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礼物,但这块金海珀,我的确很喜欢,不想拂了你的心意。”
“所以,这个我就收下了,但也不能白收你的。这块电气石,因为没有经过切割打磨,价格不好说,不过怎么也能和金海珀相当。又是红白双色,兆头也好,送给你正合适。”
林梨刚想要拒绝,就听到邹晴在一旁笑着拆穿吴东临:“什么不想拂她的心意,明明就是你那一堆破石头里没有琥珀这一种,才想贪人家的东西吧!”
邹晴挽过林梨的手,不给她说出拒绝的机会:“他那儿的电气石,可不止这一块,你就收着吧。”
虽然吴东临剩下的电气石,品相都不如这块,就好像同样是玉石,有价值百万千万的,也有几十块就能买到的一样。
当然了,吴家每个人,都不可能把这话说出来。
时间,就在恰然的日常中,平静地流淌,很快迎来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吴庸的爷爷奶奶走得早,外公外婆也已经不在。前两年,吴庸在s市,忙于工作无法回家,就只有吴家夫妇俩自己过年。
今年儿子带着女朋友回来,虽然人不多,但总算让家里的年过得有人味儿,热闹了些。
夫妻俩更是提早准备了一大堆年货,像是吴庸爱吃的羊排、牛羊肚,大闸蟹,野生的河鱼,不仅是在年夜上,做了一桌子丰盛的大餐,后边的几天,天天都有新鲜好吃的食物。
在年节里,林梨原著,吴庸参演的电视剧《水袖》,也正式开播。
邹晴惊呼没看出儿子演技这么好之余,还将此事广为传播于亲朋好友之间。连带着,林梨这个吴家未来的儿媳,也第一次被大家所认识。
元宵节那天,仍然是在吴家过的。距离林梨开学还有一个多星期,按照原计划,还可以多玩儿几天,等春运完全过去,二人再启程回s市。
顺便,让林梨感受了一下,早晨起来,一家人一起包元宵的快乐。
在吴庸眼里,s市的习俗略为奇怪——冬至要包元宵吃,而元宵节,大概就和平常一样。
不吃元宵的元宵节,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还是川省这边,冬至吃羊肉,正月十五吃元宵,感觉要对些。
家里自己包的元宵,从糯米面到元宵馅,都是自己做的。
因为阳台上种了食用玫瑰,每年一到花期,邹晴就会将玫瑰摘下来,稍作清洗、晾干之后,和砂糖一起,用勺子搅拌均匀,做成玫瑰糖。
到正月里,加上去皮炒制过的碎花生,拌上少许猪油、芝麻粉,最后加入玫瑰糖,就能做成独特的玫瑰味元宵。
一口下去,不仅有花生的脆香,还有馥郁的玫瑰芬芳。
吴庸好久没能吃到老妈做的玫瑰汤圆,一口气吃了十几个乒乓球大小的元宵,邹晴看得既好笑,又有些担心儿子在外面吃不到好东西。
“悠着点儿,别一个劲莽吃,糯米做的东西,吃多了不消化。回头走的时候,把家里那瓶元宵馅带走,过去了也能自己做着吃。”
吴庸嘴里还塞着元宵,边点头,边冲邹晴竖起一个大拇指。
正说笑着,吴庸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等了几秒,咽下嘴里的东西,才接起电话。
“烨哥,什么事?”
“电影?”
“嗯,好好,谢谢啊,烨哥!”
“一定一定,绝对不会耽搁!”
“……”
结束通话,吴庸收起手机,对林梨和爸妈说:“我们回去的时间,可能得提前了。”
“什么情况?”邹晴知道儿子这么说,肯定是工作上的事儿,但还是有些不满。
吴庸:“我之前认识了一个演员前辈,他跟我说,现在有个电影的选角,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配角,他认为我很合适,就跟导演推荐了,让我过两天就去试镜。”
“所以,我们的机票得改签了。”
吴东临按住邹晴的手背,给她使了个眼神,把她挽留的话堵了回去,转头对儿子说:“那就去吧,趁着年轻,得好好珍惜每一次机会。”
355 章节名在回来的路上堵车了
魔都的新春,仍然是肃穆的严寒。
从南北方位来看,它处于我国的中部位置,因为临海,有着与s市如出一辙的湿冷,甚至温度更低,又没有北方的暖气,人们只能穿着厚厚的衣服,辛苦地抵御寒气。
《暗箱》剧组,因为众多工作人员挤在不大的房间里,人人都匆忙地处理着手上的工作,倒是没有外面的行人裹得那么臃肿,但也都套上了秋衣秋裤和毛衣。
唯独丁烨,只穿着一件薄薄的长袖t恤和牛仔裤,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真羡慕你。”身着厚厚羽绒服的顾吟安,想想早晨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比夏天宽了一大截的身形,再看看丁烨身上,薄薄的布料根本午饭完全遮掩的胸肌,暗自感叹这一次的男主角没选错人。
丁烨顺着他的目光,回落到自己身上,了然道:“只要勤加锻炼,体质上来了,自然不会怕冷。”
“顾导,以后要和我一起晨练吗?”
顾吟安撇撇嘴,他不是没想过坚持锻炼,但一开始拍戏,整个作息都是乱的,忙到根本没时间保持锻炼。而每部戏拍完之后,又得忙着配合跑宣传,联系下一部戏什么的,作为一个高产导演,他比许多演员都还要忙:“算了,你这个男主角把身材保持好就行。”
“对了,你给我推荐那个人呢?是不是也像你这样,外形条件那么好?”
丁烨回想了一下,一起住在秀岭园的时候,曾经见过的,吴庸的“一块腹肌”。
“长相身高还可以,不过他不怎么健身,肌肉线条肯定要差些,但是演技和应变能力都不错。”
顾吟安稍有些失望,不过既然是丁烨推荐的人,他相信,肯定是有其专长的,于是笑着说:“反正凌述这个角色,整部片子里都是西装革履的,只要他骨架长得好,肌肉线条差点就差点。最重要的,还是得待会儿考察考察他的演技。”
丁烨在演艺圈里,有一好一坏两个名声。
坏名声,自然是因为多重人格的缘故,给周围的人带来过许多困扰,以前更是爆出过,他因为跟制片人不和,而在剧组里打架,导致戏拍到一半被迫中途换人,自己蹲局子不说,还给剧组带来了重大的时间、经济损失。
但在患病的困扰下,这么多年下来,还能维持些许人脉,除了他演技的确老道惊艳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崛起开始,从未停止过的,对新人的提携。
丁烨是个野路子,不像科班生那样,有同学、导师,同气连枝,相互扶持。也没有什么过硬的背景,能让他在圈子里所向披靡。
唯一能由他自己争取的,就是广结善缘,只要他遇上的新人有潜力,便不会吝惜机会,喜欢向交好的导演推荐他们。
至于对