡觉算吗?”

被噎了一句,王泉没有丝毫不快,继续腆着脸问道:“不应该啊,咱们场好几个技术员,也没看到他们给我提意见啊,你肯定是会点啥。”

董鑫歪头看了他一眼,“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

不紧不慢的开车,而后又是幽幽说道:“在三汇那么多年,就算是参与不到管理决策中,光是凭着双眼看,看这么长时间也能看出个端倪来。”

“那你都看出啥了?”

王泉紧追不舍的问着,恍惚中有种感觉,自己对董鑫还是了解的太少了。当初林东介绍的时候只说他在三汇养殖场当技术场长,其他方面根本没有提及。现在看来,董鑫身上肯定还有自己不了解的东西。

董鑫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回忆什么。

“也没看出啥,反正我有一种感觉,三汇的养殖场就是做做样子。现在回过头再去看,三汇投建自己的养殖场,有很大可能性就是为了鼓励拉动老百姓养猪。在不同的地区投建养殖场,看似大力发展养殖事业,实则推动当地养殖总量的提升,等老百姓的养殖量上来之后,生猪资源不再那么紧张了,也就达到目的了。要不然,这么多年,以三汇的实力,很难想象他们的养殖事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唯一能解释得通的理由就是,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想要把养殖事业做大做强,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想继续留在三汇的原因。陈腐气息太浓了,每个人都像机器一样,按时按点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根本没有进取的想法。”

说着,董鑫又是侧脸看了王泉一眼,说道:“你刚才的那种想法,在我看来,国内说得出名号的集团公司都有机会实现完整产业链的控制,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你仔细想想为什么。”

董鑫说的确实很对,国内排的上号的集团公司,要么是以养殖闻名,要么就是以加工销售抢占市场,真正做到两头兼顾的还真没有。

这一刻,王泉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真的走错路线了吗?

“有句话说的好,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我眼里,养殖场始终都是不稳定的产业,起伏波动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万劫不复。我说句不好听的,很多人都在羡慕牧圆今年市值翻倍,可谁又回过头看过,去年牧圆市值暴跌的景象?现在追捧养殖的人,都是那种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的人。”

瞥了王泉一眼,突然笑着说道:“不管怎么说,你今年算是抓住机遇了,从养殖方面没少赚钱。可你敢保证一直这样吗?”

“再回到刚才的话题,那些大型集团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养殖事业?我个人觉得,他们一样没有信心规避养殖行业的风险。”

“大型集团公司做任何事都要预先评估市场,然后有计划的实施行动。咱们拿三汇打个比方,按照现在的行情来看,市场上的生猪资源依旧紧缺,按道理来讲,这个时候增加养殖规模肯定能抓住最后的机会赚上一笔。”

“这个时候,大集团就会开始做市场评估,预测市场缺口有多大。就算是下决心增加规模,也要考虑其他竞争对手的补栏数量,避免扎堆增加补栏量造成的市场饱和,影响到行情变化。”

“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真要做起来的时候,难度超乎常人的想象。大型竞争对手还好评估,成千上万的养殖散户怎么评估?大家都在增加存栏量,到时候生猪市场饱和了,价格肯定要下降,这也是大涨之后必然大跌的道理,大家都没有信心保证自己不赔钱。”

“咱们不妨大胆的猜测一下,三汇、铜锣这种大型集团都有投建自己的养殖场,却都没有全力发展养殖事业。那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